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野宋丹丹馮遠徵送別朱旭:「我們為什麼喊他老爺子」

2020-12-13 文藝sao客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臻、張赫

新媒體編輯:報報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旭因病於北京時間9月15日凌晨2點20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安詳去逝,享年88歲。

今日上午10:00,朱旭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家屬張貼輓聯

告別廳門口寫有「朱旭老爺子,我們永遠愛您」的橫幅分外醒目,兩邊分別懸掛著與朱旭合作過多部影視作品的美術設計蔡龍西先生親筆題寫的「舞臺精英無愧戲劇表演大師,影視巨星堪稱當代藝術名家」的輓聯。

↑ 追悼會現場視頻

老藝術家藍天野現身追悼會,送別朱旭。

他說自己和朱旭相識相處到現在將近70年,「我和朱旭一直合作到2012年,他最後一次在舞臺上演戲也和我一起演。我60歲的時候離休,後來劇院又把我找回來演戲,還是朱旭跟我一起。2012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我們6位老演員又聚到一起演的《甲子園》,這是朱旭最後一次演戲。」

藍天野說朱旭演戲比自己好,他覺得朱旭有一種天生的很自然的幽默感,不是裝出來的,是一種天賦。

「他在表演的道路上發揮的這麼自如,和他生活當中多方面興趣有關係,他很會生活,也可以說很愛玩,下圍棋,釣魚,書畫,放風箏,還自己糊了一些難度很大的風箏。我常說從朱旭身上這點跟我有共同的地方,因為演員一個人生活當中有那麼多興趣,總是非常好的,說明他熱愛生活。」

↑ 藍天野

馮遠徵現身追悼會,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回憶道「朱旭老爺子是2006年《譁變》復排版的藝術顧問,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指導我們表演的時候,從來不是告訴你之前他怎麼演的,而是站在戲的角度把當年美國導演執導的細節都還原給我們。他是一個對工作非常認真的人,還記得我們合作《生·活》這部戲時,他每一天都會把自己排練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他的劇本都是自己手抄的,從不看印刷本,因為他要通過抄劇本這個過程把角色的話化成自己的話,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難有人能做到這樣。」

↑ 馮遠徵

提及朱旭,馮遠徵稱在他們這些後輩眼裡他就像父親一樣:「為什麼我們總叫他老爺子,因為他在生活裡總是很親切,關心我們,為人從來沒有架子,整天樂樂呵呵的,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叫他老爺子。」

除了馮遠徵,宋丹丹也參加了追悼會,她在現場表示自己非常難過,在朱旭走之前她曾去醫院看望。吳剛則表示,老爺子生前是一個愛說、愛笑、愛生活的人,「希望他在天堂也一樣有笑聲。」

宋丹丹在為朱旭送行在隊伍中擦眼淚

著名導演鄭曉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是特意從美國趕赴北京只為見老爺子最後一面。

鄭曉龍和朱旭因電影《刮痧》結識,他記憶中的老爺子是一個對藝術創作特別認真的人,可謂「好人演好戲」。

「那時候我還陪他喝點酒。他愛喝點酒但從不酗酒,就是一種生活情趣。他說話也非常幽默,有點結巴,但拍戲的時候從來不會。」

鄭曉龍,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以上幾位,還有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演員濮存昕、楊立新、丁志誠、龔麗君、王斑、王雷等,全國文藝界人士導演田壯壯,演員蔣雯麗、黃磊、姜武、吳剛等現身現場,來送先生最後一程。

呂中

何冰和濮存昕

姜武

蔣雯麗

楊立新

龔麗君

王斑和龔麗君

黃磊和姜武

吳剛(圖源視覺中國)

人藝老演員李濱

班贊

現場,還有眾多朱旭生前的老觀眾一大早自發來到八寶山為朱旭送行,其中一位70多歲的老觀眾從早上六點便從城裡趕到這裡為他送行。

提及與朱旭老師的過往他說「前天從網上得到他去世的消息特別難過,我從十幾歲便陪著自己的媽媽看北京人藝的戲,非常喜歡朱旭和朱琳這些老藝術家的表演,至今看戲已經有60多年。記得一次見到朱旭的時候,提到自己也姓朱,朱旭還和我開玩笑說『咱們是本家』,令我感覺十分親切。」

為朱旭送行的觀眾們

朱老爺子,一路走好!

