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受俄媒專訪 談執政理念和工作感受

2020-12-17 人民網安徽頻道

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就索契冬奧會、中俄關係、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前景等問題回答了主持人布裡廖夫提問。答問全文如下:

布裡廖夫:您對索契的印象如何?對俄方組織工作有何評價?對中國奧運代表團參加索契冬奧會的表現有何期待?

習近平:很高興應普京總統邀請來到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屆冬奧會開幕式。我專程來,就是要表達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我本人對俄羅斯舉辦索契冬奧會的支持。首先,請轉達我對俄羅斯人民的誠摯問候。

這是我第一次來索契,但我對索契早有所聞。我年輕時多次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這部著作。傳說普羅米修斯曾經被禁錮在索契的群山之中,索契保留著不少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遺蹟,這足以說明索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索契地理位置特殊,是地球最北端唯一屬於亞熱帶氣候的地區。這次來索契,所見所聞,果然名不虛傳。這裡四季常綠,藍藍的天,藍藍的海,有很好的天然高山雪場。索契人民熱情好客。索契很有活力,很有魅力,舉辦冬奧會再適合不過了。索契冬奧會之後,這裡的名聲會更大,更多的人包括中國遊客會慕名而來。

索契冬奧會組織工作是一流的。普京總統高度重視,親自抓籌備工作,俄羅斯人民全力支持。我相信,索契冬奧會一定會成為一次難忘的國際體育盛會,為國際奧林匹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我有三個祝願:一是祝願今晚的開幕式精彩紛呈,二是祝願各國運動員取得好成績,三是祝願索契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同中國城市間的友好合作關係更上一層樓。

2008年,中國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實現了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中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我們的目標是建設體育強國。上個世紀初,中國還處在積貧積弱的狀態,中國人就提出了三個問題,即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中國運動員什麼時候能夠得到一塊奧運金牌?中國什麼時候能夠舉辦奧運會?這3個願望,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已經全部實現了。中國人民感到無比高興,因此中國人民也完全能夠理解和分享俄羅斯人民對舉辦索契冬奧會的喜悅心情。

中國冬季運動項目特別是滑雪項目競技水平同冰雪運動強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近些年,我們在滑冰項目上進步較快,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項目上具備一定實力。今天上午,我見了中國體育代表團部分運動員、教練員。中國運動員為參加索契冬奧會做了艱苦訓練,他們會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努力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同時,中國北京市聯合張家口市已經向國際奧委會正式提出申辦2022年冬奧會,我們也是來向俄羅斯人民學習的,向俄羅斯運動員學習,向俄羅斯的體育強項學習,向俄羅斯舉辦冬奧會的成功做法學習。

布裡廖夫:去年您就任國家主席後,出訪首選國家就是俄羅斯,今年新年伊始,您出訪仍首選俄羅斯,對此俄羅斯人民倍感振奮。請問您作出這樣的決定有何考慮?您如何評價中俄關係現狀及發展前景?

習近平:去年3月,我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幾天後,就應普京總統邀請來到貴國進行國事訪問,貴國是我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第一個訪問的國家。那次,我同普京總統進行了長時間的議題廣泛、坦誠深入的交流,就加強中俄全方位戰略協作達成重要共識,作出全面規劃。此後我們又4次會晤和見面。昨天,我同普京總統會晤時共同作了回顧。我們共同推動兩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把兩國關係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合作優勢,雙方經貿、能源、高技術、地方、人文、國際事務等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促進了兩國共同發展繁榮,維護了國際公平正義和世界和平穩定。我對中俄關係發展取得的成果十分滿意。當前中俄關係發展是基礎最牢、互信最高、地區和國際影響最大的一個時期。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舉辦冬奧會是俄羅斯的喜事,也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盛事。中俄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我和普京總統是老朋友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鄰居和朋友家裡辦喜事,當然要來賀喜,同俄羅斯人民共襄盛舉。

昨天,我同普京總統再次舉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我們一致決定,要確保中俄關係繼續在高水平發展,加大相互政治支持,深入推進務實合作,拓展在國際事務中的戰略協作。我這次索契之行,標誌著今年中俄關係發展已經開了個好頭。

布裡廖夫: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您本人擔任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請問您的執政理念是什麼?中國下一步改革重點領域是什麼?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前景?

