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武:我國的石油化學工業「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和前景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作為全國性,綜合性的行業組織,承擔協調,聯合,引導行業發展的職責,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最近我們根據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二五」發展指南,以科學發展為主體,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為重點,為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出了方向,確定了遠景和目標。我介紹一下行業「十二五」發展的思路和前景。要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升級,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產業結構不合理是影響化學石油工業發展的障礙,我們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認為「十二五」期間推動行業的科學發展,必須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保持行業經濟平穩運行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技術設備和工藝的改造,提高傳統產業的節能降耗,提高環保,增強傳統產業的競爭優勢。二是發展壯大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新能源,生物化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的新型產業,搶佔未來的戰略制高點。三是做好煤化工的完善,評估推廣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四是統籌協調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基地建設,引導企業向化工園區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布局。在未來五年我們預計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到2015年達到16萬億以上,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競爭力明顯增強。

要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創建一批世界指明品牌。轉變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方式,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著力突破產業發展當中的技術瓶頸,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一是圍繞著資源能源的替代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推進節能減排,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二是圍繞產品升級,節能減排推廣一批成熟的先進技術適應技術與設備,促進工業設計,裝備製造與技術工藝配套協調,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換的能力。三是要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四是實施質量興業的戰略,加快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種的更新換代,創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2015年全行業將突破80到100項關鍵技術,重要的領域搶佔一批制高點,建立國家級的工程研發中心,技術聯盟,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自主品牌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90%,形成500個行業的知名品牌和10個世界級的自主品牌。

大力推進節約安全清潔發展,逐步形成綠色、低碳、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一是轉換發展方式,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立足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環境汙染少。首先要加強重點用於企業的節能管理,完善主要節能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體系,二是要推廣清潔生產。三是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過程的排放控制技術,強化源頭和過程管理,減少三廢除一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要進一步推進責任關懷,把責任關懷HSE和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企業園區試點,減少和防止環境與安全事故。2015年預計行業萬元生產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2010年下降15%,廢水排放量,化工固體廢棄物利用率,處置率達到90%,責任關懷在行業內普遍實施,行業重大的事故明顯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易發的勢頭得到根本性的轉變。

以培育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為重點,構件大中小協調的行業企業體系。企業是市場的主題,是科技創新和物質財富的創造主導力量,十二五時期要通過改革和改造重組,加快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加快構建產業的合理布局,管理水平先進,競爭優勢明顯,大中小配套的企業體系。要培育大型的企業和企業集團,通過併購,吸收產權股權上下遊的拓展,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2015年超過千億的達到15個,支持中小企業實施精品戰略,要做特做精做專,通過質量和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快發展科學研究、勘探設計、工程建設、項目承包、物流倉儲,軟體開發等現代服務業,建立一批規範化,專業化的勘察、設計、工程、倉儲、物流、信息服務企業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

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國際化運營能力,開拓國際市場。要支持國內企業開展境外油氣,鉀礦和天然橡膠的合作化力度,建立安全多元的體系,加快統籌規劃,推動無機鹽,燃料等優勢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要增強國際化的運營能力,開拓國際市場。經過十二五的艱苦努力,我國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將戰略制高點新興產業大幅度提升,湧現出一批機制靈活,管理科學,充滿活力的現代化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發展模式基本確立。推動全行業進入總量規模穩步增長,產業結構優化,節能減排成果顯著,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的時期。

