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水而興的文興三王府 - 科教文衛 - 東南網泉州頻道

2020-12-18 東南網泉州頻道

該宮為北石文興宮的重要組成部分,主祀「雷、蕭、溫」三府王爺;明清以來,此處皆有送王爺船的習俗,意為禳災驅疫、保境平安,其船可達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臺灣苗慄地方志中有三次泉州王爺船到達該地的記載

順水而興的文興三王府

文興三王府為三開間帶護堂的宮式廟宇

文興三王府由一座大殿、一座拜亭、一座涼亭組成,內祀「雷、蕭、溫」三府王爺,附祀「薛、朱、李、康」四府千歲、七大巡。該宮宮前便是晉江,古時乃古渡口,為歷代歡送王爺神船的地方。海漲潮起,無人駕馭的「王爺船」順洋遠去……

□本報記者 吳拏雲/文 陳小陽/圖

三王府興於 宋末元初

清同治八年(1869年)農曆六月初四,一艘木造彩色帆船停泊在了臺灣苗慄縣後龍鄉的淺灘上。這是一艘來自泉州府文興境文興宮(今北石文興宮)的「王爺船」,船內無人,只有神像,皆威儀莊嚴,且為軟身布雕成。艙中備有案桌、牲畜及信件、船牌、甲牌。「舟至則神靈備」,從此,王爺信仰在臺流傳開來。據1983年的臺灣寺廟調查顯示,當時臺灣主祀王爺的寺廟已有689座,佔全臺寺廟的九分之一,以臺南縣114座為最多。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147年過去了,漂蕩于洋面的王爺船早已被載入臺灣歷史。歷史學家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稱:「(臺灣各縣)所祀之王爺,自都邑以至郊鄙,山陬海澨,神宇巍峨,水旱必告,靡敢瀆謾。而其廟或曰王公,或曰大人,或曰千歲,神像俱雄而毅……」不難看出,「王爺」已經在臺灣人的內心深處鑄模成型,成為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王爺船為何有如此魅力?文興三王府又為何要將王爺船送出?帶著這樣的疑問,本報記者前往泉州北石文興宮的文興三王府一探究竟。

據北石文興宮董事會秘書長陳川介紹,北石文興宮古時隸屬泉州府塗門外三十六都文興勝境,今為泉郡北石帝君行宮、泉郡文興三王府、文興古碼頭及宋船遺址的統稱。其中,文興碼頭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郡北石帝君行宮、泉郡文興三王府為泉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興三王府俗稱「阿爺宮」,今矗立在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法石社區豐海路邊,坐北向南,枕山襟海。據說,文興三王府緣起宋末元初之世,系南宋泉州節度使蒲秀庚為迎接元軍入城,鋪石路後倡建,宮迄今已有700餘年歷史。

據陳川介紹,文興三王府正殿奉祀「雷、蕭、溫」三府王爺,附祀「薛、朱、李、康」四府千歲,合稱為「七大巡狩」。文興三王府素有敬獻歡送王爺船遨遊地河之習俗。如今,閩南沿海、臺灣各地均有文興三王府分靈之宮宇。而在泉州市區只有文興三王府和富美宮具備送王船的條件。

大殿正龕內祀「雷、蕭、溫」三府王爺神像

司瘟驅疫的「王爺」們

近觀文興三王府,其為三開間帶護堂的宮式廟宇,也是單簷硬山式屋頂加燕尾脊,並以穿鬥式木構件作承重結構,大殿內有11個步架的空間。大殿的楣梁上掛著「三府王爺七大巡祖庭」匾額,凸顯了文興三王府在王爺信仰中的地位。大殿正龕內奉祀「雷、蕭、溫」三府王爺神像,龕上另有一「文興三王府」彩金匾一方。大殿左側列祀文興宮三夫人,右側附祀文興宮文貴爺。大殿中有石柱聯:「察往生殺靈周萬變,禍淫福善法奉三興」。宮門繪畫二尊守門神及閻羅差役,門框柱上有對聯:「唯我情俯察民情一情相貫,順天數下稽人數大數難逃」。大殿左邊護堂內祀有海雲宮相公爺,並供奉一個木製的龍頭,壁掛「文興海雲宮相公爺靈籤」籤詩;再看右邊護堂,內有木龕,龕內祀著龍王與水守公,在木龕前方,還有一艘木製神船,據介紹這就是「王爺船」的模型。宮門左右兩邊懸掛匾額「德撲而化」與「監察無私」,左匾系臺胞蔡江木敬奉。宮門前另有「慈遍南天昭北石,濟同普月庇文興」「法律千條王有赫,石衢四連道無偏」等石柱聯。

