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次轉手,位於「中華第一商圈」的南京新街口東鐵管巷地塊,在1月17日的2018年南京首場土地拍賣上,以47.7億元價格被香港置地拿下,即將終結閒置14年的命運。
信息顯示,東鐵管巷G84地塊土地面積2.53萬平方米,容積率達到9.25,掛牌價即47.5億元。由於地塊所處的新街口為南京最核心地段,且多年未有新地塊出讓,因此G84地塊在12月掛牌時,便備受市場關注。
早在去年9月,便有消息傳出,香港置地在南京金秋洽談會上表達出對東鐵管巷的開發意向,並籤訂了框架協議。最終,在新年南京首場土拍上,僅舉牌3輪加價2000萬元,香港置地便將地塊收入囊中,且今後將在地塊上建一棟318米高的地標建築。
香港置地南京公司總經理趙軍對界面新聞透露,按照規劃要求,G84地塊要建成26萬方的國際金融商業城,地塊內以高檔寫字樓為主,同時配建超過3萬平方米體量的商業,並自主開發318米高的地標建築:「總投資額約為100億元,開發周期在5年左右,並且會在地塊上建成更具科技性的寫字樓。」
由於新街口商圈自民國時期便有雛形,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中山南路兩側已遍布商業體,區域內剩餘的可出讓地塊屈指可數,大部分商業均是在原有商業建築內提檔升級或進行轉型。隨著香港置地的進駐,項目如能順利開發,那麼南京新街口將迎來近10年來的第一個新商業項目。
除了地處核心,東鐵管巷地塊此前多次遭到易手的命運,也是引發關注的原因之一。
早在2004年,東鐵管巷便在當時以5.45億元的「地王」價,賣給了上海全日通投資有限公司和衛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但2005年7月,地塊便因買家未按約定時間繳納足額土地出讓金,被南京市國土局收回,並在當年9月重新掛牌出讓,上海泰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隨後以5.2億元底價拿下。但在之後3年多的時間裡,地塊並未開發。2008年,上海泰龍將東鐵管巷項目75%的股權轉讓給重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重慶國投又以6.5億元價格,在2010年將股權轉給南京鳳凰置業。
至此,東鐵管巷地塊已經過四任買家,但地塊始終未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甚至拆遷工作都尚未完成。界面新聞了解到,直至此次掛牌出讓前,部分地塊已作為停車場被租用給周邊商業使用多年,近乎閒置。地塊上剩餘建築為上世紀建成的老舊居民樓和小商業,和區域內的商業氛圍顯得格格不入,地塊直到此次掛牌前才成為淨地。
2015年2月,南京市規劃局對東鐵管巷地塊進行過一輪規劃調整,將原地塊內5個分組地塊進行重新整合,部分區域被劃出原地塊範圍,容積率也進行調整。有消息人士稱,受制於自身的開發能力,有著國資背景的鳳凰置業選擇退出,南京市國土局將地塊收回後再次出讓。
作為香港中環的大「地主」,香港置地在高端寫字樓、商業開發和運營方面,有著成熟的商業開發和運營經驗,近兩年,更是加強進軍內地市場。除拿下這幅新街口核心地塊外,去年2月,招商蛇口以98.1億元拿下的南京中華門地塊後,便引入了香港置地、碧桂園進行聯合開發。趙軍透露,除引入文化東方酒店外,香港置地未來在該項目上,也會參與運營。
另外,去年11月,香港置地還和招商置地成立合營公司,共同開發重慶地塊;9月,和武漢青山政府籤訂協議,投資150億元,建造創新型城市綜合體;7月,還曾和旭輝拿下上海浦東菜場用地等。不到一年時間裡,香港置地在內地的投資超過330億。
去年11月,香港置地執行董事周明祖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表示,對內地市場長期看好並抱有信心,並對1.5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市場重點關注。趙軍也表示,目前在南京持有的都是商業地塊,未來在地塊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不排除拿宅地的可能。不難看出,相比其他港資房企逐漸減少內地的投資,香港置地卻在內地加快了擴張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