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至 泉州研學旅行市場有望迎來「井噴」

2020-12-15 閩南網

核心提示

暑期將至,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許多家長最近開始苦思冥想、四處打聽。

「到廣闊的世界中學習。」為孩子報名參加研學旅行項目,成為不少家長的假期選擇。

日前,泉州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科協等部門應時而為,聯合發布了一批泉州海絲研(遊)學精品線路。我市旅遊業界也期待著暑期能迎來研(遊)學旅行的「井噴」。

各方如何迎接即將到來的研學旅行高峰?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方面。

泉州古城,有著研學旅行取之不盡的主題。

全市各類研學及科普基地有近200家

研學旅遊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是在2013年。當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4年,教育部發出通知,決定在河北、上海、江蘇等9個省市開始試點。隨後,越來越多的地區把研(遊)學旅行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將研學旅遊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此後,研學旅遊在全國掀起熱潮。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政策的大背景下,加之近年來湧起的「文化+旅遊」浪潮的推動下,體驗式教育理念與旅遊業的跨界融合逐步深入人心,研(遊)學旅行呈現爆發式增長。

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海絲遺存豐富,是研(遊)學的理想目的地。(王志超 攝)

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豐富,是研(遊)學的理想目的地。近年來,我市吸引了大批境內外研(遊)學團隊前來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追蹤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歷史。

為了更好地服務來泉研(遊)學團隊,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等部門積極開展工作,大力支持研(遊)學機構、基地的建設,目前全市已有各類研學基地、遊學基地、科普基地近200家。

本地的研學旅遊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許多景區、旅行社抓住機遇,紛紛依託本土文化、自然資源、產業優勢推出各式研學旅遊項目。在2019年中國旅遊日紀念活動上,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等部門除了公布泉州海絲研(遊)學精品線路外,還公布了全市25家景區、景點推出的研(遊)學旅遊優惠措施。泉州不少景區景點為了吸引研(遊)學學生團隊,在門票等方面實行優惠,低至四折、五折,甚至免門票,有的還贈送導師講解、紀念品等。

尋訪泉州海絲遺蹟,全方位感受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

泉州初步建成研學教育資源網絡

面對洶湧而至的研學旅行熱潮,作為研學旅行的指導單位,教育部門是如何部署推進的?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我市教育部門認真貫徹教育部等11部門及省教育廳關於研學旅行的相關精神,紮實推進研學實踐教育工作。目前,全市已初步構建成以學生綜合實踐基地為樞紐營地,以各級研學基地為實踐教育點,串點成線、併線成網的研學教育資源網絡。

緬懷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把紅色傳統不斷發揚光大,是研學熱門主題之一。(泉州市學生記者團 供圖)

市教育局就研學實踐機制建立、基地遴選、課程開發、線路設計、活動開展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把推進研學實踐教育列入年度學校思政工作要點,加強督促指導,推動各地各校落實研學實踐教育要求。

在研學營地建設方面,重點加強學生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提升工作,先後下發了相關文件,對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項目設置、管理制度、隊伍建設、安全措施等進行全面規範。

在研學基地建設方面,依託泉州名勝古蹟、文化遺產、紅色教育資源和大型企業、文博院館等,遴選首批31個涵蓋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革命傳統等內容的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並實行每屆3年、定期考核的動態管理機制。各縣區也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確認一批本級研學基地,並積極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逐步建立研學實踐活動體系。

我市已經初步建立研學教育資源網絡,研學旅行成了不少學生暑假的必修課。(泉州市學生記者團 供圖)

業界看好暑期研學市場

中國國旅(泉州)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李紹毅表示,該公司去年以來依託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龐大的非遺文化資源,著力深挖、推廣泉州非遺文化研學產品,面市後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的廣泛認可。「從去年到目前已經有兩萬多人次參加,今年的暑期有望出現『井噴』。」

「我十分看好泉州的研學旅遊市場,特別是古城和非遺兩大文化主題。」曾多次組織本地及安徽等省市研學產品的泉州寶中旅行社狀元街門店副總吳慧中表示,目前泉州的研學旅行產品,做得比較多的是永春的紅色文化、香文化主題,德化的陶瓷文化主題,安溪的茶文化主題,晉江的工業文化主題等。許多地方的研學旅遊資源,都由政府出面,將相關的點串聯成一個三天至一周的產品,整體策劃、運營,相比來說,泉州的研學產品還比較分散。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需求很旺盛,發展速度較快,但研學旅遊注重內容的實踐性、開放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等,對導師的教育經驗、專業技能、知識儲備等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包括本地的研學旅遊市場,都存在「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或導師不專業、課程目標不明確、教學效果缺乏專業評估與監管等問題,有待進一步規範。(記者 黃寶陽 文/圖(除署名外))