據立於宮外的《泉郡文興三王府碑記》所載,王爺崇拜為泉州古代民間信仰中之一大類別,人們賦予王爺司瘟驅疫、賞善罰惡之職能。泉郡文興三王府為泉郡王爺崇拜之重要道場,該宮王爺威靈顯赫,保境安民。

殿內兩側有二十四司的塑像

臺灣苗慄的 三次重要記載

「早前有人將王爺理解為『瘟神』,這是錯誤的。」北石文興宮董事會常務董事陳嘉勳稱,相反的,古代民眾是通過「敬王爺」來祈求庇佑、驅除瘟疫;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民間祀奉王爺,多為祈願一地靖安和漁發利市等。明清時期,泉州先人頻繁東渡海峽,航行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為祈求王爺保護順利啟程,航行平安到達,生意興旺、合家安康,有到王爺宮祈禱的,有載上香火及塑雕王爺神像供奉的。據信,明朝時文興三王府就有敬獻七彩王爺船入海,遨遊江河的習俗。福建沿海信眾做清醮時,用杉木建造七彩的王爺船,大小不一,有丈餘,有二丈餘,均按實際船隻的結構建造,並將王爺神像、星旗、旗牌、家具及禽畜等安放在船上,擇一良時吉日歡送入海,任其遨遊巡狩。王爺船停泊之處,當地民眾即會認為是吉利之事,有遠來的神明將庇佑地方發展,他們會迎回神像等物建宮廟奉祀。

據臺灣苗慄縣《臺灣慣習記事》所記,清代苗慄縣就有三次來自泉州的「王爺船」停泊該縣的記錄,這三艘王爺船分別為「文興七府王船」「富美七府王船」和「文興四府王船」。「文興七府王船」於清同治八年到達,「其船古雅新奇,獅頭燕尾造型,可容一百餘噸之載重量,船內無人,只有神像七府王爺、七府夫人和一尊柴座天上聖母與軍將、五營頭等」。在苗慄縣著陸時,人們發現艙中備有案桌、椅、床帳、鑼鼓、旗牌、刀斧、劍、戟、喇叭等,甚至還有碗、盆、箸、柴、米、油、鹽等,更神奇的是還有雞、犬、羊、貓、鴿等活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姜守誠認為,「送王船(王爺船)」習俗之原型可追溯到具有悠久歷史的「龍舟競渡」傳統,它們都承擔著相同的「送瘟」任務,「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他還稱:「明末名臣楊嗣昌所撰《武陵競渡略》翔實記載了端午競渡的發源地——沅湘一帶民眾端午划船禳災之盛況。尤為珍貴的是,該書完整地保存了泛舟競渡、禳災送瘟時表演的厭勝法術。而這些做法,從今天閩臺地區『送王船』習俗中仍能尋覓到些許影子。」

泉郡北石帝君行宮是北石文興宮的重要組成部分

傑出歷史人物 為王爺原型

據專家判斷,早期民間祀奉的「王爺」可能不是一個特定的神明,泛指所有封王的神袛,其來源各異,具有「代天巡狩」職能。在封建宗法社會中,民間自發建造祀神的祠廟,往往被一些具有正統思想的士大夫們斥為「淫祠」嚴加取締,後來百姓為了保存這些祠廟,不約而同地選用有名的歷史人物(多為各姓追溯的祖先)之名來填入相應的王爺姓氏之下,如李王爺為李光弼、張王爺為張巡、郭王爺為郭子儀、朱王爺為朱叔裕、白王爺為白起等。

