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的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因為選擇是方向,方向錯了,努力只會讓你走的更偏;也有人說,努力比選擇重要,再好的選擇,你不去努力,也是空中樓閣,水中望月。那麼,到底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呢?
從宏觀角度來看,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選擇大於努力,比如選擇城市,平臺和伴侶;從微觀角度來看,在日常的行為瑣事中,努力大於選擇,比如具體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某件事情上;同時,二者還是緊密聯繫,相互影響的。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
一、宏觀角度,選擇大於努力
一個城市有上限,一家平臺有大小,一個伴侶有好壞。人生總會有幾個關鍵點,選對了,事半功倍,選錯了,努力也只是在為選擇的錯誤的選擇買單。
1、選擇發展的城市我的好朋友阿南,之前一直在三四線城市工作,前年辭職,一個人來到上海打拼。我問他,「為什麼選擇放棄安穩的工作,跑到上海。」他說:「一個城市有它的上限,之前的工作,我可以看到我退休那天的樣子。而這裡,我覺得我無論如何努力,都觸及不到這座城市的上限。這裡,有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等待著我去實現。」
在選擇發展城市這個問題上,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但一定是選擇大於努力的。城市的上限,不是你的努力可以決定的,城市的資源,也不是你的努力可以改變的。
一座城市就像一個國家一樣,在有些國家,你什麼都不做都可以過的很好。而在有些落後的國家,你拼盡全力,才能勉強吃飽。
這與你是否努力關係不大,小富即安的人,不努力也可以在老家過的很好。逐夢拼搏的人,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會成功。
所以,在發展城市的選擇上面,選擇的重要性大於努力。
2、選擇發展的平臺同樣的十年,同樣的努力,不同的平臺,帶給你的收益可能有千百倍的差距。當初在找平臺的時候,你是選擇擠破腦袋進入了世界 500 強的某國企,還是選擇了一家成立不久,求賢若渴的創業公司,比如說被 58 同城用薪水加股權期票的方法招到了麾下。
如今十年過去了,同樣的努力,選擇了國企的你可能拿著每年 20 萬的年薪,享受著公司福利,而選擇 58 同城的話,應該已經快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了。為什麼呢?因為 58 同城已經上市了。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豬需要努力嗎?不需要,只需要站在風口就好。平臺的重要性就是如此,不管你是創業,還是工作,好的平臺也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選擇平臺是要有長遠的眼光的,今天的好平臺,未必就是十年後的好平臺,現在看似不好的平臺,也許以後會很好。一切都要看你的選擇,是堅守,還是放棄。
當初選擇和馬雲回到杭州,在湖畔花園創業的那些人,他們選對了。也許你比他們更優秀,更努力,但是選擇不了好的平臺,讓你一輩子不管如何努力,都追趕不上他們的成就。
所以,在發展平臺的選擇上面,選擇的重要性大於努力。
3、選擇人生的伴侶我上海的同事阿雯,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當初由於家庭的原因,無奈選擇了回老家發展。在上海,將近 30 歲的年紀,沒有結婚很正常,但是在她們老家,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她們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在家裡不停的催促下,阿雯找了一個差不多的,就結婚了。婚後孩子都有了,才發現了丈夫有賭博的習慣,欠了不少外債。吵了幾次之後,還是決定離婚,現在一個人帶著孩子,前夫也不給撫養費。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今社會,很多年輕人被催婚,兩人還未相知,相戀和相愛,便匆匆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結婚之後,種種陋習慢慢暴露,更有甚者,賭博、出軌、家暴。選錯了,你努力又如何?