泉州擁有木偶、南音等一大批非遺文化,是孩子們學習的寶庫。

■相關連結

泉州十大精品研學線路

日前,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聯合編制推出「探尋海絲路·研遊刺桐城」海絲泉州十大精品研(遊)學推薦線路。

1.研學主題:品讀千年古城,感受原味閩南

研學目的:感受泉州作為世界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的核心區、閩南文化遺產富集區的厚重內涵。

研學線路:清源山·老君巖→泉州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少林寺→開元寺→西街片區古街巷→中山路→府文廟→新門文旅街區·三道行藝術館→天后宮→德濟門遺址→聚寶城南街巷(李贄故居、聚寶街、青龍巷)→ 泉州木偶戲劇院/南音藝苑/梨園古典劇院

2.研學主題:學習「晉江精神」,激發拼搏力量

研學目的:「愛拼才會贏」「敢為人先」的「晉江精神」鑄就了砥礪奮進的滄桑巨變,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寫下耀眼篇章。走進「品牌之都」晉江、「服裝名城」石獅,感受工業旅遊文化,體驗工業旅遊樂趣。

研學線路:安踏品牌博物館→五店市傳統街區→晉江市科技館→晉江市展館→晉江博物館→安平橋→七匹狼男裝博物館→永寧古衛城→石獅海洋世界→石獅冒險王·科普教育基地→東星奢石館

3.研學主題:溯源鐵觀音,體驗閩南茶生活

研學目的:安溪茶文化是泉州乃至閩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進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領略茶鄉的魅力。

研學線路:安溪三和茶葉觀光工廠→中國茶都→洪恩巖→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國心綠谷→李光地故居→清水巖→八馬觀光工廠→志閩戶外運動中心→龍門鎮大生村

4.研學主題:探索陶瓷技術,解密「中國白」

研學目的:德化陶瓷始於新石器時期,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親歷瓷都,進行一次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深度探索。

研學線路:洞上陶藝村·月記窯→如瓷生活文化館/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德化陶瓷博物館→德化職業技術學校/泉州工藝美術學校→屈鬥宮古窯址→桃仙溪景區/雲龍谷→瓷邦古道

5.研學主題:品味老醋香醇,鑑賞香道雅韻

研學目的:永春篾香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產物,宋元時期,阿拉伯蒲氏族人帶來了制香技術。永春香又沿著海絲之路,飄向四海;永春老醋始創於北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擁有獨特的釀造技藝和風味,遠銷海內外。

研學線路:香文化創意園(彬達制香廠)→永春縣旅遊集散中心(紙織畫、漆籃)→余光中文學館→永春大羽村(白鶴拳)→永春老醋文創園→魁星文化創意園/北溪文苑旅遊景區→牛姆林景區/雪山生態旅遊區

6.研學主題:體驗惠女風情,研習南派雕藝

研學目的:走進惠安,欣賞惠女獨有的服飾文化,學習惠安女吃苦耐勞的獨特品質;參觀惠安石雕,感受光與影的雕刻藝術,學習「世界石雕之都」匠人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研學線路:惠女民俗風情園/惠女家園→大岞惠女民兵哨所→崇武古城→古城水關→解放軍廟→西沙灣→崇武海洋科普館→問海文創園→鼎立藝術館→雕藝文創園→小岞風車島·小岞美術館→山腰鹽場→樟腳古民居

7.研學主題:博覽多元文化,培育包容之心

研學目的:宋元時期,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和國際性大都市,成為「海絲」沿線各國多元文化交匯交融之地。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有「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走訪多元文化史跡,感悟刺桐城的開放與包容精神。

研學線路:清淨寺→通淮關嶽廟→元妙觀→基督教泉南堂→承天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靈山聖墓→草庵→安海龍山寺→鳳山寺→蔡氏古民居→仙公山旅遊風景區

8.研學主題:領略海絲傳奇,探索絲路遺產

研學目的:「海絲文化」是泉州燦爛的城市名片,行走泉州海絲遺蹟,全方位地感受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

研學線路:九日山祈風石刻→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洛陽橋→蔡襄祠→蟳埔民俗漁村→江口碼頭·真武廟→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寶蓋山姑嫂塔→六勝塔→石湖碼頭→林鑾渡

