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職業學院院長 溫金祥
問
Qustions
&
答
Answers
Q
溫院長,您好!煙臺職業學院作為全國「雙高計劃」立項建設院校,如何發揮區域職教龍頭作用,為「高地」建設貢獻力量?
從全國1400多所高職院校躋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之列,這是學院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我們倍感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國家「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在山東啟動,為學院的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優質平臺,全院上下把握機遇,順勢而為,把學院建設成「省內領先、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高職院校,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院作為煙臺市唯一的「國字號」院校,先後參與了國家骨幹校、國家優質校項目建設,奠定了區域職教龍頭的地位。未來5年,學院將以「雙高計劃」建設為統領,全面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積極承擔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任務,圍繞新舊動能轉換、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在服務煙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的「三換」改造等方面,優化培養體系,創新服務模式,使學院成為煙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大本營,打造地方高職院校發展樣本。
A
問
Qustions
&
答
Answers
Q
煙臺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城市之一,同時又是山東省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片區,煙臺職業學院如何做好服務發展這篇文章?
多項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將有力推動煙臺經濟轉型升級,這其中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支撐非常重要。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實施「三個轉」工程,做好服務發展文章。
人才培養圍繞產業升級轉。緊密對接煙臺市八大支柱產業,在「模具設計與製造」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帶動下,建設3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3個重點專業群,形成「1+3+3+N」專業集群體系,實現專業群綜合實力全國領跑,建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技術服務圍繞企業需求轉。通過「優才計劃」「菁英計劃」引進博士14人,在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下,分赴煙臺各縣市區掛職科技副市長、副區長,開闢學院技術服務新模式。藉助2個山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每年為企業進行技術服務至少50項,創造經濟效益超過5000萬元。
社會培訓圍繞崗位需求轉。構建政府、企業、學校、學員四位一體社會培訓體系,緊跟市場崗位空缺,搭建「煙職青書」雲端培訓平臺,重點培育20個精品培訓項目,實現各類培訓15萬人日以上。
A
問
Qustions
&
答
Answers
Q
作為親歷骨幹校和優質校的高職校長,在您看來,「雙高」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學院有什麼規劃和行動?
「雙高」建設不同於以往的建設任務,重點要在人才培養體系和社會服務能力的優化升級上發力。當前,學院正在積極對接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產業上的滲透與應用,瞄準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通過有效措施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及時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
「雙高」建設的難點是如何優化外部環境,完善內部治理體系,激發辦學活力。學院將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通過完成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等12個方面的建設任務,建設服務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全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A
問
Qustions
&
答
Answers
Q
學院承擔國家發改委「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在職業教育新一輪發展中,如何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
學院高度重視產教融合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並圍繞重點工作推進。2019年12月,由學院承擔的國家發改委「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實訓基地,僅用一年的時間建成投入使用,總投資1.68億元,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創造了項目建設「煙職速度」。學院和煙臺萬華集團緊密合作,就企業需求開設應用化工技術等新專業,現已組建2個萬華班。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萬華集團就業,年薪可達10萬元以上。
下一步,學院將大力加強校地融合、產教融合,構建「雙融」助「雙區」的服務區域發展的工作格局。一是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使其實現「產學研創用」五體一體功能,形成國內有影響的實訓基地「煙職模式」。二是打造校地融合高端項目,「基於食療的慢性病防控服務平臺」由政府投入資金500萬元,重點在大健康領域展開服務。三是打造校企合作品牌項目,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投資1000餘萬元,與學院共建「智能控制技術示範實訓中心」項目,建設在山東省的第一個職業教育智能製造示範中心;與萬華深度合作成立萬華產業學院,建設煙臺乃至全省高端化工產業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核心基地。四是打造高水平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申報創建「煙職京航大學科技園」,構建產學研聯盟的創新體系。學院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渠道和形式,與騰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籤約建立了騰訊雲計算認證培訓分中心,聯合煙臺航天產業園建立藍天鈦金學院等,實現產與教的「真融」「真合」,為複合型、技藝高超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搭建起廣闊平臺。
A
來源:煙臺職業學院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教育衛視《教育新聞》出品
微博:@山東教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