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耍賴(下):家長還可以怎樣引導?

2020-09-04 學之道講堂

上期我們在談論孩子愛耍賴該如何引導時,重點講了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過於著急,這樣容易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出來影響孩子,而是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以一種更平和、溫柔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更願意聽進你說的話。檸檬發現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面,會比較急切,但是如果沒有等到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再進行安撫,耍脾氣的孩子往往是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的,也不願意聽。

那如果溫柔教育法行不通了呢?

今天檸檬就再分享幾個方法,面對孩子耍賴,你已經耐心安撫他了,但孩子還是不聽你的,你還可以這麼做:

第一,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開始跟你耍賴皮,無理取鬧的時候,如果你不同意孩子的做法和觀點,你也可以嘗試著用其他事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較容易分散的,他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影響,打個比方,假如孩子吵著嚷著不願意起床,你可以告訴他今天早餐是小饅頭和肉包子等等,再不起床的話就要被爸爸媽媽吃光了,孩子這個時候就會被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所吸引,而忘記自己還想睡覺的事情,也就更願意自己睜開眼睛起床了。

第二,對孩子的耍賴進行冷處理

如果孩子說什麼也不聽,你用了其他的方式他還一直在耍賴皮,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嘗試著用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他在耍賴的時候,如果大人一直溫柔溝通,但還是不奏效的話,那麼繼續使用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更變本加厲,因為孩子會以為自己的耍賴是管用的,能換來大人的陪伴和關愛,而且繼續拖著的話,大人們可能還會向自己妥協。因此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對自己耍賴,你不用對他的行為做出任何回應,家長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孩子看著自己的耍賴並不能奏效,也就不會再繼續哭鬧了。

最後,孩子停止耍賴皮的時候,家長別忘了及時給與反饋,讓孩子知道他停止耍賴的做法是正確的,值得鼓勵的,之前的耍賴行為是不會被爸爸媽媽所喜歡的。對孩子進行表揚之後,此時雙方的情緒也都相對緩和了,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大人和孩子都好好溝通,明白剛剛事情的問題所在,以後也能更好的規避。

沒有哪個孩子能突然一下子就馬上長大,立即學會這些的,這個時候就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與關愛,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你在孩子耍賴皮的時候,都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有關「孩子愛耍賴」的其他內容,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學之道講堂】並在後臺回復關鍵字【耍賴】就能看到相關內容了。

