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耍賴(中):家長應如何引導?

2020-09-05 學之道講堂

在上篇文章中檸檬分享了「為什麼孩子愛耍賴」可能的幾點原因,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耍賴的情況在所難免。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嘗試和感受各種不同情緒,耍賴也出現在其中,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怎麼更好表達,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及與孩子的互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那麼在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首先檸檬想告訴家長的是,你在面對孩子耍賴、大哭大鬧,心裡會生氣、煩躁是很正常的,但這個時候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身上,特別是衝孩子發脾氣,這種做法往往會起到反效果,孩子的哭鬧可能會更加嚴重。

在教育孩子之前,首要前提就是家長要先平復好自己的心情。再以一種相對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有一點一定要牢記,那就是在對待兒童時一定不要粗暴、魯莽,而應該不斷給他們鼓勵,幫助他們認識到現實生活的意義,從而不斷縮小他們想像的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距。」

所以,當孩子耍賴皮的時候,使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最優方案,也許這個時候你在對孩子的態度上面,可以「反其道而為之」,他硬你就軟。

你可以試著選擇用一種相對溫柔的方式,讓孩子能夠真正聽懂你的意思,並且身心都願意接受。

檸檬在看綜藝節目《放開我北鼻》第三季的時候,看到裡面有一個這樣的場景,哥哥和孩子們進行釣魚比賽,遊戲過程中一個小孩豪豪開始對著哥哥周震南潑水,使得哥哥全身都被淋溼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剛開始黃景瑜哥哥對豪豪的態度十分強硬,要求豪豪道歉,但這樣嚴格的教育方式在豪豪這似乎並沒有起作用,豪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相反的,他開始耍賴皮,之後又哭鬧了起來。
看到這種情況的周震南開始安撫起豪豪,溫柔的和豪豪說話,並且等到他不再哭鬧的時候,才和他溝通,告訴他哭鬧和潑水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在周震南溫柔的話語之下,豪豪的情緒也漸漸緩和了下來,表示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並向周震南哥哥和黃景瑜哥哥道歉。

我們從這一片段中也能很明顯的看出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一個是責備,一個是安撫,面對孩子的耍賴,家長的底線不能丟,不能這樣做就是不能這樣做。

