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靠譜嗎?

2021-02-26 利維坦

© ondio

以貌取人的理論基礎是「相由心生」。我們在使用「相由心生」這個詞的時候,大多是想表達「人的外在相貌會受到內在心境、性格、情緒影響」的意思,即(他者的)相由(是者的)心生。

但其實,「相由心生」還是個佛教詞彙,意指世事不存在定相,一個人的內心所想將會影響他對外在事物的看法,即(他者的)相,由(自己的)心生從這個視角來看,「相由心生」也可以是我們拒斥「以貌取人」做法的原因——在這裡,以貌取人的近似詞是「以己度人「,及以自己的想法揣摩他人。「相由心生」一詞的兩種含義,居然有了主客觀視角上的對立。

在蝦米、網易雲、QQ音樂上搜索

【利維坦歌單】即可獲取

顏值即正義?

「第一印象」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你的新朋友、面試官或者相親對象,會在初次見面時就對你的長相、性格、言談乃至人品有了直觀判斷。儘管這個判斷很倉促,但卻消不掉改不得。而作為當事人的你,對於自己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卻往往不得而知。

不僅如此,所有這一切發生得非常迅速,你也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留下新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多迅速?一小時?一刻鐘?還是一分鐘?

很不幸,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從看到一個陌生人到形成第一印象,我們只需要0.1秒。它真的是眨眼間的事,因為人類完成一次眨眼所需要的平均時長,也是0.1秒。

© wattpad

但即便是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我們也已經對他人有了個初步評判。時長受限,做出這個評判的基礎往往也只能是外貌。

這並不公平。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相當氣人的規律:越是好看的人,越容易在第一印象裡被評價為正向。比如更健康,更成功,更善良——我們的大腦會理所應當地認為,顏值即正義。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11/j.1467-9280.2006.01750.x?ssource=mfc&rss=1)

套用心理學的概念,這叫暈輪效應(halo effect),指的是我們的認知結構有時候會放大一個人(或物)的優點,因此很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愛一個人,連那什麼都是香的。

© b2bleadblog

一個樣貌失禮的我,如何安慰一個同樣磕磣的你?也許你會覺得自己被忽視,很委屈,甚至抱怨人們只看表面,社會膚淺——但是很抱歉,科學家發現:連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也是顏控。

早在1991年研究人員就觀察到:即便是3-6個月大的嬰兒,視線也會明顯表現出在高顏值臉蛋上會停留更久的特徵。而在大約一歲左右——也就是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肢體反饋能力後,他們也會對長得好看的表現出更積極的反應。

(psycnet.apa.org/record/1991-12212-001?doi)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類其實非常擅長以貌取人——單憑長相,我們就可以對一個人的很多特質做出判斷(當然,準確率高於隨機瞎猜)包括但不限於智商高低、外向程度乃至男性的性取向。在樣貌管理這件事上,上點心沒啥毛病。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146167206294871)(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2656609000804)(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103107001783)

擅長,是因為我們有理有據。研究發現,相較於長相平平的人,高顏值群體往往性格更外向,也更受歡迎,有著較強的社交能力;一個寬臉的CEO所領導的公司,業績往往比一個瘦長臉CEO領導的公司要好——這我們甚至能在卷耳猴群體中觀察到類似的現象,面部更寬的卷耳猴更具有群體領導力。社會看臉論再次得到了實錘。

(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0033-2909.110.1.109)(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76278/)(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8/110825152503.htm)不好看的人佔據了「靠本事吃飯」的道德高地,而好看的人卻暗自享有了進化優勢。

況且以貌取人這樣的事情,我們其實真沒少幹。

© justpo

「以貌取人」簡史

按照古籍記載:伏羲長了條「蛇身」,黃帝長了個「龍顏」,先主劉備兩耳垂肩,西楚霸王雖然自刎烏江畔,那也是跟舜帝一樣天生雙瞳。相比之下劉邦算是比較低調,不過只是左腿上長了72顆黑痣而已,恐怕只有周文王的「四個乳頭」能夠與他相提並論。

我們的先祖自古以來就有著「聖人異相」的觀念,又在田園牧歌的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及形成經驗的經驗——辛辛苦苦種的瓜,總得通過辨色、拍打等一系列「相瓜」手段的鑑定,才能保熟。因此,先祖們發展出系統龐大的相人之術,不足為奇。