9.研學主題:追尋革命遺蹟,傳承紅色基因

研學目的:追尋革命遺蹟,了解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把紅色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研學線路: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飛將軍故居→永春一都山歌小鎮→船山巖→安溪莫耶故居→潘祠村羅浪故裡→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惠安解放軍烈士廟→石獅李子芳紀念館→圍頭戰地文化漁村→泉州革命烈士陵園

10.研學主題:暢享科普研學,親近生態文明

研學目的:走出教科書,走進大自然,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感受生態文明的寶貴饋贈,鑄就更廣闊的未來。

研學線路:大福古船模製作基地→紅星生態園探索教育營地→惠安中礦博物館→石龍谷→田野風農業科普推廣中心→海絲野生動物世界→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科普教育基地→華光文博園→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泉州科技館→香草世界→三安集團(光電、生物)→雲河谷→九仙山景區

相關焦點

  • 城市中小學校將安排農業生產勞動,研學旅行有望迎來「井噴」?
    所以,農耕文化、勞動教育真的大有文章可做,且可以與研學旅行結合。》,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成為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並明確提出:開發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規範研學旅行組織管理,健全經費籌措機制,建立安全責任體系。要求各地強化督查評價,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評價機制,把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
  • 暑假來了,「研學旅行」你為什麼招不到生?
    暑假,文旅行業的復甦的關鍵節點,我國人的對暑假賦予了不一樣的情感。孩子們的升學、高考、畢業、進入社會都是發生在暑假,暑假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今年的研學企業來說也是一樣的。研學機構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做好了夏季招生準備。
  • 親子研學算不算研學旅行?
    疫情下,由於安全考慮和政策限制,中小學校不便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旅行,而利用暑假提升素養的需求一直存在,許多由家長、機構組織的親子研學活動在今年暑假蔚然成風,在各地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親子研學」概念曾廣受詬病,親子研學活動到底算不算研學旅行一直飽受爭議,而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旅遊局等10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 》中提出:「家庭親子研學旅行的推動。各級教育部門及中小學校充分利用家庭旅行多樣性、靈活性、簡易性等特點,大力鼓勵和引導各中小學生家庭,利用寒暑假期等有計劃、有目的地帶孩子外出研學旅行。」
  • 深讀坊 | 研學旅行在海南:市場巨大,已成熱門目的地
    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豐富多元的旅遊產品,又有著巨大旅遊市場,如何在開展研學旅行中走在全國前列?屆時,研學旅行或將成為我省旅遊產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圖 / 三亞呀諾達熱帶雨林對於我省景區和旅行社等旅遊企業來說,他們將迎來更多像周君瞳一樣參加研學旅行的孩子。
  • 四川中小學「春遊」有望回歸:教育廳鼓勵 「研學旅行」
    如今,這一現狀有望改變。  2月25日召開的2016年四川省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我省鼓勵和支持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省教育廳新聞發言人張瀾濤表示,希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鼓勵學生多出去走走,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對此,你怎麼看呢?
  • 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案例:看國洲文化怎麼做成都研學旅行活動?
    以前書本是學生的世界,自教育部將研學旅行提上日程之後,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成都研學旅行機構國洲文化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需求。
  • 旅行成了教學計劃?研學旅行市場這塊蛋糕有多大?「圖」
    一、研學旅行市場簡介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其中將研學活動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 博大樂航:暑期研學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暑假是孩子們最盼望的假期,那麼孩子們應該怎樣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假呢,今年暑假,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為學校和家長布置了6項「暑假作業」:①加強安全教育工作;②豐富學生暑假生活;③合理控制學業負擔;④預防沉迷網絡和遊戲;
  • 泉州發布十大研學精品線路 啟動萬名學子研學活動