相關焦點

  • 孩子愛耍賴(中):家長應如何引導?
    在上篇文章中檸檬分享了「為什麼孩子愛耍賴」可能的幾點原因,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耍賴的情況在所難免。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嘗試和感受各種不同情緒,耍賴也出現在其中,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怎麼更好表達,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及與孩子的互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那麼在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 孩子愛耍賴(上):為什麼孩子愛耍賴?
    隨著孩子的成長,總會有一些育兒問題困擾著家長,其中一個便是:孩子愛耍賴。,還有讓孩子幫忙家裡做家務等等,孩子也會開始偷跑、找藉口不做……類似這種時候,家長們往往就會覺得束手無策,看著其他人家的孩子在一旁聽話乖巧,自己就會更加無奈,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這麼不聽話,一直在耍賴呢?
  • 孩子耍賴:大庭廣眾下哭鬧吵著買玩具?教你幾招化解外出窘迫
    孩子缺少陪伴,所以才會更依賴玩具。孩子小的時候專注力會比較弱,所以經常對已有玩具很快失去興趣,總想買新玩具。其實,一種玩具會有多種玩法,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幫助孩子開發玩具的新玩法,更需要家長幫孩子選擇「聰明玩具」,即沒有太多規則限制的開放性玩具,這樣的玩具玩法多樣。
  • 孩子愛耍賴,家長要如何堅持原則?
    如果每次孩子一撒嬌,一耍賴,家長就心軟去縱容的話,孩子的壞習慣只會愈演愈烈,很難再改正了。家長的沒有原則,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培養出「熊孩子」,撒潑打滾屢教不聽的那種。如果每次孩子一撒嬌,一耍賴,家長就心軟去縱容的話,孩子的壞習慣只會愈演愈烈,很難再改正了。「那我該怎麼堅持原則啊?」很多家長都會苦惱這個問題,這就來幫大家解惑!
  • 不給買買買就打滾耍賴?孩子的物慾如何引導?
    >孩子2歲多,出門總是想要各種東西,各種玩具,不停的花錢,不給買就哭鬧,孩子的物慾如何引導呢?所以首先我們要接受,孩子這樣是正常的。其次呢,我們還要認識到,孩子的需求大部分家長可能沒辦法全部滿足(那種要啥給買啥,完全滿足孩子的家長是極少數)。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孩子,還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那種滿足不了還乖乖的接受,沒有什麼反應的孩子也是極其少的,所以孩子在滿足不了的時候、不開心或者哭鬧一下也是難以避免的。
  •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地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的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各位家長肯定經歷過孩子耍賴的情況,即便是自己的孩子非常乖,非常聽話,那麼也會知道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不聽話耍賴的情況,那麼遇到孩子耍賴怎麼辦?一味的妥協肯定是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的,那麼要解決根本問題的話,家長們就要注意這三點。
  • 孩子耍賴的時候,可以不理,但要控制在你可視的範圍
    小孩子天真無邪,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往往不懂得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需要,而是選擇比較極端的耍賴!以為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引起家長的注意,滿足自己的需求。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小孩子耍賴的時候都會去哄,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太愛孩子,所以見不得孩子有那麼一點點委屈,就算孩子不對也不捨得違背孩子的意願,但是這樣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以後更難滿足他們的需要。
  • 2歲自閉傾向孩子總愛耍賴倒地打滾怎麼辦,真假自閉如何應對
    3、重複刻板行為)來粗略判斷的,很多孩子未必在三個方面都有明顯的缺損(比如未必有嚴重的社會交流障礙,或有刻板行為但有一定的語言交流等等),僅從愛耍賴到底打滾判斷,還遠遠不夠歸入真正典型自閉症的診斷範圍。
  • 孩子打人,家長怎樣引導?
    其實,很多兩三歲孩子的爸爸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不過爸爸媽媽不用為此焦慮,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家長該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兩三歲的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很常見,也很正常,並不是真正的「暴力」行為,而造成他們打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 孩子進入逆反期,頂嘴耍賴怎麼辦?教你3個孩子不牴觸的溝通方式
    文/囧囧媽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相信每一位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孩子不聽話、頂嘴耍賴、和父母對著幹的「叛逆期階段」,如果此時的處理方式不得當,將會引發一場不甚愉快的「親子大戰」。鄰居家的王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強人,由於年輕時和丈夫兩個人忙於創業,所以孩子齊齊從半歲開始大部分時間都由爺爺奶奶代為照管。
  • 看我怎麼對付愛耍賴的熊孩子
    孩子一哭,家長就容易心軟,孩子很容易通過「耍賴」得到自己想要的,1次、2次、3次,孩子甚至養成習慣——想要的東西,只要鬧一鬧就能得到。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很忙,經常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從而不自覺地用物質來彌補、來表達自己的愛。
  • 孩子說反話(下):家長可以如何應對?
    愛說反話是很多孩子都會有,或者曾經有過的一個現象。孩子說反話,有些時候大人聽著有趣,或許小朋友也覺得好玩,但長此以往,孩子可能就無法真正了解到該怎麼說話,有的時候孩子知道自己的意思,說出來以後他人卻不一定能正確理解。那麼當孩子說反話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應對呢?
  • 引導孩子愛上學習的奧秘(一)
    這句話聽起來怎麼有點熟悉,這是不是所有整日沉溺於遊戲的孩子的家長們的心聲呢?幾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沉迷於遊戲或沉迷於小說、影視劇等娛樂產品中無法自拔,但真正能做到學習能學到一種廢寢忘食的境界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很難做到,更別說是孩子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沉迷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 孩子答應的事情總是耍賴不做,家長要如何應對?
    嘮叨和催促看起來是在推進孩子的行為和原本計劃的進程,但其實對於孩子的自控力是一種破壞,家長要明確教育孩子的目標,是要他們學會良好的自控能力。尤其是針對一些經常喜歡耍賴拖延的問題,家長可以通過懲罰的方式來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結果。
  • 引導: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家長可以這麼做
    孩子在玩的時候,本來想摸對方的頭髮,一伸手變成了抓頭髮;本來是想拍對方的肩膀,沒想到就變成了打肩膀……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精細動作還沒發育完整造成的,當然也有些是模仿成人打人的,這比較少。小朋友經常打人,時間久了會讓別的家長孩子見到他就躲著,不願和愛打人的小朋友玩,所以家長需要正確引導,整治愛打人的孩子。01.教會孩子表達生活中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喜歡別的小朋友搶自己的東西,鼓勵孩子說出來,讓他告訴別的孩子自己不喜歡這樣。
  • 父母怎麼搞定愛耍賴不聽話的孩子?
    可以教孩子自己設置鬧鐘,當然叫醒音樂要輕柔,讓他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時間。聰明的家長在叫醒時,不會硬生生地告訴他「遲到」這個結果,而要引導他,給予目標,孩子知道起來之後要做什麼,培養他獨立管理時間的能力。還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告訴孩子,明天早晨媽媽會及時叫醒他,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2.不願意去幼兒園或學校時  不要說:「不去上學怎麼行,快點走!」
  •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下)
    接上文:「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如上課不守規矩等),問題在生活習慣不好,生活習慣不好問題在父母:平時沒有行為約束,沒有原則。」其實,在孩子上課愛講話問題剛出現時,我們就曾經訂立過一個有關學校行為規範的家規,而且為了好記,我還專門把它編成了順口溜的形式。但直到昨天與老師溝通完後,我才意識到,這個家規「學校篇」的訂立其實是我們急功近利的表現。
  •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上)
    二是孩子對學習有沒有興趣,這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而德行與責任觀、學習興趣都離不開家長的培養。 我怎樣給孩子立規矩愛與幸福學員 李Q 不同的孩子成長在不同的環境會養成不同的規矩,而每個孩子其實都會接觸不同的場合,到底
  • 愛比較的孩子,需要這樣引導!
    如果見到別人的畫比他畫得好,他也會立馬把那個小朋友的畫撕得粉碎,然後還嘟噥一句:「看你還畫得比我好!」其實,孩子在3歲左右,已經出現愛比較的心態。對於追求完美主義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眼裡經常會容不得一粒沙子,如果發現別人在其他方面比自己做得好時,會產生一種氣惱、委屈、疑惑的態度和情緒,不肯容納別人優點。家長需要及時引導,才會對孩子將來的身心健康起到幫助作用。
  • 孩子一練琴就「耍賴」,家長應該怎麼辦?
    每周Find老師有問必答時間來啦,這次我們要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孩子陪練難題寶媽:我家兒子今年8歲,學琴4年,但是最近不肯好好練琴!我和他爸爸一叫他彈琴就各種耍賴,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罵過了也打過了也不管用,就是不願意認真彈琴。老師,請問這是到了瓶頸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