古人認為,人稟命於天,則表候於體。人體本身就是所處四維時空的縮影,旦夕禍福、富貴貧賤的信息早就暗含在了身體裡,這般天人合一的信條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量子物理學家戴維·玻姆(David Joseph Bohm)早年間提出的「宇宙全息論」,即: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

我國古籍中的相面圖示。© 《管輅神相秘傳》

因此只要把握住規律,就可以從體表特徵看出一個人的命運休咎。這般樸素卻浪漫的認知觀念浸飽了五千年的秦淮水霧,推演著眾生的喜怒哀樂、流浪生死。

據說即便是到了1935年,北平市公安局編輯編印的《警務旬刊(第十期)》裡還建議「警察巡邏的時候,可以根據面相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可疑」。作者將嫌犯的面相分成了五大類:亂暴相、貪慾相、虛榮相、陰險相、怠惰相。不僅如此,裡頭還記載說「額扁平、眼大突出的,可能會殺人放火;面肥大,鼻尖勾的,可能會偷蒙拐騙;眼眉低垂,下唇肥大的,可能會搞婚外戀……」

長得醜未必有罪,但至少有犯罪嫌疑。

用經驗解釋世間萬象是我們人類的慣常習性。因此不只是古中國有相術一說,早期希臘也曾有過面相學興起的苗頭,我們可以從亞里斯多德的《前分析篇》的隻言片語中看到端倪:

假定身體可以和靈魂一同被自然所改變,

那麼我們的確有可能從一個人的外貌特徵中推斷出其性格。

同時代的畢達哥拉斯還曾經拒絕過一個名叫塞昂(Cylon)的追隨者,因為他覺得賽昂的外貌透露出了其人「不太好的性格」。

17世紀一張關於人與獸容貌相似性的版畫。© Charles Le Brun

西方的相面術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鼎盛,成了一本正經的「偽學問」——13世紀的英國甚至開始在大學課程裡將其作為一門專業課程教授給學生。值得一提的是,達文西在他晚年就曾稱面相術為「沒有科學依據的妄想」,不得不說是一股清流。

另一方面,西方相面術也有了更多分支、變形或者衍生,比如18世紀末期出現的顱相學。顱相學相信顱骨的形狀是思想的地圖,心理功能與大腦的特定區域相對應,所以通過觀察顱骨,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品性。比如說,如果一個人腦殼上「負責掌管記憶的區域」較為突出,按照顱相學的理論,這個人可能就有比較好的記性。

一張1883年的顱相學圖表。© wiki

在這套理論的鼎盛時期(19世紀20-40年代),還有專門收錢幫人看顱相的顱相師行當,有點像支攤算命。僱主在僱人之前,就可以先聘請一個顱相師來幫忙看看應聘者的腦袋,以此來判斷其人是否足夠誠實努力。

儘管現在看來,這套早已被斥為偽科學的理論就像是地攤文學一樣不真實,但卻也是神經科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而其將大腦分區的思路也給了後續研究者十分重要的啟示。

「相由心生」的科學依據

達文西雖然對相面術不屑一顧,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認為面部表情留下的痕跡可能暗示著性格特徵。例如,他寫道:「眉毛間有深而明顯的皺紋的人都是易怒的人。」

© pinterest

心理狀態的確會塑造你的樣貌。笑、怒、哀等情緒,會因其各自對應的表情而在臉上留下諸如笑紋、皺眉紋等線索。用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奧波特·伯拉克(Leopold Bellak)的話說:一個人最本源性的情感或習慣性的姿態,往往能夠「凝固住」面部的肌肉。久而久之,就會在臉上印下情緒的影子。

2009年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也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參與實驗的本科女生只需要通過男性的臉部照片就能準確評估他們的攻擊性。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女生們的評估結果與照片中男性的面部寬高尺寸之間存在聯繫(無論他們是什麼表情)。也就是說——臉越大的男性似乎越容易被女性視作有潛在的高攻擊性。

(brocku.ca/psychology/research/infantchild/CarreMcCormickMondloch_09.pdf)

研究人員推斷,這可能是因為憤怒的表情往往意味著皺眉和嘴角下拉,這兩個動作鍛鍊了面部肌肉,所以容易憤怒的人臉也會更大一些;也有可能是因為寬臉暗示了較高的睪丸激素水平,而高睪丸激素也容易表現為高攻擊性,因此高攻擊性與臉的寬度就形成了裙擺效應。

