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多舛的老爺子朱旭:一歲被灌酒,說話結巴,兩個兒子皆失聰

2020-12-13 騰訊網

32年過去了,關注舞臺劇的人,一定不會忘記,1988年,舞臺劇《譁變》上,那段被朱旭如信手拈來般,長達1800多字的臺詞,和他的獨角戲。

上了年紀的朱旭,在日常生活中總愛忘事,可他在作品上的臺詞,卻能夠清晰記得,並準確無誤的張口就來。

這樣的反常,只和朱旭的一個小習慣——抄劇本有關。

1956年,已經在人藝成為一名正式演員的朱旭,從蘇聯專家庫裡涅夫那裡,上了一堂真正的表演藝術課,學到了這麼一個「笨方法」。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每個劇本都抄下來,細細研讀每一個故事情節,每一句臺詞,將臺詞變成自己的話,脫口而出的時候,一併解決了自己的結巴問題。

這是朱旭幾十年表演藝術生涯中的小竅門。

朱旭在研究臺詞,用心到什麼地步呢?

舉個例子,朱旭曾經在跑龍套的時候,飾演《茶館》裡譚嗣同餘黨,當時的張瞳表示都演了幾十年《茶館》了,也沒聽說還有個譚嗣同餘黨啊?

朱旭是怎麼說的呢?

「你不好好研讀劇本,那個唐鐵嘴一上來就說,王掌柜別出去了,外頭正抓人呢,龐太監就說,那還不得搜查搜查譚嗣同的餘黨嗎?我就演在那個茶館,布景門口外頭,從這邊跑到那邊去的,後邊有人追著喊:抓住他。抓的就是譚嗣同餘黨。」

也不怪乎,他這麼一個先天條件完全不夠格,最後卻成了半個娛樂圈都尊稱一句「老爺子」的演員能被我們記住。

朱旭的一生,是命途多舛的。

01

1930年,瀋陽一個朱姓軍官家裡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嬰兒取名朱旭。

如果他們一家三口一直守在瀋陽,也許朱旭的人生軌跡會走向另一個方向,可偏偏,在他出生一年後,因為戰爭爆發,他的父親帶著一家子退守關內,因而到了北京生活。

北京,是改變朱旭的開始。

彼時的北京,還是一片太平,只是,家裡孩子太多,朱旭的母親顧不上他,只好把他交給家裡的一個夥夫幫忙照管。

奈何夥夫有一小愛好,他喜歡在夜裡放工後,跟三五朋友吃吃喝喝,玩玩牌子,年僅一歲,正愛鬧騰的朱旭夜裡不睡,會干擾夥夫的小恣意生活。

於是,夥夫每天晚上將他提起來,給他灌上一小口酒,他也就呼呼大睡去了。

北京,到底是帝都啊,當時各類文化薈萃,生活豐富多姿,慢慢長大的朱旭,喜歡北京的熱鬧。

他喜歡上了京劇,喜歡看,也喜歡唱,還喜歡學習拉京胡。

不管是富連成的戲,還是馬連良的扶風社,又或者是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各種曲藝,都是朱旭的心頭好。

大概是有這樣的環境薰陶,也為朱旭未來入門學表演奠定了許多基礎。

13歲那年,他到北平讀中學,期間,也曾參與學校根據莫裡哀的《慳吝人》改編的《守財奴》話劇裡的雅克大師傅。

這是他首次參演話劇,巧合的是,多年後,他作為一名真正的演員站在舞臺上出演舞臺作品的時候,再次出演了《慳吝人》裡的雅克大師傅。

差不多同樣的時候,比朱旭大兩歲,他未來的妻子宋鳳儀老師,也在寒假期間出演了獨幕劇《復歸》,並因此愛上了戲劇。

而也是在朱旭上中學的時候,年長他5歲的哥哥,因為一連串的原因,滯留臺灣,隨後失去了消息長達四十多年。

1949年,朱旭19歲,此時的他考上了華北大學第三部,在這裡學習了3個月,隨後被分配到了華北大學文工二團工作。

而此時,他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工團的「技工」。

因為宿舍的燈不亮了,他拿的東西搗鼓了一下就亮了,於是被誤以為他懂,並就勢安排做了一名燈光師。

那時候的他,確實是對電工類工作一竅不通啊,以至於第一次工作就出了差錯,在天津的第一場表演中,他搗鼓的燈泡就全燒了。

抗美援朝時期,人藝排演了一部諷刺美國兵的戲——《吃驚病》。

這戲正好缺一個大高個兒,大鼻子,大嘴的演員,朱旭因為個子高,樣子氣質像個外國人似的,因而被借了過去出演這個「美國兵」,美國兵的角色僅僅只有幾句臺詞,可他卻演得很出彩,隨後,他陸陸續續開始演戲。