    >東南網5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古以來學習和旅行就相依相伴、互相融合。據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蘇悅介紹,目前,泉州已有各類研學基地、遊學基地、科普基地近200家。再過一個多月的暑假,是研(遊)學旅行的黃金時期,為了滿足廣大學子了解海絲文化、體驗海絲文化的夢想,更進一步推廣泉州城市形象,擴大泉州知名度,泉州還出臺了系列優惠措施,針對18周歲以下的研(遊)學團隊,泉州25個景點都有優惠。
  • 認識研學旅行-千策科技-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實訓教學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研學旅行教育課程時間安排,可在學期期間和中間安排,也可在寒、暑假安排。中小學各學段研學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學四五六年級、初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
  • 研學旅行:千億市場今朝起 如何分得一杯羹,青蔥匯來告訴你
    究竟什麼是「研學旅行」,它和以前就有的遊學、夏冬令營有何區別?研學旅行的興起,和去年國家的一紙文件有關。去年年底,教育部等11家部委發布促進「研學旅行進入中小學的意見」,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支持研學旅行,文件中明確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 暑假研學營,行走的課堂不一樣
    暑期,研學旅行成為時下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度假方式。除了寓教於樂,研學究竟還有哪些與課堂學習不同之處?孩子們能從中習得什麼?而它的蓬勃興起也吸引了不少臺灣業者到大陸創業——福建日報APP-新福建8月17日報導 (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 文/圖)「夏天好熱啊,我想有個遊泳池!」「我想有一個遊樂場,可以邀請我的朋友們一起來玩。」
  • 海寧在全省率先發布研學旅行專項規劃 「研學遊」五大基地三條環線...
    2018-10-11 17: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湯夢丹 通訊員 殳浩走進孔廟學宮,念念三字經,與小夥伴們一起射箭、蹴鞠,參觀國學大師王國維故居,看看課本裡的觀潮實景……今年暑假,這些項目吸引了近萬名中小學生齊聚浙江海寧鹽官古鎮,體驗研學遊樂趣。
  • 促進研學旅行快速發展 四川自貢優秀研學旅行指導師同場競技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今年8月,四川省啟動「研於旅途 學於行程」第一屆全省研學旅行指導師技能大賽,就在9月14日下午,2020年全省研學旅行指導師技能大賽自貢地區選拔賽舉行。在現場比賽環節,參賽選手通過風採展示、課程策劃展示、實踐模擬、綜合能力測試等多個環節,重點圍繞四川首批發布的10條研學旅行主題線路,進行頗具特色和新意的講解,全方位展示自身在研學旅行方面的策劃創意以及應急應對等綜合能力。接下來,自貢市將從此次比賽中選拔部分優秀選手參加全省的技能大賽。
  • 用數據來說明,研學旅行市場潛力
    研學旅行已經被列入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課,其學校滲透率會飛快提升,市場在迅速擴張,未來前景不可限量。但是研學市場到底有多大,受眾到底有多少,一直都難以有一個清楚的數據。根據教育部6月份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清楚地展示了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師生的詳細數量,下面小編摘錄了一些研學旅行相關的數據報告,供研學人參考。
  • 平塘:暑期「中國天眼」研學旅行漸復甦
    當前正值暑期,位於平塘縣的「中國天眼」天文科普基地研學旅行漸漸復甦,迎來了全國各地的訪客和研學學生。在「中國天眼」天文科普基地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內,來自廣東、北京等地的學生在研學團隊或家長的帶領下,通過館內研學導師的講解,專心致志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和感受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
  • 出國研學旅行市場火熱 「教育旅遊」如何遊學兼得?
    ­  近年來,不少家長們選擇利用暑期讓孩子走出國門,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中國的海外研學旅行市場越發火熱。對於火爆的出國研學熱,專家表示,家長需理性選擇,準備充分,而業內人士則呼籲規範市場發展。­  出國研學旅行市場火熱 歐美國家線路預定爆滿­  近日,一則孩子向母親抱怨「全班只有我還沒有出過國」的新聞引發眾議。而孩子之所以抱怨,是因為其所在的小學班級同學大都有海外研學經歷,自己沒能去覺得「丟人」,但研學的費用又讓母親犯了難。
  • 「研學旅行」:玩出深沉來
    還沒到暑假,身在新疆的等等媽媽就開始查閱各大旅行機構的旅遊產品了。8歲的等等已經去過上海迪士尼,今年可能還要再去一趟。「孩子就喜歡冰雪奇緣,對看風景沒什麼興趣。」等等媽說。  「我希望她能玩得有意義,不要只是瘋跑。最好是迪士尼這樣的地方,能跟她平時看的書和動畫片結合起來。」
  • 高校增補「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淺談研學旅行對人才的需求
    在國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研學旅行的市場熱度也在不斷上升,中小學生成為未來研學旅行市場重要的目標細分群體,也是推動旅遊行業發展的力量。教育部已經將研學納入了中小學生的教育改革規劃中,研學旅行發展前景的廣闊,意味著市場對研學旅行人才的需求度也在不斷增加。
  • 研學旅行:讓孩子成長於天地間
    近年來,「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當中,這種古老的學習方式也被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研學旅行是近年來較為火熱的社會話題。時值暑假,記者走訪了海拉爾區多家旅行社、研學基地。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各旅行社和研學基地開設的研學課程覆蓋人群已經從中小學學生擴展到幼兒園和高中學生,而今年的研學線路主要以呼倫貝爾境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