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什麼美食,反應著個性,食物與旅行是生活的養分,每到一個地方旅行,總一定有去了再訪再再訪,吃過一次又一次的店家。
Note :我推薦的是旅途美食,而非餐廳。『臺灣必吃的40道旅途美食』一定要品嘗的地道美食。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二道——棺材板。
旅途至臺南,不得不嘗一嘗當地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棺材板。有些商家為求吉利,將其改稱為「官財板」,取升官發財之意。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開始不稱棺材板,而為雞肝板。典故是據聞某日,臺灣大學考古隊來到臺南這家點心店品嘗雞肝板。在茶餘飯後,考古隊與店主許六一閒聊之際,一位教授忽然說:「這雞肝板外形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而生性樂觀開朗的許六一聽完後,便爽朗地回答:「那從此我的雞肝板就命名為棺材板吧!」因此這個有點聳人聽聞的棺材板便取代雞肝板的稱號。
由於這道小吃的形狀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紅,成為臺南著名小吃,在沙卡裡巴或赤崁樓附近皆有攤販。創始店位於中正路俗稱「沙卡裡巴」的康樂市場內,名叫赤崁棺材板,創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號稱「天下第一板」,一家小吃店可以開這麼久真的很厲害!
赤崁棺材板
店內空間並不大
一隻棺材板 兩世呷未完
棺材板作法是先將厚片吐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中間挖空再放入雞肉、豌豆、蘿蔔和墨魚等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蓋子即成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而早期尚有使用雞肝等素材,現在多已不再使用。
隨著時代進步,什麼都是新的,新的餐廳開張,臺南這間赤崁棺材板,這樣的復古格調,隱藏在市場中的在地美食,反而更吸引遊人,這裡的好味道總讓人難忘,承載了幸福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