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超市散裝食品標籤混亂 生產日期實為包裝日期

2020-12-13 齊魯網

  「超市賣的預先包裝好的散裝食品標籤上,怎麼把包裝日期寫成生產日期?這不是誤導消費者嗎?」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超市銷售的散裝食品標籤標註混亂。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大型超市發現,標籤標註不實、標籤信息不全等現象普遍存在。對此,濟南市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超市銷售的散裝食品如果進行二次包裝,就應該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籤標註要求進行明示,否則就屬於違反《食品安全法》和《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行為。

  【市民反映】

  包裝日期咋是生產日期?

  「我前兩天在歷下大潤發買了包胡辣湯粉,仔細一看,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卻是我購物那天的日期。胡辣湯粉是散裝食品,怎麼可能當天生產出來當天賣?一問超市售貨員才知道,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其實是超市的『包裝日期』,並不是食品的生產日期。這不是誤導消費者嗎?」近日,家住山大路的市民陳女士向本報反映。

  陳女士說,本來從超市買的散裝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很容易被忽視,如果相關信息再列印不準確,讓消費者怎麼對食品的安全問題放心?

  記者在歷下大潤發超市看到,超市內銷售的多數散裝食品再次包裝後,標註了「配料」、「保存及食用方法」、「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單價」、「淨含量」、「生產廠家」等信息,但綠豆、花生、黑米等散裝食品包裝上的「包裝日期」卻被寫成「生產日期」。另外,還有一些如「御食園饊子麻花」等散裝食品標籤存在信息不全現象。

  【記者探訪】

  超市散裝食品標籤普遍信息不全

  記者隨後走訪家樂福和共青團路樂購發現,兩家超市均銷售二次包裝的散裝食品,但兩家超市內的散裝食品標籤標註的內容都十分簡單。

  在樂購超市內,乾果類散裝食品擺滿櫃檯,記者拿起一包預先包好的「酒鬼花生米」看到,標籤上只標註了「包裝日期」、「保質日期」、「單價」、「淨含量」、和「價格」,其他至於「保存方法」、「配料」和「生產廠家」等信息均未涉及。

  「這散裝食品怎麼沒有產地之類的信息?」面對記者的詢問,樂購超市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一直都是這樣賣的,很少有顧客來追問這些問題,能標註的我們都已經標註上了」。

  在家樂福超市,記者同樣注意到,包括調料、乾果等大部分散裝食品都有預先包裝好的小包食品在售。一包「五香粉」的標籤上同樣只標註了「包裝日期」、「保質日期」、「單價」、「淨含量」、「保存條件」和「價格」等信息,並沒有「生產廠家」等信息。

  「這兩包都是五香粉,怎麼一包顏色深,一包顏色淺?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廠家生產的,這標籤上也沒標註,怎麼進行區分?」在家樂福超市購物的王女士向記者抱怨道。

  【工商說法】

  散裝食品再包裝,標籤不實違法

  散裝食品二次包裝後標籤到底該如何標註,有沒有相關規定?濟南市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將散裝食品二次包裝劃歸到預包裝食品範疇的話,就得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要求標註食品標籤,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即使不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要求,《食品安全法》也對食品標籤標註做出了明確規定。」該負責人介紹,《食品安全法》中要求食品經營者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繫方式等內容。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籤,標籤應包含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生產許可證編號等內容。

  該負責人表示,如果超市散裝食品二次包裝後不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籤的相關要求進行標註,就屬於違反《食品安全法》和《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行為。

  小企業主有機會獲公益培訓

  時報9月4日訊 (見習記者李欣)記者從華夏銀行濟南分行了解到,該行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舉辦的公益培訓活動——— 中國小企業精英訓練營,將於11月開營。據了解,入選者將有機會獲得免費培訓課程,並優先獲得金融支持。