習近平:這是關係中國發展的重大問題。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至今已經35年多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還要繼續前進。我們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當前,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更加激烈,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們認為,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現在,同過去相比,中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要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改革的進軍號已經吹響了。我們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了集中力量推進改革,我們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我本人擔任組長,任務就是統一部署和協調一些重大問題,再把工作任務分解下去逐一落實。我把這叫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於擔當,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我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為什麼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經過長期探索,我們已經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只要我們緊緊依靠13億多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們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最終實現我們確立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布裡廖夫: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快一年了,領導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您的感受是什麼?您個人有哪些愛好?最喜歡哪些體育運動?

習近平: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國土,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還不高,治理這樣一個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我曾在中國不同地方長期工作,深知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層級方方面面的差異太大了。因此,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於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

談到愛好,我個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遊、散步。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於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比如,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裡、萊蒙託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託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和情節我都記得很清楚。

說到體育活動,我喜歡遊泳、爬山等運動,遊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特別是冰球,這項運動不僅需要個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團隊配合和協作,是很好的運動。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
    原標題:盤點: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就自己的執政理念暢談了感受。他深有感觸地講到:「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國土,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還不高,治理這樣一個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
  • 習近平的執政新理念:重點八個字!
    ■「貴在落實,崇尚實幹」:習近平一貫倡導的執政理念  「貴在落實,崇尚實幹」,是習近平在長期的地方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執政理念。  早在1982年至1985年任正定縣委副書記、書記時,習近平就提出:「要堅決改掉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唱高調、尚空談等假大空惡習。
  • 習近平:要十個指頭彈琴
    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新華社發   在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出席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後,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晚回到北京。訪問俄羅斯期間,習近平7日在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就索契冬奧會、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前景等問題回答了主持人布裡廖夫提問。   談執政理念   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問:請問您的執政理念是什麼?中國下一步改革重點領域是什麼?
  • 習近平:我的工作是為人民服務,很累,但很愉快
    此前,北奈爾斯高中中文班40多名學生用中文寫信給習近平,詢問習近平的工作、生活情況和個人愛好。△感受一下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時間(視頻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屬於勞動者的節日,在這個假期,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習近平主席治理這樣一個大國的工作心得和感受。
  • 天天學習|一則古語看習近平問計於民的執政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多次召開會議徵集各界人士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並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
  • 外國政要對習近平的15個評價
    在這些政要與友人眼中,習近平是一位怎樣的領導人?是什麼讓習近平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習近平的個人魅力、工作風格與執政理念不僅迅速贏得了億萬人民群眾的歡迎與信賴,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與贊同。青梅煮酒論英雄,冰心玉壺交摯友。本期學習小組(微信ID:xuexixiaozu)特地整理7個國家和地區,15位政要、友人對習近平的評價。
  • 習近平地方履歷:理念與特點
    基於對中國地方精英的觀察發現,作為地方領導,習近平的個人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他特別善於團結人,另一方面是,他注重全國一盤棋,配合中央的領導 對於中國現任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從政履歷最常見的說法是,「他是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基層做起的」。
