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必備: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2020-12-19 兒科醫生雨滴

我家一個月的寶寶手臂上有膿點,是怎麼回事?

寶寶接種疫苗回來,發燒了,體溫38度,有沒有關係?

寶寶拉肚子和早上接種疫苗有關係嗎?

每個寶寶出生後為了預防比較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就開始接種各類疫苗。疫苗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之一,很多家長對於與疫苗相關的事項都十分關心。

其實每一個疫苗或藥品在正式生產前都是要經歷三期臨床試驗的,都是有國家級嚴格的執行標準,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中使用的疫苗可以認為是安全和有效的。如果因為害怕寶寶發生不良反應,拒絕疫苗接種,這無疑是因噎廢食的做法,讓寶寶感染疾病的機會概率大大增加。

但疫苗作為一種藥品,自然也含有藥品的屬性,其中之一就是不良反應。比如發熱、哭鬧、不愛吃奶、睡不安穩等症狀,這些一般不會超過2天就可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處理。

可還是有些家長們會很擔心,不知道要如何處置,我們今天就仔細講講,如何根據針對不同症狀來護理。

1、發熱—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反應。接種疫苗為什麼會引起發熱呢?

因為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或病毒,當它進入人體後會供給免疫系統,迫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所以有的寶寶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的現象。多見於接種後24小時內,發熱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

體溫>38.5℃ ,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者美林體溫<38.5℃ ,用溫水擦浴,減少衣物,多喝水

疫苗接種的發熱多見於注射後24小時內,一般不超過48小時。

如果寶寶疫苗接種後數天才出現的發熱,或者伴有其他症狀,比如咳嗽,或者高熱不退的,估計就不是疫苗引起的,請及時就診。

2、硬結

有些疫苗接種後,比如百白破疫苗,注射部位皮下會出現硬結,沒有壓痛,這是正常現象,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

3、局部紅腫

注射疫苗時對寶寶的皮膚造成輕微創傷,再加上疫苗對寶寶免疫系統的刺激,容易導致局部產生炎症而出現紅腫。有的家長會發現接種的部位有硬腫,或者輕度紅腫,一般來說幾天會消退,無需擔心。

如果紅腫範圍較廣,較為嚴重,應及時到接種的醫療部門諮詢,記得帶上接種證,並告訴醫生寶寶最近接種的疫苗類型和接種時間,必要時用藥。

值得提醒的是,有一種紅腫化膿是正常,就是卡介苗。卡介苗是寶寶出生後要及時接種的疫苗,在接種2~4周,注射局部開始紅腫、化膿、膿包破潰、結痂脫落成一瘢痕,整個過程持續2~3個月。卡介苗接種後破潰時,不必擦藥或者包紮,局部保持清潔就好;如有膿液流出,可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擦拭,不要擠壓,痂皮要等它自然脫落,不要提早把它摳去,以免感染。

另外家長要注意,卡介苗反應有膿液可以,但不能大於1cm;大於1cm可以,但不能有膿液;如果同時存在,就得儘快到醫院診治。

4.腹瀉

有的寶寶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稀便。可給寶寶多補充水分,有點口乾時可口服補液鹽3,一般2~3天就能復原。如果寶寶腹瀉嚴重或持續3天都不見好轉,請及時帶寶寶就醫。

5.過敏

如果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過敏反應,多以蕁麻疹形式出現,一定要到醫院及時就診,對症治療。對於接種後多以蕁麻疹形式出現,可以服用抗過敏藥物。

發生嚴重過敏者,要避免再次接種相同的疫苗。

極個別的寶寶有可能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反應,如注射部位化膿、過敏性休克等。家長別過於擔心,這種反應罕見的,但一旦發生異常反應,應儘快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時機,加重病情。

在寶寶注射疫苗後,不要馬上離開醫院,而要觀察30分鐘左右,沒有異常情況再離開。

現在傳染性病原體的發病率雖然降低很多,但並不代表已經完全消滅了,比如脊髓灰質炎仍然每年都有發病的。面對疫苗接種,我們要清楚意識到,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的事情,疫苗既然是藥物,就有可能有不良反應。

建議寶媽在帶寶寶接種疫苗前,要和寶寶做好溝通,和寶寶說,接種疫苗是會有一點點疼痛,你可以哭哦!

