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數字藏在成語裡?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成語就有千千萬萬,而有些成語,更是趣味恒生。瞧,這些成語裡就藏著一些數字們。
一問三不知
現指怎麼問都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例如《燕山夜話·變三不知為三知》:「遇到別人問起許多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他常常一問三不知。」
一字千金
指言語珍貴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一個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見後用來稱讚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金,秦時指的是黃銅。
三長兩短
指意外事故
出自《禮記·檀弓上》:「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後常指意外的災禍、有生命危險的事故。特指人的死亡。「三長兩短」一說是和棺木有關的;另一說與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劍有關。反義詞有:安然無恙、平安無事等。
學富五車
形容讀書多,學問大
"學富五車"最早出自《莊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這些話是在批評惠施,翻譯過來是,惠施這人會很多方術,雖然他寫的著作夠斡旋五國興衰,但是他說的道理卻有許多是舛誤與雜亂的,他的言辭也有不當之處。
五花八門
現常比喻事物繁多,變化莫測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出自《虞初新志·孫嘉淦》:「伏龍以西,群峰亂峙,四布羅列,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後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業的暗語。近義詞:形形色色、五光十色。反義詞:一成不變。
亂七八糟
指毫無條理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裡的圖書字畫,傢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潔,不像公坊以前亂七八糟的樣子了。」形容毫無秩序及條理,亂糟糟的樣子。 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五湖四海
指全國各地
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五湖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四海指東海、黃海、南海、渤海。出自《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五湖。」《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唐·呂巖《絕句》:「鬥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作者:珏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