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丁克」一詞,最早起源於歐美,一般代表了「雙薪水,無子女」的家庭。
丁克這件事,在老一輩人看來,是匪夷所思,難以接受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丁克族群體逐漸壯大,接受丁克思想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自稱「丁克一族」,隨著人數的增加,「丁克族」裡也出現了人群劃分,其中就包括「真丁克」和「假丁克」。
「真丁克」我們都明白,那是鐵了心不想要孩子,夫妻倆都特別堅定。
於是有人有疑問了,「假丁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簡而言之,就是很多人打著「丁克」的旗號,卻有著階段性不想生孩子,間歇性動搖的心態。
對他們來說,不想生孩子只是現階段的選擇,可能過了5年,10年,15年。他們開始後悔,並且努力要孩子。
那麼這部分人群,是如何形成的呢?因何加入「假丁克」大軍的?
1.生活壓力太大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耗費多少金錢和時間,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許多年輕人每天忙碌於工作,生活壓力非常大,所得收入也只能勉勉強強維持生活。
特別是在一些一二線城市,物價消費水平高,夫妻兩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說不定還背負著房貸、車貸等必要開支。
如果要了孩子,這就意味著,會增加一筆很大的支出,小到奶粉紙尿褲,大到孩子興趣班,每一方面都是「燒錢」的存在。
夫妻兩人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選擇不要孩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被迫」的狀態,不敢生孩子也就變成了不生孩子。
2.沒有做好父母的自信
很多人雖然滿足養孩子的經濟條件,但是沒有精力照顧孩子,擔心自己無法盡好做父母的責任,既然養不好,那就不養,這是很多人當時選擇丁克的原因。
還有一部分人群,是因為小時候受到過原生家庭的創傷,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但是也沒有信心可以給孩子快樂的生活。因此短時間內,對養育孩子沒有興趣。
3.年輕以事業為重
這種情況很是普遍,當代許多年輕人,更願意追逐自我價值的實現。
男人忙於事業暫不考慮成家立業,職業女性正在職場上拼搏,懷孕會讓她們失去很多工作機會,生完孩子之後,很有可能還要放棄工作當全職媽媽,這是讓她們無法接受的。
在他們的人生計劃中,先事業,後孩子,所以他們不是不生,而是想把這個步驟往後推一推。
4.夫妻中有一人,單方面決定不生
還有一種丁克人群,是夫妻中有一人,單方面堅決不生,另一方面為了將就伴侶,無奈做出妥協。
綜上,這部分「假丁克」人群,對生孩子這件事並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持觀望態度。
但是,要不要孩子這件事,可不能一拖再拖,如果將這件事情無限拖延,就會發生很多弊端,「假丁克」人群的處境,會比「真丁克」更加可悲。
1.成為大齡產婦,生育風險高
人到中年,可能各方面壓力都小了,亦或是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突然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總之,等她們想明白之後,已經過了女性最佳生育年齡。
彼時,對孩子的執念更深,即便成為了大齡產婦,夫妻也希望有自己的孩子。
然而,大齡產婦的身體狀況不如年輕人,生育風險也比較高,需要家人多加注意。
2.中年婚姻危機
這件事情就比較可悲。年輕時夫妻雙方不想要孩子,到中年的時候,夫妻中的一方,突然想要孩子,但是另一方不答應。
這種情況下,矛盾與日俱增,婚姻最終會走向破裂。
這應該也是丁克夫妻最怕遇到的問題吧,人到中年之後,因為「要不要孩子」這個問題怒目相對。
真正的「丁克夫妻」,思想高度一致,決定不要孩子,中晚年彼此為伴,相互扶持,生活幸福快樂。
3.沒有精力撫養孩子
人到中年之後,冒著風險要了孩子,但是往後的生活並不平靜。
小寶寶在一天天的長大,但是父母的身體狀況不如年輕人,經不起孩子折騰,沒有精力帶孩子,很容易感到疲勞,感到力不從心。
4.養老問題
「真丁克」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不要孩子,是因為不想被孩子束縛,雙方有穩定的收入,決定不要孩子保持自己高質量的生活,用足夠的金錢安排自己的養老生活。
但是很多「假丁克」人群,他們既在「要不要孩子」的思想中徘徊,也沒有足夠的金錢安置好自己的老年生活。
再者,如果他們選擇中年生子,養老問題更是一個大難題,因為孩子還沒有長大,他們還需要為孩子付出所有心力。
以上這些內容,就是對假丁克的一些介紹,以及假丁克人群,在未來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弊端。
假丁克人群,即便遇到了這些問題,也只能有苦難言,默默承受,畢竟是自己的選擇。
兩者相比較,真丁克比假丁克活的更瀟灑自在,不用整日糾結要不要孩子?日子也過的更加舒心順暢。你是怎麼看的呢?
每個人的每一項決定,都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是每個問題的考慮時間都是有限的,要不要孩子這件事,夫妻最好儘早決定,決定越晚,對生活的影響就越大。
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