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的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外國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文中的作者是一名長期失眠患者,他曾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治療失眠方法,包括冥想、吃藥、買相關產品、改變飲食,等等,卻都不奏效。失眠不僅讓他精神衰弱,也讓他從心裡感到痛苦。最終,作者通過一種自創的方法,讓自己排解了煩惱,睡眠質量大大提升。在文中,他將為我們介紹這種方法。希望對失眠的你有幫助。本文作者Barry Bavret,原文標題「How I Became A Sound Sleeper After Decades Of Insomnia」.
圖片來自Unsplash|攝影Vladislav Muslakov
試盡各種治療方法
兩年前,我花了491美元買了一臺」調頻機器「,因為銷售員說這臺機器可以幫助治療失眠。雖然現在回憶起來,我幾乎確定是被收了智商稅,但是當時治療失眠症的心情是那樣迫切,不管是什麼方法我都願意嘗試。
我還買過許多其他商品(比如號稱能安神、治療失眠的蛇油)和服務,但最終都失敗了。
在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光裡,我都一直在避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失眠問題,因為我很怕自己在反覆聽到雷同的建議時會忍不住發火——雖然我知道對方肯定也是一片好意。
我只能在對方問「那你有沒有嘗試過……」時無奈、苦笑地點點頭。
我嘗試過褪黑激素、香薰和冥想,我拜訪過睡眠醫生,我按照網上說的方法非常注意自己的睡眠衛生,我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別的方法了。
每多一次這種談話,我都會更加沮喪。我只能懇求他們換個話題,不要再刺痛我了。
就連醫生也幫不了我。有一次一位醫生給我開了安眠藥,但是我吃過之後有了不良反應——我開始毫無緣故地哭泣,而且難以抑制。這種不良反應大部分人都不會有,但是我不幸中彩了。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曾一度點燃我的希望,但最後也以失敗告終。
此外,我還買過睡眠感應墊,冥想墊,遮光眼罩,各種衝劑和飲品,我避免睡前吃東西,保證自己身體健康。
但都不奏效。我還是會到凌晨之後、黎明之前的幾個小時,因為筋疲力盡而淺淺睡一小覺,兩三個小時後昏昏沉沉地醒來。這種狀態要持續好幾周,然後我可能會有那麼一兩天可以睡個好覺,緊接著又是下一輪失眠周。
顯然,我需要知道自己失眠的根源是什麼。
我的失眠問題已經出現了好幾年了,因為它遲遲沒有得到解決,我甚至覺得自己被詛咒了。每天夜裡,我的大腦就像是被阻隔的洪水,眼看著承受不住壓力,即將在腦海中爆炸。
前面已經說了,冥想和放鬆練習對我來說都不奏效,但是我從這兩種方法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練習。每晚做完這種練習後,我感到自己的睡眠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現在,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說,上一次失眠已經是9個月前的事情了。
我在這篇文章中,就要和大家分享我的方法。
如何讓大腦鎮定下來?
簡單來說,我發明了一種睡前記錄(bedtime journaling routine)。通過在睡前按照特定的格式寫日記,我發現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了,睡眠質量也就提高了。我在這裡需要提醒想要實踐這種方法的讀者:一定要對自己坦誠,不要怕尷尬。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大家讓這本睡眠日記保持私密,即使是親人也不要隨意翻閱。
然後,你可以按照這些問題寫自己的日記:
問題一:你在擔心什麼?
如果你天生就是喜歡焦慮的人,那麼你可能會和我一樣,躺在床上以後開始回憶自己的一天:我哪些事情沒做好?我有沒有付帳單?我明天有沒有安排好時間去彈鋼琴?我的工作是不是快要保不住了?
在日記裡,誠實地寫下到底是什麼在令你擔心。
假設是工作上的事情——比如一個項目——令你擔心。舉個例子,你可以寫下:我擔心自己在會議上的展示得不到好的反饋。
注意,在這裡千萬不要批評自己。每個人都會為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擔心,這是正常的。
問題二:你擔心什麼樣的結果?
那些令我們擔憂的事情之所以在心裡陰魂不散,本質上是因為這件事糟糕的結果令我們恐懼。
舉例:我擔心自己的會議展示很糟糕,然後我的同事會笑話我,我也永遠失去了晉升的機會。
在這裡一定要對自己誠實,把所有的恐懼寫下來。
問題三:你的Plan B是什麼?
假設這種最糟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你要怎樣應對?你有沒有備份計劃?
我發現這個環節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它讓我冷靜了很多,因為我為那些不確定的因素做好了準備。
我的備份計劃是開始和其他公司的同行多交流,如果我真的在這家公司做不下去了,也能提前了解行情。
問題四:從現在開始幾十年後,這件令你擔心的事將會對你造成怎樣的影響?
我們擔心一件事,往往會看中它當下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比如被人嘲笑、羞恥、收入減少,甚至和同事起衝突,等等。
但是這些經歷都是非常短暫的。
假設這件令人擔憂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那麼在未來15年、25年,它會對你的未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它是否會影響你的生活?你是否還會記得這件事?
把目光拉長遠再來評估這件事,你會發現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25年以後,誰還會記得自己的一次會議沒有表現好呢?如果我到時候還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我一定會嘲笑自己的。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最深的恐懼其實是短暫的、對我們的人生幾乎沒有影響,那麼我們的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問題五:還有哪些事情是你放不下的?
你的心裡有沒有特別深的遺憾?比如某一次你應該站出來為他人辯護但實際上你什麼都沒做?比如你本來計劃做一件事卻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擱置了?我們常常感到壓力大,不是因為對未來懼怕,而是為過去感到遺憾。
有些人可以很輕鬆地化解這種情緒,但是更多的人(比如我)會把遺憾放在心裡,任由它滲進血液中,滲進骨骼裡。
如果你有這種遺憾或者不知所措的情緒,也可以把它們記錄在日記裡。
問題六:有沒有可能忘掉這些煩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被這樣那樣的問題轟炸。適當忘掉一些煩惱可以讓我們保持心靈的健康,而且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果每一種遺憾都要一個解釋,一個結果,那麼你會活得非常辛苦。
問問自己:如果我忘掉這個問題,會有怎樣的後果?大部分時刻,你會發現不會有怎樣的後果,反之,如果你在這個問題上投入太多時間精力,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回報。
所以,用這個問題篩掉一部分煩惱吧。
問題七:我要如何解決那些無法忘掉的遺憾?
有些根植於心靈的遺憾,是無法灑脫地放開的。如果不去解決它,你會被困擾一輩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找到解決措施,並且在第二天(以及未來)實踐這些措施。
比如我和妻子吵架了。我當天回來,因為工作很累,情緒很糟糕,我們起了衝突。如果我不道歉,這件事情會傷害她,對以後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無論如何,我第二天都要道歉,而且在以後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15分鐘換來幾小時的深度睡眠
在大多數情況下,寫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寫了一頁或者一頁半了。這通常會花15分鐘的時間。
花15分鐘反思換來幾個小時的深度睡眠,我個人覺得非常划算。
在完成這份睡前日記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思路非常清晰,擔心的事情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壓在心底。
把煩惱留在日記本裡,一身輕鬆地睡覺吧。你在床上可以什麼都不想,因為你在日記裡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和應對措施。
偷偷告訴大家,我有時候寫到最後幾行就已經開始犯困了,我的最後幾行字都變得歪歪扭扭了。
希望我們都有好的睡眠。
譯者:Michiko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