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傳到金瓶梅:魯智深西門慶吃的果子案酒下飯,您吃過幾種?

2020-12-23 半壺老酒半支煙

魯智深魯大俠很喜歡吃,如果他不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可能就不那麼令人親近了——扯著砂鍋狗腿蘸蒜泥的魯智深,才是真實的英雄好漢,煙火氣也是英雄氣,像公孫勝那樣基本啥都不吃也不娶妻生子的人,我們不知道他長生又有什麼樂趣。

除了吃砂鍋狗肉、幹肉大餅和又肥又甜的團魚,在有錢的時候,魯大俠也會講究一下:安排果子案酒下飯——下飯是個名詞,指的是一類食物。

那麼魯智深吃的果子、案酒、下飯究竟是啥呢?在蘭陵笑笑生寫的一本書中,有標準答案。

在明朝四大奇書中,有一本是蘭陵笑笑生寫的《金瓶梅》,這本書被《紅樓夢》取代之後,四大奇書就變成了四大名著。這本書的名字不提也罷,因為即使提起來,也會有很多人不肯承認自己看過這本書,所以咱們只需知道這本書中武植武松兄弟倆只是過場人物,真正的主角是西門慶和潘金蓮。

咱們今天就根據蘭陵笑笑生的這本書,來聊一聊魯智深吃的果子、案酒、下飯,很不好意思,要想解釋清楚,還必須要拿西門慶和潘金蓮來說事兒。

梁山好漢和西門慶的酒桌上,都擺著一些果子

魯大俠(那時候還不叫魯智深,而是渭州兵馬提轄魯達)出場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九紋龍史進喝酒:「魯提轄坐了主位,李忠對席,史進下首坐了。一面鋪下菜蔬果品案酒。」

魯大俠請史進喝酒,桌子上的蔬菜不用解釋,咱們先要說的是果品,他後來請大相國寺附近偷菜潑皮的時候,打發道人去採購,清單上第一樣東西就是「果子」:「去城中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

提轄魯達變成了大相國寺菜頭兒魯智深,但是請客吃飯,果子是必不可少的,而西門大官人請客吃飯,一直很講究,所以果子也是第一批被端上來的。

西門慶因為妻妾過多勞累過度,所以要請胡僧幫忙,而請人幫忙自然要先請人吃飯,那胡僧跟魯智深一樣不忌酒肉:「先綽邊兒放了四碟果子、四碟小菜,又是四碟案酒:一碟頭魚、一碟糟鴨、一碟烏皮雞、一碟舞鱸公。又拿上四樣下飯來:一碟羊角蔥炒的核桃肉、一碟細切的樣子肉、一碟肥肥的羊貫(灌)腸、一碟光溜溜的滑鰍。(《第四十九回·請巡按屈體求榮,遇胡僧現身施藥》)」

畢竟是西門大官人,果子、小菜、案酒、下飯,四四一十六,再加上兩碗湯一盤包子,那胡僧吃得帽子掉了踢著走。

小菜咱們放在一邊不提,因為魯智深對小菜不感興趣,咱們還是先說果子:包括但不限於大棗橙子柿子香蕉蘋果大鴨梨——這些東西叫水果,果子除了水果還有乾果,西門慶常吃的果子,還有蓮子、慄子、榛子、松仁、核桃、荸薺、紅菱、雪藕……

除了乾果鮮果,一些我們認為是主食的東西,在古代也算果子,比如西門慶潘金蓮吃的果餡椒鹽金餅、玫瑰搽穰捲兒、玫瑰菊花餅、白糖萬壽糕、桃花燒麥、鵝油蒸餅、芝麻象眼、檀香餅、頂皮酥等。

某些主食被叫做果子,這種習俗在黃河以北很多地區仍有保留:早餐主角油條,還有一個最常用的名字,叫做「大果子」,煎餅果子就是煎餅裡面包著油條而不是油炸餅(薄脆)。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肯定已經明白了:所謂果子,就是在喝酒前拿來墊底的小吃,一般都是高糖多油,這些東西吃下去能有效地保護胃——古人是很忌諱空腹飲酒的,所以一定要先吃一些果子。

梁山好漢喝酒之前,一般也是先吃一些果子,當然像魯智深在五臺山半山亭喝酒,是講究不起的,連下酒小菜都沒有,只是空著肚子灌了一大桶白酒,結果上頭了:「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後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

