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本店免費提供晚餐,不求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別人。提示:只要你小聲告訴店員要套餐A就行了,找地方坐,吃完走人。」在成都錦江區牡丹街上一家烤串店,店裡十分醒目的貼著這樣的標語。
店裡貼的暖心標語
這家店店面不大,走進去抬頭便能看見烤架旁紅色背景的大字,這是店老闆馬子華的第三家店,也是第三家貼了同樣標語的店。他把自己三家店都貼上了,包括雙流那家店,開了三年也貼了三年。
馬子華
馬子華說:「曾經我在外地打拼做生意時,找店家要白開水,有人會給,有人直接拒絕,換個角度想,我想我要是開店的話,幫一下也無妨,三年前我實現了,做生意很辛苦,貼這個東西我覺得我現在能幫上,就盡我所能幫一下。」
三家店貼上暖心標語,最久的已三年
「這個店剛開了三個月,開店就貼上了,雙流那家也是開店時貼的,有三年了。」馬子華操著一口不是很流利的普通話,坐在位於錦江區牡丹街的店裡,慢慢講述著。他有點懊惱,因為烤羊肉串的烤架只能擺在屋裡,剛好有點擋住標語。
馬子華原先的設計是烤架可以擺在門口,收店的時候再抬進去,「原來開業時候就在門口烤,香得很,只要一走進店裡,就能看到標語。」後來不讓擺在外面了,他不得不把烤架抬進去。
牡丹街這家烤串店,是馬子華開的第三家店,還有兩家分別在雙流和龍泉驛,專門賣烤羊肉,他對烤羊肉串的味道拿捏得很準,「所以能開到三家呢,味道正宗」。這家店門面不大,烤串冰箱就放在門口,六張桌子佔了店裡大半空間,烤架剛好只能放在標語旁的空地。
店裡貼的暖心標語
馬子華把標語就貼在進門對面的牆上,紅色背景下的大字顯眼又奪目:「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本店免費提供晚餐,不求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別人。提示:只要你小聲告訴店員要套餐A就行了,找地方坐,吃完走人。」
馬子華今年33歲,四年前,他來到成都,決定定居在這裡,貼標語的靈感來源於他此前在外地「借開水」的經歷。「去過很多地方,打拼做生意,來成都之前在鄭州,吃飯困難的時候買泡麵吃,然後找店家借熱水,有的會借,有的直接拒絕,當時我感觸很深,就覺得換個角度想,我要是開店的話,幫一下無妨」。
三年前,馬子華達到了自己開店的目標。店開了三年,他的標語也貼了三年,標語的文字則是他在鄭州一個店鋪裡看到過的,自己加以改良。
「暖心A套餐」代表「吃飽喝足」
「我以前出門遇到過困難,有些人需要幫助不好意思說,但是貼這個東西,他們看到了悄悄一說,吃了就走人,沒有那麼害羞;有些人為了面子不敢進來,你一貼他就能看到,看到心裡舒服,過來也不尷尬。」馬子華對貼出的標語有很高的評價,他覺得既保全了有困難的人的面子,也幫助了他們。
因為店鋪是吃晚餐和夜宵的烤串,所以他把標語內容也定為晚餐,如果不好意思說免費吃,只需要一句暗號——「A套餐」。什麼是A套餐?一份中餐蓋飯,還是一碗小面?但其實都不是,馬子華賦予了A套餐「X」(未知,不限)的含義。
「不固定,只要吃飽。」馬子華解釋說,A套餐就是「吃飽喝足」,不限於吃什麼,「吃飯就是為吃飽,我們也不是特別昂貴、特別好的東西,讓他吃飽就可以了,水餃、羊肉湯、烤串、餅……只要是店裡有的都可以吃,人來了肯定是餓得慌」。
小趙是兩年前從雙流店裡離職的,他在店裡學習到了一些烤串技術,決定自己也出去開一個店。小趙說,還記得剛開店時,老闆貼了這個標語,「我們都是外地人,在外打工,很理解(老闆)。當時生意很好,我記得有人來吃過,大家都忙,吃了就吃了,也沒有特別去留意這些。」
標語貼出去了,但實質到店吃的人並不多,牡丹街這家店剛開還沒有人來吃過,馬子華記得雙流店裡曾經有人來吃過一次,「我記得他穿得有些不規整,吃得不多,吃了一份餃子、幾串肉、一個餅子,吃完以後才輕輕說了一句『A套餐』,我就讓他走就是了,還跟他說可以再過來吃,但是他再也沒來過」。
雖然來的人很少甚至沒有,馬子華覺得這說明社會在進步,困難的人越來越少,「這也是一個好現象」。
不管有沒有人來,他還是想貼著,也許就能拉回一個面臨絕境的人。馬子華說:「出門在外掙錢,希望大家都好一點,我們有困難別人也會幫忙,我覺得這是互相的,做生意很辛苦,遇到困難互相幫助一下。」
紅星新聞記者 劉成夢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