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坊 | 研學旅行在海南:市場巨大,已成熱門目的地

2021-02-14 海南德光得途研學

來源 | 海南日報

撰文 | 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研學旅行市場巨大,海南已成為熱門目的地,然而仍存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對於開學就要升高一的周君瞳來說,這個學年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和同班同學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身為海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高中一體化實驗班的學生,她已經參加過兩場研學旅行了。和此前的旅遊相比,研學旅行有太多不同,也有更多收穫。

古人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又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中小學生國內、國際遊學由來已久,但從未像今天一樣火爆。數據顯示,我國遊學人次自2014年後迅速增長,境內遊學人數由當年的140萬人次增長至2017年的340萬人次。海南也成為研學旅行熱門目的地:進入暑期後,不管是海南省博物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還是鸚哥嶺保護區、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等,常常可以看到一隊隊的學生前來開展研學旅行。

中央12號文件提出,海南要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觀光旅遊為基礎、休閒度假為重點、文體旅遊和健康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產業體系。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豐富多元的旅遊產品,又有著巨大旅遊市場,如何在開展研學旅行中走在全國前列?屆時,研學旅行或將成為我省旅遊產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從文昌孔廟到東坡書院,從大田坡鹿保護區到黎族自然村落,從鶯歌海鹽場到東方風力發電廠……提起上個學年參加的8天環島研學旅行活動,周君瞳仍充滿興奮之情。因為,這場旅行十分特別。

這場主題為」修學遊,愛家鄉」的研學旅行,首先由初高中一體化實驗班的各學科老師提出海南各地與學科知識相關聯的地點,精心設計和選擇遊學路線。8個學科老師皆有備而去,每個學生人手一份《遊學學案》,裡面有老師準備的各個學科相關知識點,在戶外的課堂中與海南歷史文化、鄉土地理來了一場親密的接觸

「鶯歌海鹽場和洋浦千年古鹽田製鹽方法是不一樣的。在現場,老師講了一遍就明白。」周君瞳對於鹽田上的化學課記憶猶新,「海水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等,古鹽田曬制的食鹽氯化鎂的含量要多一些。」

周君瞳的媽媽陸海燕對這次研學旅行評價頗高:「處處是課堂,寓學於遊。這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圖 / 樂東鶯歌海鹽場採鹽現場

2014年,在省教育廳的支持下,海師附中創辦了初高中一體化實驗班,海南師範大學校長林強將研學旅行作為實驗班的一項教學設置,積極探索基礎教育領域改革。這與國家對研學旅行的重視不謀而合。

2014年及2015年,國務院先後出臺《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範疇。正因為擁有先進的理念和有效的實踐,根據教學目標合理進行課程設置,海南師範大學的《中學研學旅行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獲得2018年海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海南中學高一學生在老師帶領下走進博鰲風情小鎮,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到海南黎族、苗族聚居區,收集即將失傳的民歌民謠,到我省礦區考察礦產資源開採情況;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也在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展為期兩天的研學之旅,雨林知識課堂、體能戶外訓練、民族風俗體驗等豐富的課程安排讓同學們收穫頗豐。

7月下旬,陵水東華初級中學和三才中學兩所鄉鎮學校的同學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感受農民耕作的艱辛,在興隆熱帶植物園製作「自然筆記」。「以前,我就聽說過興隆熱帶植物園,但一直都沒機會到這裡參觀。感謝研學旅行,開闊了我的眼界。」陵水東華初級中學初一學生陳玉程十分開心。

圖 / 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

除了海南本地中小學校,我省依託獨特優勢,成為島外學校研學旅行的目的地。

深入雨林谷腹地,傾聽黎族神樹千年根吊石背後的故事,了解山林深處的黎族苗族文化……6月底,香港聖公會中學師生一行40餘人走進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將中國最大的開放式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作為研學旅行新平臺。首次走進熱帶雨林的師生們在導遊的帶領下深入雨林谷腹地,學習世界最毒之樹「見血封喉」等植物知識,體驗黎族阿哥阿妹的捏耳禮。

「大山雀、白頭鵯……」7月14日凌晨,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羅帥村,孩子們端著望遠鏡、相機朝樹上端詳,咔嚓咔嚓地拍照片。這是從北京來的「自然之翼」夏令營觀鳥組在鸚哥嶺的野外實踐活動。

借著研學旅行的東風,海南已經成為眾多中小學生的新課堂。

圖 / 三亞呀諾達熱帶雨林

對於我省景區和旅行社等旅遊企業來說,他們將迎來更多像周君瞳一樣參加研學旅行的孩子。

今年初,海南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制定並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根據教育教學計劃科學合理安排研學旅行時間,同時,要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活動結果納入學分管理體系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將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