  • 習近平談訪俄:我不是痛並快樂著 是累並快樂著
    中國新任國家元首將首訪定在俄羅斯,以及俄方做出的種種安排,都在凸顯中俄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本刊記者/田冰(發自莫斯科)當地時間3月22日11時55分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2號機場。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受到俄遠東地區發展部長伊沙耶夫的熱情迎接。俄政府在機場舉行了迎接儀式,習近平檢閱了俄三軍儀仗隊,並觀看了分列式。
  • 專訪: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大有裨益——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新華社莫斯科10月17日電 專訪: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大有裨益——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新華社記者欒海「《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包含了治理國家的大量細節要點和處理重大問題的感悟,其中很多思想富有革新和哲學性。」
  • 俄媒:售貨亭將重回俄街頭 或創造25萬工作崗位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工貿部副部長維克託·葉夫圖霍夫10日表示,售貨亭和零售攤將重現城市的街頭巷尾。據俄新社2月10日報導稱,葉夫圖霍夫介紹說,大型商貿網點如今已佔到市場份額的30%至40%,然而,那些希望擺攤設點出售自家商品的生產者數量非常多,「倘若將俄國內零售業與其他國家進行對比,會發現我國以千人計算的貿易平臺的面積尚不及很多歐洲國家的一半,而小型流動零售攤點堪稱貿易中的最重要環節,它無處不在」。
  • 俄媒記者在四川感受中國繁榮:不來太可惜了
    原標題:俄媒記者在四川感受中國繁榮:不來太可惜了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俄羅斯《星火》周刊記者阿爾圖爾·阿加福諾夫近日來到了中國四川省,見證了當地的繁榮。對俄羅斯遊客來說,還未能感受四川之美著實可惜:位於中國腹地的四川省是歷史文化最富生機的省份之一。該省有多處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既是熊貓、花椒和絲綢之鄉,又是道教聖地。不過,在成都迎接遊客的不是古城牆,而是寬闊的高速公路和鱗次櫛比的高樓——這裡幾乎看不到低層樓房。成都郊區也在實施大規模建設工程。儘管人口已經突破1600萬,但這座城市仍在積極發展。
  • 賴清德為何跑遍三大綠媒接受專訪
    不過賴清德在2日最新播出的專訪中表態支持蔡英文,還主動就柯文哲之前提到蔡英文「被太后、太子綁架」說法提出澄清。看來「蔡賴菊」的三角關係到目前為止相當穩固;但年底「九合一」選後,若民進黨戰果不佳,就會有新局面了。   扁系凱達格蘭基金會所屬「新臺灣國策智庫」日前發布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調顯示,57.7%的民眾不支持蔡英文2020年競選連任。
  • 【要聞快訊】牢記囑託丨梁潤江: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於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四則)
    >▲青塘鎮開展蚊媒密度監測預防蚊媒傳染病牢記囑託丨梁潤江: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於人大工作的全過程11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潤江在接受英德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市人大常委會將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親民為民愛民的思想源泉,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博大的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於人大工作的全過程
  • 專訪: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
    :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訪俄羅斯記者協會主席索洛維約夫  新華社莫斯科9月2日電 專訪:媒體合作有助於增進俄中民眾的文化認同——訪俄羅斯記者協會主席索洛維約夫  新華社記者劉洋  「文化認同對於發展俄中關係十分重要,媒體合作在這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 多語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捐贈儀式在北外舉行
    多語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捐贈儀式  餘富文向北外圖書館捐贈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八個語種320本圖書,賈文鍵代表北外接受贈書  彭龍對餘富文向北外圖書館捐贈多語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表示感謝。他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語種版本,自2014年9月發行以來,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全球發行537萬冊,創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著作海內外發行的最高記錄。多國政要、專家學者向本國國民推薦過此書。
  • 汪泉談聽取省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省長吳政隆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貫徹報告精神,昨天,正在南京參會的省人大代表、常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汪泉接受了本報專訪。  汪泉說,上午,常州代表團認真聆聽了吳政隆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政治站位高、奮鬥指向明、部署任務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報告。
  • 陳水扁登日媒頭版「教蔡英文執政」沒違規 臺媒:阿扁將強勢回歸
    據臺媒報導,近日,「保外就醫」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高調接受日媒專訪,又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指導棋」,全然不顧「保外就醫」限制條件,引發島內熱議。臺中監獄判定陳水扁行為不構成違規。臺灣《聯合報》發文表示,陳水扁吃定了中監、「法務部」「行政院」與蔡辦,從以前的登臺、錄像致詞、一直到現在教蔡英文怎麼執政,看來陳水扁年底前將強勢回歸。據悉,依照臺中監獄規定,陳水扁「保外就醫」條件為,「不能從事與醫療無關活動、不能接受媒體採訪、不能參加政黨公開活動」,選舉造勢也不能參與。
  • 外國政要和媒體眼中的習近平:肩負全面喚醒這頭獅子的使命
    習近平提出「第五個現代化」,在觀察人士看來,他顯然具有洞悉世界政治發展潮流的遠見和自覺順應時代發展改善中共執政方式的自覺性,即拋除一切人治思維的痕跡,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現代化的執政黨;同時,將社會矛盾的解決納入法制化、有序化的模式當中,有效地將自己的執政行為規範化,化解社會矛盾對執政根基的衝擊。其中,信仰的整合與理念的革新都將在「第五個現代化」的落實過程中同步進行。
  • 肖戰接受專訪,淺談爆紅後的感受和私生行為
    在《誅仙1》發布會結束後,肖戰接受專訪,專訪中肖戰談及了自己爆紅的感受以及「私生行為」。他表示自己有時候會很晚回酒店,每次都要酒店的工作人員幫他開門,總是會有粉絲在酒店等自己收工,對此他十分感動,但是他覺得大家應該理智一點,以後肯定會有更好的見面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