如果有一盤花生米二兩豬頭肉,魯大俠也不至於醉得那麼厲害,當然,魯智深是吃不到花生的,包括宋徽宗趙佶在內,當時的人一輩子也吃不到辣椒和花生——這些東西還沒傳進中土。

魯智深酒渴如狂,沒有果子小菜也能喝酒,而其他梁山好漢,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是一定要先吃果子的:神行太保戴宗第一次請宋江吃飯,「安排酒果 、餚饌、菜蔬來」;宋江被晁蓋等人劫法場救出逃往梁山的路上,黃門山摩雲金翅歐鵬等人攔路拜會,也是「小嘍囉早捧過果盒,一大壺酒,兩大盤肉,託過來把盞。」

不說小菜說案酒:這就是鹹菜和涼菜的區別

小菜就是小鹹菜,乏善可陳,簡單介紹幾樣就行了:西門慶不大瞧得起應伯爵,所以吃飯的時候比較隨意,沒給上酒和果子,先上了小菜,其實也就是四樣小鹹菜,其中包括一盤十香茄瓜(不是人參果,有些地方管茄子和西葫蘆叫茄瓜)、一盤五方豆豉、一盤橘醬、一碟糟筍。

沒有酒,當然就沒了案酒,直接上了四樣下飯:火燎羊頭,烤鴨,混沌雞蛋湯、山藥肉丸子,這在西門大官人眼裡,就是打發叫花子的,應伯爵一邊吃,西門慶還一邊罵他「賊狗才」——這些小菜下飯,西門慶是不屑吃的。

古代的小菜基本等於小鹹菜,而案酒則是咱們今天說的涼菜,有素菜,也有肉菜,比如皮凍、肘花、白斬雞,包括武松打虎之前吃的一大盤子二斤熟牛肉,在古代都算案酒。案酒也可以叫「按酒」,這意思不用解釋大家也都明白:咱們常說「吃兩口菜壓壓酒」,可能就是這意思。

案酒與下飯的熱菜不是一回事,這一點我們還是來看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在《金瓶梅》中,有名的案酒包括泰州鹹鴨蛋、王瓜拌遼東金蝦、劈曬雞、鴿子雛兒(烤乳鴿)、韭黃拌海蜇、燒髒肉釀腸兒(就是內臟肉腸,現在草原上還經常吃)、糟蹄筋兒、糟鵝胗掌、臘肉絲、木樨銀魚鮓、銀絲鮓。

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鮓是古代保存魚類及海鮮的一種方法,說白了就是醃漬和糟醉:鮓,藏魚也。

西門慶一輩子就喜歡兩種東西,其中一種就是美食,所以他的案酒極其豐富,而梁山好漢除了宋江之外,對案酒的要求都不高,幾斤水煮牛肉就行了——很多時候都是用手抓,說明這都是冷葷,像李逵那樣撈屬於下飯的魚湯,就有點像另類的阿三了。

我們細看水滸,就會發現宋江在某些方面是跟西門慶有幾分相似之處,他的案酒也比較講究:「列幾般肥羊、嫩雞、釀鵝、精肉,盡使朱紅盤碟。」

宋江喝多了,沒來得及吃下飯就斷片兒(短暫失去記憶)了,這才在潯陽樓上寫了反詩,看來喝酒不吃熱菜熱飯,還真不是個好習慣。

案酒多冷葷,下飯則要豐富很多

水滸傳中很少出現下飯,因為一般案酒上完,好漢們基本就都有八九分醉了,而很注重在美食中養生(僅限於此,其他方面不論)的西門慶,案酒之後必然有下飯,而且品種也要豐富很多。

下飯在古代也叫嘎飯、燉爛,主要以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等方式烹飪,這一點我們看看西門慶的菜單:濾蒸的燒鴨、柳蒸的鱉魚、白炸豬肉、燒花豬肉、爆炒腰子、黃熬山藥雞、燉爛蹄子、燉蒜燒荔枝肉,每頓必然有四道或八道下飯,這叫吃得四平八穩。

西門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而魯大俠則沒那麼多講究,他請客點菜是多多益善:「酒保問道:『官人,吃甚下飯?』魯達道:『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酒保下去,隨即蕩酒上來,但是下口肉食,只顧將來,擺一桌子。」