理性對待疫苗接種,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和孩子。

相關焦點

  • 寶寶打疫苗後,有不良反應怎麼辦?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文丨悠悠寶寶打完疫苗後,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讓寶媽們擔心不已。有關寶寶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相關事宜,寶媽們要早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盲目擔心或影響就醫的最佳時機。1、為什麼會有不良反應?給寶寶打疫苗時,並不是每次都會出現不良反應,相同的疫苗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寶媽們在給寶寶打疫苗前,千萬不要道聽途說,比如身邊有孩子打某疫苗發生過不良反應,就不給自己家寶寶打該疫苗。與疫苗後的輕微不良反應比起來,病毒或細菌直接攻擊寶寶機體帶來的傷害更大。
  • 寶寶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這8種不良反應,要趕緊送醫院!
    寶媽們應該有這樣的印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醫生會說一句:「回去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可能會輕微發燒,24小時後就會慢慢恢復正常。」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寶寶接種後,都會出現不良反應,這跟疫苗的種類,寶寶的體質都有關係。
  • 寶寶疫苗接種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盤點疫苗接種常見問題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都知道給寶寶打疫苗的重要性。儘管疫苗是寶寶健康的保護傘,但很多爸爸媽媽還是很擔心,特別是寶寶打完疫苗後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其實大多數寶寶打完疫苗後多少都會會出現一些發燒、皮膚出子疹等情況。
  • 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這幾種反應,要立刻就醫,不要猶豫!
    比如我就在我們媽媽網社區看到了兩寶媽的求助帖: 寶媽1: 「寶寶昨天打完第二針B肝疫苗後,今天突然吐奶好嚴重,比如睡著睡著突然哭起來,然後奶水會從嘴邊和鼻子流出來,還有餵完奶沒幾分鐘又從鼻子嘴巴冒出來,這種嚴重吐奶是打完疫苗後抵抗力變弱的反應嗎?」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在1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為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安全保障工作,採取了幾個措施:一是要求接種點既符合接種條件,也要具備醫療救治條件;二是要求各地把接種單位劃分為若干個區域,讓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負責責任區內若干個接種單位的醫療保障工作。
  • 發熱、出皮疹,寶寶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該如何應對?
    每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都是爸爸媽媽比較焦慮的時候,因為擔心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大多數寶寶都不會有什麼大礙,少數會出現發熱、皮疹等情況,那麼,當寶寶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做家長的該怎麼護理呢?需要餵藥嗎?這些護理大法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 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家長應怎麼護理
    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後,絕大多數人不發生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機體在產生有益反應的同時,也會產生與接種目的無關的不良反應。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不會影響接種效果。當寶寶預防接種後出現了不良反應,家長應做好護理,減輕寶寶的不適。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家長如何處理呢?
  • 接種疫苗後的發熱、紅腫,真的是免疫系統在發生反應嗎?
    寶寶接種疫苗後,身體出現不適,是家長最擔心,最焦慮的事情。大多數情況,都是一過性的生理反應,很快能夠自我恢復。極少數會出現嚴重情況,這個時候需要立刻就診,切勿自行處理。
  • 寶寶接種疫苗不用愁,看過此文,寶媽們都成了接種醫生
    每年都有1500萬左右的寶寶出生,生下來24小時就要接種疫苗,大家都知道的出生B肝卡介苗,之後就不知道了,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是聽朋友說,在網絡上查閱,更多的是門診醫生讓打啥就打啥,但是這裡面經常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地方,請往下看:1.
  • 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下列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因個體差異,會出現一些接種不良反應。因此,寶寶在接種疫苗後家長要小心護理,仔細觀察,做好接種反應的預防和處理。那麼,寶寶在接種疫苗後,寶媽要注意哪些事呢?劇烈活動,不要讓寶寶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誘發不良反應。
