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開示1句話,使老人證得阿羅漢,同樣一句話再次度化500比丘 | 文 青衫文齋
佛陀作為世間的大智慧者,口舌生蓮,每一句話都有妙用無窮。當初,佛陀住在舍衛國祗園精舍弘法時,有一位名叫盤德的老人,他每天都來聽佛陀講經,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每次離開時都有一種戀戀不捨之情。佛陀見這位老人資質雖說稍稍愚鈍,但學習佛法比所有其他人都更用功,慈悲心一起,想找個機會點化他。
一天,佛陀講經結束,其他比丘逐漸離去,盤德老人照例是最後走的一個。他剛要轉身,佛陀便叫住他,說:盤德,你到我身邊來吧,我有話要給你說,只說1句話而已。盤德見佛陀要親自開示他,滿懷激動,畢恭畢敬地上前向佛陀施禮。佛陀用慈悲的語氣微笑著開示了一句話,然後佛陀說:雖然只有這1句話,但你牢牢記住、時時口誦,也能成佛證道。
年老的盤德對佛陀無比信賴和崇敬,哪怕只有1句話,他也每時每刻反覆誦讀,漸漸地便有了微妙感受。終於在一天早上,口中念出佛陀的教誨時,盤德猛然開悟,理解了這句話中隱含的妙法,心中豁然開朗,隨即證得阿羅漢,成為佛陀的羅漢弟子之一。
儘管盤德證得了阿羅漢,但他依然沒有心生驕傲,每天還是默默口誦著佛陀這一句話的開示,如呼如吸,息息不止,阿羅漢根基越發穩固。
到了其中一次僧團的講經日,佛陀委派盤德羅漢前去精舍為500比丘說法。大家一聽是那個愚笨的老人盤德,都心生輕視之心,不明白佛陀為何派只懂1句佛法的盤德來講經,一時間議論紛紛,直到盤德坐上蓮花座,下面的非議聲都沒停歇。
盤德謙遜地對大家說:說來慚愧,我已是一個行動遲緩的老人了,心性愚鈍,對佛法教義知之甚少,今天來為大家講經,也不過只能盡力地講好1句話罷了,別無2句。請靜心聽我說。
500比丘又是一陣譁然,只有1句話可講,那不是等於沒講!盤德見比丘們心生不滿,也不多說,隨即把佛陀開示他的同樣一句話念給500比丘聽,並細述其中的佛法至理,那句話便是「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很快,500比丘就被盤德領悟的佛理所徵服,整個道場一片靜謐。比丘們感覺到盤德的道行遠遠高過自己,大家對先前的輕視十分懊悔,紛紛跪拜在地,一臉虔誠。這一天,500比丘被度化,雜念頓除,當下紛紛證得阿羅漢道。
真實的修行只有在開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時候,才能說得上是修行的開始。身口意是過失之源,佛陀叮囑盤德比丘,要時時保持覺性,觀照心念的生滅。因為眾生於三界內生死流轉,不管是去往西天福地、或是深陷輪迴之苦、還是悟道解脫,這都是由於一念因心所生。
「守口攝意」就是把意念總收攝起來,不要叫它如猿似猴東奔西跑,不要因一切有情而生煩惱。其中「莫犯」的意思,是指要管住自己,不生分別之心,守持戒律。只要能清淨身、口、意三業,自然能證得涅盤解脫。
塵心如幻,不去與之對峙,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內心才能真正止息安住。哪怕八風三毒,一概不予理睬,行一切行,行無行行,在在處處皆為修行道場,超越身心五濁惡世,離妄想分別,才能明了佛法真諦,最終修得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