按照現在的說法,魯智深當時是讓飯店「炒一本」,菜單上的全要了。

在古代,湯和羹是兩個概念:湯就是熱水,一般用來洗臉洗腳,而羹才是下飯的東西。

宋江吃的「加辣點紅白魚湯」,在當時應該叫做「魚羹」:如果西門慶吃的肚肺羹叫成「肚肺湯」,估計潘金蓮是吃不下去的。

古人吃飯,除了果子、小菜、案酒之外,下飯中的一道湯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一碗魚羹、肉羹或魚翅羹,這頓飯是不完美的,所以很會宋江擺譜的宋江,在宴席結束前一定要喝一碗魚羹。

美食是文化,也是歷史

酒品見人品,酒後吐真言。魯智深並不心甘情願落髮出家,所以喝醉了之後把五臺山文殊院的守門金剛塑像都打趴下了。

宋江坐樓殺惜之後刺配江州,不反思自己勾結梁山群盜授人以柄,反而萌生了造反的念頭,要血染潯陽江口,還敢笑黃巢不丈夫。這都是喝酒惹的禍,或者說是喝酒不吃下飯的嚴重後果。

酒品見人品,美食是文化,也是歷史。我們看施耐庵的《水滸傳》和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除了英雄俠義和奢靡生活,還能看到宋朝或明朝的風土人情:在水滸傳中絕對不會出現梁山好漢魯智深吃辣椒,兩本書中的西門慶都不會啃老玉米,西門慶不吃牛肉,魯智深則是連狗肉都不放過,這就是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施耐庵也好,蘭陵笑笑生也罷,在他們的書中,我們都能發現一些屬於那個時代的飲食習俗,果子、案酒、下飯,筆墨之間也瀰漫著誘人的香氣,不知讀者諸君看了這兩本書的感覺如何:魯智深和西門慶吃的果子、案酒、下飯,筆者有一多半都沒吃過,您吃過幾種?

