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應物所陳金輝博士獲美國物理學會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在4月14日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陳金輝博士獲得2012年美國物理學會George E Valley Jr.獎。美國物理學會理事長Michael S. Turner教授授予陳金輝證書和獎金,以表彰其在發現第一個反超核和利用φ介子研究相對論重離子碰撞中部分子物質的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陳金輝2003年從大連理工大學考入上海應物所做研究生,在馬餘剛研究員指導下,與上海應物所客座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黃煥中教授和客座研究員、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許長補研究員等合作,在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的STAR合作組開展了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物理的奇異夸克研究和反超核尋找。2008年,他獲得了理學博士學位,並獲得了當年度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次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獎;2008年博士畢業後留所工作;2012年獲得了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在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STAR合作實驗中,陳金輝與合作者們完成了這項獲獎工作。STAR中國組的六家單位在2001年6月正式加入了STAR合作組, 陳金輝是STAR中國組的骨幹成員。從2004年開始,STAR中國組在馬餘剛負責下,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等的聯合資助項目,為STAR探測器進行飛行時間譜儀升級,並在物理分析方面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特別是相繼發現了首個反超核-反超氚和迄今所能觀測到的最重的反物質-反氦4。

美國物理學會George E Valley Jr.獎成立於2000年,旨在獎勵青年物理學家所做出的傑出科學貢獻和對所在的物理領域產生的重大影響。該獎兩年頒發一次,面向美國物理學會的所有領域和研究方向,獲獎者必須在取得博士學位5年以內。獲獎者可獲得美國物理學會授予的證書和兩萬美金的獎金。

