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是此次研學活動的首站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東南網5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古以來學習和旅行就相依相伴、互相融合。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上午,泉州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聯合在清源山舉辦泉州海絲研(遊)學精品線路發布暨萬名學子海絲泉州研(遊)學啟動儀式。
未來兩天,來自泉州各縣市區的340名首發團成員將走訪清源山、少林寺、虎邱茶校、惠安雕藝文創園、惠女民俗風情園等研學活動點。
「這是我第二次來泉州清源山,其他的景點都還沒去過。」來自晉江子江中學初一學生趙傑是第一次參加研學活動,對於未來兩天未去過的其他景點充滿期待,也希望在此次研學活動中能更加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獲得更多課本外的知識。
據了解,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豐富,是研(遊)學的理想目的地。近年來,這座千年古城吸引了大批境內外研(遊)學團隊前來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追蹤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歷史。
據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蘇悅介紹,目前,泉州已有各類研學基地、遊學基地、科普基地近200家。再過一個多月的暑假,是研(遊)學旅行的黃金時期,為了滿足廣大學子了解海絲文化、體驗海絲文化的夢想,更進一步推廣泉州城市形象,擴大泉州知名度,泉州還出臺了系列優惠措施,針對18周歲以下的研(遊)學團隊,泉州25個景點都有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提升研(遊)學旅行服務水平,提高體驗感、獲得值和滿意度,泉州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還聯合編制推出「探尋海絲路·研遊刺桐城」海絲泉州十大精品研(遊)學推薦線路,以供研(遊)學團隊參考。
晉江子江中學的研學團隊準備出發開始為期2天的研學活動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海絲泉州十大精品研(遊)學推薦線路:
1、研學主題:品讀千年古城,感受原味閩南
研學目的:「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海絲文化、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在這裡交匯交融、相生相長,孕育了獨特的閩南文化,作為世界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的核心區、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間,純真的閩南文化依然隨處可見。
研學線路:清源山·老君巖→泉州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南少林寺→開元寺→西街片區古街巷→中山路→府文廟→新門文旅街區·三道行藝術館→天后宮→德濟門遺址→聚寶城南街巷(李贄故居、聚寶街、青龍巷)→ 泉州木偶戲劇院/南音藝苑/梨園古典劇院
2、研學主題:學習「晉江精神」,激發拼搏力量
研學目的:「愛拼才會贏」「敢為人先」的「晉江精神」鑄就了砥礪奮進的滄桑巨變,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寫下耀眼篇章。走進「品牌之都」晉江、「服裝名城」石獅,探索觀光工廠,感受工業旅遊文化,體驗工業旅遊樂趣,感受泉州改革開放成就,激發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拼搏奮鬥力量。
研學線路:安踏品牌博物館→五店市傳統街區→晉江市科技館→晉江市展館→晉江博物館→晉江子江中學→安平橋→七匹狼男裝博物館→永寧古衛城→石獅海洋世界→石獅冒險王·科普教育基地→東星奢石館
3、研學主題:溯源鐵觀音,體驗閩南茶生活
研學目的: 1000多年前的宋元時期,泉州的茶葉就已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蜚聲中外。如今,安溪鐵觀音依舊名揚中外,是國人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安溪茶文化可謂是泉州乃至閩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進中國茶都、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領略茶鄉的魅力,背上茶簍,當一回小茶農,追求人與茶、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
研學線路:安溪三和茶葉觀光工廠→中國茶都→洪恩巖→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國心綠谷→李光地故居→清水巖→八馬觀光工廠→志閩戶外運動中心→龍門鎮大生村
4、研學主題:探索陶瓷技術,解密「中國白」
研學目的:泉州德化素以陶瓷而聞名海外,德化陶瓷始於新石器時期,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先後榮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國陶瓷之鄉」、「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等殊榮。親歷瓷都德化,進行一次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深度探索以及陶藝文化的薰陶,感悟浴火重生的變化。
