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該怎麼教育她?
這真的是個難題,更何況真實生活往往還要更複雜。
電影《天才少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天才少女》
該片講述美隊扮演一名原本波士頓大學助教現在是修船工的弗蘭克在姐姐自殺後領養了外甥女瑪麗——一位數學方面智力過人的天才少女。
弗蘭克與瑪麗
瑪麗一入學就表現得與眾不同,然而舅舅弗蘭克在目睹了姐姐黛爾的悲劇後只想讓瑪麗過平凡人的生活。
瑪麗與她的貓
瑪麗的外婆伊芙琳得知了少女的天賦,出現在二人的生活裡,要將瑪麗培養成數學天才。
於是一場撫養權之爭開始了。
如何培養這個天才少女瑪麗?弗蘭克與伊芙琳的兩種教育觀念碰撞。
伊芙琳的教育觀是:瑪麗是和她的母親黛爾一樣的數學天才,她應該守住自己的天賦,不該浪費時光去被無謂的娛樂消耗。瑪麗的絲毫懈怠和浪費,都是對整個人類的犯罪。
伊芙琳對黛爾的教育
弗蘭克的教育觀是:天才也好,庸才也罷,瑪麗是個孩子,一個女孩。巨大的成就,日復一日地專注於一件事,只會摧毀她的人生。他只希望瑪麗像個普通人一樣過一生。
夕陽下,弗蘭克與瑪麗如同「父與女」
電影的結尾,弗蘭克終於贏了。他戰勝了伊芙琳的執念,也戰勝了自己。
瑪麗和弗蘭克在一起,去高等學校學著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在課餘時間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這才是一個正常孩子的快樂與童年。
我們該如何教育一個天才孩子,我想教育的實質就是成就個性。
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她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大人的想法只能是引導,高壓只會毀掉一個孩子。
創造環境,讓受教者發現自己的本心,並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父與女」
讓每個孩子真誠的笑容綻放在陽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