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每次帶寶寶打完疫苗之後都會要求停留20分鐘到半小時,為了觀察寶寶是不是會出現不適症狀,假如出現了,在醫院能夠採取措施及時治療,不至於出現危險情況。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有的家長不注意,打完之後就帶孩子回家,結果就出現了抽搐,昏厥的症狀,甚至還因此失去生命的情況,所以給孩子打疫苗,還是要聽醫生的囑咐比較好。即便聽醫生的話打疫苗,在打完之後,寶寶也有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下面三種情況該怎麼辦?
1、接種疫苗後寶寶發熱
2、接種疫苗後局部紅腫
3、接種疫苗後產生硬結
寶寶打了疫苗之後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因為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一些傳染性強,對人體危害嚴重的疾病,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者是滅活的細菌或者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會對免疫系統進行攻擊,迫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樣才能預防相應的細菌或者病毒再次進入人體的時候,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那麼對於上面說的三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1、接種疫苗後寶寶發熱
有的寶寶比較敏感,打完疫苗之後會有發熱的情況,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度的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給孩子多喝水;如果體溫超過38.5度需要給寶寶吃退燒藥,退燒藥推薦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泰諾林或者是含布洛芬的美林。
寶寶發熱一般發生在注射之後的24小時內,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如果寶寶持續發熱三天以上,或者有嚴重咳嗽的情況,要及時就醫。
2、接種疫苗後局部紅腫
寶寶在打疫苗之後,接種部位出現紅腫是炎症的表現,打疫苗本身就形成了輕微創傷,有可能引發炎症,另外,疫苗中刺激寶寶產生抗體的成分和穩定劑,防腐劑都是刺激性物質,本身疫苗就是一種異物,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崔玉濤醫生,在他的書中給我們說了出現紅腫的解決辦法,如果局部紅腫,頭三天可以冷敷,減少局部充血腫脹,頭三天如果熱敷的話,會使局部充血加重局部腫狀,一定要注意。
三天之後才可以熱敷,幾天後局部紅腫消退,皮下還有硬結,持續數周或者數月注射注射局部不會留下痕跡。
出現局部反應的寶寶在以後接種相同的疫苗時,局部紅腫大多會三天內消失,部分紅腫可能會持續數天甚至數月。如果紅腫範圍比較大,而且比較嚴重,應當到醫院看醫生,告訴醫生接種疫苗的種類和時間。
一般情況下,打卡介苗會出現這種情況,先是紅腫化膿破潰結痂,最後留下小疤痕
3、接種疫苗後產生硬結
這種情況我家孩子也有一開始沒注意,後來無意間摸了下她打疫苗的地方,發現有個硬結,不過寶寶沒有什麼症狀出現,就沒有擔心。
如果疫苗接種之後皮下出現硬結,表面不紅,按壓的時候也沒有明顯的痛感,更沒有全身的明顯表現,這是疫苗的成分,引起皮下組織產生無菌性的炎症,屬於正常反應。
一般在這個後幾周到幾個月內自動消失,不會給寶寶留下任何問題,不用擔心。
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最嚴重的是,對疫苗成分過敏,不過非常罕見。家長千萬不要把疫苗接種後出現的現象歸為疫苗的副作用,因此懼怕疫苗接種,該打疫苗還是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