本文為文藝sao客(ID:so_art)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焦點

  • 朱旭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溫家寶、吳儀等人送來輓聯
    人藝演員王剛說,人藝一直秉承「先做人,再演戲」的傳統,朱旭老爺子在人品、戲格方面都是晚輩們的榜樣。藍天野老藝術家藍天野、呂中等也前來送別。老藝術家李濱憶起四十多年前,朱旭扎風箏,大家一起放飛的日子。她說,他的幽默是很深刻的,這與朱旭的自身條件有關係。
  • 命運多舛的老爺子朱旭:一歲被灌酒,說話結巴,兩個兒子皆失聰
    我就演在那個茶館,布景門口外頭,從這邊跑到那邊去的,後邊有人追著喊:抓住他。抓的就是譚嗣同餘黨。」 也不怪乎,他這麼一個先天條件完全不夠格,最後卻成了半個娛樂圈都尊稱一句「老爺子」的演員能被我們記住。 朱旭的一生,是命途多舛的。
  • ...但不要喪志」|馮遠徵|嶽秀清|濮存昕|呂中|藍天野|北京人藝|任鳴
    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表示,今年適逢建黨百年和新劇場落成,創作和演出任務比較重,明年則是人藝院慶70周年,預計下一個表演學員培訓班的招生時間最快也要到2022年底。在寄語學員時,任鳴表示,他自己這兩天一直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是否願意再拿出一年的時間這麼專注地去學習?我1987年進人藝時27歲,已經在這裡學習了33年,學習其實是一輩子的事。」
  • 朱旭去世,張藝謀寫下親筆信: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又一位老藝術家離開了人世,我們很多年輕人或許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卻一定聽說過他的作品,每個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現在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朱旭。這位88歲的老藝術家,15日去世了,《刮痧》、《洗腳》、《變臉》原來這些都是朱旭的作品,還曾經憑藉《變臉》獲得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藝人的獎項,這樣的老藝術家是演繹圈中的瑰寶。
  • 朱旭與英若誠告訴你:愛喝酒的老藝術家才是真藝術家
    很懷念那時候的「老人藝」,那是中國話劇舞臺最百花齊放的年代,藍天野、于是之、鄭榕、黃宗洛等等都是如雷貫耳的人民藝術家,當然,還有朱旭和英若誠。如今兩位老先生早已先後作古,但關於他們的故事卻早已成為了傳奇,我們不該忘記他們,也無法忘記他們。
  • 人藝演員隊制定管理制度 馮遠徵:把規矩變規定
    一般來說,演員隊長在劇院待的時間要比別人都多,像馮遠徵這種正當年、在外面也是戲約不斷的演員,是不願意把自己綁在劇院的。  「從幾年前開始,我無形中有了一種責任感,也正是這種對北京人藝的責任感讓我接受了這個安排。」馮遠徵說,現在他對接外面的戲很挑剔,今年上半年都在劇院演戲,隨後是在幾所藝術院校上課,要到8月份以後才出去拍電視劇《老中醫》。
  • 親朋好友送別葛存壯 影迷齊喊「老爺子一路走好」
    葛存壯告別儀式結束後,葛優抱著遺像護送父親上車。本報記者 鄧偉攝   早年他一步一個腳印,在影壇走出自己的反派之路;晚年他甘當綠葉,塑造出不少經典的正面角色。他就是葛優的父親、著名表演藝術家葛存壯。如今,他累了,去往天堂永遠歇息。昨天,葛存壯追悼會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除了眾多圈內好友,數千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影迷也前來送他們心目中的好演員最後一程,沒來得及進場的影迷更是急得在大門口跪送老爺子。
  • 93歲藍天野領軍出演 四代同臺演透人藝之《家》
    正如導演李六乙所言:「九年前我們排得比較紮實,而這次又是一個飛躍。」  藍天野三次結緣  幾代人藝人攜手回《家》  話劇《家》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由曹禺根據巴金的小說原著改編而成,被稱為曹禺的「第五部經典」。北京人藝曾於1984年將這部作品首次搬上舞臺,藍天野擔任導演。
  • 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 藍天野執導復排經典
    4月起,由老藝術家藍天野攜手劉小蓉聯合執導,由中青年演員共同演繹的《吳王金戈越王劍》將再登首都劇場。這部歷史劇由藍天野執導於1983年,歷經30餘年後再度上演,既是藍天野在導演領域的「復出」之作,也將是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的又一次集體亮相。5月,任鳴導演的法國劇作家勒內·福舒瓦的名作《油漆未乾》將再度上演,這部由歐陽予倩翻譯、歐陽山尊曾擔任藝術顧問的作品於2004年首演。
  • 北京人藝老藝術家胡宗溫病逝 藍天野楊立新等悼念
    藍天野:原來她的身體在我們這輩人裡是最好的 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與胡宗溫同為「人藝黃金一代」,他說,「原來她的身體在我們這輩人裡是最好的,我還曾經跟她開玩笑說以後我們的悼詞都得你來念。」在2012年人藝甲子院慶之際,天野、朱琳、鄭榕、朱旭等出演最後一場《甲子園》時,藍天野請所有演職員在一件T恤上簽名,當他看著那些筆跡,還想到老朋友胡宗溫,「聽說我們要來演這個戲,胡宗溫還給我打了個電話,她說自己又高興又難過,『你們都能上臺,但我不行了』,我聽了心裡很難受。」
  • 《完美有多美》定檔明年2.14 姜武朱旭再續"父子情"
    據悉,這是姜武《捉妖記》後又一部大銀幕力作,並且擔任本片監製,同時有朱旭、王德順等一眾老戲骨加持,令這部奇幻定位的電影更加值得期待。這也是姜武和朱旭繼1999年拍攝《洗澡》後,時隔十七年再度飾演父子。在這部電影中,除了有李乃文、杜維瀚、安琥、沙寶亮等人奉獻精彩演出,還分別邀請到80歲高齡的王德順和86歲的朱旭老先生出演。這是姜武時隔17年後,繼《高樓邊》《洗澡》後第三次與朱旭老合作,《洗澡》之後再度在大銀幕上與朱旭老先生飾演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