明清時期,泉州的王爺神已大多演化為有姓有名的歷史名人(正神),成為宗族祖先神、村落社區保護神,負有查察四方、賞善罰惡、驅疫送瘟、消災賜福、保境安民的職責,形象一般為威嚴的面貌,大多以漢服裝飾模樣,有錦袍玉帶的文官,也有頂盔貫甲的武將。民俗專家們認為,談「王爺」時,不應一味強調其神靈作用,而忽略其原型人物的優秀品質。文興三王府所祀的「雷、蕭、溫」三府王爺,其實指的是雷萬春、蕭望之、溫嶠。雷萬春為唐代名將,自幼學習武術,博通群書,驍勇善戰。安史之亂時,雷萬春追從張巡守雍丘城陷後,與張巡同遭殺害。唐肅宗感其忠烈,欽封雷萬春為榮祿都督大夫、忠烈將軍;蕭望之是漢朝名臣,剛正不阿,清正廉節,歷任大鴻臚、太傅等官,唐初史學者顏師古稱讚他是「鉅儒達學,名節並隆,博覽古今」;溫嶠是東晉名將,他曾平定王敦、蘇峻兩次叛亂,內涉中樞,外任方鎮,為東晉王朝的創立和鞏固立下了豐功偉績。這三位「王爺」都是中國歷史中的傑出人物,至今仍有眾多故事流芳於世。

文興三王府內有王爺船模型

穿越海峽的「王爺船」

泉州海外交通發達,具有千年歷史的後渚港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港口,法石為其古鎮之一,這裡曾是「海內外船隻寄錠場所及船工居住造船地方」。法石還是歷朝軍事海防重鎮,宋時設有法石寨,明朝設河伯所,清朝設有稅收機構。文興宮後的寶覺山、煙墩山古時設烽火臺,嘉靖年間則成為俞大猷來閩抗倭的海防建築。建在通往泉州古道中部的文興宮,處在四達交衢的環境中,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文興宮外的文興碼頭,是古泉州港沿江的集群商業碼頭之一,它是古代泉州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如今文興碼頭遺址尚有一座寶篋印經塔,頗具特色。

「明清以來,(泉郡文興三王府)香火鼎盛,慕名而來分靈者眾,且舉辦各類蘸會送王船儀式,香火分靈傳播沿海地區乃至臺灣及東南亞各地,尋宮謁祖者絡繹不絕。」《泉郡文興三王府碑記》這樣載稱。陳嘉勳告訴記者:「古代送王爺船,完全是靠風力。比如要送船到臺灣,就在每年東南風起時,將建造好的王爺船推入海中,船上旌旗招展,桅帆俱備,任其順洋而行即可。」泉州多數王爺船都是送往臺灣地區的,王爺信仰對泉臺地區都影響頗深。有調查稱,「王爺信仰」尤其盛於南臺灣,與臺灣中部的媽祖信仰並稱。一艘艘個頭不等的王爺船,不懼風雨,在無人駕馭的情況下,穿越海峽,悄然架起了泉臺民間信仰文化之橋,這本身就富有一種傳奇色彩。

