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這幾種反應,要立刻就醫,不要猶豫!

2020-12-25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作者 | 趙漪璠

疫苗是寶寶健康的保護傘,相信不用局長多說,爸爸媽媽都知道打疫苗的必要性。

但很多爸爸媽媽還是會很擔心,打完疫苗後寶寶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其實大多數寶寶打完疫苗後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有少數寶寶會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

比如我就在我們媽媽網社區看到了兩寶媽的求助帖:

寶媽1:

「寶寶昨天打完第二針B肝疫苗後,今天突然吐奶好嚴重,比如睡著睡著突然哭起來,然後奶水會從嘴邊和鼻子流出來,還有餵完奶沒幾分鐘又從鼻子嘴巴冒出來,這種嚴重吐奶是打完疫苗後抵抗力變弱的反應嗎?」

寶媽2:

「寶寶三個月了,4天前去打了脊灰疫苗第一針,今天突然發現他的腿上和後背都出現了大片的紅點,網上查了說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紅疹,這種就是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嗎,該怎麼辦啊?」

那問題來了,這些情況是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嗎?當寶寶打完疫苗出現不良反應時,爸爸媽媽要怎麼護理呢?需要餵藥嗎?

今天局長請來了趙漪璠醫生,就這些問題來為大家做一次全面大揭底,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碼起來哦~

01

為什麼接種疫苗後寶寶會有反應?

大家都知道疫苗可以用來預防疾病,但是很多人卻不清楚它的原理。

疫苗其實是用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它們的代謝產物製成的,也就是說人類將各種可以導致疾病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等方法,降低它們的傷害力,製成自動免疫製劑。

這樣一來,接種後人體就能產生相應的抗體,獲得對應疾病的免疫能力,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再次接觸到同種病原微生物時,就不會再被感染侵襲了。

也正因為疫苗這些特殊的成分,以及不同的體質的寶寶在獲得免疫的過程中會有不同表現,所以接種疫苗後有些寶寶會產生反應。

02

接種後一般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1、一般反應

這也是最常見的反應,如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等,如果不嚴重可以給予對症治療和觀察,腹瀉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體溫超過38.5可以服用退熱製劑。

如果出現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可以冷敷觀察,出現病情加重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2、異常反應

異常反應相對來說比較少見,但常常比較嚴重,需要重視。

1)感染:

一般為局部化膿反應,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可用魚石脂軟膏或紅黴素軟膏塗於患處,如果膿腫較大,需要排膿引流和抗生素全身治療。

2)無菌性膿腫:

表現為注射部位由較大紅暈慢慢發展為硬結,常有痛感。

輕者熱敷即可,一段時間後可慢慢變小自行吸收。重者容易形成潰瘍,需要手術治療。

媽媽們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將硬結弄破,避免繼發感染。

3)暈厥:

程度較輕時僅有心慌、四肢麻木、噁心等反應,嚴重時會出現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肌肉鬆弛甚至失去知覺。

如果寶寶有此類反應的苗頭,要立即呼叫醫生,並將寶寶放平,抬高下肢,鬆開過緊的衣物但注意保暖。

一般短時間內是能夠自行恢復的。為了避免此類情況,在接種疫苗前,不要讓寶寶過度疲勞或恐懼,也不要讓寶寶餓著肚子,寶寶生病時更不能強行接種疫苗。

4)過敏性皮疹:

一般不會在接種後馬上發生,常在幾天內出現,多見蕁麻疹,寶寶會訴說瘙癢。

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嚴重時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口服液進行抗過敏治療。

5)血管神經性水腫:

在注射後1-2天內,注射部位的紅腫逐漸擴大範圍,面部、肢端、關節等都可能受累。

一般兩三天就能好轉,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口服液,嚴重的話建議到醫院診治。

6)血清病:

發病早期的症狀容易和血管神經性水腫混淆,但不會短期好轉,而是出現病情加重,繼而發熱、嘔吐等,因為可以危及神經系統和影響腎功能。

媽媽們一旦發現寶寶有類似症狀,還是應該儘快送往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7)過敏性休克:

