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發展到今天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同時也發展出來了非常多的流派,按照時間的:年家奇門、月家奇門、時家奇門、刻家奇門。按照用法的分為數理奇門和法術奇門。按照排盤方法分為:飛盤奇門、轉盤奇門。
奇門遁甲之所以神秘,還在很大程度上跟它的這個名字有關。關於「奇」「門」以及「甲」字基本已有定論已不必贅述,其神秘性就體現在這個「遁」字。幾乎所有的奇門類書,都把遁字解釋為逃避以及隱藏。奇門遁甲被傳的非常神奇,自古就有帝王之學的美譽,民間說: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但是學會的人依然非常少,精通者其實更少。其中手工起盤就難倒了大部分。
拆補法的核心思想是:以節氣為體,以幹支為用。一切以節氣為核心。(這裡幹支特指符頭),只要到了某一個節氣內,就使用某一個節氣的局數,一切取決於節氣。拆補法把上元、中元、下元放入一個節氣之中,遵循六十甲子循環。
使用《拆補法》來定局,這個方法省事、省力,而且又經實踐檢驗,其信息是準確的,用《置潤法》太過麻煩,而且遇冬夏而至時有超過九天的要進行置潤,置潤有兩年進行一次,有三年進行一次,對於一般學習奇門遁甲的人來說太過「高深」了。
「拆補法」故名思議:拆了上一節氣的,不下一節氣的,這種布局方式比較符合自然的規律,也是比較簡單的,現在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一個節氣中15天我想大家都知道,然後分為5天為一元,也就是一個節氣15天分為三元:前5天分為上元,中間5天分為中元,後5天為下元,當我們查得預測日期日的天幹地支時看看這個天幹地支處在60甲子表的哪一元,60甲子表一共60個天幹地支組合,然後從前5個為上元,下5個為中元,在下5個為下元,然後反覆的去循環「上中下三元」,就能查出當日處在這個節氣的哪一元,拆補法是不管某個節氣的時間的早晚,就按照自然去拆,去補。
茅山法據傳是元明時茅山道士所創,茅山道士起局法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什麼時刻交節,就從什麼時刻用該節的上元,上元用足六十時辰接用中元,中元用足六十時辰接下用下元。前一節氣的下元是否用完,不用管它。前一個節氣下元尚未用完六十時辰,節氣一到即停止不用,前一個節氣下元用完六十時辰,節氣未到,仍用前一個節氣下元繼續管事,直到節氣到來為止。這種方法是把遁甲三元與節氣之間的差異在一個節氣內就解決了,不需要閏置。同時由於這種方法不用打亂遁甲上、中、下元的次序,在理論上又較拆補法更為順捷。
茅山道人奇門起局法口訣:
癸亥超接癸亥棄,甲子三元子上起。
接氣超神署代侯,萬歲千年隨轉移。
不用閏奇並拆補,洩盡奇門超接機。
遁甲真符依此例,何愁應候不準的?
置閏法關鍵在於接氣一節:節氣已到,符頭未到,拆本節氣之下元來迎接將要到來之上元(今之置閏法則必須等符頭到之日開始用本節氣之上元),這有點象拆補法。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只有下元可拆借,而上元,中元永無拆借之理(拆補法就是將上、中、下元都拆補開來,所以也就不會出現超神,更不會存在置閏了)。當超神在芒種與大雪兩個節氣內超過九天時,就要置閏,這就是置閏古法。
「超神」在開始時,符頭只超過節氣一兩天,以後逐漸超得越來越多,至超過九天時就要置閏,就是重複一個節氣,即把某個節氣的上中下三元再重複一次。如在芒種節置閏,芒種上中下三元為陽遁六、三、九局,就是在芒種下元陽遁九局之後,接著最後一天(芒種下元的第五天),按照日辰次序向下排,再安排陽遁六、三、九局,然後才開始夏至上元陰遁九局。置閏的三元稱作「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