「讓學生轉變觀念,獲得能力的提升,不能光靠課堂裡的說教,還要讓他們對社會有所體驗和感悟。《意見》的出臺,給眾多學校吃了『定心丸』。」海口市第一中學老師吳坤雄認為,將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劃,學生們可以實現跨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激發出自主學習的潛能

圖 / 三亞梅沙研學教孩子學習潛水

這個暑假,海口市民周元帶著孩子前往雲南大理參加了雲朵學校的遊學夏令營。孩子跟著當地白族的老師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與獲得相關教練資質的美國老師學習棒球和皮划艇,與來自日本的老師在蒼山腳下採茶……「孩子出門遊學,我會選擇比較有特色而且相對有新鮮感的地方。其中擁有較高體驗感的課程設計是我最為看重的,同時,師資也必須達到一定水準。」周元說。

因為平時陪伴孩子較少,海口市民王德毅更加期待學校多組織些研學旅行的活動:「平時沒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現在有關部門提倡開展研學旅行,我們當家長的舉雙手贊成。」

「隨著我國居民家庭收入穩步增長以及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旅遊+教育』雙結合的遊學產品受到用戶的歡迎。」省旅遊協會副秘書長葛明明表示。數據也能佐證他的觀點,2017年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顯示,未來3—5年內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會迅速提升,據不完全估算,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

作為資源方的景區、旅行社等旅遊企業,也在思考如何跳出「有什麼就賣什麼」的套路,去弄懂「學校需要什麼」

寬敞明亮的宿舍環境、設施齊全的趣味拓展、體力與腦力兼併的雨林課堂、體驗性極強的非遺文化學習、實用必備的急救知識學習……在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新打造的悠黎客拓展基地讓人眼前一亮,成為近期我省研學旅行的「人氣王」,僅今年暑期就接待了500餘名前來研學的島內外中小學生。在7月份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第二批44個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基地候選名單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與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海南省博物館共同入選。

其他景區也欲發力研學旅行市場。「猴島有獼猴種群及新村港的疍家文化等豐富旅遊資源,這些應如何結合研學旅行,走進教育體系?」陵水猴島旅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何蘇南的困惑也是我省各大景區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的。

圖 / 三亞檳榔谷黎苗文化研學基地

在海南分界洲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總監塗明豔看來,研學旅行無疑是景區轉型升級又一契機,但旅遊資源如何與教育需求接軌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分界洲島有海洋劇場裡的各種海洋動物,有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PADI考證資格的潛水項目,還有海洋牧場裡的珊瑚培育等,這些旅遊內容到底該如何更好地融入研學旅行?」

這也是人民騎兵營遇到的難點。「人民騎兵營位於火山口和古村落間,一直是周末親子遊和團隊拓展訓練的熱點。我認為,綠道騎行以及村落研學也可作為我們開展研學旅行的重點,但如何解決普通旅遊和單一科普兩層皮的問題?」海南騎兵營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忠發問。

圖 / 黎族阿婆在紡織黎錦

隨著旅遊業競爭愈發激烈,旅行社需要新的產品改造供應鏈,形成差異化競爭。「旅行社擁有服務和銷售優勢,如果能夠開發好研學旅行產品,也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海南不僅有藍天白雲、椰風海韻,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可探索的更多領域,以豐富海南旅遊產品庫。」海南康泰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地接副總經理厙雨廷說。

省旅遊景區協會秘書長蘇群坦言,海南研學旅行市場商機巨大,但我省在推進研學旅行工作過程中,仍存在協調機制不完善、責任機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規範、從業人員不專業、產品挖掘不夠深等問題,使得海南研學旅行發展相較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較為滯後。但學界和業界依然看好海南打造研學旅行目的地的巨大潛力

圖 / 央視《最野假期》來到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錄製

「研學旅行是教育和旅遊的結合,海南氣候適宜,自然生態一流,有海洋、雨林、火山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多樣的人文特色,有著獨特的優勢,已經成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研學機構青睞的研學旅行熱點地區。」在全球環境基金(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宣傳教育專家盧剛看來,海南開展研學旅行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海南開展研學旅行的範圍十分廣闊,可以往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學院院長吳肖淮表示,未來,像周君瞳一樣的中小學生將有更多研學旅行基地的選擇。近日,海南省第一批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名單已經出爐。

20個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分布在海口、三亞、定安等地,涵蓋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文昌市航天科普館、中國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等多個類型。「這些地方都具有非常好的研學資源,如果能夠打造出符合學校需求的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對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將大有裨益。」他表示。