相關焦點

  • 2020泉州智能裝備博覽會舉行 - 本網原創 - 東南網泉州頻道
    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東南網12月4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陳鑫煒 黃瑜鵬)3日,以「智能製造、裝備先行」為主題的2020泉州智能裝備博覽會暨中國(泉州)鑄造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泉州裝博會」)在南安開幕。30多家商協會齊聚一堂,奉獻一場集 「智造+裝備」的工業設備盛宴,助力裝備產業行穩致遠。
  • 訪安溪城隍廟 感悟敬畏之理 - 科教文衛 - 東南網泉州頻道
    安溪城隍廟中主祀「清溪顯佑伯主」敕賜袍冠加寵踱步而觀,安溪城隍廟第一殿面寬五間,闢三門三殿為城隍寢殿(正殿),正副五尊城隍神像均坐正殿,伯主神像端莊嚴肅,黃袍金冠,這與其他地方城隍爺身披紅袍有著明顯區別。八爺、九爺佇立兩旁,魁梧雄偉。左邊廡廊內有稽查、考功、賞善三司,右邊廡廊速報、典獄、罰惡三司俱在。三殿還供奉鎮廟城隍暨夫人神像。四殿為大悲殿,奉祀千手觀音及十八羅漢。五殿為大雄寶殿,奉祀三寶世尊。
  • 東南網北京頻道亮相文博 耍中幡唱京戲展書畫熱鬧紛繁
    在本屆文博會首創的數字內容與新媒體展區內,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除了展出東南網、海都968111公眾服務平臺等,還獨立設置了東南網北京頻道展館。該展館位於主展區B區,佔地200多平方米,以紅色為主色調搭配錯落有致的線條,呈現出簡潔大方的氣質。 「好!……再來一個!」,上午開幕式後不久,展區裡就不時傳來陣陣的叫好聲。
  • 711路公交車線路調整 - 城事要聞 - 東南網泉州頻道
    本報訊 (記者蘇凱芳 通訊員曾冬吟)為了更方便市民前往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陳埭頭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青山將軍紀念館」,12月20日起,泉州公交集團將對711路進行調整。線路調整後,不再途經洛陽大道(洛陽交警中隊)、城西大道、藍郡國際首末站,增加途經陳青山將軍紀念館、鄉道161線(陳埭村口)、城西大道、洛河路(雲莊村口、雲莊老人協會、雲莊村委會、洛陽鳳山寺、洛河路南段)、學堂南街、泉州五中臺商區分校。
  • 【活動回顧】東南網小記者走進泉州醫高專
    小記者與大學生一對一交流互動9月19日上午9點,東南網泉州丫好小記者同赴泉州醫學高專科學校
  • 神明信仰:五王府傳說背後的歷史真實與文化認同
    這句話剛好可以用來形容石獅市蚶江鎮澈漢五王府的許多歷史傳說。但是,在民間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背後,卻是兩岸往來歷史真實的一個折射,揭示了兩岸五王爺信仰背後共同的文化認同。   在12日蚶江澈漢五王府重建落成慶典前後,海峽之聲《閩臺走親鄉鎮行》報導組實地走訪了五王府,採訪了相關民眾和專家學者。
  • 泉州17個項目籤約超百億元 - 經濟新聞 - 東南網泉州頻道
    福建省支持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融資對接視頻會昨舉行——泉州17個項目籤約超百億元泉州工業(產業)園區正在不斷釋放集群化效應。圖為入駐南安芯谷分園區的三安半導體項目正在全力推進發展。□本報記者 王宇靜 通訊員 林毓熙 文/圖創新舉措多維度提供精準服務為確保此次工業(產業)園區銀企對接的成效,泉州市工信局聯合財政局、金融局、人民銀行泉州中心支行、銀保監局等部門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工業(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
  • 泉州幼高專建校130周年文藝匯演舉行
    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林婕)百年栽植,桃李芬芳。11月28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還舉行了建校130周年文藝匯演,師生們為母校獻上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光影交錯,螢光閃閃。文藝匯演在開場舞《海天飛歌》中拉開序幕。
  • 展示「文興」形象 放飛青春夢想——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文興學校迎新年活動豐富多彩
    文興學校創辦人、洛陽文興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智溫說。辦學伊始,學校就高位謀劃,以「衡中模式」為主導,以「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管理、多元育人」為辦學理念,為學生量身定製教學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訓練,為學生高考衝擊清華、北大和雙一流名校創造條件。
  • 一張餅皮 演繹人生 -城事要聞 - 東南網泉州頻道
    舊時,每到清明和春節前後,泉州人家家戶戶做潤餅菜。久而久之,潤餅成了有名的特色小吃。《舌尖上的中國》曾報導過的亞佛潤餅皮店,位於古老的開元寺對面,如今已開了70多年,就連一根攪面棍也幾成文物。名氣的背後,不過是以情做事。當食物中有了情感的因子,品嘗它就容易留下令人懷戀的美好記憶。
  • 泉州晉江機場新開「泉州-臺北桃園」定期航班