但並非所有已發現的面部特徵與性格的聯繫,都可以用生理學知識解釋。例如,突出的顴骨和高挑的眉毛已被證實是可信賴的標誌。但是顴骨形狀和眉毛高度並不會受到某種特定表情的塑形,而是由基因決定的。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5419044_Social_Attributions_from_Faces_Determinants_Consequences_Accuracy_and_Functional_Significance)

© shmula

所以該怎麼解釋顴骨、眉毛和可信任度之間的關聯?我們不妨先了解下另一項研究。

曾有學者研究過刻板印象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他們發現,如果老師對於不同體徵美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行為預期,學生為了讓自己的自我認知和周圍人的評價保持一致,會跟隨著評價去改變自己的著裝乃至自我認知,以此來符合別人對他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他們日後的發展就會相應地慢慢往老師所預期的那樣靠近。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628195_The_role_of_physical_attractiveness_in_adjustment)

這個現象顯然對於體徵美水平較高的學生很有利,而對於體徵美水平不如他人的學生來說則非常不公平。刻板印象的影響力令人擔憂。但另一方面這項研究也說明:雖然外表因其與生俱來的性質,是獨立於人格的——但同時外表也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這些外部環境又會反過來影響自身人格。

同理,值得信賴的品格並不會讓一個人的顴骨越來越突出,眉毛越來越高。反而是——一個生來就高顴骨高眉毛的人,可能打小就會因為這些特徵而受到他人的信任,而這樣的信任則會形成一個真實的人設,久而久之那些特徵又會成為可信賴的標誌。

上圖是要求參試者分別對(a)能力、(b)支配力、(c)外向程度、(d)可信任度進行評分的結果。各指標的評分往右依次升高。© psychologytoday,Olivola

其實在面對面的接觸中,聽覺線索(比如說話的速度、重音的位置、語氣助詞的使用)、觸覺線索(比如皮膚的質感、握手時的力度)和嗅覺線索(頭髮的油味、體味、口氣)也都會參與到對一個人的感知過程中——我們的大腦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這些來自不同渠道的紛雜信息,最後形成一個綜合印象。

即便只是「貌」,也不僅僅是長相那麼簡單,你的髮型、穿著、儀容、面部表情乃至身體的姿勢都在往外輸出各種信息,比如年齡

年齡是可以量化的,但年齡帶來的老化感卻是一股綿柔之力。沒有人會每天去細數自己的眼角又增添了幾道皺紋,或者是面頰的榮光又黯淡了幾許——人的一生中,五官往往不會有太多變化,而我們卻總是在不經意間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也許是臨睡前枕邊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或者是某個清晨洗完臉後的猛一抬頭。

當你到了一個不再好意思稱自己為「年輕人」的歲數時,工作與生活的壓力也將十分「應景」地慢慢浮出水面。你會慢慢發現,困擾你好幾天的腰酸又變成了背痛,兩年前你親自招進公司的實習生已經與你平級。


本就不再年輕的臉龐更因焦慮而加劇了老化——而你可能從始至終都未曾留意。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長相難以改變,但年齡可以。

明天未必只屬於年輕人,但總會屬於有準備的人。

推薦一款由碧歐泉男士出品的藍鑽緊緻套裝符合我們男人護膚的習慣和追求,每天只需三步,即可改善肌膚老化情況,幫助你重返年輕。簡單有效,方便快捷。

碧歐泉男士藍鑽精華

凝露質地,水潤觸感幫助吸收

淡淡雪松香味,帶你進入清冷晨間的寂靜松林


內在,更是關鍵

即透明顫菌發酵產物,可以將它理解為一種小分子高機能的護膚成分。它可以模擬肌膚最佳的代謝環境,提供肌膚代謝的所需養分,促進肌膚細胞的自我更新。同時,它還能滲透到肌底幫助調節水油平衡,修護皮脂膜,強化肌膚屏障,從細胞層面激發細胞活性,提升肌膚免疫力,達到修復的目的。萃取自純淨深海中的藻類植物精萃——生長在深海的兩大海藻,在極端壓力下,依然能保持葉片的張力和穩定性。碧歐泉將此結構技術應用於藍鑽精華中,使得男性肌膚也能有深海藻類那般穩地支持的結構力,提升肌膚張力從而淡化細紋,不懼歲月損傷。