  記者了解到,入選本次訓練營的小企業主,經過初試和複選後,將有40位可以免費在清華大學接受定製課程培訓,培訓時間為11月7日至11日,共5天。順利結業者,將獲得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此外,未來三年還可優先獲得華夏銀行金融支持。據了解,2011年首屆訓練營活動中,有來自農業、通訊、IT、新能源、貿易、文化創意等20多個行業的數百家小企業報名參加,最後有25家企業順利入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蘇州一市民購買散裝蝦皮 包裝上未見生產日期
    部分超市散裝食品標籤大多無生產日期近日,記者來到廣濟南路的一家超市,在生鮮食品區,記者發現,在櫃架上,有好幾盒已經包裝好的辣白菜,包裝的標籤上有包裝日期、保質日期、單價、重量等信息,卻唯獨沒有生產日期。當記者詢問超市員工關於小菜的生產日期時,超市員工表示小菜都是最近剛來的新鮮貨,保質期也只有兩天,可以放心食用。
  • 物美超市散裝食品標籤混亂 產品保質期差8個月
    同一食品保質期相差8個月  「我是在去物美超市買瓜子時無意間發現的。」昨天中午,市民王女士表示,她於4月底在物美超市甘露園店內購買紫薯條時,看到盛放紫薯條的塑料缸上標明的保質期是12個月,然而缸內每包紫薯的包裝袋上,顯示的保質期只有約4個月。  「同一種食品,保質期卻寫的不一樣,我不得不懷疑這紫薯條的品質和安全性。」
  • 物美散裝食品曝標籤混亂 同一食品保質期差8月
    原標題:物美散裝食品曝標籤混亂 同一食品保質期差8月   「同一種食品,保質期卻寫的不一樣,我不得不懷疑這紫薯條的品質和安全性。」王女士說。隨後,在店內,她發現大部分的散裝食品,其生產日期都不統一。   消費者欲起訴物美索賠   「我準備將物美超市起訴到法院,索要賠償,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王女士說。
  • 沃爾瑪賣過期海苔被訴 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日期
    原標題:沃爾瑪賣過期海苔被訴 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日期  超市銷售的韓國海苔中文標籤註明的生產日期實為保質期,職業打假人閻先生以超市賣過期食品構成欺詐為由,將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建國路分店告上法庭,要求對方退一賠十。昨天上午,朝陽法院審理了此案。
  • 稱重日期就是生產日期 超市熟食應出具「出生證」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昨天,市民陸女士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3186110反映,她到超市買滷雞翅、滷牛肉等熟食,包裝袋上僅標註了熟食名稱和價格,沒有生產日期、有效期等信息。陸女士說,弄不清熟食到底哪天生產,讓她心裡感到不太放心。
  • 散裝食品二次包裝 算「預包裝」還是「散裝」?
    「商店預先包裝的散裝食品標籤上,為何連生產日期都沒有,更別提生產廠家了。」近日,市民盛女士在一家副食品商店買了一袋荔枝幹和一袋桂圓乾,但她發現經過店家二次包裝的食品標籤缺少了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產品重量等基本信息,盲點多多。
  • 食品生產日期為何總在忽悠人
    根據舉報內容,檢查人員來到位於橋靠西街的這家生活超市。向店主說明來意後,執法人員開始對店內食品進行仔細檢查,在貨架角落裡發現了消費者投訴的大麥茶。中文商品標識顯示該產品的原產地為韓國,經銷商為大連高麗亞商貿有限公司,標註生產日期確為2012年12月1日,而此時的日期是2012年11月19日。明明是11月份購買的商品,生產日期卻在一個月後,這種偽造生產日期的行為已違反了《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相關內容。
  • 家樂福散裝食品保質期混亂 何時過期基本靠猜
    家樂福部分散裝食品包裝標籤未註明生產日期與保質期  摘要:記者調查發現,家樂福超市內糕點、葡萄乾、醬菜等部分散裝食品包裝標籤中註明的項目並無生產日期與保質期,標籤中僅有「包裝日期」和「此日期前食用最佳」字樣,離開超市後市民想要了解散裝食品的保存期限只能依靠「推測」。
  • 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籤將有規範
    □ 本報記者 王 嘉  如今,對於城市居民來講,進超市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但是,超市中的生鮮食品存在部分無包裝、無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不規範的情況;此外,超市等食品經營者擅自更改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等違法違規行為也時有發生。
  • 一個包裝竟有倆生產日期
    據介紹,9月至10月,市工商系統已查處超市、供應商篡改生產日期案件12起。  現場  重點檢查速凍熟食果凍的標籤  昨日上午,頂著細雨,市工商局局長陳躍文暗訪了大潤發、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速凍食品、熟食、果凍等食品的標籤是檢查的重點。
  • 《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籤標註管理規範》出臺
    依據意見稿,超市生鮮食品的包裝物上加貼的標籤標註應該包括生鮮食品的名稱、產地、生產日期,以及生產者或者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其中,畜禽肉類應標註為畜禽屠宰或肉類出廠日期,果蔬的生產日期應標註為收穫採摘日期,水產品的生產日期為起捕日期或出廠日期。意見稿指出生鮮食品包裝不得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並鼓勵超市經營者按小時標註畜禽肉類等生鮮食品的保質期。
  • 超市散賣的速凍食品怎麼沒標註生產日期
