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到清華化工系調研
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通訊員 于慧敏)12月11日,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調研。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與裝備部主任胡遷林,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王孝峰,市場信息部副主任祝昉等參加了調研交流。
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邱勇院士會見了李勇武會長一行。邱勇感謝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多年來對清華大學工作的支持,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同行業協會的密切合作,通過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為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引領行業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會談中,邱勇還表示,李勇武學長作為清華優秀校友的代表,無論在擔任原化工部副部長和國家石化局局長期間,還是現在同時擔任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和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的時候,都一直關心清華大學和化工系的發展,對此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化工系金湧院士、費維揚院士、陳丙珍院士,化工系系務會成員和不同學科方向的教授代表等參加了調研和交流。
交流座談會現場。
交流座談會上,化工系主任趙勁松首先介紹了化工系的歷史、現狀和發展,重點匯報了面向石油與化工行業的科研進展和學科影響力,並就如何促進持續創新、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等問題提出了思考。接下來8位教授進行了產業化技術介紹、1位教授進行ABET認證情況介紹。北京市綠色反應工程和工藝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飛介紹了團隊近年來在煤化工領域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工作,重點介紹了流化床煤制芳烴技術成果。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駱廣生介紹了微化工過程的研究進展,特別是微化工技術在溼法磷酸梯級利用、己內醯胺生產、雙氧水生產和丁基、滷化丁基橡膠合成產業化進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十三五」產業示範規劃。反應工程研究室王金福教授介紹了含氧燃料生產技術的研發進展,重點介紹了二甲醚和聚甲氧基二甲醚成套技術產業化進展。膜材料與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曉琳教授介紹了水處理分離膜材料和膜分離工程,重點介紹了熱致相分離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纖維膜先進位備技術及應用,以及先進膜材料與膜集成工藝處理高濃度化工廢水技術開發與應用示範。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郭寶華教授介紹了全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製備與應用,以及在農用地膜等方面的產業化成果。膜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王保國教授介紹了大容量蓄電儲能的釩電池技術與裝備。應用化學研究所杜偉副教授紹了油脂的生物煉製及產業化進展。系統工程研究所邱彤副教授介紹了系統優化提升乙烯行業技術水平的研究成果。化工系教學委員會主任劉錚教授介紹了化工系關於ABET國際工科專業認證的情況和進展。
與會的三位院士積極發表了自己的建議。金湧院士從多晶矽產業節能降耗、化肥高效利用和工農業協同發展、推進碳納米管材料在電池等能源領域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強調了科技體制改革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性。費維揚院士提出,石油與化工行業從數量增長轉變到過程強化從而實現過程效率提高應該成為未來的戰略重點,希望聯合會進一步發揮行業宏觀指導的作用,從市場、政策和技術等方面為清華化工系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陳丙珍院士強調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緊密結合的重要性,指出未來化工應做好分子層面管理下的煉油化工流程優化以及大數據、大運算驅動下的複雜系統建模和非正常的工況管理。
李勇武會長發言。
李勇武會長認真聽取每位老師的發言,不時提問討論相關問題,特別關心大家在技術產業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希望得到的幫助。他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清華化工系教師們取得的科研成果,認為大家研究開發的技術具有定位高、水平高的突出特點,與行業發展結合緊密,都能較快地實現工業化。李勇武說,作為清華校友,他對化工系以這麼少的教師隊伍而能取得如此多的創新成果感到非常自豪。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將篩選若干項技術成果在「十三五」期間進行示範推廣。李勇武說,中國石油與化工產業2014年產值將達到15萬億人民幣,在國民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目前行業也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面對「十三五」,要保持行業在戰略機遇期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改變思維模式,通過科技創新驅動,調結構、轉方式,從戰略高度處理行業產能存量和增量問題。他表示,很欣慰地看到清華化工系的老師已經開始在這個方向進行探索,希望各位老師繼續堅持導向性工藝和顛覆性革新的研究,同時重視「曲高和眾」的宣傳。中國石化聯合會也將做好窗口與橋梁,積極為高校搭建與行業合作的平臺。希望老師們充分認識、研究和利用行業聯合會在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作用,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共同促進行業的進步。
化工系黨委書記朱兵主持了交流座談會。
供稿:化工系 編輯:欣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