相關焦點

  • 靠《金瓶梅》洗白的西門慶: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其中最醜的是二房李嬌兒,妓女出身,還是個土肥圓,可這並不妨礙西門慶給她慶生,書中第49回寫道,為了向胡僧求房中術秘藥,恰逢二房李嬌兒過生日,西門慶便擺了一桌,菜單是這樣的:涼菜:糟雞,頭魚,烏皮雞,舞鱸公。下酒菜:騎馬腸,醃臘鵝脖子。下酒豔物:一碟癩葡萄,一碟子流心紅李子。
  • 西門慶家中那些接地氣的美食,你一定樣樣都吃過
    而《金瓶梅》中則不同,裡面的美食大多都是非常接地氣的,也是我等草民也都見識過的。一、燒豬頭第二十三回,潘金蓮、孟玉樓、李瓶兒三人下棋,李瓶兒輸了五錢銀子的東道。於是,她拿出五錢銀子,叫了來興兒,命他買一個豬首,四個豬蹄,一壇金華酒,交給來旺兒媳婦燒了送來。
  • 《金瓶梅》裡的四大惡人,居然沒有西門慶!
    《金瓶梅》書裡的四大惡人,作者以為西門慶並不夠格的觀點,我是贊成的。也許西門慶的惡屬於大惡,底層群體的惡,是由這些大惡造成的。但正因為人們對小惡的縱容,底層群體的互相傷害,才會有了西門慶這樣的大惡。一鄆哥。人小鬼大。惡人裡能排第四。為什麼說他是惡人?因為對他來說,什麼知恩圖報,什麼患難與共,完全不挨邊。
  • 新版電視劇《水滸》選角 鄧超聶遠爭演西門慶
    吳子牛日前已經開始對該劇排兵布陣,吳子牛昨日接受採訪表示基本演員陣容心中已有方陣,最讓人吃驚的是,導演透露,鄧超、聶遠兩人都有意向出演西門慶,而之前傳王寶強出演武大郎一事導演表示並未確定。「像聶遠、鄧超、佟大為都已定下參演《水滸》,雖然黃曉明檔期可能有些問題,但製片方一直在協調當中,此外,孫興、張敏等港臺演員也將參演這部戲,其中,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有可能加入到《水滸》陣營中來。不過,他們演什麼角色還定不下來——鄧超、聶遠兩人都表示願意挑戰自我,演西門慶。我們這部戲,肯定是星光燦爛的全明星陣容,一些很小的角色,也可能是一個大腕來演。」
  • 紅樓夢與金瓶梅有什麼共同點?紅樓夢一主角的原型是西門慶
    《金瓶梅》成書時間早於《紅樓夢》,所以西門慶這個角色在先,紅樓夢裡的這位神秘先生在後,神秘先生在紅樓一書裡的人物角色設定,曹雪芹借鑑的正是西門慶。那麼這位神秘的先生到底是誰呢?答案得從西門大官人身上去尋找。
  • 金瓶梅探秘:"第一淫棍"西門慶有多少女人
    《金瓶梅》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偷」的歷史,西門慶把這個「偷」字演繹得淋漓盡致,並且在他「偷人」之際,也被別人「偷聽」著、「偷窺」著,甚至小妾也在被別人「偷」著;有了西門慶的榜樣,西門府上到幾個小妾、下到僕人丫鬟也都「偷」得蔚然成風,不斷發生著「偷情」、「偷歡」的事情。
  • 《金瓶梅》作者有新說 西門慶原型疑是明正德帝
    浙江紹興市水利局原局長、高級水利工程師盛鴻郎經過八年潛心研究,日前以37萬字的《蕭鳴鳳與金瓶梅》一書破解了《金瓶梅》的諸多謎團:《金瓶梅》的作者應為紹興山陰人蕭鳴鳳,徐渭等參與修改。《金瓶梅》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政治小說,小說「主角」西門慶是指居於西華門內豹房裡、自封為「大慶法王」的正德帝;繼承西門家業的玳安則是指來自安陸國的代王嘉靖帝。
  • 《金瓶梅》中的西門慶,為什麼比打虎英雄武松更受街坊鄰居歡迎?
    眾所周知,《金瓶梅》中的故事脫胎於《水滸傳》之武松殺嫂一節。因此,《金瓶梅詞話》的作者在沒有著作權意識的情況下,直接抄了十來回的《水滸傳》,直到武松回來,才來了個急剎車,把西門慶和潘金蓮急匆匆從武松刀口救下,成全了西門大官人的「幸福生活」,這種寫法,劉心武稱之為「借樹開花」。
  • 西門慶都是用什麼手段去玩弄女性
    西門慶從來不跟別人打架,但他卻會打老婆。而且能把老婆打得服服帖帖。《金瓶梅》第一回說西門慶「學得些好拳棒」,但看完之後也沒發現他打過幾個人。這一點和《水滸傳》不同,水滸裡的人物,基本上多是一言不合即拳腳相向,動不動就打出了人命。西門慶根本不是這種人。他不打架。
  • 西門慶武藝多高?怎麼能把武松的刀踢掉?
    至於梁山108將中,則有盧俊義、林衝、魯智深、關勝等人。即便是朝廷軍隊中,也有丘嶽、周昂等猛將。在水泊梁山,武松是步軍頭領中的高手,排名僅次於魯智深。民間一直有「馬上林衝,馬下武松」的說法。從水滸原著來看,武松的武藝完全堪稱一流,不論是面對步將還是馬將,他都能做到秒殺。即便是面對法師包道乙,武松也只是斷折一條左臂而已。
  • 讀盛世讀物《金瓶梅》——看西門慶如何理解家暴問題
