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騎行攻略體能篇,練就好體力才能看別人推和搭車

2020-12-15 大白騎行

首先騎行是一項運動,不管是專業的賽事或者業餘騎行,他都需要一個好的體能,才能爬坡上坎。而川藏線騎行的不同之處則是把爬坡這件事增加了一些難度,沒有好的體能,可能你就是想推車就推車、說搭車就搭車了!

1、我非常喜歡運動,平日也有跑步或做其他運動,但日常沒騎行過可不可以直接出發?

筆者覺得這是不可行的,筆者出發時也遇到連車都不會騎的也上路了,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很多年輕人就憑一股熱情。

但充分的準備還是會讓整個旅程輕鬆舒適很多,為什麼說有好的體能,但日常沒騎行筆者也不建議出發呢?

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屁股,如果你的皮厚還好,要是稍微嫩點,每天一百來公裡連續幾天下來,可能你的屁股就開花了。

如果屁股一旦磨破皮,你的騎行就很難再繼續下去了,所以日常多騎讓屁股適應長時間騎行的環境,也就是大家說的「鐵屁股」。

2、平日就只是短程的休閒騎,沒有超過一百公裡可以出發麼?

這裡分兩部分來講,第一,如果你有充沛的體能,但是平日沒時間騎那麼遠,那是可以直接出發的,因為川藏線上騎也是邊騎邊玩,是有休息的。

第二,如果因為體能原因從沒騎過超一百公裡的,建議還是突破一下這個數字,看看自己的感覺如何,如果身體可以接受,那可以參考筆者的行程。如果感覺受不了,也不是說不可以出發,但筆者的行程對你就沒什麼參考價值了。

3、出發前有哪些運動項目可以提升騎行效果?

運動一般都需要時間,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時間每天幹個五六十公裡,所以我們可以把其他運動項目與騎行相結合,既節約時間又能達到最終的效果。

筆者出發前的安排是跑步與騎行相結合,因為筆者也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所以跑步也是日常運動項目之一。

如果沒有運動習慣,建議提前三個月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能訓練,可以每兩天跑1次步,一次10裡左右(沒跑步基礎的建議從三、五公裡開始慢慢增加跑量),或日常夜騎二三十公裡,一周一次六十公裡以上的長距離騎行,具體看爬升情況。

同時結合深蹲(練腿部力量)、平板撐(練核心力量),這些運動項目徒手可做,不需要器械也不需要花多少時間。

4、出發前要不要專門練爬坡?需不需要負重騎行?

很多人覺得川藏線要翻那麼多高山,需要專門進行爬坡訓練,筆者覺得這是不現實的。如果你是在山區,日常騎就在爬山了;如果你是平原,也沒坡讓你練啊?所以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

再者,川藏線它是國道,國道的設計都有坡度限制,並不是那種縣道鄉道(PS:七十二拐確實有點陡)。爬川藏線最難的不是它的坡陡,而是在高海拔沒辦法像低海拔那樣發力。

同樣,出發前負重訓練也不是必要的,如果你有練那是最好了,提前適應車身重量。如果沒進行負重訓練也不要緊,因為行李大多都在二十到四十斤。可能剛上車會感覺很沉,騎一兩天就習慣了!

5、其他準備工作

如果體能儲備好了,那出發前半個月可以每天給自己熬壺紅景天喝喝(藥品類非保健器類),因為紅景天需要提前服,即服是沒什麼效果的。

出發時可以準備一些葡萄糖(50%那種),感覺會高反或高反時喝喝(聽說可以起到緩解效果,筆者沒用過)。可以準備些簡單的外傷用藥(比如雲南白藥、創可貼等)、感冒藥等(筆者一般一年感冒一次,所以沒帶這些藥,而且藥品帶齊了會降低你的戒心)!

最後,就是出發前給自己買一份意外險,筆者買的是行者的騎行險, 高反也在保險範圍之內,按年度算的,平日騎行也用得上!

昨天攻略裡面所講攜帶物品,有幾件可選物品遺漏今天補上:保溫壺(筆者喜歡喝冰的,所以未帶),拖鞋(看個人習慣),隔髒睡袋(看個人習慣)、唇膏(看個人習慣),皮膚衣(防紫外線又輕薄);來令片(自己會換就帶,不會換就需要用的時候到路上車店讓師傅換)。