就這麼兜兜轉轉了三年,195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下稱人藝)成立,朱旭的戲劇人生和愛情,也在這裡開始了。

02

2年,朱旭以燈光師的身份調入人藝,比他差不多時候進入的,是他未來的妻子宋鳳儀、藍天野等。

走進人藝的大門後,人藝的第一件事,是組織大家下廠下鄉,體驗生活,身在一個劇院裡,難免也有見面的時候。

加上朱旭早在進入人藝之前,就已經跟藍天野認識,而藍天野和宋鳳儀,在更早的時候就認識了。

人的緣分往往就是這麼奇怪,有共同認識的人,有共同所在的地方,有共同的發展事業,漸漸地,朱旭也就順勢走進了宋鳳儀的視線。

可這樣的朱旭,自身條件並不好,嗓子不亮堂,說話嚴重結巴,像個外國人似的,自然入不了宋鳳儀的「法眼」。

尤其是,宋鳳儀骨子裡,還挺傳統和理智。

宋鳳儀覺得自己年紀比他稍大,在人藝的資歷也比他高,這種「不平等的愛情」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也就沒當回事。

史家胡同建好以後,人藝的演員們一大夥人都住了進去成了鄰居。這其中,自然包括了朱旭和宋鳳儀。

打這以後,他們見面多了,慢慢地對彼此都多了些認識和了解。

後來,排練新戲《北京人》,宋鳳儀在裡面演了一個角色,但對戲過程,困難重重,去看排戲的朱旭,給了她許多建議,一來二去,兩個人的感情也就培養出來了,此時,宋鳳儀只好自我安慰是「女大二,抱金磚」(他們的年齡差是3歲,應該是女大三,抱金磚)

那時候,朱旭因為先天條件不好,在表演上非常刻苦,這才有了前文所說的抄劇本習慣。

為了演好每一個角色,拿到劇本後,他必定將劇本都抄寫一遍,逐字逐句地研究,寫人物小傳,把劇本作者所在的時代背景,角色的創設立意,人物的心理變化……全都一一搞清楚。

體驗生活的時候,別人都為當下的角色需求而體驗,他卻是為未來的某個角色需求而吸收。

除此之外,為了解決自己臺上結巴的毛病,還想盡辦法將臺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將臺詞變成自己的語言,做到脫口而出,也就不結巴了。

看到了朱旭的這些努力和真摯的情感特點,宋鳳儀開始認真考慮他們之間的關係,1957年,宋鳳儀說服自己,也說服父母同意了她和朱旭的結合。

那一年年底,他們和劇院的其他兩對情侶共同舉行了集體婚禮。

朱旭順利抱了塊金磚,藏在了自己家裡邊,陪著自己接近60年。

婚後第二年,他們的長子朱小龍出生,數年後,二兒子朱小闖也出生了。

比較不幸的是,這兩個兒子都有先天性失聰的問題,夫妻倆早年間忙於工作,也礙於當時的醫療水平等問題,沒有及早發現,尋遍北京名醫,也無濟於事。

此後,他便常常出入於殘聯一類的演出,去揣摩。

雖然兩個兒子都殘疾,但這並沒有讓朱旭變得消沉,或者頹喪,相反,朱旭仍舊是那個樂觀,執著的演員。

03

1959年,朱旭接演了《三塊錢國幣》,這是著名導演焦菊隱的作品,戲裡,有大段的臺詞,朱旭已經能夠輕鬆駕馭,這部戲,也讓觀眾開始認識了他。

但這還不夠。

隨後不久,他排演了上文所說的《慳吝人》,扮演雅克大師傅,這一幕戲,和他十多年前的中學時代學校裡的話劇《守財奴》裡的雅克大師傅遙相輝映著,這樣的巧合,也成了朱旭演藝生涯中的小妙趣。