研學線路:洞上陶藝村·月記窯→如瓷生活文化館/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德化陶瓷博物館→德化職業技術學校/泉州工藝美術學校→屈鬥宮古窯址→桃仙溪景區/雲龍谷→瓷邦古道
5、研學主題:品味老醋香醇,鑑賞香道雅韻
研學目的:永春篾香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產物,宋元時期,阿拉伯蒲氏族人帶來了制香技術,在永春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永春香又沿著海絲之路,飄向四海。海絲之路成了香之路,孕育了別具一格的香文化,也締造了千年留香的傳奇。永春老醋,又稱烏醋,始創於北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擁有獨特的釀造技藝和風味,遠銷海內外。如今行走在永春的街頭巷尾,仍能瞥見當初「滿城飄香」的盛景,體驗品位生活方式。
研學線路:香文化創意園(彬達制香廠)→永春縣旅遊集散中心(紙織畫、漆籃)→余光中文學館→永春大羽村(白鶴拳)→永春老醋文創園→魁星文化創意園/北溪文苑旅遊景區→牛姆林景區/雪山生態旅遊區
6、研學主題:體驗惠女風情,研習南派雕藝
研學目的:惠安以獨特的惠女風情和石雕技藝享譽海內外。走進惠安,欣賞惠女獨有的服飾文化,感受「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學習惠安女吃苦耐勞的獨特品質。參觀惠安石雕,感受光與影的雕刻藝術,學習「世界石雕之都」匠人不改初衷、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研學線路:惠女民俗風情園/惠女家園→大岞惠女民兵哨所→崇武古城→古城水關→解放軍廟→西沙灣→崇武海洋科普館→問海文創園→鼎立藝術館→霞飛雕刻藝術館/藝苑雕刻→雕藝文創園→小岞風車島·小岞美術館→山腰鹽場→綠笛山莊→樟腳古民居
7、研學主題:博覽多元文化,培育包容之心
研學目的:宋元時期,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和國際性大都市,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貿往來,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景象,成為「海絲」沿線各國多元文化交匯交融之地。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亦有「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走訪璀璨多元文化史跡,感悟刺桐城的開放與包容精神。
研學線路:清淨寺→通淮關嶽廟→元妙觀→基督教泉南堂→承天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靈山聖墓→草庵→安海龍山寺→鳳山寺→蔡氏古民居→仙公山旅遊風景區
8、研學解讀:領略海絲傳奇,探索絲路遺產
研學目的: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世界海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海絲文化」已成為泉州燦爛的城市名片,通過行走泉州海絲遺蹟開啟尋夢海絲之旅,回溯探尋千百年前繁榮的海上貿易,全方位地感受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思考海洋的流動性如何帶來文明的流動性,認識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研學線路:九日山祈風石刻→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洛陽橋→蔡襄祠→蟳埔民俗漁村→江口碼頭·真武廟→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寶蓋山姑嫂塔→六勝塔→石湖碼頭→林鑾渡
9、研學主題:追尋革命遺蹟,傳承紅色基因
研學目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通過追尋革命遺蹟,了解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紅色基因融入年輕一代的血脈,把紅色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研學線路: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飛將軍故居→永春一都山歌小鎮→船山巖→安溪莫耶故居→潘祠村羅浪故裡→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惠安解放軍烈士廟→石獅李子芳紀念館→圍頭戰地文化漁村→泉州革命烈士陵園
10、研學主題:暢享科普研學,親近生態文明
研學目的:知行修遠,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夢想啟航,少年遊,研學旅行知天下,走出教科書,走進大自然,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感受生態文明的寶貴饋贈,鑄就更廣闊的未來。
研學線路:大福古船模製作基地→紅星生態園探索教育營地→惠安中礦博物館→石龍谷→田野風農業科普推廣中心→海絲野生動物世界→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科普教育基地→華光文博園→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泉州科技館→領SHOW天地→清境桃源/西疇農場→香草世界→三安集團(光電、生物)→雲河谷→九仙山景區
授旗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