相關焦點

  • 剛結束高考的女孩子,相約騎行川藏線靠譜嗎?網友有話說
    第一位網友是男孩子:騎行川藏線歷時26天,對於他來講這條騎行之路有危險但是又可控,危險是在他騎行的期間,先後有兩位騎行者去世:一位在河邊休息,可能大腦缺氧失足掉入水中,被河水衝走了;另一位可能是高原反應體力不支,半路突然就倒下了。
  • 川藏線上求搭車很常見,那麼求「RB」又是什麼意思呢?漲知識了!
    前兩天從成都去稻城的路上,看到一位徒步女驢友的背包上寫著「求搭車」「求RB」。搭車我能理解,「RB」是什麼鬼?由於我當時也是一個人開車。所以就順便讓這位女驢友做了我的的車。到車上後我就問她,你背包上寫的「去RB」是什麼意思?
  • 當別人實習時,他騎行在川藏線,還準備把這些旅行經歷寫進求職簡歷
    陳雲在騎行路上都市熱報消息,找工作最重要的敲門磚,當然是一份「漂亮」的簡歷。21歲的陳雲即將找工作,他的簡歷卻準備交上自己川藏線的騎行經歷。他說:「豐富的旅行經歷將是他簡歷最漂亮的一筆。」身邊的同學都選擇暑假實習為找工作加分,陳雲卻早早就計劃好暑假和朋友騎行去拉薩。為了增加騎行經歷,他還曾從西昌騎行至重慶上學。為了攢足費用,陳雲在7月份打工一個月賣紅酒。8月10日,他就和朋友柯萊鵬相約從西昌出發,並在QQ空間更新自己的騎行經歷。他們的目的地是從西昌騎自行車到拉薩,計劃20天左右。
  • 川藏線窮遊女:原以為的精神之旅,現實卻結實打臉,我做錯了嗎?
    導讀:川藏線窮遊女:原以為的精神之旅,現實卻結實打臉,我做錯了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西藏情結,任何人都可以從50元人民幣之中看到布達拉宮。但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切實體會它給我們帶來的震撼,而這種震撼只有站在山頭遙相呼應才能體會得到。
  • 我的318川藏線騎行故事,值得一生回味!(Day 7)
    不知是高反還是勞累過度,我面部及手腳都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同行騎友劉大哥貌似也有此狀況,難道是體內外壓力差所致 ,剛出發沒多久,鼻血又流出……翻越高爾寺山的21公裡的上山公路讓我力不從心,上午十一點終於登上海拔3934米的高爾寺隧道口,此時我已精疲力竭,休整間隙,劉大哥的「康貝兒」讓我體力恢復明顯(臺灣的生物科技,幾分鐘即可增強體能 )。
  • 川藏線上「求RB」的標語什麼意思?原來是這樣,大家要注意了
    這種手段非常的有效,但由於經濟和時間的原因,我們並沒有辦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上學的時候可能缺錢,可是踏入了社會工作之後卻又缺少了時間。很多美好的事物和風景都與我們擦肩而過,現在很多人都懷念在學校裡的日子,邀上幾個朋友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相比於傳統的旅行,窮遊這種方式更加的鍛鍊人,尤其是在川藏線上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到川藏線上挑戰自我。
  • 轉個狠的:痛罵川藏線騎行過程中各種腦殘騎友
    文章很長,但很值得看!關注騎行川藏線多年,有些東西壓抑已久實在不吐不快,若有不同意見歡迎吐槽。 騎行西藏前,我們應該會在網絡上去搜集各種各樣的騎行攻略,以及騎友們精心準備的各種騎行遊記,以及各類的西藏風俗,民情等等相關的內容。大多數騎友會在腦子裡行成一個想像中的西藏,但有個事實就是,大多數騎友想像中的騎行西藏都會是完美的。
  • 川藏線上有很多女性,她們很多舉著「混帳」,你知道其中的含義嗎
    川藏線上有很多女性,她們很多舉著「混帳」,你知道其中的含義嗎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一部分的提升,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通過旅遊的方式來放鬆自己。
  • 暑假餘額不足,看別人的暑假都是怎麼過的!自製火箭,騎行川藏線
    01、 別人的暑假之作業篇杭州市的一位初一新生重讀03、 別人的暑假之騎行篇今年暑假爸爸張禹帶著9歲兒子和12歲女兒經歷了不一樣的暑期旅行——騎行川藏線7月11日張禹帶著剛放暑假的姐弟倆從成都出發途經拉薩歷時一個月
  • 58歲退休大媽騎行川藏線 途中曾腦出血仍不放棄
    剛加入車隊時,為了練好爬坡,常蘭天天都往機場騎。一年下來,從最開始用時3個半小時逐漸縮減為2個小時。「爬坡主要練的是體能和腳踏的速度,以及變速的掌握。」騎友牛先生說,常蘭的車輪較大,上坡不佔優勢,練習難度較大。但她韌勁很強,進步也比很多人快。雖然每天都能騎很長時間,但常蘭一直都希望像其他騎友一樣,能夠騎著單車遊覽全國。