在這之前,朱旭的喜劇風格,早已經初現端倪,直到他演了梅阡導演的《女店員》裡的衛默香,他的喜劇天分,算是被完全地激發了出來。

而他體驗生活的小小心得,也用到了衛默香身上,為了表現衛默香的人物特色,他甚至給衛默香設計動作,設計人物形象,戴厚厚的眼鏡,用布包蘋果,髮型上設計成腦後總有一小撮頭髮豎著,言語動作中,「送行飛核桃」,朱旭對於人物的種種理解和設計,甚至得到了周總理的青睞。

這麼一演,朱旭便在舞臺上走過了幾十年,一直到1984年,他開始踏入影壇,成為更多觀眾熟悉的老爺子。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導演陸小雅和她的丈夫叢連文了,老爺子能夠順利踏入影壇,大展拳腳,陸小雅夫妻功不可沒。

陸小雅和叢連文這小兩口也挺有意思,他們夫妻喜歡到首都劇院看舞臺戲,時不時總要去看看,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劇院裡的朱旭。

1984年,導演陸小雅鐵凝的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成《紅衣少女》,立項拍攝。

女主角安然的父親,是那種懷才不遇,鬱郁不得志的知識分子角色,這個角色,對生活甚至有種「漠然」的儒雅氣息。

這樣的角色,自然是不好找的。

巧合的是,朱旭的表演有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一種內蘊深厚的氣質,像書卷氣,但卻不是書呆子的形象,相反,是很靈動的書卷氣息。

