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孩子一起讀了一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這套書共八本,紙雕、皮影戲、水墨畫……每一本都有不一樣的繪畫風格。
每一本都由華語兒童文學大家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語言或幽默詼諧,或通俗易懂,可以讓人一氣貫通下去,不至於遭遇舌頭打結的尷尬。
書的封套
只是作為一個中年人在閱讀童話時,不僅感慨於其思想的「天真」。
故事中懶惰的、貪婪的人一定是愚笨的;有錢的人一般是狠毒而無腦的;兇猛如虎狼最後會被小孩打敗的……故事中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的想像,對於一個在俗世中浸潤了很久的中年人真是久違了。
八本書的封面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八個故事中唯一一個符合我這個中年人認知的是《虎姑婆》。故事中講一個老虎先偽裝成捕快,用恐嚇手段吃掉了一個小孩;又偽裝賣糖葫蘆的小販,用誘騙的手段吃掉了一個小姑娘;最後老虎看上了兩個小孩,想要吃掉他們。
這兩個孩子的媽媽要外出,囑咐他們姑婆會來照顧他們。而這番囑咐被老虎聽在耳朵裡,它攔截了來幫忙的姑婆並吃掉了她,然後自己偽裝成孩子們的姑婆來敲門。
兩個孩子雖然非常謹慎,但最後還是給虎姑婆開了門,半夜虎姑婆便吃掉了弟弟。姐姐問虎姑婆吃啥,它說吃大豆。姐姐覺察到老虎的陰謀,在別人的幫助下,用智慧打敗了老虎,完成了自救。
《虎姑婆》插畫
我和姑娘一起讀完這個故事,她還在翻書,可惜已經是最後一頁了。她輕輕地問我:「那幾個被老虎吃掉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嗎?」我告訴她一些悲劇發生了就無法挽回了。
她和我討論起《格林童話》中《小紅帽》的故事,外婆和小紅帽最後不是都從狼肚子裡爬出來了嗎,為什麼我們中國的童話故事要讓被老虎吃掉的人真的死去?
我告訴她可能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更能直面現實,並且問她哪一個被吃掉的人最不值得同情,她說是那個因為貪吃老虎提供的免費糖葫蘆被吃掉的小女孩。我的用意顯而易見——一個中年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
後來我幫她查到了《小紅帽》這個故事,在卡爾維諾編撰的《義大利童話》中,有一則類似故事變體,名叫《假裝的外婆》。
故事中大灰狼換成了吃人的女妖怪,外婆並不是被整個吞下去的,而是被煮熟了慢慢吃掉的,鍋子裡還剩下牙齒和耳朵。女妖怪騙小女孩,說鍋裡的牙齒是豆子,耳朵是油餅,讓她當晚飯吃,但小姑娘識破了女妖的詭計逃跑了,後來還戰勝了女巫。
《小紅帽》插畫
要不要把《假裝的外婆》講給姑娘聽,我猶豫了一會,畢竟給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呈現一些美好的東西可能好一些,這樣暗黑的版本還是不講為好。
後來這個故事激發了我潛藏的記憶,我突然想起來在我很小時候的一天晚上也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我甚至想不起來這個故事是媽媽講的,還是其他親人。只記得主人公是一個男孩子,他聽到女妖接連吃掉兩個弟弟的聲音,最後識破了女妖的計謀,迅速爬到了窗外的樹上,最後設計與女妖鬥爭並戰勝的故事。
印象深刻的是講這個故事時我家窗外也有一棵樹,那時候月亮很好,樹影婆娑,我的心中便住下了一個樹上的英雄,並沒有因為吃掉的人不能復活而留下心理陰影。
於是,我就和小姑娘一起探討起來這樣的童話故事以什麼樣的形式結尾好。她說還是喜歡「小紅帽」式的結尾,就像《西遊記》中的唐僧,經常面臨著被妖怪吃,但最後還是得救了一樣,這樣設計既好看還愉快。
看來這樣「天真」的故事中外都有,能不能接受它們無關國籍,可能會關乎年齡。
《人參娃娃》插畫
比如我家小姑娘喜歡的故事《人參娃娃》,講了一個叫小活的男孩父母雙亡,賣身胡員外後受盡虐待,最後因無意中幫助了兩個娃娃而轉運,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而胡員外因為貪心被皇帝重責一百大板。
小姑娘讀著解氣又開心,我卻覺得這樣的內容太「天真」。生活中你幫助別人可能會轉運,但大多數情況下幫助別人只是求得內心的安寧,並不會對自己生活有什麼實質性改善,甚至可能會遭遇訛詐。
《李田螺》插畫
而《李田螺》和《白賊七》兩個故事,與《格林童話》中《勇敢的小裁縫》有點相似,都寫著最底層的人憑藉著投機取巧,最後成功逆襲的。
這些故事中貧窮、身份低微的主角常常有一個或幾個富有的對手。貧窮的一方機靈、勇敢、主意多;富有的一方蠢笨、糊塗。最後經過一系列無釐頭的情節,或貧窮的騙走了富有的大量財富,或貧窮和富裕的實現了身份互換,或者富裕的一方直接笨死了,貧窮的一方取代了他。
《白賊七》插畫
比如《白賊七》這個故事中阿七用破草蓆編一件草衣可以騙走許財主大量錢財;用一口鍋可以騙許財主大量錢財;甚至用一根棍子也可以騙許財主大量錢財……《李田螺》中以賣田螺為生的窮人李田螺意外娶到富家小姐;意外得到大量烏金;意外騙到了兩個姐夫的田地……
可是好風人到中年見過很多窮人懶惰而又缺乏智慧,而很多富人勤勞並且有規劃有謀略;很多窮人一代一代窮下去,很多富人一代一代富有。
所以,陪姑娘讀著這樣的故事,心裡卻一直想著一句歌詞:「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在寫這篇文章中好風又反覆翻閱這幾本書,突然發現:這些童話雖然「天真」,都寄予著美好的願望——告訴人們善良可以贏得財富,聰明可以實現逆襲;相反,為富不仁則會遭遇捉弄甚至傾家蕩產,多行不義則會眾叛親離,走入絕境。
所以成人讀童話大可不必糾結於愚公為什麼不搬家而要移山,我們只感受其中堅持做事的執著精神就好;不必質疑海的女兒化為泡沫是否值得,我們只感受愛情的力量就好……成年人讀童話,可以幫助自己過濾掉身心已經結痂的塵垢,重新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