  • 二類疫苗要不要打?什麼情況不宜接種?這些疫苗問題寶媽要知道
    相信每個寶媽都對疫苗不陌生,現在寶寶只要一出生還沒出產房就會被接種疫苗,而且在出院後到寶寶上學前還要到社區按時接種疫苗,這期間接種的次數不下10次,如果不接種或者漏接種的話,孩子上學都會受到影響。要說這麼高的頻率和重要性,寶媽對寶寶的疫苗應該十分了解了,不過實際情況是很多寶媽都會疫苗知識不是太了解,甚至是有很多的誤區,這其實是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 寶寶接種疫苗後會有哪些不良反應?該怎麼處理?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接種門診也都陸續開放了。因為疫情不得不延遲接種疫苗的寶寶們,接下來很可能會面臨著「密集」的疫苗接種安排……此時,除了疫苗補種的相關問題外,爸爸媽媽還特別想知道,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以及如何處理?
  • 接種疫苗後,寶寶發熱、局部紅腫、有硬結,正常嗎?該怎麼辦?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1、接種疫苗後寶寶發熱2、接種疫苗後局部紅腫3、接種疫苗後產生硬結寶寶打了疫苗之後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因為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一些傳染性強,對人體危害嚴重的疾病,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者是滅活的細菌或者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會對免疫系統進行攻擊
  • 寶媽必讀,關於流感疫苗(2019-2020)
    (照片來源於網絡)寶寶與老人是相對脆弱的人群,免疫力差,推薦6月齡至5歲的寶寶、6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有寶媽會問六個月齡以下的寶寶怎麼辦?另外,孕婦、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也應該接種流感疫苗。為了自己和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建議每一位孕媽都要接種流感疫苗。因為,孕婦患流感後發生重症、死亡和不良妊娠的風險更高。
  • 注射疫苗後常見反應及應對方法
    很多寶媽給孩子接種疫苗的時候都會擔心,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有不良反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接種疫苗後哪些反應是正常的,以及應對的方法,希望能減輕寶媽們的焦慮。哭鬧有的孩子在接種完疫苗後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這是正常的反應,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多發生在接種疫苗當天。這時候就需要看護寶寶的人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安撫,比如分散注意力、唱歌、餵奶等,幫助寶寶平靜下來。
  • 如何避免接種疫苗時出現不良反應?
    接種疫苗有助於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但如何避免不良反應呢?本文提供了詳細的預防思路與方法。現代醫學認為,疫苗接種是預防可能會出現的傳染病的發生,對健康人能起到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的作用。但是,接種疫苗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的原因任何一種疫苗的核心關鍵,就是它的抗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酶)部分。
  • 接種狂犬病疫苗後會有什麼不良反應?
    問:接種狂犬病疫苗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接種狂犬病疫苗後24小時內,注射部位可出現紅腫、疼痛、發癢,一般不需要處理即可自行緩解;可能有輕度發熱、無力、頭痛、眩暈、關節痛、肌肉痛、嘔吐、腹痛等,一般不需要處理即可自行消退。
  • 一整頁不良反應告知嚇懵爸媽,寶寶接種疫苗前需要了解什麼?
    06• 流感疫苗接種疫苗後6~8小時,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腫脹、觸痛的症狀,還有部分寶寶可能會輕度發熱。以上不良反應以輕度為主,主要發生在接種後24小時內。如出現以上未提及的不良反應,應及時與醫生聯繫。
  • 自費疫苗打不打?不良反應有哪些?疫苗接種,這些姿勢get了嗎
    除了喜悅,相信新手媽媽們在照顧寶寶時,還是有些手忙腳亂吧?雖然早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嬰兒用品,孕期育兒書籍也翻看了不少,但真正面對一些問題時,寶爸寶媽們依然會有些不知所措、疑慮糾結!比如接種疫苗!不打,擔心各種病毒侵襲寶寶健康,可每次打完疫苗,又緊張得不得了,擔心寶寶發燒、胳膊紅腫等。面對接種疫苗這件事,麻麻們總會出現各種小糾結和疑惑,比如: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區別?自費的疫苗有必要打嗎?打疫苗後會有不良反應嗎?
  • 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注射疫苗的不良反應有哪些1注射局部紅、腫、熱、痛、瘙癢、淋巴結腫大等。2卡介苗有特殊的局部反應:1) 注射2-3天,注射部位略有紅腫並很快消失。2) 注射2周,注射局部出現紅色丘疹和硬結。3) 注射1-2個月後,結痂並脫落形成皮膚瘢痕。4) 整個過程大約為2-3個月左右。3發熱,接種疫苗24小時內出現,持續1-2天(如百白破,麻疹,流感,腦膜炎,A肝疫苗較常見)。4其他不良反應:接種麻疹疫苗一周或水痘一個月左右出現類似皮疹,腮腺炎疫苗,出現臉頰腫脹,風疹疫苗出現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