但同時,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的語氣和態度就很關鍵了,如果你是帶有情緒的,類似吼孩子,兇孩子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的哭鬧更加嚴重,如果你能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態度,等到孩子情緒好點的時候再和他交流的話,往往就能得到一個較好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孩子愛耍賴(下):家長還可以怎樣引導?
    上期我們在談論孩子愛耍賴該如何引導時,重點講了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過於著急,這樣容易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出來影響孩子,而是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以一種更平和、溫柔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更願意聽進你說的話。
  • 孩子愛耍賴(上):為什麼孩子愛耍賴?
    隨著孩子的成長,總會有一些育兒問題困擾著家長,其中一個便是:孩子愛耍賴。,還有讓孩子幫忙家裡做家務等等,孩子也會開始偷跑、找藉口不做……類似這種時候,家長們往往就會覺得束手無策,看著其他人家的孩子在一旁聽話乖巧,自己就會更加無奈,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這麼不聽話,一直在耍賴呢?
  • 不給買買買就打滾耍賴?孩子的物慾如何引導?
    >孩子2歲多,出門總是想要各種東西,各種玩具,不停的花錢,不給買就哭鬧,孩子的物慾如何引導呢?所以首先我們要接受,孩子這樣是正常的。其次呢,我們還要認識到,孩子的需求大部分家長可能沒辦法全部滿足(那種要啥給買啥,完全滿足孩子的家長是極少數)。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孩子,還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那種滿足不了還乖乖的接受,沒有什麼反應的孩子也是極其少的,所以孩子在滿足不了的時候、不開心或者哭鬧一下也是難以避免的。
  • 孩子愛耍賴,家長要如何堅持原則?
    如果每次孩子一撒嬌,一耍賴,家長就心軟去縱容的話,孩子的壞習慣只會愈演愈烈,很難再改正了。家長的沒有原則,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培養出「熊孩子」,撒潑打滾屢教不聽的那種。如果每次孩子一撒嬌,一耍賴,家長就心軟去縱容的話,孩子的壞習慣只會愈演愈烈,很難再改正了。「那我該怎麼堅持原則啊?」很多家長都會苦惱這個問題,這就來幫大家解惑!
  •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地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的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各位家長肯定經歷過孩子耍賴的情況,即便是自己的孩子非常乖,非常聽話,那麼也會知道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不聽話耍賴的情況,那麼遇到孩子耍賴怎麼辦?一味的妥協肯定是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的,那麼要解決根本問題的話,家長們就要注意這三點。
  • 孩子耍賴:大庭廣眾下哭鬧吵著買玩具?教你幾招化解外出窘迫
    有些家長很害怕帶孩子外出,特別是去超市、商場,每當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會吵著要買,家長不給買,便大聲哭鬧,甚至躺地上打滾,引來很多人的圍觀與嘲笑,家長對此情況感到非常尷尬和窘迫。那麼,如何能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呢?孩子哭鬧、耍賴買玩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為何首先要探尋根本原因呢?
  • 孩子答應的事情總是耍賴不做,家長要如何應對?
    家長能控制發脾氣的衝動,孩子才能控制不聽話的行為很多時候並不是家長不理解孩子,而是原本約定好的事情,孩子臨到時間了就耍賴不做。誰都希望能夠家庭和諧,和孩子和和氣氣地一起成長。但有的時候孩子在惹父母生氣上,似乎也是有獨到的方式方法,總是能戳中家長內心最憤怒的地方。
  • 孩子一練琴就「耍賴」,家長應該怎麼辦?
    每周Find老師有問必答時間來啦,這次我們要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孩子陪練難題寶媽:我家兒子今年8歲,學琴4年,但是最近不肯好好練琴!我和他爸爸一叫他彈琴就各種耍賴,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罵過了也打過了也不管用,就是不願意認真彈琴。老師,請問這是到了瓶頸期了嗎?
  • 2歲自閉傾向孩子總愛耍賴倒地打滾怎麼辦,真假自閉如何應對
    與普通健康孩子不同,自閉症孩子從精神世界封閉自己,沒有了情感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表達溝通的願望,所以父母和孩子無論如何努力的溝通,都是無用功。自閉症孩子的行為過激或反常,勸說無效,打罵更錯誤。請了解「傾向」的含義1、幸好題主說的是自閉傾向,別小瞧了「傾向」2個字,在自閉症譜系症狀大家族(自閉症邊緣、自閉症疑似、自閉症傾向、發育遲緩等症狀)裡,很多都是自閉症的親戚,很多都是根據三大核心表現(1、社會交流障礙。2、語言交流障礙。
  • 孩子撒謊了,家長應如何引導
    那麼,孩子說謊一定是不誠實的品質問題麼?很遺憾,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大謊言、還是小謊言。都於人格品質中的誠實背道而馳,所以,無論謊言多麼微小或者謊言多麼大,都代表了我們曾經不誠實過。人的一生,經常都會出現不誠實的品質問題,無論基於什麼樣的初衷,我們說出了和謊言,都是不誠實的表現。所以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完美的人。
  • 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空間(上)
    2、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應該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用愛跟孩子架起一座橋梁。當雙方都有愛的時候,橋梁就穩固了。這種愛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他就開始謀求發展,他會很穩定的、自動自覺地去規劃自己的前途。,你需要去包容,仔細的把情況弄明白,然後引導他走適合他的路。
  •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
    最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熊孩子」打人引發的家長鬥毆事件,從事件根源做分析,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攻擊行為呢?不是人性本善嗎?其實一兩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但這些終究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必要時刻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為寶寶找了「脫罪」的藉口。
  • 孩子進入逆反期,頂嘴耍賴怎麼辦?教你3個孩子不牴觸的溝通方式
    文/囧囧媽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相信每一位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孩子不聽話、頂嘴耍賴、和父母對著幹的「叛逆期階段」,如果此時的處理方式不得當,將會引發一場不甚愉快的「親子大戰」。鄰居家的王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強人,由於年輕時和丈夫兩個人忙於創業,所以孩子齊齊從半歲開始大部分時間都由爺爺奶奶代為照管。
  • 陪孩子長大(27)——孩子追星有些瘋狂,家長如何引導?
    女孩在日記裡也寫上自己如何喜歡某個偶像,如何痴迷。媽媽覺得這個孩子就像「半瘋」一樣,不知道是不是該帶她看一看心理醫生。雖然孩子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追星或者崇拜偶像,都是必經的階段,但是這個母親認為她的孩子表現得太過分,甚至不正常。
  • 家長如何指導初(高)中孩子學習?
    01我覺得還是家長(擴大點說是社會)烘託了高考緊張的氣氛。02如何引導孩子?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還能影響的時候,多多培養健康向上的愛好,尤其是閱讀的習慣,以及適當的體育活動、同學交往。不要讓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學習、做題,讓孩子多些快樂,保持孩子的求知慾。除學校課程之外的求知慾,我覺得非常重要。
  • 看我怎麼對付愛耍賴的熊孩子
    孩子一哭,家長就容易心軟,孩子很容易通過「耍賴」得到自己想要的,1次、2次、3次,孩子甚至養成習慣——想要的東西,只要鬧一鬧就能得到。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很忙,經常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從而不自覺地用物質來彌補、來表達自己的愛。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過好寒假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過好寒假  ——清華專家指導系列(假期篇)  處於青春期的中小學生,其人生觀、價值觀、人際交往等方面正處於矛盾和困惑時期,與家長的親子關係也令人擔憂,此時的他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引導。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恰當的玩手機
    如何30天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如何改善叛逆厭學,如何幫孩子衝刺逆襲中考高考10-160分!大家好,我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 常常有家長跟我們左養右學教育說孩子太愛玩手機,一閒下來,就吵著大人要拿手機,不給有的還要耍脾氣,家長們很苦惱,那我今天就來說說吧。
  • 家有愛比較的孩子,家長應這樣引導
    孩子大概到了三歲左右,會出現愛比較的心態。尤其是那些追求完美的孩子,如果發現其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自己,心裡難免會出現憤怒,委屈,不甘的情緒。這些孩子既不能接受別人的優點,也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處理的及時,那麼對孩子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為此,家長需要做到以下的這些事情:
  • 孩子不合群、怕生怎麼辦,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導致小朋友們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4.孩子由於體弱多病的原因,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這類孩子來說,家長首先要做的便是幫助增強其體質,要找醫生診治,使孩子體力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