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 文 劉力 圖
8月29日,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初賽首場評審會,在重慶市巴川中學校銅梁校區舉行。巴川國際教育集團分賽區,集合巴川系7個校部、上千餘幅學生的優秀畫作、書法作品,角逐270個進軍重慶賽區決賽名額。組委會邀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法家李中華,香港紫荊雜誌重慶聯絡處主任仇漩等擔任評委。
走進評審室,只見同學們經過一個暑期精心準備、專心創作的作品,按照幼兒組、小學組、中學組,毛筆書法類、中國畫類、西畫類共九個組別分門別類整齊擺放。據該校美術老師王滿意介紹,這些作品是從巴川系7個校部,近萬名學生的作品中,經層層篩選,是進入到分賽區評審的最優作品。評審們一走進評審室,讚嘆聲不斷。「沒想到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對繪畫、書法技法的掌握,真的很不錯!」本次評審會主席、著名書法家李中華不吝溢美之詞。
學生的繪畫作品形式多樣,有水彩畫、油畫、線條畫、木版畫等。而書法作品,也涵蓋了楷書、隸書、篆書等多種字體。內容題材多樣,包括戰疫主題、重慶風景、工筆花鳥、古詩詞等等。令紫荊杯書畫大賽重慶賽區組委會公益大使周星雨驚喜的是,本次巴川國際教育集團分賽區的作品中,以川劇為題材的作品多達十幾幅。「我自己本身是一名川劇演員,從學川劇到現在,已經16年。川劇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需要年輕一代的傳承,並發揚光大。」周星雨說,「我可以看出來,畫畫的孩子,應該對川劇本身也有一定了解。因為畫裡面的服裝、頭飾、妝容,都畫得非常細緻、到位、考究,可謂是還原了川劇人物的真實狀態,看了讓人眼前一亮。本次比賽,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也是我們重慶本土文化與港澳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平臺」。
現場,一幅描寫《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書法作品,引起了評委們的注意,其主題立意,通篇小楷,筆法流暢,疏密有致,獲得評委們諸多肯定。
「我從小就對書法感興趣,三年級的時候,開始自己通過臨摹練習書法,後來又在興趣班跟著老師學習。參加此次比賽,我之所以選擇書寫『安全法』這個題材,是因為我自己對法律感興趣,還曾參加過法制演講,另外,這個題材也緊扣大賽主題。」這幅書法作品的參賽選手名叫周鵬程,是巴川量子中學初三的學生。
其表示,為了完成這幅作品,她先去買了相關書籍回來,熟悉內容後,才開始書寫。大概寫了四天,才完成了這幅數百字的書法作品。
據了解,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設九龍坡區、南岸區、渝北區、璧山區、銅梁區、梁平區、巫山縣、巫溪縣、兩江新區、高新區10個區縣分賽區和人民小學、巴川國際2個教育集團分賽區。本次評審,是重慶賽區初賽的首場評審,其他各分賽區的作品評審將在8月29日至9月7日陸續進行。入選決賽作品將在2020年9月8日起進行網絡專題展示,在9月30日前評選產生540幅優秀作品,參加香港總決賽角逐。
大家談: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法家李中華:
我進入評審室,看到這些繪畫、書法作品,第一反應是覺得學生的作品,整體能達到這個水平,真的很不錯。
首先,我覺得在選題內容方面非常豐富,孩子們通過畫筆,以各種形式展現,不僅立意高,且創意十足。而書法作品的內容同樣豐富,除了寫傳統的詩歌、散文,還有一些緊扣比賽主題的內容作品,不僅書法本身有可看性,內容也有可讀性。
第二,從繪畫和書法技巧本身來看,幼兒組、小學組的繪畫作品,色彩比較豐富、豔麗,展現出了孩子們的天真浪漫。而中學組的繪畫,不管是色彩搭配,還是線條處理,都比較趨近於專業化,從細節處展現出了他們的美術功底。而書法作品方面,從孩子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書法的基本結構,掌握的比較紮實。比如楷書,他們能寫出楷書的端莊、優雅之感。
