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體系中,術數門類繁多,大致分為四柱、六爻、紫微鬥數、鐵板神數、奇門遁甲、大六壬(又稱六壬神課)和太乙神數等~
奇門遁甲紫微鬥數大六壬都是極好的術數,but,,,,入門都不容易, 因為這三門有一個共同的難點: 有大量內容需要記憶!
學習不可好高騖遠,打好基礎,才能把路走寬走遠。
奇門遁甲的知識源自於九宮,八卦, 河圖, 洛書, 奇門既可以演易, 也可以穿壬, 它涵蓋的知識點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術數的內容, 所以需要記憶的東西也龐雜。
奇門的圈子太亂, 在傳承上有很多分歧和派別, 唐朝的時候, 奇門和'太乙雷公式'是'三式'(太乙,奇門, 大六壬)中被禁止民間學習的兩門術數。
參看程樹勳的《壬學瑣記》(' 唐時功令,以奇門、雷公、六壬為三式。雷公即太乙,所謂太乙雷公式是也。
唐制禁奇門、雷公不傳,惟六壬便於民用,無涉兵事,故不之禁,傳習多歧,精者獨卒鮮')。 太乙管'天', 奇門管'地', 六壬管'人'事, 因為大六壬只算人事, 不影響朝政, 所以得以在民間流傳。
據說唐代政府為了防止民間學習奇門, 甚至故意在民間流傳了一本假的奇門, 使得現在的奇門傳承很亂。
本身理論上奇門也有置潤, 拆補等排盤上的爭論, 另外還有轉盤, 飛盤, 刻盤等多種派別, 讓人無所適從。
鳴法奇門,現在已經出了龍伏山人的三本書:《鳴法》《樞要》《衍象》,非常有理致, 適合學習。鳴法奇門傳承以宋奇鴻和李開元的女弟子靈犀子為主, 轉盤奇門的學習者最多, 資料也最全, 其中以張志春, 劉文元, 么學聲老師最為有名。
還有一派是王鳳麟老師的陰盤奇門, 這一派資料比較少, 王鳳麟的道家陰盤術數包括, 陰盤六壬, 陰盤奇門, 陰盤八字,完全跟傳統的術數不相同,基本上只有參加他的學習班才能了解了。
唐書《太白陰經》中記載為《九天玄女式》;《戰國策》等書籍,都記載有大六壬的隻言片語。
大六壬起源非常之早,歷史時間推論,《周易》是商朝之後的周朝所創作,而大六壬歸類為上古體系中,要比《周易》更早。
《三字經》記載易有三,連山易,歸藏易,兼周易。目前研究歷史易學的學者普遍認定三易的歸類,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周易》。
六壬術最早案例在《吳越春秋》《越絕書》中可查六壬術數,大致可分為四種: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金口訣等等。其實,除了大六壬外,其它的皆為分支或掛名依附而已。
大六壬最擅人事,而世間百態,要模擬本就不易,故,壬學取象也最為豐富精妙。
壬者,大海也,其豐富的易學營養,彷如海水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凡學壬之人,無論斷八字紫薇也好,論六爻梅花也罷,都會給人形象飽滿、內力綿長的感覺!
故六壬為易學的九陽、九陰是也.
紫微鬥數是一門祿命術,被人稱為「五大神數之首」,又有人稱為「皇家數術」,因其在古時多為皇家服務。
紫微鬥數發展到今天,有很多不同的派別,但無論什麼派別都離不開宮位、星曜、四化這三大主題。紫微鬥數的宮位、星曜、四化三者同等重要,並無主次之分。
紫微鬥數是將天上的北鬥星群、南鬥星群、紫微垣群星和別的一系列雜星,來象徵人一生的命運。其在排盤過程中,共分有十二宮位,分別是命宮、財帛宮、兄弟宮、田宅宮、子女宮、僕役宮、夫妻宮、疾厄宮、遷移宮、官祿宮、福德宮和父母宮。
紫微鬥數由星宮兩部分組成。不同的星坐落在各個宮位。排列組合,各有不同。也由此構成了我們對人生體驗。
你對你自己的定義,對另一半的要求,與朋友的關係。林林總總,各個方面。
所以論斷鬥數可以分成兩個步驟:
1,先研究各宮的星耀,及三方四正星耀組合的關係。由此構成一個體系。
2,根據星系的性質。再打破三方四正的限制。譬如研究一個人的事業,也應該會及事業宮的三方四正,即命、夫、財。
但除此之外,從一個人的福德宮亦應該可以幫助推斷人的事業,因為福德所主,乃一個人的思想。思想是否保守,抑或流於偏激,自然會影響個人事業的進退。
所以由北極星觸發而成的數術,既有推算地運的「太乙數」,也有推算人命的「紫微鬥數」。而初具規模的「十八飛星」,則是以紫微為主星,然後設立十八顆虛星,制訂一套安星的程式,並用之推斷命運。
但是不管什麼派別都是要看四化的, 只是側重點各不相同, 不能完全拆開來看。
四化是無論哪個派別都無法跳過去的內容, 只是飛星四化的側重點在四化, 三合星情派別更重視星情論命, 而且三合派別的四化主要是生年四化,大限四化和流年四化, 對每個宮幹的四化不是太重視, 還有宮位借代也不似四化派那麼誇張, 比如四化派論母親,大女兒看兄弟宮, 疾病宮是田宅宮的事業宮, 也就是工作場所等等, 而三合派的分析過程還要參考流年流煞。
學什麼都不容易, 有些技術號稱 「易學難精」, 其實這只是一種將」複雜性」延後或者換到另外一個層面的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