寫在前面:
1 引語
2 項目經理按照什麼流程在跟進產品
3 結語
1 引語
昨天我們將試產階段人員架構的重要性進行了簡單介紹,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電子產品項目管理的過程,今天我們將對其從如何試產,量產並退出市場的過程進行初步說明。
經過國際貿易或者PMP證書學習的各位大大,可能會察覺到這個類似於產品的生命周期(小提示:這個理論可以百度到,即產品導入,成長,飽和,衰退4階段),然而Pan的個人理解本篇將要介紹的流程是在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的基礎上而延伸出更加實際的應用,即把上述藍字的4個階段細分了。至於如何細分的,在生產中又是如何實際運用的,這些細分階段的特點和作用又是什麼,我們在本篇會做初步的解釋。
如下索引圖可以通過後臺回復關鍵字找到本篇:
2 項目經理按照什麼流程在跟進產品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製作了下表將實際應用中的產品過程,產品投產量大小和產品生命周期的關係,按照時間序列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如圖:
劃分為試產(Pilot/Trial Run)區間的一般有如下幾個階段:
DROP,PROTO,EVT,CARRIER,DVT,RISK RAMP
劃分為量產(Mass Production)區間也就顧名思義只有MP。
再之後便是產品需求降低以及生命周期結束(EOL)。
那麼上面出現了這麼多詞彙,他們的釋義都可以百度查得到,但是關鍵是這些階段的對所生產產品的關注點在哪裡,特點是什麼?作為項目經理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如下內容來源於原創,僅為個人觀點,內容僅供參考。
DROP
顧名思義,有一些電子產品必須要通過跌落測試(DROP TEST),因為電子產品經常會由最終用戶使用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跌落的機率非常大,如果跌幾次就壞掉那估計用戶體驗要跌落到谷底。所以,通過跌落測試就成為重中之重。簡言說,這個階段生產的樣品存在幾個特點,第一是因為成本控制會投產量小,第二是交期不會很緊迫,第三是各方面的設計基本都留有改進的備用方案,設計變動的可能性非常大。
PROTO TYPE
原型測試階段,同樣的,從英文翻譯可以看出來,該階段主要目的是針對上階段改良過後的樣品進行各種外觀,尺寸,功能,可靠性,軟體等等測試。這個階段延續了上個階段的所有特點。但是在這個階段因為投產量小,以至於很多測試(各位大大可以想像下有一些電子產品需要在各個階段測試的性能非常之多)只能投產非常小的數目進行數據收集。
EVT
工程驗證階段,經過多個階段的測試後,該階段的設計逐步趨於穩定,但是前面進行的所有測試仍舊需要進行認證,跟前面不同的是,這個階段產品投產量逐步增大,之前沒有發現的一些問題也會因為投產數量發生變化而出現(品質概率問題),所以這個階段就成為了整個試產流程中的核心王者,基本上絕大多數設計都會在這個階段定型。如果出現意外導致某些重要設計沒能通過測試,很有可能會出現該階段的延續,即EVT2或者MINI BUILD(小規模投產)什麼的。
Carrier Build
這個就不好解釋了,但是Pan可以告訴大家:Build的意思是生產,Carrier在英文中的釋義為:搬運,載體,航母,有一些專用語呢,它會把帶頭大哥,扛把子也叫做Carrier,但是有一個專業詞彙是可能一些沒有接觸過電子行業的朋友不了解的,就是行動網路運營商在英文中也會被翻譯為Carrier。顧名思義,大家自行理解下吧。這個階段的特點顯而易見了,就是投產量大,為什麼量大呢,是不是因為世界範圍運營移動網路的公司有好多啊?
DVT/PVT/DMT
這些階段如果大家在工作中有接觸到,但是實在記不住它們在教材或者百度上翻譯的含義,那麼就記住一件事情就好了:由於需要控制成本和交期,進入這個階段後,產品設計基本上算是定型了。我們這時來進行反向思考:如果各位大大已經在項目經理的崗位上,並且您在實際工作中有發現任何跟產品設計相關的問題,同時這些問題有可能會將來對您公司的生產/品質部門造成困擾或者麻煩,都是一定要在DVT/PVT/DMT之前提出來的。
Risk Ramp
翻譯過來就是風險爬坡,為什麼叫做爬坡呢?那是因為如果您公司生產的產品將來預期的銷量非常之好,那麼公司所有的場地,物料,設備,操作方式和人力是不可能一天之內全部準備妥當的,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的認證(如何認證我們後續會講),在認證過程中收集的數據顯示這個設備(或者人)可以使用了,才可以投入,這樣這個設備(或者人)才會從認證通過的這天開始逐步產出產品(假設物料完全沒有欠缺)。所以您就職的公司產能一定是像上坡一樣逐步走到最高峰值。那麼為什麼說風險呢——認證總是有通過或者不通過之分的,假設某個設備風險投入了10K產品,但是沒有認證數據沒有通過規定的標準,那麼產品就變成了次品,肯定要處理掉,這樣就出現了損失,謂之風險。
這個階段的特點則是生產量在按照客戶需求逐步爬坡,同時物料的交期延遲,場地設備人力的認證失敗,技術上的異常等等都會同步發生中,項目經理的工作量會在該階段徹底達到峰值。
MP
MP就是量產了,量產即根據您公司的客戶需求,物料,人力,設備,出貨周期等等,來進行備貨數量和交期控制,該階段會出現非常複雜的報表製作和總結,這些後續我們都會詳細解釋。
EOL
量產一段時間後,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即是EOL(End of Life)。對於多數公司來講,往往早在這個階段之前,項目經理已經接到了更多新產品的需求,按照整個流程重新跑一次。再一個就是在出現EOL之前,往往客戶的需求會出現降低,這時項目經理就要提前準備很多工作,同樣的,在後續的量產模塊,我們會詳細講解。
3 結束語
到了這裡,有些大大可能會問,如果變更只能出現在試產區間,將來量產如果發現某個物料或者某個製程有問題怎麼辦?當然,量產後也是可以出現變更的,叫做PRQ(Post Ramp Qualification)量產後認證,鑑於前面提到樣品階段非常之繁瑣,這樣的PRQ因為要基本通過跟這個變更相關的所有測試,所以時間非常之長,如果不巧您工作的公司因為重大物料/品質/技術異常出現了緊急PRQ,那麼您公司在認證通過前的這段時間供貨基本上都是暫停的,這樣損失就不是一點點。所以PRQ一定要提前準備的。
如上為今天的內容,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者任何問題,請回復到我們後臺,大家共同進步,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