於是,陸小雅找到了朱旭出演這個角色。

《紅衣少女》的成功,讓影壇上注意到了朱旭這個年近60的舞臺劇演員,同一年,他也出演了電視劇《末代皇帝》,雖然經過了一些曲折,《末代皇帝》直到4年後才開播。

隨後,他連續出演了叢連文的《小巷名流》,田壯壯《鼓書藝人》,吳貽弓的《闕裡人家》,吳天明的《變臉》等等。

短短幾年時間,他在影壇上的光輝就蓋過了不少人。

關於朱旭的故事,大概最出名的,便是他三次謝幕的事了。

朱旭出身於舞臺,三次告別舞臺,卻三次都食言了,此後他再也不提謝幕的事,最大的遺願,是還沒演夠。

他的表演,別有韻味和境界,又帶著嚴謹的分寸感,這一切,都來自於對每個人物的感同身受。

人藝曾經有個內部刊物漫畫,畫的就是朱旭,旁白寫著:臺上口懸河,臺下結巴磕。

這是對他在表演藝術和人生中最好的總結詞。

一個老頭子,演出了所有人心裡爺爺的樣子,一個老頭子,演出了所有人都愛的老爺子樣子。

朱旭,太可愛了。

相關焦點

  • 藍天野宋丹丹馮遠徵送別朱旭:「我們為什麼喊他老爺子」
    9月15日凌晨2點20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安詳去逝,享年88歲。他說自己和朱旭相識相處到現在將近70年,「我和朱旭一直合作到2012年,他最後一次在舞臺上演戲也和我一起演。我60歲的時候離休,後來劇院又把我找回來演戲,還是朱旭跟我一起。2012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我們6位老演員又聚到一起演的《甲子園》,這是朱旭最後一次演戲。」
  • 一棵菜:你還記得那些人藝的臺柱子麼?
    可愛的老頭兒朱旭在舞臺和大小銀幕上,朱旭先生塑造了太多經典形象,星星很喜愛《年華似水》裡的書院老館長齊叔。守在江南煙雨小鎮,一輩子等著曾經心動的文小姐,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痴心的黃磊,說話一口順耳的京腔,有些溫暖又有些幽默的齊叔,是星星在片中最喜愛的角色,甚至超過了兩個主演。每當想起朱旭爺爺,心頭總是一暖。
  • 朱旭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溫家寶、吳儀等人送來輓聯
    姜武一共與老爺子合作過三部戲,他說「老爺子演戲有一種嚴格,那是你和他跟著他的時候能感受到的」,他還記起當年拍攝《洗澡》時,每次回宿舍睡覺都要經過老爺子的房間,一推門,就見小茶几上擺著花生米和酒。爺倆就坐下來喝點小酒,聊上一聊。至今,姜武仍然有些無法接受老爺子離去的事實。「我感覺好像是做夢一樣。」
  • 命運多舛,他是家裡唯一的頂梁柱
    命運多舛,爺孫相依為命 說起家庭的遭遇和變故,陳文碩的爺爺現在還難以釋懷,說起來眼角含淚。在陳文碩剛出生不久,孩子的父親就失蹤了,孩子的母親也是外地人,隨後也毫無音訊。從小陳文碩就跟著我們老兩口,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最初的幾年,還在盼望著兒子能突然回來,能照顧這個破碎的家,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為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
  • 3歲孩子說話突然「結巴」,媽媽著急送醫,醫生:正常現象
    鄰居的兒子宇宇兩歲多就說話很流利了,可今年3歲的宇宇在前段時間突然間就結巴起來,本來鄰居以為孩子的結巴過一兩天就恢復正常了,但是過去了一個星期,宇宇說話孩子結巴。鄰居擔心是由於孩子的嗓子出問題了才導致結巴的,於是鄰居就急忙帶著孩子去到醫院檢查。
  • 一個"命運多舛"的17歲少女的死 震動了整個歐洲
    荷蘭17歲少女實施安樂死?相關不實報導受到多國媒體的跟進與轉載。據官方證實,這位命運多舛的少女並未接受過安樂死。請讓她的靈魂得到安息!因罹患嚴重抑鬱症,荷蘭17歲少女諾亞·波託芬前不久主動選擇與世訣別,而她的死因卻遭到個別媒體的瘋狂炒作。
  • 《完美有多美》定檔明年2.14 姜武朱旭再續"父子情"
    據悉,這是姜武《捉妖記》後又一部大銀幕力作,並且擔任本片監製,同時有朱旭、王德順等一眾老戲骨加持,令這部奇幻定位的電影更加值得期待。這也是姜武和朱旭繼1999年拍攝《洗澡》後,時隔十七年再度飾演父子。姜武朱旭第三次合作17年後再續銀幕父子情 《完美有多美》講述了主人公程天樂意外得到了一個鑰匙能穿越兩個不同世界,A世界是汽修廠的Loser修理工,B世界是科技公司的億萬富豪,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矛盾與選擇。用喜劇的方式,通過一個離奇的故事,激起人們對什麼才是真正幸福的思考。
  • 孩子說話快,但是後來又學結巴了,說話早晚對孩子有沒有影響?
    但是不同的孩子說話的早晚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但是孩子說話早晚都是無所謂的,說話晚的孩子家長要經常的和孩子交流溝通,孩子就慢慢的會說話了。你家的孩子是多會開始說話的?網友:兒子兩歲的時候說話就很清楚,今年三周歲婆婆幫著帶跟別人學結巴了,改了一個多月了才改過來。
  • 孩子說話結巴,千萬不能打罵。
    我自己的孩子兩歲,有一次抱著一個毛絨玩具去外面的水池洗,把電池弄壞了,被他的小叔一頓打。從那以後他就結巴了,而且非常嚴重。現在來談談我是怎麼治好我兒子的結巴的: 第一,我並不會因為孩子說話結巴,就不讓他說話。很多時候他一緊張就會說話結巴,比平時還要嚴重。比如說,外婆,他說,外 ——外——外——外婆。當時心裡也著急,我還是聽他先把話全部說完。先肯定他說的意思再給他重複一遍。
  • 「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是什麼意思?
    「命運多舛,痴迷淡然」趙雷也同樣在訴說著自己,即使命運在坎坷,我也會淡然的去面對這一切,永遠不會放棄自己人生的目標與方向。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腐爛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張韶涵人生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之後