各位老師,同學們,「十二五」時期是充滿調整的時期,希望大家發展孜孜以求,努力創新的精神,把科研教學工作與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建設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作出貢獻,我們希望大家志存高遠,前程遠大的同學們肩負起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重任,將自己的前途與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明天緊密結合起來,為投身於建設石油和化學強國的力量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到清華化工系調研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到清華化工系調研  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通訊員 于慧敏)12月11日,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調研。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與裝備部主任胡遷林,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王孝峰,市場信息部副主任祝昉等參加了調研交流。  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邱勇院士會見了李勇武會長一行。邱勇感謝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多年來對清華大學工作的支持,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同行業協會的密切合作,通過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為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引領行業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 李勇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調研
    李勇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調研期待導向性顛覆性創新研究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4-12-24 閆海生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近日到清華大學化工系調研。李勇武希望清華化工系再接再厲,「十三五」時期為石油和化工行業在新常態下持續發展、做大做強作出新的貢獻。清華大學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同行業協會的密切合作,通過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引領行業進步。  調研期間,李勇武會見了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邱勇院士,並與化工系教授們進行了座談。
  • 李壽生:努力開創石油和化學工業美好未來
    會議召開之際,中國化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   記者:請問本次石化產業發展大會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組織召開的?   李壽生:在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規劃中,我們提出了由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跨越這一符合時代潮流的宏偉目標。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向強國跨越的重要關口,也是全行業產業結構由量變到質變的重大轉折。
  • 2020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 「十四五」期間設計...
    原標題:2020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 「十四五」期間設計產能達3600萬噸   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現狀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當前,百年大變局下世界化學工業全球化進程發生變化,亞洲化工集群迅速崛起,市場規模宏大,創新能力活躍。9月6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石化行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一是國家新基建項目啟動將會有力拉動能源、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基本化工原料、塗料、橡膠產品的市場需求。二是石化產業內部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補短板,加大技術研發創新,一些制高點技術將取得突破。
  • 2020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十四五」期間設計...
    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現狀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等過程。煤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乾餾(含煉焦和低溫乾餾)、氣化、液化和合成化學品等。煉焦是應用最早的工藝,並且至今仍然是煤化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的氣化在煤化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產生的潔淨燃料,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保護;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是合成液體燃料等多種產品的原料;煤直接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可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2018年經濟運行狀況回顧
    根據1月2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截至2018年年末,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利潤總額8393.8億元,同比增長32.1%,分別佔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的12.1%和12.7%。
  • 石油化學工業
    投資4.05億元,完成煤代油熱電聯產工程、中石化「十條龍」攻關項目RSDS-Ⅱ技術工業試驗改造和節能降耗、安全環保隱患 治理等項目的建設和改造。10月18日,總投資達57.04億元的原油劣質化和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成功奠基,進入全面施工建設階段。
  • 化工行業: 煤制天然氣發展前景可期
    我們預期,隨著示範項目的標杆效應逐漸顯現、關鍵技術漸趨成熟,未來五年我國新型煤化工產業有望迎來真正的投資熱潮。我們預期新型煤化工在「十二五」期間仍將延續「升級示範、總量控制的政策路徑,但示範項目總投資規模將達近5000億元,較「十一五」大幅增加近4000億元。  包括煤制氣在內的煤炭清潔利用前景廣闊,煤制天然氣在「十二五」期間將成為常規氣源的重要補充。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 - 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於2001年4月28日在北京成立。這是繼1998年從化學工業部到國家石油化學工業局這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大變革之後,石油和化工行業管理體制的又一次大跨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目前擁有會員單位400餘家。
  • 上半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
    一、增加值降幅持續收窄,營業收入基本平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5787家,較上月末增加51家,上半年增加值同比下降1.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4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增加值下降1.2%,收窄6.0個百分點;煉油業降幅2.0%,收窄7.4個百分點;石油天然氣開採業下降4.2%,一季度為增長0.4%。
  • 我國甲醇燃料發展前景可期,這個領域需求潛力驚人!
    我國甲醇燃料發展前景可期,這個領域需求潛力驚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委會會長胡遷林說,經過6年試點,國內「五省十市」開展的甲醇汽車試點2018年2月全部完成驗收,取得了良好的示範運營效果,為甲醇汽車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另外,隨著甲醇燃料技術的日趨成熟,多位專家認為其應用領域已經可以擴大到工業鍋爐、窯爐、船舶和民用灶具等領域,且前景廣闊。
  • 我國4所石油化工類高職院校,實力強,就業前景好,值得收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已經進入能源資源消費的高增長期,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東營是「中國石油裝備城市」,是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和國家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同時也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市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因此學院緊緊依靠東營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發展潛力巨大。校園佔地1900餘畝,建築面積43.02萬平方米,教職工8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學院特色專業有:石油化工技術、應用化工技術、化工裝備技術、油氣儲運技術、石油工程技術。
  • 黑龍江省「十二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
    前 言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質條件,食品工業是農產品面向市場的主要加工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我國食品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食品工業的發展,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繁榮城鄉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 工業電氣分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工業電氣分銷行業發展歷程 國內電氣分銷企業起步較晚,加之中國改革開放前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企業的分銷範圍較窄。儘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服務行業迅速發展,但工業電氣分銷行業由於其地域限制較為嚴重,其發展一直較為緩慢。
  • ...南京工業大學——工業生物技術、綠色生物農業及材料化學與工程
    同時,2013 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邀請,擔任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生物分離工程》主編及《酶工程》副主編,致力於打造一套適應性廣、實用性強、有所創新的精品教材。胡永紅教授堅持把工業生物技術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積極推進科技轉化,產業化成果遍及多個省市,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生物化工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當前,由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使得能源緊張和環保保護的問題日益突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選擇補充替代能源。而生物能源由於具有可再生、對環境汙染小、分布範圍較廣和儲量豐富的特點,備受人們關注。目前,生物能源居於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第四位,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在整個能源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 2020年版中國化學工業園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化學工業園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這20家化工園區在原料產品項目一體化、物流信息傳輸一體化、公用工程環保一體化、安全消防應急一體化、管理服務金融一體化等五個「一體化」的建設發展理念引領下,顯示出了集群化的發展優勢,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今後發展的一個戰略方向。
  • 2020年中國化工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十二五」以來,我國化工行業保持高速發展,行業收入與利潤規模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9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974.4億元。隨著行業提質增效不斷加快,化工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完善,行業虧損情況持續改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 國務院關於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對於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本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我國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是「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