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蘇東坡!這些成語全是因他而得!

2020-12-17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厲害了蘇東坡這些成語全是因他而得!

  【河東獅吼】

  蘇東坡在一首詩裡,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這首詩用「河東獅吼」表示陳季常懼內 。

  【不合時宜】

  朝雲乃蘇軾侍妾,一次蘇軾吃完飯,捫著肚皮問家人:「內裝何物?」有的說是文學才華,有的說是滿腹學問,唯朝雲說是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遂引為知己。

  【胸有成竹】

  文同,字與可,是北宋畫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詩人蘇軾的至友,二人交情頗深。蘇軾也喜歡畫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點蘇軾畫竹時說:「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對此說深以為然。

  宋人晁補之也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這一成語的出處。此後,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盤的成熟考慮。

  【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在全國選拔進士的會考中,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獲得了歐陽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讚賞。歐陽修見卷子獨佔鰲頭,便想評為第一,點為狀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所作,評為第一,點為狀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為第二名。等開了卷,才知是蘇軾的試卷,很是後悔。在禮部舉行的口試複試中,蘇軾以《春秋對義》獲得第一名。

  後來歐陽修在讀蘇東坡的感謝信時對老友梅堯臣說:「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迴避,放他出人頭地。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說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後以「出人頭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籌。

  【取之不盡】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有「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後來,有人把「無禁」改為「不盡」。

  【水落石出】

  蘇軾《後赤壁賦》:「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明日黃花】

  出自蘇軾在重陽節所寫的一首詩和一首詞。他在《九日次韻王鞏》詩中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又在《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中寫道:「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後人從這個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黃花」比喻種種過時的人或事物。

  【雪泥鴻爪】

  蘇軾在任鳳翔府判官時,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雪泥鴻爪」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

  【天涯何處無芳草】

  據《林下詞談》說,蘇軾在惠州時,曾命朝雲唱《蝶戀花》一詞。朝雲還沒有開始唱,就已「淚滿衣襟」。蘇軾問何故,朝雲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滄海一粟】

  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滄海一粟」由此而得。

  【安步當車】

  《蘇沈良方》中記載:蘇軾在杭州時,用自己的俸祿建了病坊,三年裡治療了近千人。由於他是個大書法家,有些人假裝生病,求他開藥方來獲取他的字。蘇軾也不拒絕。一次開了一個藥方:「主要有四味藥:一日無事以當貴;二日早寢以當富;三日安步以當車;四日晚食以當肉。」