圖 / 文昌航天科普館

如何更好地釋放「旅遊+教育」的產業功能,讓海南成為研學旅行目的地,成為值得學界和業界思考的問題。

「不同層面的研學旅行相關政策文件都提到,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這也就明確了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主導地位。」吳肖淮表示,研學旅行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必須遵循教育性原則。


過去,書本是孩子的世界;現在,世界是孩子的書本。

如何用「世界」這本書教授知識?「研學旅行需要根據學校的教學目標及學生不同年齡段來進行設置,無論從線路的規劃還是景點知識點的穿插,要滿足對學生能力、習慣、情感、價值觀和學科素養的提升要求。」海南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房娟說。

顯而易見,研學旅行並不是觀光遊、體驗遊,也不是單一的科普課、複習課,它需要跨學科學習的理念和課程設計。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成為旅遊企業和教育機構進入研學旅行這一巨大市場的「門檻」。

「研學旅行有很大的市場,而我省發展研學旅行資源豐富,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鼓勵,促進這一產業的發展。」高富假期國際旅行社董事長郭衛民說。

正在進行教育與旅遊跨界發展的海南海童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饒英華認為,海南的旅遊企業必須抱著開放的合作心態,並依託政府、學校及家庭的力量,使本就具有社會效益的研學旅行產業逐漸成型成勢,成為海南旅遊的一張名片。

日前,海南省旅遊協會正在加緊籌備建立研學旅行分會。「省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將聯動教育、旅遊等多部門,建一個高效的『產、學、研』互動平臺,並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省旅遊協會秘書長劉金林表示。

作為實驗班研學旅行活動的總策劃和總指揮,房娟的想法與劉金林異曲同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學校、旅行社和景區應互相配合聯動。」房娟建議,由學校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研學旅行方案和課程設計,並和相關協會共同篩選有資質的旅行社提供服務,各大景區負責深挖資源開發產品,培養專業的講解員,三方共同推動研學旅行的開展