專利黑科技抗老成分,能通過刺激粘多糖GAGs的生成,提高細胞外基質間的水分含量。玻色因不僅可以促進粘附蛋白生成,令膠原蛋白排列更加緊密,從而增加肌膚彈性;還能刺激VII膠原蛋白新生——而這種膠原蛋白正是表皮和真皮的連接處(又稱DEJ)的重要組成結構。因此,玻色因也能有效增加DEJ的厚度,從而減少皺紋,令皮膚更加細膩飽滿有彈性。

使用前後對比圖:碧歐泉男士藍鑽緊緻套裝,可顯著減淡法令紋與眼周紋路,改善皮膚狀態,提升肌膚 亮澤感。

「相由心生」雖然靠譜,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讓自己變得更年輕。在這個「以貌取人」也有正當性的世界裡,容貌管理更顯重要。


碧歐泉男士現推出

藍鑽3步曲尊享禮盒


只需1550元

就可以帶走市場價1800元的藍鑽緊緻套裝

另有價值906元的贈品相送


點擊下方小程序,歸來仍是少年

你的青春,將由

碧歐泉男士藍鑽緊緻套裝

來守護

本文由TK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相關焦點

  • 相親究竟要不要以貌取人?
    在不知道更多信息的情況下,第一印象就成為了判定對方的關鍵,也就是傳說中的「以貌取人」。畢竟,眼緣是很重要的。如果第一眼看過去,連這個人的長相、穿著和氣質都不喜歡,那其實相親也就基本沒戲。因此,相親過程中,「以貌取人」並不是膚淺的表現,甚至十分靠譜。
  • 我們常說不能以貌取人,但又經常在以貌取人,這是為什麼?
    文 / Jia小殼以貌取人,常常是被作為一個貶義詞而存在。很多人都討厭別人以貌取人,覺得在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不了解真相之前,妄加判斷是一種不尊重別人,沒有文化修養的體現。如果你以貌取人,就會被貼上膚淺,沒有內涵的標籤。
  • 「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說?
    現如今是個看臉的時代。
  • 在生活中,你覺得「以貌取人」過分嗎?
    「以貌取人」其實並不過分,你覺得呢?蓬亂的稻草曾孕育著稻穀,很美眾所周知,我們都認為以貌取人是過分的,認為看中外表的人很膚淺,而且覺得對於醜的人覺得不公平。但其實,「以貌取人」也確實不過分,我們有時候一堆人在討論那些男女生小心思的時候,也都是從「外表開始」討論的。比如,在大街上,看見帥哥美女,我們都會忍不住多回頭看一眼,甚至會是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直到那個美麗的「她/他」走遠走進人海中,才發覺性的回頭。
  • Appearance是容貌的意思,那「不要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翻譯呢?
    所以我們就不能以貌取人,想要了解一個人還是要和對方一起長時間相處之後才能知道對方的性情!那麼「以貌取人」用英語該怎麼說呢?我們現在就來拆分一下這個成語,逐個分析、翻譯哦~「容貌」是「Appearance」,「人」可以用「Person」來表示,那「取」應該怎麼表示呢?
  • 以貌取人
    【成語】: 以貌取人【拼音】:yǐ mào qǔ rén【解釋】: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 蘭州市食藥檢驗所舉辦市民開放日 購買食品切勿「以貌取人」
    市食藥檢驗所舉辦市民開放日 購買食品切勿以貌取人活動現場每日甘肅網3月1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杜志超文/圖)「我想知道青椒裡面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朋友群裡買的保健品靠譜嗎?」「幹玫瑰的顏色特別鮮亮,會不會有問題?」3月15日,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市民開放日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將日常生活中心存疑慮的食品、化妝品、保健品送來檢驗。
  • 經常聽人說不要以貌取人,那麼「以貌取人」是怎麼來的?
    不要以貌取人,說明以貌取人在社會上是很平常的事,是人和人見面後的第一反應。反對以貌取人、倡導人人平等是社會的進步,但「以貌取人」從中醫角度來講還是有些道理的。被以貌取人者,生活作息不規律,受家庭、環境等因素影響,對身體造成了嚴重傷害,以至於沒有了應該有的「貌」,也就不能怪別人以貌取人了。補救措施:認識自己,修身養性,提高能力,改頭換面。以貌取人者,需要足夠的知識經驗和判斷力,才能以貌取人,否則還是要以實踐來檢驗別人,避免偏見,錯失良材。以上道聽途說,不足為信。
  • 老祖宗的2句識人術口訣,教你「以貌取人」,八九不離十
    「以貌取人」到底靠不靠譜,眾說紛紜,且同一個人的前後說法有時也不一致。比如,鬼谷子先生提出了「相由心生」的識人術,但他自己又說:「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即僅從外形來看相,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裡看豹子,看不到全貌。
  • 「不要以貌取人」,英語怎麼說?
    我們都知道不應該以貌取人,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還是會這麼做。Maria is only fifteen years old, but she is very mature and knowledgeable, so it shows you ca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別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說?