由過敏引起的嚴重反應,發病一般急驟。患兒會出現胸悶氣短、面色潮紅、皮膚瘙癢等,也可出現呼吸困難、手足冰冷、失去意識。

第一時間進行搶救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所以打完針後不要急著將寶寶帶走,應該在醫院觀察30分鐘確認寶寶各方面沒有異常表現再離開。

8)疫苗相關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介導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性硬化等。此類疾病非常少見,常常與寶寶的自身免疫情況有關。

03

不同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反應

卡介苗

接種後1-2周局部出現結節狀紅腫,4-6周局部形成膿皰或潰爛,8-12周可癒合,之後能見到直徑小於1釐米的瘢痕。

膿皰形成和破潰期間不要熱敷,保持清潔乾燥。

如果膿皰過大或有腋下淋巴結腫大超過1cm的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並進行免疫疾病的檢查。

B肝疫苗

常見的反應為輕度發熱和注射部位疼痛。

可以如前處理觀察,如果高熱持續或寶寶小於2月齡,建議醫院就診。

脊髓灰質炎疫苗

常見反應為發熱、腹瀉、嘔吐、煩躁。

低熱的寶寶可以進行物理降溫,觀察體溫變化。

腹瀉和嘔吐的寶寶注意補充水分和補液鹽,如果寶寶持續煩躁還是建議就診。

百白破疫苗

常見的反應為注射部位紅腫疼痛,一般幾天內可好轉。

發熱一般為低熱,胃腸反應比較少見。

如果寶寶有點嗜睡要密切觀察,一直睡不醒就要去醫院了。

麻疹/麻腮風疫苗

注射部位的疼痛紅腫一般幾天內可以好轉。

輕度發熱不會持續太久,注意護理即可。

少數寶寶會在1-2周左右出現皮疹,2-3天即可緩解,瘙癢嚴重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

流腦疫苗

常見反應仍是發熱、注射部位疼痛和皮疹,如果出現較嚴重的嗜睡、情緒異常等反應應及時去醫院。

肺炎疫苗

除了輕度發熱、注射部位疼痛,還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一般短期內可以自行恢復。

水痘疫苗

發熱程度和寶寶體質有關,多為輕中度發熱,有輕微皮疹的一般能自行消退。

A肝疫苗

反應輕,發熱較少見。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反應中,發熱較多見,一般為低熱,可有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如果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建議及時就診。

輪狀病毒疫苗

該疫苗為口服疫苗。

部分寶寶可有嘔吐、腹瀉等輕度的胃腸反應,可伴有低熱,2-3天可以好轉。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高熱、較大的情緒變化、意識模糊、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嚴重的腹痛腹瀉或嘔吐、注射部位紅腫面積超過2.5釐米或持續擴大、全身較嚴重的皮疹或出血點等,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和處理。

