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萃穎 雪飛洋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其中規定上海市旅遊住宿業將不主動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等「六小件」一次性日用品,並要求對違規者進行最高5000元罰款。新條例強力推行一周,界面新聞在上海採訪中發現,來上海的遊客和市內酒店已經基本適應了這項變化。
在萬豪酒店集團旗下的上海豫園萬麗酒店,總經理閆智慧告訴界面新聞,在新條例實施前,酒店每年一次性用品的消耗在40萬件左右。而不主動提供「六小件」的條例實施後,住店客人對這些一次性用品的需求量確實有所減少。
「根據新條例,我們整個團隊不同部門積極配合,銷售部門開始在各大預訂網站告知客人,運作部門調整了工作流程,財務部門將在一次性用品採購的量上做減少,並增加貨櫃裡環保貨品、可反覆使用的洗漱用品的供應。」閆智慧介紹說。
在條例剛剛實行的一周內,上海市對508家旅遊住宿企業進行執法檢查,其中對43家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在條例新實施期間,酒店業對條例的解讀仍然不夠明確,比如有人提出六小件中的鞋擦一項,是否包括擦鞋布,後來相關政府部門確認,鞋擦和擦鞋布都歸在鞋擦類別,應當從客房移除。現在大家統一了對六小件的理解。」閆智慧告訴界面新聞。
而在不主動提供六小件之後,對有需求的客人,如何提供六小件,酒店業也和相關部門做了探討,最後明確:一方面,酒店不能將六小件撤出房間後擺放在大堂隨意任住客領取,而應當在住客主動表達需求後再提供;另一方面,關於六小件是否收費的問題,相關部門對酒店告知稱,如果酒店原來的六小件供應是免費的,那新條例實施後,提供給有需求的客人六小件,也不應當收費。
目前上海豫園萬麗酒店對有需求的客人提供六小件的做法是,客人可以在客房掃碼進入微信上的機器人商場,購買環保型洗漱用品,商城裡同時提供其他零食、百貨;客人也可以呼叫前臺,要求獲取免費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提出需求後,酒店員工將安排酒店機器人「豫寶」將洗漱用品送到客房門口。
為上海豫園萬麗酒店提供機器人服務的公司雲跡科技統計發現,在不主動提供六小件政策後的一周後,雲跡科技被聘用到上海酒店的機器人,工作量整體增加了60%,一些酒店配送任務增長高達300%以上,比如豫園萬麗酒店,提升了75%。機器人的應用一定程度替酒店解決了配送一次性用品時的人力成本問題。
新條例實施後,酒店客房價格並未受到影響,不少網友在網上提問,既然不主動提供六小件,是否應該扣除房費中的這部分成本?一位上海五星級酒店的經理告訴界面新聞,不主動提供六小件並不意味著酒店要降價。「酒店的定價考慮的是綜合成本,與人工、地理位置、整體客房投資成本、入住率等都有關係,並不會因為撤掉一件東西就可以降價。」
上述酒店業人士認為,酒店不主動提供六小件,更多是以上海為試點,推崇一項環保理念,但對於酒店的節能環保目標來說,只是一項較小的舉措。「酒店集團其實一直走在節能環保的前列,比如在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之前就在做酒店的垃圾分類、回收。而在節約能源消耗方面,更有效的舉措來自於對酒店整體工程的能源改造,比如將整棟樓的冷凍機做熱回收,用來增加熱水的基礎溫度,減少鍋爐運行時天然氣的消耗等等。政府和上海酒店業一直在推進、鼓勵這類環保舉措。」他告訴界面新聞。
另外,當記者走進華住、如家、錦江旗下的一些酒店,都能看到前臺擺放著對遊客的提示,告知酒店不再提供「六小件」,以及提倡環保,進行垃圾分類的告示牌。
上海靜安寺附近,一家海友酒店,在大堂擺放了提示 拍攝:鄭萃穎
上海一家宜必思酒店的客房,六小件已從衛生間撤出 拍攝:鄭萃穎在遊客較多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界面新聞隨機採訪了幾位遊客。平時在南非生活的華人尚女士認為,雖然知道新條例是為了環保,但酒店不提供這些物品還是略有不便,她打算去商店自己購買洗漱用品。兩位從天津來上海旅遊的大學生告訴界面新聞,在抵達上海前就在網上看到了新聞,預訂酒店時也得到了平臺的提示,所以已自帶洗漱用品。來自河南鄭州的一家遊客則告訴界面新聞,他們是抵達酒店後才知道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但是他們早已習慣自帶洗漱用品。「一方面是乾淨衛生,一方面也是節約環保。」遊客鄭先生說。
在南京路一個經濟型酒店聚集的拐角,一家便利店店員告訴界面新聞,昨天晚上店裡的牙刷牙膏等可反覆使用的洗漱用品賣出了不少。
上海市黃浦區浙江中路的「好德」便利店 牙刷和剃鬚刀賣出不少 拍攝:雪飛洋據攜程最新的統計,調查對象中有81.5%的遊客支持上海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認為這個規定很契合環保理念。同時攜程酒店大學對上海酒店業主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酒店業主也比較支持此項規定的出臺。「特別是對中低星酒店的業主來說,無論從控制酒店成本和人力角度來說,都會從中獲益。」攜程公共事務部總監邵卉告訴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