相關焦點

  • Leggett教授訪問中科院上海應物所
    近日,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Anthony J. Leggett作為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在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進行為期兩天的學術訪問,成為上海應物所首位「愛因斯坦講席教授」,也是首位正式訪問該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華人博士朱建華獲美國醫藥物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醫藥物理學會(AAPM)日前公布2019年「埃迪特昆比終身成就獎」(Edith Quimby Lifetime Achievement)兩名得主,其一為華人博士朱建華,學會表示,此獎是為了紀念先驅醫藥物理學家昆比(1891-1982)
  • 港大姚望教授獲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香港大學(港大)物理學系以及物理及天文學研究部講座教授姚望博士,獲選為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姚教授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分部的提名,以表揚他為二維半導體及其異質結中的能谷和自旋多樣化調控奠下理論基礎,從而為能谷光電子學做出開創性的貢獻。此榮譽由學會的會士委院會選出,旨在表揚在推動物理發展上有傑出貢獻的會員,其遴選程序嚴格,每年獲選會士的人數不超過非學生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五。
  •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17考研招生簡章
    上海應物所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SSRF)工程的承建和運行單位,2014年初,上海光源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建有「中國科學院核輻射與核能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微觀界面物理與探測重點實驗室」、「上海市低溫超導高頻腔技術重點實驗室 」。
  • 物理學系鮑威教授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近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公布2012年新增的118名會士(APS Fellow)名單,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鮑威(Bao  Wei)名列其中。鮑威教授1983年在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86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
  • 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1年1月12日,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盧洪早帶隊赴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交流,就先進燃料研發、核技術應用等合作進行會談,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科學網—方忠、戴希獲2012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
    日前,華人物理學會(OCPA)物理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YEH, Nai-Chang博士宣布,2012年度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AAA
  • 上海大學博士專業介紹及考試科目(1)
    榮 譽稱號:1995年、1997年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1998年獲「寶鋼教育基金獎」; 2000年獲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論文三等獎。已出版專著多部,發表論文80餘篇。為國際和 平學會會員、亞太地區和平學會理事、上海市歷史學會及上海市宗教學會理事等。
  • 上海大學博士專業介紹及考試科目(2)
    已與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中科 院上海技物所、冶金所等單位聯合培養來自全國各地20餘名博士研究生,已授博士學位14名 。一、導師情況介紹    夏義本 (男)教授。專業:材料學。主要研究 領域:光電子薄膜材料;半導體材料;無機非金屬複合材料。
  • 學術頭條:冬天美國新冠死亡數或達40萬,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
    福奇稱美新冠死亡數今冬或達40萬 再勸民眾「這不是騙局」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周二的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虛擬活動中說:「這些模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在寒冷的秋冬季節做這些我們正在談論的事情(遵守公共衛生指導原則),我們可能會有30萬到40萬人死亡……這不是騙局。
  • 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訪問上海光機所
    6月13日,國際著名強場超快雷射物理學家、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Ferenc Krausz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並應邀擔任上海光機所第九期「清河之光報告介紹了電子和光的相互作用形成生命的基礎,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信息、工業和醫療技術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原子尺度的電子運動和光波振蕩的相互作用需要以阿秒的時間尺度來測量。阿秒科學的目的是測量,控制和利用這些過程,並將其從自然世界擴展到人工技術領域。雷射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使得科研人員已經可以觀測和控制這些過去難以觸及的微觀動力學。
  • 美國Akron大學程正迪教授到上海有機所交流
    3月6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邀請,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程正迪(Stephen Z. D.Cheng)教授在該所作了題為Self-assembly of Giant Molecular Shape Amphiphiles as a New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的交叉學科講座。丁奎嶺所長主持了講座,部分研究員和近百位職工、學生參加了講座。
  •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博士薛蓮到地質地球所交流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博士薛蓮到地質地球所交流 2016-07-22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7月21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地球行星科學系博士薛蓮應特提斯研究中心構造物理學科組邀請訪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 近代物理所為美國Colm Thomas WHELAN教授頒發中國科學院「國際...
    近代物理所為美國Colm Thomas WHELAN教授頒發中國科學院「國際訪問學者」證書 2015-06-05 近代物理研究所   6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趙紅衛代表中國科學院,為美國歐道明大學
  • 地質地球所段振豪研究員獲國際地球化學會士榮譽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Geochemical Society)主席Samuel Mukasa教授近日致函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宣布段振豪研究員當選為地球化學會士(Geochemical Fellow),以表彰他在計算地球化學領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並特別邀請他今年八月赴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Goldschmidt地球化學會議和頒獎典禮。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劉江來教授榮獲2019年「科學探索獎」
    劉江來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教授。1998年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2006年美國馬裡蘭大學博士,2006至2010年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2010年被聘為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2016年成為教授。201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9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同年獲中國物理學會「王淦昌獎」。
  • 美國留學物理專業學生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去美國學校物理專業的學生在選擇學校時,通常情況下,他們一般會選擇比較有權威姓的 學校,比如麻省理工大學就是不錯的選擇,那麼除了MIT,還有哪些推薦的大學呢?跟著教育優選小編來看看吧!歡迎閱讀。芝加哥大學也是美國誕生 諾獎獲得者最多的學校。  研究領域包括天體物理與宇宙學;凝聚態物理;生物物理;原子物理;廣義相對論;原子核物理;粒 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包括薄膜,量子輸運等。相對較強的方向是粒子物理。凝聚態的實力也 不錯。
  • 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老師、湖南大學陳燕東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在電氣工程領域,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湖南大學陳燕東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郭慶來,男,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博士畢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從事博士後研究,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電機系電力系統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5)。
  • 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教授獲評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聯繫方式:(010)62165291,(010)68586625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教授獲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以下介紹來自百度百科。2005年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博士學位,2006年-2008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至今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2009年晉升副教授,2013年獲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入選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
  •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DNA分子手術獲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最新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DNA分子手術獲重大突破  晚報訊 倘若人類能按意願操縱一個個分子,將會出現什麼奇蹟?昨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獲悉,該所單分子探測和單分子操縱實驗室李賓等人的最新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這一成果利用一種自主發展的特殊納米操縱技術———「動態組合納米蘸筆」技術,使DNA「分子手術」在通往實際應用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介紹,「分子手術」是延用醫學中對生物體外科手術的概念,只是對象不是生物體,而是單個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