相關焦點

  • 寶寶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這8種不良反應,要趕緊送醫院!
    寶媽們應該有這樣的印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醫生會說一句:「回去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可能會輕微發燒,24小時後就會慢慢恢復正常。」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寶寶接種後,都會出現不良反應,這跟疫苗的種類,寶寶的體質都有關係。
  • 寶寶疫苗接種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盤點疫苗接種常見問題
    正常反應:一般局部會出現輕度腫脹和疼痛。像百白破疫苗接種後,寶寶屁股上會出現硬結就是接種後常見的正常現象。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等。 出現疫苗不良反應時,家長該如何處理?
  • 寶媽必備: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1、發熱—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反應。接種疫苗為什麼會引起發熱呢?因為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或病毒,當它進入人體後會供給免疫系統,迫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所以有的寶寶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的現象。多見於接種後24小時內,發熱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
  • 發熱、出皮疹,寶寶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該如何應對?
    每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都是爸爸媽媽比較焦慮的時候,因為擔心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大多數寶寶都不會有什麼大礙,少數會出現發熱、皮疹等情況,那麼,當寶寶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做家長的該怎麼護理呢?需要餵藥嗎?這些護理大法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 寶寶打完疫苗後,可能會出現這4種不良反應,父母要多留意
    寶寶從生下來就開始接種疫苗,對於父母來說,每一次疫苗的接種都讓父母倍感擔心。雖然大部分的疫苗都是國家經過多次試驗檢測的,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良反應,這個也跟寶寶的體質也有很大關係。常見的疫苗後不良反應有哪些?
  • 寶寶接種疫苗後,若出現這些反應,危險可能已靠近,趕緊送醫檢查
    而由於體質的不同,對疫苗的不良反應也會有所差異,不過父母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差異可能是寶寶發出的危險信號。為什麼幼兒注射疫苗後會出現不良反應?疫苗指的是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或滅活等製作方法生產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
  •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了怎麼辦?專家:超過38.5℃須就醫請「外援」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了怎麼辦?  專家:超過38.5℃須就醫請「外援」  4個月大的寶寶接種了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第二天體溫突然升到38℃,新手寶媽在家慌了:寶寶這是什麼問題,要趕緊跑醫院嗎?  通過網絡「在線問診」,得知可先在家觀察,寶媽還是心裡忐忑:寶寶打疫苗後為啥會發燒,會影響寶寶健康嗎?家長要如何應對?  且聽武漢兒童醫院兒童保健專家劉華的分析:  【疑問】 打疫苗後 寶寶為啥會發燒  這得從疫苗的原理說起。疫苗相當於微弱的病原體,通過口服或注射進入人體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立刻識別病原體並產生相應的保護性抗體。
  • 一整頁不良反應告知嚇懵爸媽,寶寶接種疫苗前需要了解什麼?
    劉濤 兒科醫生DrLiu兒醫今說每當家長看到疫苗的知情同意書上一整頁的不良反應,總莫名的擔心,而且接種人員還不讓立刻回家,說要留院觀察半小時,而寶寶打完針回去就發燒,或是寶寶胃口突然變差、顯得很煩燥,比平時裡難帶些。
  • 2個月寶寶因接種疫苗導致癱瘓!醫生提醒:3種情況不要接種疫苗
    相信每個孩子還小的時候都要接種疫苗,為了防止各種疾病的產生,可是2個月的豪豪卻因為服用一種叫「糖丸」的疫苗,而患上了麻痺型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是為何?原來孩子前肛門周圍有些發紅膿腫,媽媽以為是尿片過敏的原因,沒有在意,而接種的醫生當時也沒詢問孩子有沒有異常的情況。當患有免疫缺陷或(或)肛周膿腫等疾病的情況下是不能接種疫苗的,疫苗接種後會發生特罕見的異常反應。
  •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了!怎麼辦?
    最近不少寶媽對寶寶打疫苗後的反應提出諮詢#寶寶打疫苗後為啥會發燒?##會影響寶寶健康嗎?##家長要如何應對?打疫苗後寶寶為啥會發燒▼這得從疫苗的原理說起。疫苗相當於微弱的病原體,通過口服或注射進入人體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立刻識別病原體並產生相應的保護性抗體。今後再遇到同類病原體,身體就會自動啟動防禦功能。如果寶寶在抵抗「入侵」的微量病原體時,免疫系統激活後會釋放一些致熱源,就可能出現低燒。
  • 寶寶接種疫苗後會有哪些不良反應?該怎麼處理?