    複雜之一話說有一年,孀居的富婆孟玉樓想再嫁,相中西門慶時,有人想攪了這個事,就勸她說西門慶經常家暴,是打老婆的班頭,坑婦女的領袖,不能跟。比如書中記載,當潘金蓮被惱羞成怒的西門慶弔起來用皮鞭子打那一段,她在想什麼呢?她沒有惱恨西門慶,反而用幾個姿勢和表情,喚起了西門慶的興頭,口裡還不停地說著好…好…畫風立刻就變了。
  • 西門慶是怎麼死的,《水滸傳》說與武松有關,那《金瓶梅》呢?
    《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傳世文學巨作。雖說二者講述的事情有所不同,但無獨有偶,二者均提到了潘金蓮與西門慶。當然,不管是西門慶,還是潘金蓮,二人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所留下的口碑並不好。其實相較於潘金蓮而言,時任對西門慶的關注點頗高,尤其是西門慶的死因。《金瓶梅》中的西門慶是一位十足的惡霸,淫棍,而《水滸傳》中的西門慶卻是一位落魄符文,但同樣也是貪淫好色。雖說,在兩部巨作中,對於西門慶的出身介紹有所不同,但就以死法而言,也算是有點相通之處。那便是,西門慶是「不得好死」。
  • 讀《金瓶梅》:西門慶一妻五妾,竟然有三個是五短身材
    很多人下意識覺得西門慶好色,喜歡的都是身材高挑的女子,但實際上和他有關係的女子中,有五六個都是五短身材。在《金瓶梅》中,西門慶在短暫的一生中,和多個女子發生過關係或者關係非常密切,其中好幾個女子都是他非常喜愛的。
  • 馬瑞芳:床·琴棋書畫·俗曲·魘勝——再論《金瓶梅》給《紅樓夢...
    還是在這張床上,潘金蓮給沉醉的西門慶超劑量吃上西域和尚藥,自己玩個不亦樂乎,幾乎把西門慶送上西天。西門慶大怒,派人尋找,沒等有回音,西門慶就死了。倒黴蛋畫童:棋童沒多少故事,畫童故事基本都是倒黴。書童知道平安向潘金蓮密告他跟李瓶兒吃酒事,趁西門慶跟他親熱告狀:說平安和畫童偷聽他們的活動,欺負他。
  • 鎮關西蔣門神和西門慶三個人,誰的武功最好?
    文/主任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武松分別在鴛鴦樓和獅子樓殺死蔣門神和西門慶,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憑藉自己有不錯的武功和社會關係,從而橫行霸道,結果也因為自己的橫行,讓自己吃下了苦頭,丟掉了小命。之前有朋友提出,如果蔣門神上了梁山,按照他的武功甚至可以排進梁山三十六天罡,對此有人提出質疑,因為水滸原著中說得很清楚,蔣門神確實是相撲高手,但是那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後來他酒色過度,荒廢了武功,所以在快活林的時候才會被武松輕易搞定。
  • 盛志梅:西門慶補說——在情感、家庭生活中解讀西門慶
    戴敦邦繪 · 西門慶補說之一:西門慶對女人亦有些痴心張竹坡在《批奇書金瓶梅西門慶淫過婦女評錄》中,將與之發生性關係的女性一一列舉出來,共得一十九人,【2】P90實際上,說「淫」是不準確的,這十九人中也包括西門慶的妻妾,張竹坡把西門慶婚內的夫妻生活也一總都給算到
  • 梅節:從文本探索《金瓶梅》的作者
    前者孕育《三國》、《水滸》、《西遊記》、《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後者衍生《西廂》、《琵琶》,臨川《四夢》等元明雜劇和傳奇。《金瓶梅詞話》是近八十萬字的巨著,寫這樣一部書少則五六年,多則十年八年,要費很大精力。文士、名公何所求這樣做?動機是什麼?「教化」說顯然站不住腳,因為《金瓶梅》是定了案的「淫書」,歷代懸為厲禁。
  • 《金瓶梅》裡李瓶兒是四婚,為何還會受到西門慶的特別寵愛?
    以《金瓶梅》為例,西門慶的七個老婆,只有原配吳月娘、第四房小妾孫雪娥是初婚。其他幾位,李嬌兒(在《水滸傳》裡提到過,叫作李嬌嬌)、卓二姐(《水滸傳》裡沒提到這個人,在《金瓶梅》中提到而沒有出場,是西門慶早死的第三房小妾)是妓女出身。孟玉樓(後娶的第三房妾,嚴格說來,是騙婚。
  • 徐朔方:《金瓶梅》成書新探(上)
    與其說《金瓶梅》以《水滸》的若干回為基礎,不如說兩者同出一源,同出一系列《水滸》故事的集群,包括西門慶、潘金蓮故事在內。從某些方面看來,《水滸》中西門、潘的傳說比《金瓶梅》的傳說早,從另一些方面看來又可以說相反。
  • 明朝前最流行的美食,西門慶的私房菜木樨銀魚鮓,現在想吃吃不到
    鮓菜出現的頻率很高,在多本古籍中都有過記載,可見了鮓菜的流行,《齊民要術》中詳盡的介紹了如何做鮓,凡作鮓,春秋為時,冬夏不佳。寒時難熟。熱則非鹹不成,鹹復無味,兼生蛆;宜作。取新鯉魚,魚唯大為佳。瘦魚彌勝,肥者雖美而不耐久。肉長尺半已上,皮骨堅硬,不任為膾者,皆堪為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