  【不識廬山真面目】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據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厲害了我的蘇東坡!這些成語因他而起,還跟眉山有關,長見識了!
    說起眉山人蘇東坡,那真是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作為北宋第一大V,他身上的標籤也有很多,除了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美食家外,他竟然還是成語的高產者。
  • 厲害了蘇東坡,這20個成語都是他貢獻的
    他是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詞四大家之一,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他就是蘇東坡,自古才子故事多,而這20個成語竟都與他有關!
  • 原來我們生活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都出自蘇東坡的筆下
    世人因為愛他生性豁達,所以後世都習慣成他為"東坡先生"。蘇軾非常有才華,他寫下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詩詞,相信在中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詞,人人都知道出自蘇東坡之手。其實,蘇軾的不光給我們留下來寶貴的詩作,你可能不知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運用到的一些成語,其實都是出自蘇東坡的詩句。【江山如畫】河流山川美如畫,這個成語經常用來形容咱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 因朋友妻子太兇,蘇東坡隨口說出一句打趣詩,後來演化出一個成語
    蘇東坡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才子,而他本人樂觀開朗的性格也讓其至交好友遍布天下,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趣事閒談更是惹人發笑。而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蘇東坡和他朋友身上的,而在這個故事中,蘇東坡隨手所作的一句詩中,更是誕生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清平樂》蘇東坡亮相!一出場歐陽修就為他作弊,還創造個成語
    考官生了病,皇帝就派人帶著跟考試八竿子打不著的官員來查驗病情是否嚴重,那些必須得出來看病的,專人陪你麻溜兒的直線回府。然後你就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其間不許跟任何官員接觸交談,在家也得「鎖」著。除了生病這項,就算是遇到親人去世這樣的大事,考官也不得出來。宋英宗治平三年(1067),曾鞏鎖宿試國子監進士發解試,他兩歲的女兒「興老」患重病,至死曾鞏也沒能提前回家。
  • 蘇東坡:你們讀懂了我的這些成語,就讀懂了眉山!
    > 他身上的標籤也有很多 除了文學家、書法家 畫家、詩人、美食家外 他竟然還是 成語的高產者
  • 蘇東坡,因之成就最多成語的文人,說不盡悠悠文思
    然而,也許大家不知道,東坡居士蘇軾也是一個「締造」成語的高手。因蘇東坡的詩文和事跡而有的成語,有20個之多,乃所有文人中之最。1. 胸有成竹文同乃北宋畫墨竹的名家,為蘇軾的密友。東坡曾請教其畫墨竹的技巧,文同說道:「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東坡深以為然。
  • 「令人噴飯」竟是成語!其實是蘇軾先說的,他還說過這些段子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令人噴飯其實是個成語。令人噴飯[lìng rén pēn fàn],意為:使人笑得把嘴裡的飯都噴了出來。形容事情十分可笑。有詞條為證——蘇東坡:北宋第一段子手其實什麼詞兒能算成語,很難界定。有時候看起來不像成語的,在字典裡卻能找到,比如說「一是一,二是二」。
  • 蘇東坡創造了兩百多個成語,看看你知道幾個?
    哪怕是一個沒有什麼文化和學歷的中國人,哪怕他半點都不喜歡詩歌,也會開口遇到李白,落筆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時時、處處、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記。其實,蘇軾也是如此。假如沒有蘇軾,難以想像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是否這樣的精彩。或許,我們用著蘇軾創造的詞語,只是沒有注意而已。一盤點,居然有幾百個成語(詞彙)源自蘇軾,或者經過蘇軾之手變得有生命。
  • 蘇東坡勸架被友妻趕出,憤然作詩吐槽朋友,沒想到讓一成語火了
    針對 蘇東坡 這個人,儘管 他這一生 官運 不如意 ,但 他有這般 的博學多才 ,自然而然 是備受 許多 文人雅士 的青睞 ,因此 前去 結識 蘇東坡 的人是紛至沓來 ,很多人更為 以與蘇東坡 結識 為榮。
  • 紀錄片《蘇東坡》1-3集,感受詩詞大神的風採!(附蘇東坡經典詩詞文...
    文同在指點蘇軾畫竹時說:「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對此說深以為然。宋人晁補之也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這一成語的出處。此後,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盤的成熟考慮。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蘇軾替朋友出頭,卻被友妻轟出門,憤然寫詩不料讓一成語火了多年
    或許對於他來說,就是寫詞的靈感,是生活的調味劑。所以他也經常和身邊的朋友一起喝酒。雖然喝酒吟詩是很開心,但不是每次喝酒都能喝得暢快的。有一次蘇東坡就因為想幫朋友討公道卻被被朋友妻子趕出來的糗事。蘇東坡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
  • 廣東有個西湖在惠州,是蘇東坡當年在這裡時改名,也因他而揚名
    惠州西湖,來到這裡聽到它的第一反應就是杭州西湖的」贗品「,走近它了解它,才得知,西湖不是杭州的專屬,似乎也是為什麼杭州西湖要加杭州兩字,更是聽到了一句話,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而且到惠州西湖,我聽到了更多關於蘇東坡的故事。
  • 蘇東坡被朋友妻子用棍子趕出門,寫了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至今
    陳季常的名字為陳慥,出身富貴,他的父親是太常少卿、工部尚書。顯然的,這是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人,而這也就意味著陳季常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喝酒和耍劍,非常快活。當然,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玩樂中度過,等到陳季常年紀大了之後,他性子開始逐漸變得沉穩,並決定努力讀書考取功名。
  • 蘇東坡:一蓑煙雨,得大自在
    在黃州他又是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事情的起因是所謂「烏臺詩案」。烏臺就是御史臺。當時正值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是一個個人意志非常強的人,他有兩句詩:「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話其實可以兩面看:一面可以說站得高,雲都擋不住我的眼,所以我可以洞觀世界,了解真相;反過來說,站得高,雲彩不正好擋住俯瞰的視線嗎?
  • 蒙冤入獄的蘇東坡,竟因睡覺而保命
    所以他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就不可避免。同學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到考研教室,凌晨十二點點半才準備回寢室,簡直可以用拼命來形容他的努力程度。越到考試臨近,他的壓力就越大,只能用更多的複習時間減輕自己的慌亂。每次我們很多人都準備回去休息了,還看見他在走廊裡一邊踱步,一邊默默背誦政治知識點。考試時,他和我正好在同一個考點。
  • 厲害了,數字藏在成語裡?
    厲害了,數字藏在成語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成語就有千千萬萬,而有些成語,更是趣味恒生。瞧,這些成語裡就藏著一些數字們。一問三不知現指怎麼問都不知道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 蘇東坡的四個趣味小故事,原來歷史中的蘇東坡是這樣的人
    在他看來,就應多種一些值錢的草藥蔬菜,賣了錢,把生活過好,多買些魚肉吃。於是蘇軾就給妹妹寫了這副對聯規勸妹妹。在蘇軾眼裡,人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得活得藝術一些,作為「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從不一樣方面解讀了人生,要勇敢頑強,一片芳心,活出氣節,清心寡欲尤其竹子的氣節令蘇軾景仰。蘇軾嗜好畫竹,他對竹子的一枝一葉都有深深的感悟,都能夠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
  • 蘇東坡因何創東坡肉?東坡肉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蘇東坡是宋代出名的文學家,他們一家出現了三位代表性的文學家。尤其是蘇東坡的詩詞在古代詩詞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蘇東坡不僅是一位時詩詞的大家,同樣他也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如果不是東坡先生的創造性發明,我們今天也許就會失去一種大眾化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