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高中國際部34名同學受邀訪問了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UWCLPC),同該校師生友好交流,體驗了世界書院的各項特色課程。
明德學子首先參加了世界書院全校性的GlobalIssue Forum (全球事務論壇),論壇討論話題為「聖誕節是否應該成為國際性的節日」。明德學子分散於在世界書院學生當中,傾聽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分享對節日的看法、對聖誕節這樣一個西方文化色彩濃厚的節日在各種不同文化中的融合和變化、對如何更有特色的慶祝節日等等話題的討論,在他們的熱烈討論的感染下,收穫著許多屬於自己的深入思考。
全球事務論壇結束後,世界書院的愛德華校長與明德學生們分享了「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聯合起來,讓所有民族和文化都可以有一個和平和可持續的未來」的辦學理念,並邀請了兩名十二年級的學生來介紹了自己學校的學生構成與課程體系,以及學生的課外活動。世界書院中就讀的香港地區本土學生僅佔學生主體的百分之二十;學生住校,組合方式嚴謹,要求一名香港學生,搭配三名非本地生,同時要求兩個十二年級生和兩個十一年級生組合,形成了文化多元氛圍。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中,世界書院構建了有序和諧的環境,學生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和機會。
接下來明德學子被分成了三個小組,分別參與到戲劇,珊瑚觀測,英語辯論的社團活動中。過程中,明德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發聲,貢獻良多。活動後,學校還組織了別開生面的活動反思。當問到「今天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嗎?」,吳勁學同學流利地用英語表達出自己在辯論課上看到學生對於自己觀點的維護,以及在辯論中每個辯手對他人觀點的尊重。被問到「你們覺得世界書院跟明德的異同程度時」,盧詠儀同學能在其餘同學與她選擇不同時,堅持自己的觀點,選擇了「非常相似」,並給出了論據說這兩所學校的學生都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很好溝通和交流的環境。活動反思環節在兩校師生們充分參與下,活潑生動,讓學生們都意猶未盡。
部分學生訪問心得:
遊智凱:最驚喜和享受的時刻無疑是同學們齊聚禮堂對一個話題開展自己的論述,這也讓我陷入了深思……來自各個國家的學生對於宗教這種敏感的,地區差異性大的話題的探討,不是因為哪一個觀點使我與之共鳴,而是所持不同觀點的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坐下,無論同意與否,都表達了自己的尊敬……
袁禎蔚:他們的戲劇表演讓我震撼,我看到了睿智,隨機應變,同學們之間天衣無縫地配合和默契。除此之外,如果在中國,教育體系中的大多數學校開展這種活動一定是有困難的。我卻從中看到了他們的自信,這不是學術課程,卻有濃濃地學術氣息。
朱宇薇:我對學生的投入度感到驚奇。幾乎沒有學生在長達一個半小時地全球事務論壇中分心。他們都很尊重他人,很專注,而這種投入度從何而來呢?學生們有如此強大動機去表達自己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到底是因為不同的教育體制,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呢?
徐靖揚:我感受到了英語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是英語使他們即使不是來自於相同的地區也能交流,所以說英語確實是溝通世界的橋梁,我更應該好好提高英語。
羅悅寧:我在參加的辯論課上感受到了真正的開放、自由、和深度的思考。我認為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水平,我最大的收穫是明白了自己的能力,以後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投入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