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抑鬱與失眠# #抑鬱故事#
很多人都會有失眠的症狀,有一些更嚴重,長期失眠,嚴重到影響正常的生活。失眠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他們覺得抑鬱症就一定會失眠,然後就開始焦慮,甚至盲目地尋醫問藥。
真相其實不是這樣的。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
我想很多人腦海裡幾乎都會同時冒出一個問題,失眠的等同於抑鬱症嗎?
詢問過很多專業的人士,他們得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失眠者佔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人失眠只是身體內分泌失調的一種表現。
並非所有的失眠都會得抑鬱症,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會有失眠的表現。
失眠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軀體表現特徵之一,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抑鬱症狀呢?
抑鬱症有三個核心症狀,第一種症狀為心境低落。第二種是興趣降低,第三種是精力減退。而八個附加症狀為專注的能力降低,自信降低,會有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
當這些症狀你基本上都有的話,那你就要特別留意了。
聰明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
俗話說天才與瘋子之間只有一線之隔,就看你如何與抑鬱症去做鬥爭。
抑鬱患者治好了,90%以上的都是人才。
郝萬山,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博士導師,對心血管系統的難治病症和精神抑鬱症等的治療有豐富經驗,還著有《傷寒論》等書。
就連他也說過這麼一些話,他心裡很樂意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陰霾。因為抑鬱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都是國之棟梁。
郝萬山教授還特別指出哈佛80%以上的學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有的甚至嚴重到不能去上課。
其實越聰明的人,智商越高的人,他們越容易得抑鬱症。因為他們熱愛思考,對自已要求又特別高,屬於完美主義者。一旦別人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容易失望。久了,抑鬱症就難免找上他們。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性格孤僻,對自已要求極其嚴苛,有著完美主義的情結。最後因抑鬱與偏執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晚年也一直深受其擾。
憑藉《老人與海》獲得1954年諾貝爾獎的海明威,內心時常經受著劇烈的苦痛與抑鬱帶來的煎熬。小說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經歷與內心活動,正是海明威當時矛盾心態的展示:「你儘可能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抑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這位文學巨匠緊緊包裹。最後他自殺身亡。
翁美玲屬於單親家庭,所以很小的時候,經常會受人白眼。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翁美玲患上了抑鬱症,特別是從事演藝生涯後,顯得特別明顯。因此與湯鎮業分手後,內心敏感的她接受不了這樣打擊,又深受抑鬱的折磨,因此自殺身亡。
一代佳人,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可惜。
既然抑鬱能帶給人這麼多的傷害,嚴重的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生活,甚至還有自殺傾向.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抑鬱症並不可怕,如何積極有效治療是關鍵
鍾南山曾說過,抑鬱症患者50%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有15%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
所以他建議抑鬱症的早期防治比後期治療更重要。
如果你總感到焦慮、抑鬱、內疚、自卑、孤獨、挫折、易怒、躁狂?總感到情緒低落,苦惱憂傷或者興致索然?或者你心中常盤踞著悲觀絕望,痛苦難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習慣逃避,你有嚴重完美主義傾向,常不滿意自己?
這個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了。
我們現實中很多人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對抑鬱症認識不夠,很容易忽視它,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我國抑鬱症患者達9500萬人。每年有28萬人自殺,大部分診斷為抑鬱症,而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
既然就醫率如此低,抑鬱症不治任由發展的話又如此嚴重,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當然中度及重度的抑鬱者一般都建議系統的治療,西方的醫師還會建議你再購買一本這樣的書。
輕度的抑鬱者,如果希望情況有好轉,他們更需要看看這樣的一本書。
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呢?沒錯,它的名字就叫《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本書在治療重度抑鬱症方面,帶給患者的療效不輸於抗抑鬱藥物,且無副作用。
這是一本可用來自檢抑鬱程度並自救的指南型心理治療書,是西方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最常「開藥方」給抑鬱症患者的書籍。
全球暢銷愈500萬冊,超過20國文字出版,持續暢銷30年。它是大眾抗抑鬱症自我康復權威讀物,還是西方一些國家30年來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抗抑鬱權威讀物!
作者戴維·伯恩斯是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著名心理學家、世界主流認知療法最重要的發展者之一。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精神治療訓練,現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臨床教授,獲獎無數。他還因此書榮獲心理學會最高獎—貝內特獎。
研究發現,500名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在1000本自助書籍中挑選最有用的書,本書榮登第1名。
這是此書的部分目錄:
3分鐘完成「伯恩斯抑鬱狀況調查表」,測定你的情緒狀況
4周左右的閱讀和練習自我康復體系,讓抑鬱不再降臨
22個簡單有效的原則、技巧,克服人生低谷
30種臨床驗證的抗抑鬱藥物使用完全指南
70%有效治癒率、3年不復發,讓抑鬱症徹底遠離
據調查4周內讀完本書的患者中,有70%的人不再符合重性抑鬱症發作的標準。這意味著他們康復了。而且,在長達3年的跟蹤調查中,證明72%的患者擺脫了重度抑鬱症,70%的患者在這3年裡沒有尋求或接受任何進一步的心理治療,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
可以說,本書是目前對付抑鬱症最有效的康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