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竇太后縱然十分偏袒愛護她的小兒子,但若是由此而導致慘絕人寰之事的發生,那她豈不是大漢王朝的大罪人?如此一想竇太后終於想明白了,從此之後徹底死了心再也不提立梁王劉武為儲君的事。
梁王決定到長安去負荊請罪,景帝原諒了梁王
竇太后雖然被說服了可梁王劉武卻不甘心,好事被袁盎搞砸後劉武怒發如狂怨氣無處發洩;便聽了手下近臣楊勝、公孫詭的主意派刺客前往長安,把以袁盎為首的十幾位朝廷重臣全部刺殺了。
刺殺事件對朝廷的震動極大,天子腳下竟然有如此膽大包天之人;連朝中重臣都敢刺殺而且一殺就是十幾位,一夜之間群臣人人自危,但略加思索心中卻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群臣都能看出這其中的蹊蹺,景帝當然也不例外於是便派出酷吏去調查;這個酷吏叫郅都綽號蒼鷹,執法剛正不阿,許多被他整過的權貴看到他比見了閻王還害怕;郅都是個幹臣事情很快就調查到楊勝和公孫詭的身上。
但當景帝派人去捉拿這兩人時,劉武卻將二人藏了起來死活不交;這下景帝也生氣了,但他素來有耐心於是一天發一道詔書去催,連下十幾道詔書後,劉武終於有些抵受不住了。
這時梁國大臣韓安國便出面了,他先是開導性地問說在景帝心中劉榮和梁王哪個親?等到梁王回答劉榮親後,韓安國便說劉榮是皇上的兒子,以劉榮與皇上如此親近的關係,可皇上還是把劉榮廢掉了。
皇上孝順大王你現在有老太后撐腰,所以並不懼怕皇上;可是老太后百年之後怎麼辦?那時候皇上若要殺你,恐怕再沒人能保護得了。梁王一聽終於害怕了,楊勝和公孫詭對劉武十分忠心。
為了不連累劉武只好畏罪自殺了,讓梁王將二人屍體交出去請罪;刺殺事件就這樣告一段落,這件事很快就傳到竇太后耳中,竇太后知道後又傷心又害怕,袁盎所說的五代之亂音猶在耳,兩個兒子就在自己眼前鬥了起來。
想到驚心處竇太后不由得寒毛直豎,立梁王為儲的打算從此徹底湮滅絕口不提;而在韓安國的建議下梁王決定到長安去負荊請罪,經過長公主的求情也為了不傷竇太后的心,景帝便原諒了梁王;梁王的儲位之爭就這樣劃上了句號,由於心中失落梁王回到梁國不久就死了。
作者簡介:閒散的學習,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