    對於月齡小的嬰兒來說,可以將糖丸碾碎,溶於涼開水後再餵服。較大月齡的寶寶可以直接吞服。禁忌事項:口服疫苗前後(1小時內),不要給寶寶喝熱水、餵母乳(可用其他代乳品),以免影響免疫效果。如果在餵服時寶寶出現嘔吐,需要重服用。
  • 現在嬰幼兒出生後要接種很多疫苗,這些常見反應與注意事項要牢記
    同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接種後的反應,而且預防接種一定要在嬰幼兒身體健康的時候接種,不要讓還在患病的孩子接種。●反應觀察由於疫苗藥物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在接種後嬰幼兒通常會有3種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加重反應和較少發生的異常反應。
  • 闢謠|孩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紅腫熱痛就一定有問題嗎?
    很多媽媽留言寶寶注射疫苗後,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很是苦惱,有的甚至都不想繼續預防接種。對此問題,我們今天來看看該如何應對,首先我們要搞明白,為什麼接種疫苗,會出現紅腫熱痛等不良反應。疫苗本身也是藥物,是發明出來預防疾病的一種手段,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挽救了很多生命。
  • 寶寶接種疫苗後,4個細節不容忽視,當心引起不良反應,影響健康
    疫苗有助於預防疾病發生,而不同的疫苗預防的疾病也不一樣,一般疫苗可分為一類疫苗(免費疫苗)和二類疫苗(自費疫苗)。媽媽們應該都知道,寶寶出生後免疫力是非常差的,而接種疫苗則能預防很多疾病發生,所以一般寶寶出生後就需要接種各種各樣的疫苗。
  • 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要謹記 十個事項要注意
    原標題: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要謹記 十個事項要注意   疫苗接種是一種重要的事情,在寶寶成長的過程當中,不同的疫苗接種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清楚,而且也要在接種的時候注意一些事情。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   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1、帶好證件:接種疫苗時,爸媽需要帶上《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當以後您為寶寶在辦理入託、入學時都需要查驗。
  • 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家長應怎麼護理
    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後,絕大多數人不發生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機體在產生有益反應的同時,也會產生與接種目的無關的不良反應。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不會影響接種效果。當寶寶預防接種後出現了不良反應,家長應做好護理,減輕寶寶的不適。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家長如何處理呢?
  • 寶寶打疫苗後,有不良反應怎麼辦?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文丨悠悠寶寶打完疫苗後,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讓寶媽們擔心不已。有關寶寶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相關事宜,寶媽們要早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盲目擔心或影響就醫的最佳時機。1、為什麼會有不良反應?給寶寶打疫苗時,並不是每次都會出現不良反應,相同的疫苗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寶媽們在給寶寶打疫苗前,千萬不要道聽途說,比如身邊有孩子打某疫苗發生過不良反應,就不給自己家寶寶打該疫苗。與疫苗後的輕微不良反應比起來,病毒或細菌直接攻擊寶寶機體帶來的傷害更大。
  • 接種疫苗後的發熱、紅腫,真的是免疫系統在發生反應嗎?
    寶寶接種疫苗後,身體出現不適,是家長最擔心,最焦慮的事情。大多數情況,都是一過性的生理反應,很快能夠自我恢復。極少數會出現嚴重情況,這個時候需要立刻就診,切勿自行處理。
  • 寶寶接種疫苗後發熱,手臂紅腫,過敏怎麼辦?接種卡介苗怎麼護理
    07,回家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有異常,及時諮詢醫生或去醫院檢查。08,接種後不要讓寶寶俯臥入睡,因為一旦出現痙攣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三,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措施01,全身反應,發熱,體溫一般在37一38度之間,伴有噁心,嘔吐,腹瀉,全身泛力,周身不適,多在接種後1一2日出現,持續1一2日自行消退。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或病毒,當它進入人體後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寶寶的身體也會跟著出現反應。
  • 水痘疫苗接種有何禁忌?接種2周內這些嚴重不良反應,需及時就醫
    若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的18個月到3歲的幼童,接種第一劑以後,年滿4歲時接種第二劑,要與第一劑時間間隔超過3個月。若有接種過水痘疫苗,年齡在4-12歲的兒童,接種2劑,2劑之間最少要間隔3個月時間。若有過1劑接種經歷的4-12歲的兒童,應該接種第二劑,與前面一劑最少間隔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