    乘坐首班桃園飛往晉江飛機的臺灣乘客走出艙門東南網7月3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2日下午5點30分,臺灣復興航空GE340航班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當晚7點抵達泉州晉江機場。據悉,這是泉州晉江機場開通的第二個正式對臺客運直航定期航班,班期為每周一、三、六。據統計,臺灣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在泉州,佔臺灣總人口的44.8%,居住在泉州的臺屬有16萬人之多。去年6月份泉州成為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試點城市後,泉臺兩地經貿、旅遊交流更加密切,兩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
  • 泉州幼高專建校13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薪火相傳再出發
    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校13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薪火相傳 打造幼師教育名校此次慶祝大會由泉州幼高專黨委書記蘇白茹主持。大會上,泉州幼高專校長林清泉回顧總結了學校130年崢嶸歲月,展望學校新時代改革創新的美好願景。
  • 針對網絡上惡意中傷東南網莆田站的嚴正聲明
    該截圖矛頭直指東南網莆田站,質疑東南網莆田站的新聞媒體資質。對此,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東南網嚴正聲明,東南網是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省官方新聞門戶,東南網莆田站由莆田市東南聯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運營。
  • 洛陽一高文興學校正式招生!
    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文興學校,是洛陽一高與洛陽文興教育公司合作並領辦的一所高規格學校,同時與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形成聯盟,立志打造中原一流、聞名全國的名牌學校。洛陽一高文興學校,以洛一高厚重文化為底蘊、先進理念為引領、精細管理為手段,以「激情教育、前沿教研、高效課堂、精細管理、多元育人」為辦學路徑,以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清華北大、雙一流大學新生」為終極核心目標。
  • 海峽兩岸(泉州)大學生冰雕創意設計作品大賽評審辦法
    泉州首屆極地冰雪節暨海峽兩岸(泉州)大學生冰雕創意設計作品大賽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本辦法。第四條 評獎機構1、評審專家候選人名單由大賽組委會提出,報送泉州首屆極地冰雪節組委會審批確定。設立海峽兩岸(泉州)大學生冰雕創意設計作品大賽評審委員會。2、大賽評審委員會由泉州本土本科高校相關領域專家組成。
  •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qz.fjsen.com 2012-04-03 08:11  郭冰德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3日訊(記者 郭冰德 文/圖)昨日,在泉州西街的多家春餅皮店門口排起了長隊,老字號亞佛春餅皮店裡,店主傅亞佛一家三口忙得不可開交。
  • 打卡大同代王府,看看朱元璋為十三子建造的天下第一王府有多牛
    代王府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在遼、金西京國子監的基礎上興建的一座規格僅次於皇宮的王爺府邸,被稱為「天下第一王府」,比北京故宮建造時間還要早25年。可見朱元璋對十三子朱桂的寵愛和器重,這樣一說朱桂應該是個有所作為的王爺吧。否則怎麼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將塞外邊關重鎮大同交給朱桂呢?
  • 泉州發布十大研學精品線路 啟動萬名學子研學活動
    清源山是此次研學活動的首站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東南網5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古以來學習和旅行就相依相伴、互相融合。據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蘇悅介紹,目前,泉州已有各類研學基地、遊學基地、科普基地近200家。再過一個多月的暑假,是研(遊)學旅行的黃金時期,為了滿足廣大學子了解海絲文化、體驗海絲文化的夢想,更進一步推廣泉州城市形象,擴大泉州知名度,泉州還出臺了系列優惠措施,針對18周歲以下的研(遊)學團隊,泉州25個景點都有優惠。
  • 百年名校再起航 鑄造尖子生「航母」——洛陽一高文興學校崛地而起
    如今,在河洛大地,洛陽一高操刀領辦的學校——文興學校已經萬事俱備,厚積薄發。強強聯合的管理理念,知名資深專家的教育團隊,成績顯赫的師資力量,以培養「具有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的清華北大、雙一流大學新生」為終極核心目標……洛陽一高文興學校這座尖子生的「航母」,期待優秀學子的「加盟」。未來,她將成為洛陽乃至豫西地區民辦高中的領軍者,開創優質民辦高中的浩瀚藍海。
  • 助力「科創泉州」建設 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
    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 東南網12月24日訊(本網記者 林婕 通訊員 王思穎)12月22日—23日,福建省第二期東南科技論壇在泉州舉辦。國內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全省高校、企事業及省級學會代表等150餘人參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