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Anthony J. Leggett作為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在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進行為期兩天的學術訪問,成為上海應物所首位「愛因斯坦講席教授」,也是首位正式訪問該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3月2日上午,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在張江園區舉行「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證書授予儀式,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主持儀式,上海應物所副所長胡鈞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向Leggett教授頒發榮譽證書。儀式之後,Leggett教授以 「Superfluid 3-He: the early days as seen by a theorist」(氦3超流之謎-理論家的探索之旅)為題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詳細介紹了氦3超流現象的研究歷程及高溫超導的最新進展。上海應物所200餘名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出席儀式及報告會。
3月2日下午,Leggett教授與上海應物所青年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座談,就「如何成為一名好的研究者」進行了既輕鬆愉快又深入細緻的交流。隨後,Leggett教授應邀主持了「物理學與交叉科學研討會」,聽取了上海應物所學科介紹,並參觀了上海光源。
3月3日下午,Leggett教授在上海應物所嘉定園區做了題為「Does the everyday world really obey quantum mechanics?」(日常生活中的世界真的遵從量子力學嗎?)的精彩報告,向廣大科研人員介紹了宏觀量子力學現象,闡述了量子力學可能不適用於宏觀世界的觀點,並列舉了可以檢驗量子力學正確性的實驗方案。
Leggett教授對應物所在核物理、同步輻射等學科的研究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表示通過雙方的進一步交流和互訪,推動多個研究方向上的合作。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由於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了大批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參加,大家普遍表示受益匪淺,意猶未盡。
Leggett教授在此次訪問中國期間,還應邀訪問了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計算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多所研究機構與著名高校,與廣大師生與科研人員開展了多層次的學術交流。
中國科學院 「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計劃,目的是加大對戰略科技專家和將帥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強中科院科技人才同世界頂尖科學家的聯繫與交流,引進前瞻科學思想和開拓新興學科領域,提升中科院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此計劃每年將邀請20-30名活躍在科學前沿的世界頂尖科學家,來中科院進行1~2周的學術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