好的伴侶,可以相濡以沫,白頭偕老,同富貴,共患難。在這個問題上,我一直主張寧缺毋濫。人首先要愛自己,要學會為自己負責,外界的壓力或許很大,但一定要你倉促選擇,之後用努力去彌補,大可不必。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如果真的選錯了,該放手就放手,放手也是一種選擇。
所以,在伴侶的選擇上,選擇的重要性大於努力。
【小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總有那麼幾次重大的選擇,關係到我們一生的命運。面對城市、平臺、伴侶等重大選擇的時候,選擇是大於努力的,好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未來的道路更加通暢。
二、微觀角度,努力大於選擇
所謂微觀,就是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就是你現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具體的事情。大家有統計過自己一天要做多少選擇嗎?答案是一個和無數個,你選擇起床,就面臨無數個選擇,你選擇不起床,就一個選擇。
小幽默一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你要選擇吃什麼?怎麼去公司?走之前是否打掃一下衛生?上班先做什麼?下班要不要直接回家?所有這些都是選擇,微觀角度的選擇。記住,這種選擇並不重要,每一件事浪費幾分鐘,一天下來,就浪費了太多時間。
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快速選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努力。
1、工作中,降低選擇比重,倡導先做再想在具體的工作中,努力比選擇更加重要。這裡並不是說完全不需要選擇,好的選擇,不同的優先級,對工作效率的提高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先做哪項工作?用什麼方法去做?由於每個人的認知能力不同,與其將精力過多的放在選擇上面,不如先把重點放在選擇之後的努力上。
我有個同事,只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還好,一但領導同時安排幾件事情,他就會很糾結,不知道從何下手。後來,我給了他一個建議,如果兩件事情你分不清哪件更重要,就抓鬮,抓到哪件做哪件。做完之前,你就當自己還是在專注的做一件事,做完之後再總結經驗。我並不是讓他放棄選擇,而是讓他通過抓鬮的方式,先做起來,通過一次次的實踐,去逐漸提高選擇的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未必次次都能選中最快的那條,與其浪費太多的時間在選擇上,不如先邁出第一步,然後努力前進。在努力工作中,你通過每一次對完成工作的總結,去梳理優點和不足,然後再進行下一次的優化,自然會越來越好,而不是把時間過多的浪費在選擇上。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降低選擇的比重。
2、學習中,降低選擇比重,倡導持久努力我身邊有不少朋友,今天想學寫作,明天想學跑步,後天想學畫畫。選擇學什麼真的很重要嗎?其實不是的。
去年的時候,我給自己列了很多計劃,涵蓋了跑步、健身、讀書、練字、理財、寫作等等。最後只完成了一個目標,跑步。今年我聰明了,在去年跑步的基礎上,只增加一個目標,就是堅持寫作。
我去年剛跑步的時候,只能跑 400 米,現在可以輕鬆跑下 10 公裡。通過去年一年的經歷,我發現了,其實選擇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之後,會不會努力去學,能不能堅持住。哪管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我可以完成一個學習的目標,就可以完成第二個,這個目標最大的意義在於提供信心。選擇一百個學習目標,完不成毫無意義,只會徒增自己的挫敗感。
所以,學習中,我們要學會降低選擇的比重。
3、生活中,降低選擇比重,倡導極簡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倡導極簡生活,給生活做減法。究其原因,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能選擇的生活方式太多太多。現在人們已經知道了,過多的選擇,並不能提高我們的幸福感,反而會帶來焦慮。
解決的辦法,就是通過努力,去降低我們在生活中因為選擇所浪費的時間。比如,去超市購物,因為商品五花八門,每次都會浪費你很多時間,還經常會由於選擇失誤,衝動消費,購買一些計劃外的物品。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那不如去超市之前先努力一下,梳理一個購物清單,然後告訴自己,不要做多餘的選擇,買完就走。
其他生活中的選擇也是一樣,極簡生活不是艱苦生活。最舒服的生活狀態,應該是你每天的生活環境,都被你喜愛的事物所圍繞,沒有選擇,都是唯一。喝的茶葉、用的杯子,鋪的地毯,每一項都是唯一,都是你的最愛,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降低選擇的比重。
【小結】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面臨著選擇。這些選擇往往並不需要過多的去糾結,想的多,不如做的好。
三、總結:選擇與努力緊密聯繫,相互影響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選擇和努力都同時存在。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二者只是重要性的佔比不同。宏觀層面上,在面臨城市、平臺、伴侶這些人生重大選擇時,選擇大於努力;微觀層面上,在處理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具體事務時,努力大於選擇。
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選擇和努力是緊密聯繫,相互影響的。不同的努力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選擇,而好的選擇能力,也需要我們通過努力去培養。
所以,我們既要能夠分清不同情況下,選擇和努力重要性的不同,也要認識到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繫。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選擇能力,通過選擇,尋找更好的努力方式。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我們可以做好每一次選擇,然後通過努力讓選擇的結果達到最優。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本文完)
我是沐沐君,世界500強企業10年工作經驗,獲得過市級五一勞動獎章、市級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目前屬於企業中層管理幹部,熱愛跑步和寫作。喜歡用樸實通用的語言分享職場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沐沐君,共同交流,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