圖 / 研學頭條私享會在海南舉辦,共同商討海南研學合作發展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研學旅行,海南與你有約
    近年來,海南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成為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隨著政策助推以及研學旅行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企業、景區和教育機構深挖資源,積極開發各具特色的研學旅行產品,研學旅行逐漸升級,一些主題化、契合孩子興趣點的研學旅行產品應運而生,海南也成為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
  • 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以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發展
    海南日報海口7月20日訊 (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李夢楠)7月20日,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掛牌儀式暨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將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打造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日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旅遊+教育」市場前景廣闊,海南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資源和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迅速成為國內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目前,海南已有16個國家級研學旅行教育實踐基地,20個省級研學旅行教育實踐基地。
  • 海南研學遊市場走俏 乘風破浪的遊學
    近年來,海南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成為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各大旅行社、教育機構及景區也紛紛推出系列研學遊產品及路線,讓孩子們在「行走的第二課堂」中增長見聞,汲取知識。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南仍需開發具有更深內涵、更高層次、更廣維度的研學旅行產品。航天熱領跑海南暑期研學市場「與文昌一起,遇見星辰大海」。
  • 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海職院
    本報海口7月20日訊 (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李夢楠)7月20日,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掛牌儀式暨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將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打造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遊學,海南有約!34個基地和景區推介研學旅行產品
    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豐富多元的旅遊產品,研學旅行又是政策助推下的千億市場,我省旅遊景區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積極開發研學旅行產品,將有助於海南研學旅行品牌的打造。畢竟,對於校方和家長來說,孩子在研學旅行中是否有收穫有成長,需要資源方提供更好的研學旅行產品和課程設置。  2018年,對於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開發建設的悠黎客研學基地來說,是產品開發年,而今年,則是市場開拓年。發布會上,悠黎客推出了「研學產品2.0版本」。
  • 廣東研學旅遊目的地都有啥?81個項目進入「廣東省十佳研學旅行目的...
    81個項目進入「廣東省十佳研學旅行目的地」遴選金羊網  作者:吳珊  2019-08-08 暑期旅遊市場如火如荼,寓教於樂的研學旅行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 文旅+教育 海南打造研學旅行品牌
    在海南旅遊業界人士看來,熱帶雨林、黎苗風情、紅色文化、瓊崖歷史、海洋科普等資源為海南研學旅行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面對可期的前景、龐大的市場,在研學中實踐「知行合一」成為從業者的共識。   「我們每推出一款研學主題產品都要經過反覆考慮,不僅有豐富翔實的課程說明,還會根據研學主題推薦相關書目、音樂和電影等。」
  • 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海職院 以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發展
    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海職院以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發展海南日報海口7月20日訊 (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李夢楠)7月20日,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掛牌儀式暨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將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打造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日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旅遊+教育」市場前景廣闊,海南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資源和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迅速成為國內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目前,海南已有16個國家級研學旅行教育實踐基地,20個省級研學旅行教育實踐基地。
  • @瓊海,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海職院 以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發展
    7月20日,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掛牌儀式暨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將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打造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三亞,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海職院 以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發展
    7月20日,海南研學旅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掛牌儀式暨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將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打造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旅行成了教學計劃?研學旅行市場這塊蛋糕有多大?「圖」
    一、研學旅行市場簡介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其中將研學活動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 研學旅行:千億市場今朝起 如何分得一杯羹,青蔥匯來告訴你
    去年年底,教育部等11家部委發布促進「研學旅行進入中小學的意見」,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支持研學旅行,文件中明確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 研學旅遊丨工業研學旅遊目的地打造案例
    》,提出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從小學到高中,提出以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細細一算,全國目標客群貌似有1個億,那市場有多大?自2016年研學旅行的政策出臺後,研學目的地的打造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狀態,研學+旅遊的結合為大眾旅遊產業更新升級又填新瓦。
  • 暑假將至 泉州研學旅行市場有望迎來「井噴」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政策的大背景下,加之近年來湧起的「文化+旅遊」浪潮的推動下,體驗式教育理念與旅遊業的跨界融合逐步深入人心,研(遊)學旅行呈現爆發式增長。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海絲遺存豐富,是研(遊)學的理想目的地。
  • 蘭州市紅色旅遊景點成今夏旅遊市場熱門「打卡」目的地
    紅色旅遊景點成今夏旅遊市場熱門「打卡」目的地青年學生群體為暑期紅色旅遊新生力量張萬宏 攝每日甘肅網7月4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萬宏)今年以來,我市紅色旅遊持續升溫,市內各紅色旅遊景點成了今夏旅遊市場的「新寵」。
  • 暑期出遊報告:親子遊、研學旅行最火爆 人均花費顯著增長
    《報告》顯示,親子遊、研學旅行、避暑遊等細分需求依然是支撐暑期出遊旺季的主力,整體出遊高峰預計將出現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全國各地熱門旅遊景區、旅遊目的地的遊客接待量將達到峰值水平。   親子遊、研學旅行是暑期旅遊市場的需求主力   《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出遊人群中14歲以下未成年人佔比26.6%,顯著超過其他年齡層人群,意味著親子遊及研學旅行是支撐暑期旅遊市場的絕對主力。
  • 黃金博物館、淘金小鎮被評為 「山東人遊山東」研學旅行目的地
    近日,「山東人遊山東」嗨遊季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名單揭曉,黃金博物館、淘金小鎮景區被評為「山東人遊山東」研學旅行目的地。本次活動依據疫情防控、經略海洋、全域旅遊等戰略,擬定了縣域旅遊目的地、研學旅行目的地、紅色旅遊目的地等11類候選項目,報名單位達515個。最終,黃金博物館、淘金小鎮景區憑藉獨具特色的黃金文化研學資源從眾多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
  • 韶關打造高品質研學旅遊目的地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是1940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及其附中、嶺南大學農學院、中華文化學院、國立第二僑民師範學院、培正培道聯合中學、連勝中學等學校的辦學舊址。經過發掘保護,韶關市結合研學旅行推出「韶關樂昌坪石古村遊」主題線路。
  • 暑期旅遊市場開始「升溫」 親子遊研學遊成熱門
    東北網6月28日訊 隨著高考、中考相繼收官,再加上暑假將至,暑期旅遊市場開始「升溫」,各家旅行社都推出暑期旅遊產品搶灘市場。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暑期旅遊產品中,研學遊、親子遊成為眾多市民的首選。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的高考結束,我市旅遊市場都會迎來一個旅遊的小高峰,而從中小學放假開始,暑期旅遊高峰就正式到來了。作為傳統的旅遊旺季,為期兩個月的暑期旅遊市場的價格也頗受關注。記者從我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國內不少熱門目的地的旅遊產品價格,相比平時都有所上漲。
  • 暑假來了,「研學旅行」你為什麼招不到生?
    研學機構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做好了夏季招生準備。據小編了解,今年暑期研學市場,招生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一些企業暑假客量比往年還要好一些,但大多企業得到的反饋則是「訂單極少」「不太理想」等回復。這固然有產品不同導致的預訂趨勢差異,但也和今年的市場變化有一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