    有些時候,「以貌取人」 其實也挺科學的,畢竟相由心生,只要你閱歷夠、眼光獨到,你就會發現很多人世百態真相。"不要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說?今天我們來學5個地道英語說法吧。單詞「looks」是look的複數形式,指「長相,外貌」;而形容詞「deceiving」的意思是「具有欺騙性的」。
  • 記住老祖宗的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所以說,真正的識人術並非「以貌取人」!其實,老祖宗識人術的精華,全在「言行舉止」這4個字上;記住老祖宗的這4字識人術口訣,不再以貌取人,看人一看一個準!下面琢磨君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通過這4個字識人和辨認!
  • 8張插畫告訴你:以貌取人是錯誤的!永遠別通過封面去判斷一本書
    8張插畫告訴你:以貌取人是錯誤的!本文分享的這8張插畫,旨在提醒大家:以貌取人是錯誤的!永遠不要通過封面去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即使是人的內心,也會在同一時刻充滿快樂和悲傷!你能說這樣的女孩是不好的嗎?5.懶漢、懶骨頭根據插畫,我們很容易理解人們為什麼給這個胖男人打上「懶漢、懶骨頭」的標籤,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胖,但事實上卻是這個男人為讓小動物們取暖,而選擇將他們放在了自己的衣服裡,因此才造成了視覺上過於肥胖的現象。
  • 「以貌取人」英語怎麼說?
    今天來學習一下對應的英文表達~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以貌取人Tam is very single-minded. He always judges a book by its cover.Tam很狹隘,總是以貌取人。
  • 不要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表達
    #英語豐富多彩的習語#還記得習語 close the books 的寓意嗎?今天又帶來一個包含 book 的習語 can't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用來表示不能以貌取人,寓意:outward appearance cannot be an indicator of the value or worth of someone or something
  • 網友:原來以貌取人是對的?
    文章的觀點說以貌取人是對的?我乍一看,不以為然,疑惑不解。心想,人怎麼可以那麼膚淺的以貌取人呢?但在生活中,長相和衣著,如同一面鏡子,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在的某些東西,折射出一個人的知識閱歷,指折射出一個人對生活,對他人,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因此以貌取人在某種程度上有些道理。
  • 「不要以貌取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不要以貌取人,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勿只憑外表判斷;不能以貌取人I know she's a little frumpy, but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man!我知道她穿得傻裡傻氣的,但是請不要以貌取人。
  • 做人以貌取人,不如誠心待人
    以貌取人是一種流於膚淺的判斷,這種判斷背離了尊重和平等的標準。誠心待人是一種真誠待人的態度,是以尊重和平等為標準來對待別人。01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接觸衣著考究、相貌俊俏的人,對於那些衣衫襤褸、相貌醜陋的人,許多人會遠離,這是一種以貌取人的做法,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是不對的。
  • 我們生活中以貌取人的行為是否正確,人的相貌真的很重要嗎
    我們生活中以貌取人的行為是否正確,人的相貌真的很重要嗎?生活中大家是否有因為某個熟人相貌太醜而不願接觸的事情,或是由於自身容貌問題導致的相親戀愛或是應聘時的失敗問題呢?今天大家來探討一下。並不是說真的是要我們以貌取人,要多漂亮,而是相由心生,但凡相貌醜陋、眼斜嘴歪之人心術定有不正之處,這大概也就是我們很多企業為什麼會在用人招聘的時候要求五官端正的原因吧。
  • 學習成語為實用:「以貌取人」有什麼不對?
    所以, 後來孔子自己檢討自己,說:「看來以貌取人是不對的,僅憑長相和言語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準確的。」這個小故事也是「以貌取人」這個成語的出處之一。所以,今天我們在用這個成語的時候,都是說「以貌取人」是不對的,要看一個人的真實本領,要看一個人的實際能力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