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檸檬分享了「為什麼孩子愛耍賴」可能的幾點原因,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耍賴的情況在所難免。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嘗試和感受各種不同情緒,耍賴也出現在其中,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怎麼更好表達,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及與孩子的互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那麼在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首先檸檬想告訴家長的是,你在面對孩子耍賴、大哭大鬧,心裡會生氣、煩躁是很正常的,但這個時候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身上,特別是衝孩子發脾氣,這種做法往往會起到反效果,孩子的哭鬧可能會更加嚴重。
在教育孩子之前,首要前提就是家長要先平復好自己的心情。再以一種相對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有一點一定要牢記,那就是在對待兒童時一定不要粗暴、魯莽,而應該不斷給他們鼓勵,幫助他們認識到現實生活的意義,從而不斷縮小他們想像的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距。」
所以,當孩子耍賴皮的時候,使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最優方案,也許這個時候你在對孩子的態度上面,可以「反其道而為之」,他硬你就軟。
你可以試著選擇用一種相對溫柔的方式,讓孩子能夠真正聽懂你的意思,並且身心都願意接受。
檸檬在看綜藝節目《放開我北鼻》第三季的時候,看到裡面有一個這樣的場景,哥哥和孩子們進行釣魚比賽,遊戲過程中一個小孩豪豪開始對著哥哥周震南潑水,使得哥哥全身都被淋溼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剛開始黃景瑜哥哥對豪豪的態度十分強硬,要求豪豪道歉,但這樣嚴格的教育方式在豪豪這似乎並沒有起作用,豪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相反的,他開始耍賴皮,之後又哭鬧了起來。
看到這種情況的周震南開始安撫起豪豪,溫柔的和豪豪說話,並且等到他不再哭鬧的時候,才和他溝通,告訴他哭鬧和潑水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在周震南溫柔的話語之下,豪豪的情緒也漸漸緩和了下來,表示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並向周震南哥哥和黃景瑜哥哥道歉。
我們從這一片段中也能很明顯的看出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一個是責備,一個是安撫,面對孩子的耍賴,家長的底線不能丟,不能這樣做就是不能這樣做。
但同時,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的語氣和態度就很關鍵了,如果你是帶有情緒的,類似吼孩子,兇孩子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的哭鬧更加嚴重,如果你能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態度,等到孩子情緒好點的時候再和他交流的話,往往就能得到一個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