    楚天都市報訊 漢口解放大道大智路劉女士反映,幾天前到超市買牛肉丸等速凍食品,看到有的丸子放在冰櫃裡散賣,由於沒有任何包裝,消費者根本看不到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     記者就此走訪了武漢三鎮多家超市,發現一些超市內,不少速凍食品都在散裝售賣。
  • 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籤未標明生產日期將被處罰
    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籤未標明生產日期將被處罰 中國新聞網 | 2020-12-09 14:45:55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謝勇9日在談及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話題時指出,生產經營的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籤未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標明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不清晰,生產經營者都將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以充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生命健康
  • 北京站周邊一家超市食品未標生產日期被責令整改
    2月8日上午,東城區食藥監局對北京站地區幾十家食品經營商戶及賓館進行了監督檢查,重點鎖定在北京特產類食品,方便麵、火腿腸、礦泉水、飲料等旅行速食食品,快餐連鎖企業和中小型餐館食品衛生以及周邊賓館客用化妝品安全等。檢查發現周邊一家超市散裝食品未標註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現場責令立即整改。
  • 記者現場未見生產日期標註
    對此,超市方面有關負責人解釋,散裝熟食產品保質期為2天,但怕員工失誤進行第二天銷售,所以在盒包裝上才打成當天銷售。  現場的工商執法人員認為,物美超市對熟食標籤的標註方法有違《食品安全法》,並要求其立即糾正標籤設置。
  • 濟南家樂福歷山路店問題多 散裝食品標識不符合規定
    作者:蘇冉 散裝食品標識不符合規定,部分品種無產地,進口預包裝食品無法提供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未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14日,濟南食藥監局發布大型商場超市2016年第一次公開評價活動通報,結果顯示,濟南家樂福歷山路店問題最多,得分僅為37分,排名墊底。其餘被抽檢商超也都存在一定問題,無一家得分上90。
  • 濟南大超市「得分」出爐:家樂福37分 家家悅有蟑螂
    某品牌紅棗味酸奶未按標籤說明溫度貯存。此外,經營場所內有蟑螂;生鮮肉與水產品未分區,易造成交叉汙染;下水道篦子、瓷磚破損嚴重。食品中,刀魚內臟破裂外露腐爛。某品牌鐵觀音包裝標籤內容與貨架標籤內容不一致。該超市的庫存食品和破損、退換食品混放,易造成交叉汙染,而且未建立本企業不安全食品處置制度。
  • 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散裝食品 天津興福億家超市有限公司被警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9月11日,天津市東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關於天津興福億家超市有限公司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散裝食品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共購進大包裝圓圈粉2袋,每袋9千克,單價每袋72元,金額144元。當事人提供了大包裝圓圈粉的進貨票據、進貨臺帳、供貨方的資質證件、檢驗報告。從2019年6月5日起,當事人在散裝粉條外包裝標籤上未標註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且在銷售該商品的貨架上未張貼標有上述內容的標籤就對外銷售。因銷量不好,2019年6月底當事人將未售出的11.46千克上述商品下架不再銷售。
  • 市場監管部門教你看懂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並且在一定量範圍內具有統一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因此,預包裝食品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預先定量;二是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例如我們在超市購買的袋裝方便麵。現做現吃的餐飲類,以及沒有固定包裝的食品,都不是預包裝食品。一、什麼是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
  • 部分散裝雞蛋生產日期被指標註稱重日期
    生產日期不明 市民買到「壞蛋」   部分散裝雞蛋標註的生產日期是稱重日期,保質期也由廠家自行決定11日,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大多數散裝雞蛋標註的生產日期都是稱重日期,保質期也都五花八門。對此,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員稱,國家對雞蛋保質期並無硬性規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多是廠家自行標註。   日前,吳女士從小區農貿市場上購買了一些雞蛋,幾天後煮荷包蛋時,她接連打開5個雞蛋,發現有2個雞蛋散黃了,其中1個裡面還有大塊的黑色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