  • 小夥騎36寸獨輪車挑戰川藏線,曾因高原缺氧體力透支險休克
    來自「中國長壽之鄉」廣東信宜市東鎮的羅國威今年25歲,兩個月前,他從老家出發,騎著自己的獨輪車挑戰川藏線。身高只有1米64的他,卻能把36寸的獨輪車玩得出神入化,上車下車靈活自如,大傢伙在他腳下成了「乖寶寶」。
  • 開車去川藏線能否載「搭車女」?車主:長得越好看你越得小心了
    在選擇去西藏的道路上,大多數的車主都會沿著川藏線,這條路的風景比較好,所以不僅車主開車會沿著這條路,很多窮遊的旅行者也會走這條路。開車去川藏線能否載「搭車女」?車主:長得越好看你越得小心了。不過,走過川藏線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行駛到半路時遇到一個想要搭車的人,有時候甚至還是幾個女生,她們需要幫助就會半路攔車想要讓你幫忙載一程,遇到這種「搭車女」到底能不能載呢?在詢問一些有經驗的車主後,他們的回答也很乾脆,長得越好看你越要小心了。對於半路應不應該載人的問題,不同的司機是有著不同的看法的。
  • 川藏線上「窮遊女」經常舉牌子,上面寫的「求RB」,究竟是啥意思
    這是出自於清代乾嘉時期著名文學家和寧,他在任駐藏幫辦大臣時所作的《西藏賦》,主要描寫了西藏獨特的地貌以及歷史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地唯一一篇以西藏為題材的賦作,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而且具備獨特的文學以及審美價值。
  • 大學生19天騎行穿越川藏線 墊衛生巾防磨屁股(圖)
    剛過去的寒假,鄭州大學路遙自行車協會的幾名學生花了10天騎行海南,全程1500公裡。  不過,這並不是最長的騎行,他們還曾沿川藏線,翻了1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路騎行2100多公裡到達西藏。  儘管路上會遭遇爆胎、山體滑坡,這群年輕人卻很享受「在路上」的過程,從漠河的北極村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從連雲港到布達拉宮,他們的足跡已遍及全國各地。
  • 開汽車上川藏線,妹子舉牌「求搭車」能理解,「求RB」是啥意思
    對於喜歡開車、喜歡越野的朋友來說,開車去川藏線是很多人的夢想,首先隱藏車是舒適性好的越野型SUV,例如,可以說豐田的普拉多、陸地巡洋艦、帕傑羅、高裡還有奔馳的大G,但是,達到一百萬元真的是夢想,車內的川藏線都是大咖喱。
  • 川藏線上的一些暗語,「求RB」到底什麼意思?大家不要想歪
    相比較於傳統的旅行模式,窮遊這種旅行方式更容易鍛鍊人的意志力,在川藏線上的窮人數非常的多很多的男女青年們,他們都為了挑戰自我而進行窮遊。有的人是孤身前往,有的人是結伴而行,可是他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面臨的艱苦旅行和挑戰都是一模一樣的。很多人到了這裡都會發生高原反應,而且遇到一些比較惡劣的天氣,也沒有辦法享受到更好的優質服務。
  • 屌絲女川藏線窮遊途中偶遇「富二代」,以為是真愛,太尷尬了!
    小美是1家廣告公司的文員,今年26歲還單身,基本算是大齡剩女了,性格開朗外向,大家給她起個外號叫「屌絲女」,忙碌的工作加上父母的催促,小美感到壓力山大,可能平時的生活太平淡了,可以說是激不起一絲漣漪,小美決定辭職讓自己輕鬆一把,瞞著父母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準確的說是去川藏線窮遊。
  • 川藏線上的「窮遊女」,為啥舉著「求RB」牌子?老司機:令人生厭
    很多年輕人因為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但是沒有足夠的收入,所以常常選擇窮遊的方式外出旅行。01所謂窮遊,顧名思義,就是花很少的錢外出旅行。這是一種非常經濟的旅行方式,總的來說更適用於年輕人。而且正值青春盛年,在體力和心理上都可以應付旅行途中比較艱苦的情況。
  • 新手指南 騎行的四大謊言和那些你以為懂的詞語
    ——長線——  長線對於運動基礎和體能有些要求了,以100-200公裡為主。通常是在周末節假日等休息的時候騎長線,看心情帶上一些便攜飲食和工具。節假日消遣或運動的不錯方式,當日或次日返回。有觀光也有健身,能走得更遠看到更多的風景。其特點是路線較長,那些說單日飛300公裡的大神另算,你們這樣會沒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