  • 朱旭去世,張藝謀寫下親筆信: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又一位老藝術家離開了人世,我們很多年輕人或許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卻一定聽說過他的作品,每個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現在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朱旭。這位88歲的老藝術家,15日去世了,《刮痧》、《洗腳》、《變臉》原來這些都是朱旭的作品,還曾經憑藉《變臉》獲得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藝人的獎項,這樣的老藝術家是演繹圈中的瑰寶。
  • 五歲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孩子結巴怎麼糾正
    最近不少家長火急火燎地來諮詢:我家孩子才3、5歲,怎麼好端端的就口吃了?五歲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孩子結巴怎麼糾正幾乎10個家長有9個都這樣,在發現孩子口吃的時候表現的十分急躁,生怕孩子口吃一輩子。好好說話想讓孩子不口吃,家長先要好好說話。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說話又快又急,孩子為了跟上父母的語速,就會去模仿,但是兒童的語言能力跟成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這種模仿就容易造成孩子口吃。
  • 3歲寶寶說話結巴,被診斷語言障礙,我用1招讓孩子口齒清晰,打臉眾人!
    可事實是寶寶3歲多了,說話還是結結巴巴,看著別人的孩子能背古詩甚至講故事,我真的快崩不住了。 說話是寶寶發展過程中的又一裡程碑。不過,學說話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過程也相對漫長。
  • 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
    命運多舛,絲毫沒有益處嗎?不是,至少明心見性!至少看清了一些人,幾分真情,幾分假意!我也突然明白:成功其實沒有可能複製,創業也並非僅憑一腔熱血就可以!如果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如穩穩的走,幸福也才會穩穩的!誰說命運多舛,百味就是人生!
  • 說話結巴,一句話的一開始總是說不上來,怎麼改善口吃結巴?
    問:說話結巴,一句話的一開始總是說不上來,怎麼改善口吃結巴?答:李大嘴口吃結巴矯正中心首字難發音,李大嘴說過這種類型屬於口吃後期,必定由長時間口吃結巴未矯正好產生的。李大嘴猜側你大概率是成人或接近成人的年紀。
  • 為什麼孩子學結巴的人說話,以後變成了真結巴?碰到了儘量遠離吧
    ,教他學說「磕巴」話,他在九歲的那一年就開始結巴,開始家人還沒當回事,孩子也純粹覺得好玩,後來就成了真正的結巴,連說了四個對象,都因為結巴沒成,後來這件事導致他和叔叔家鬧了矛盾,但已經無濟於事,孩子的結巴毛病算是改不了了。
  • 漣水黃營一個命運多舛的母親需要你的幫助
    漣水黃營大飛,一個命運多舛的母親,需要你的幫助患者黃蘭珍,今年49歲,家住漣水黃營鄉大飛村。以下是這個母親的兒子向社會各界的求助信息,我們可以理解,作為兒子,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向社會求助,也是一種愛,也是對自己母親的不舍,所以,我們希望社會的愛心人士,伸出你們的援手,儘自己的一份心意,不在於多少,而是鼓勵。
  • 孩子兩歲多,突然結巴了,怎麼破?
    哥哥敦敦,3歲,巨蟹座小暖男,妹妹宛宛,1歲,獅子座小猛女~敦敦哥哥兩歲多,突然,「結巴」了!一開始我很緊張,而且很排斥「結巴」這個詞,生怕孩子真的長大了還「結巴」。一開始可能是一天睡醒了,突然說話開始重複,或者有某些表達會停頓,一天比一天嚴重,一般一到兩周的時候達到最嚴重的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結巴」每次都是短暫的,等到達到「頂峰」之後,他自己就慢慢好轉,一般一個從開始到結束要一個月左右。
  • 雲南的白酒基本純良釀,命運多舛,真的是一步一個坎
    命運多舛的雲南白酒,時不時就要面臨個生死考驗,運氣本來是針對個人而言的,但有時候,對某個行業也可以這樣說,雲南的酒產業就在這個尷尬的廂體裡。雲南現在持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白酒生產許可)的酒業有三百多家,全省的持證量僅佔茅臺鎮持證量的三分之一,全省白酒產值不及茅臺鎮的千分之一。雲南也曾嘗試突破,也有投資企業看中雲南的生態環境,打算在雲南投資辦廠。但是,由於「辦證」被封凍了近十年,老酒廠熬死了,新酒廠起不來,雲南白酒企業是青黃不接。
  • 孩子說話結巴,找準原因是關鍵?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齊齊的媽媽最近很苦惱,兩歲半的齊齊說話總是有點結巴。家裡人聚餐的時候,一個長輩說,孩子這樣說話可不行,趕緊幫孩子改過來。但是齊齊媽媽越是讓孩子注意點,別那樣說話,反而感覺孩子結巴得厲害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說話有點結巴的孩子還是挺常見的。結巴,也叫口吃,就是說話不流暢,聲音、音節或者單詞不由自主地重複或延長,講話的時候頻繁出現遲疑或者停頓。不僅聽者彆扭,說者也會著急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