這次首輪評審,作品整體水平較高。我在挑選時,主要也是根據作品的立意、技巧、創新等方面,來進行挑選。
市政府外辦新聞處處長李平:
這裡面有不少作品體現出了「家國情懷」,孩子們用自己手中的筆,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讓我震撼,為我們下一代點讚。
同時,本次的書畫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現我們重慶的文化和城市風景,我們的同學,表現出對家鄉的熱愛,以書畫宣傳家鄉,讓港澳的青少年能通過他們的作品,了解我們重慶的山水、城市和文化。這就像一封邀請函,邀請他們來我們重慶做客。
另一方面,很多同學,甚至是小學組的同學,他們把港澳主題和我們重慶的主題,在一幅作品中進行了非常有創意的融合,雖然他們的筆法可能還比較稚嫩,但他們小小年紀,卻表達出內地與港澳一家親的這種情感,讓人欣慰。
重慶市巴川中學校校長蔣揚勇:
藝術會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正因為認識到藝術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學校,很注重對孩子們藝術的啟蒙和教育。參加比賽時,學校也有專業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這些畫裡面,有一幅「掃黑除惡」主題的卡通畫,出自幼兒組一名學生之手。學校很多美術組老師看到後,都覺得很有創意。畫上面畫了一隻大蜘蛛代表黑惡勢力,蜘蛛網上的飛蛾等代表弱勢群體,而右上角有隻蜥蜴卻吐出舌頭準備吃掉蜘蛛。
這幅畫完全是小孩子的角度,以他們的角度,來展現「掃黑除惡」裡的關係,很直觀,也很有趣。並且,畫上面的蜘蛛網形式感很強,因此,這幅畫得到了不少美術老師的好評。
香港紫荊雜誌重慶聯絡處主任仇漩:
今天的作品真的非常讓人興奮。這是「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連續舉辦了六屆以來第一次在重慶設立分賽區,重慶賽區的同學們在繪畫和書法上的表現,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有好多作品都非常棒,主題創意、書畫技法均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
我們在暑期開展了一系列的公益寫生活動,其中一場就在我們銅梁的安居古城。我很高興的看到,同學們除了在弘揚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之外,還用畫筆把我們重慶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重慶現在在香港澳門有很大的關注度,我相信這些作品裡的重慶美景美食,會讓更多香港的孩子愛上重慶,想來重慶走一走,看一看,和我們重慶的孩子交朋友。
今天的評選是我們重慶賽區初賽的第一場評選,驚喜不斷,後面還有11個分賽區的作品即將登場,我們充滿期待。
新聞多一點:
巴川中學藝術、文化教育兩不誤
重慶市巴川中學校發源於銅梁區,系重慶新鷗鵬集團投入巨資創建的一所優質民辦學校。
「我們學校曾獲得團體類市級一等獎以上30餘項,學生個人曾獲得市級一等獎以上500餘人次。」據蔣揚勇介紹,學校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就,是因為學校一向注重對學生藝術方面的教育。並有強大的藝術專職教師團隊支撐。「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說過,從小學到大學都要學書法,要把書法作為推進國際傳播的一項重點工作。書法不僅要進校園,還要出國境,講好中國故事」。所以,巴川國際教育集團分賽區參加本次「紫荊杯」書畫大賽,由校長助理梁世勇專門負責,在暑假還組織上百名學生回校培訓,足見學校對學生藝術方面教育的重視。
蔣揚勇告訴記者,學校在注重藝術教育的同時,對文化課也沒有落下。2019年高考,學校實現新突破,清華北大錄取了10人,95.3%的學生被雙一流大學以上高校錄取,延續了「高考100%上重本」的輝煌業績。
「在我看來,現在,孩子們也許只是單純的喜歡畫畫、書法,但長大以後,我相信他們會因為畫畫、書法,而感到幸福」,蔣揚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