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真菌感染?您一定聽說過。沒錯!就是那些人們會常常遇到,而且還頗有些「棘手」的小病症——比如,反覆發作的腳氣、久治不愈的皮膚癬症,以及「一個傳染倆」的灰指甲,等等。

其實,你了解得並不完全,這只是「冰山一角」——淺部的真菌感染症狀。作為一種真核生物,真菌區別於植物、動物、細菌,自成一門。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另外它也包括黴菌和酵母。

真菌「家族」中的致病菌,主要是黴菌和假絲酵母菌,又稱念珠菌。因為生物抵抗力,環境差異的不同,真菌感染又可分為真菌淺度感染和真菌深度感染。

如果真菌感染深入人體內部,就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比如它感染腸道、肺部、腎臟等器官,人體就會罹患腸炎、肺炎、內臟感染,還會引發敗血症,摧毀我們的免疫系統,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

今年4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以「致命真菌,治療無解」為引子報導了一種真菌。短短10年內,這種真菌在世界各地相繼現身,並且仍然在不斷開疆拓土。約有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死亡,最終死亡率達到60%,且目前仍無特效藥物,甚至全世界頂級的醫療機構都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更加令人憂心的是,由於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化療或放療,以及愛滋病感染等因素,近年來,人類真菌深度感染的患者逐漸增多。

這樣的真菌深度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發。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侵染性真菌感染,是人體最難治療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它能夠在腎臟中持續存活和富集。目前,最有效的治療藥為兩性黴素B,但其對肝腎的毒副作用非常大,而且容易引發病原菌的耐藥性。

如果能找到一種既能根除真菌感染,又能避免肝腎等臟器損傷的天然物質,將極大提升人類抵抗真菌侵襲的能力。

面對這樣頑固又「可憎」的真菌,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師俊玲教授團隊亮出了一記「撒手鐧」——一種可以抑制真菌深度感染的伊枯草菌素。

實驗中,研究團隊以昆明小鼠為材料,構建了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結果發現,15mg/kg的伊枯草菌素處理組治療效果較好,且對小鼠臟器損傷較小;30mg/kg的伊枯草菌素處理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會產生急性毒性;兩性黴素B(0.5 mg/kg)治療組有嚴重的急性毒性,而且不能有效殺死和抑制白色念珠菌在腎臟的生長與富集。

如果將伊枯草菌素(15mg/kg)與兩性黴素B(0.5 mg/kg)按照2∶1的比例混合,用藥的治療效果優於兩者單獨使用——用其治療後,小鼠的各項血液指標、臟器形態與功能,和正常未感病組相近。

實驗證實,伊枯草菌素能夠顯著抑制游離的和成熟生物膜中白色念珠菌細胞活性,對游離菌體的最小抑制濃度為32微克/毫升。抑菌機制研究發現:除了能增加病原菌細胞膜通透性,伊枯草菌素還能提高細胞內活性氧的積累、降低線粒體膜電位、引發細胞核固縮,通過誘導細胞凋亡來抑制和殺死病原菌。

此項科研成果可謂「真菌殺手」:在實驗室狀態下幾乎可以完全消滅真菌,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此外,因其獨特的功能活性,脂肽類化合物還可以廣泛應用在食品、環境處理、生物醫學、化妝品、農業等領域。但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由於伊枯草菌素主要由生物方式提取,不同於市面上的化學製劑,所以,「如何實現伊枯草菌素的量產,是未來我們要解決的難題」。

此外,伊枯草菌素對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尚屬動物實驗階段,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臨床實驗,確保研製出的藥品更安全、有效。

相關焦點

  • 真菌感染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研究團隊研究隱球菌病,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真菌感染人類和動物的病。這個疾病能引起肺部感染,隨後可以通過白細胞擴散至腦部。伯明罕大學教授Robin May說:"感染開始時,首先由巨噬細胞吞噬入侵的細菌或者真菌,然後消化,隨即調動免疫反應的發生。
  • 男子因特殊愛好導致肺部真菌感染,需住院治療,醫生:並不多見
    ,小編很難以想像那會是什麼樣的場景。聞臭襪子的奇怪癖好巧的是,小編今天就看到了一個與臭襪子相關的消息,一位38歲的男子,因為下班之後喜歡聞自己的臭襪子這個特殊喜好,導致男子肺部被真菌感染,需要在醫院中住院治療。小編看到這一消息的時候沒忍住笑了出來。
  • Antimicrob agents ch:致命真菌肺部感染的候選藥物
    2013年10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在分子水平上,與你想像的相比,你與浴簾上的黴菌或薩餅上的蘑菇有更多的共同點。人類和真菌共享相似的蛋白質,這使得真菌感染治療的困難和昂貴。當前每名患者治療這些頑固的感染成本昂貴,並且對於治療全身性感染至少20年沒有出現新的抗真菌藥物。
  • 肺部感染真菌 竟是因為打掃衛生沒戴口罩
    &nbsp&nbsp&nbsp&nbsp50歲的朱先生連續3天持續高燒,打針吃藥,抗生素全不管用,最後發現是因為感染了肺麴黴菌這種少見的真菌。究其感染環節,卻是平日裡稀鬆平常的一次家庭衛生大掃除。昨日,朱先生經複查,症狀消失,肺部病變也明顯吸收了。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 原標題: 全球具體感染的病例數不詳。那麼,什麼是「超級真菌」?它真是生化危機嗎?面對眾多疑問,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進行了解讀。  什麼是超級真菌?  所謂的超級真菌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發現,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
  • 秋宮主:《社群思維》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但也沒那麼難
    我想此刻,你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社群現在想通過社群或者正在通過社群來做生意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很多人可能會一頭霧水,既然社群這麼好,我也知道是個趨勢,可是究竟怎麼能通過社群掙錢呢,就是簡單的建個群然後把人拉進來,在群裡面賣貨嗎?
  • 金海翎:讓真菌從植物體上吸收小RNA,保護植物免受真菌感染
    尤其有趣的是,「這些(寄主細胞中的)小RNA向真菌內的運輸並不是依據濃度差來進行的簡單擴散,而是相對獨立的過程」,金海翎教授說道,「小RNA是在寄主的膜泡內進行轉移的。」 明白了這些之後,金海翎團隊就著手利用這一特性(小RNA在寄主和真菌中的雙向輸運)來提升植物對真菌的抗病能力。
  • 皮膚瘙癢、真菌感染與糖尿病有關
    持續瘙癢和慢性真菌感染會加重糖尿病病情,應及時進行治療。德國糖尿病協會主席莫尼卡·科勒爾說:「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有30%—70%患有皮膚病學症狀和疾病。」糖尿病與皮膚密切相關,超過50種皮膚疾病與代謝性疾病有關。疾病為何相互影響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緣於皮膚中含糖物質的沉積,以及防禦真菌和細菌感染的免疫力減弱。」
  • 孩子真菌感染時,你知道怎麼用藥嗎?
    抗真菌藥物按照作用部位可分為淺表用藥和深部用藥,按照作用機制可分為: ■抗生素類抗真菌藥 這類藥物常用的有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等。一般認為制黴菌素屬於多烯類抗真菌藥,廣義上來說制黴菌素也屬於抗生素類抗真菌藥。 ■唑類抗真菌藥對深部和淺表真菌感染都有抗菌作用。現在常用的有克黴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 用這5種自然的方法對抗真菌,告別皮膚真菌感染問題!
    皮膚真菌感染是由皮膚真菌、酵母菌和其他類型的微生物在免疫系統受損時產生的。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表現為白色和紅色斑點的出現。這些可以伴隨著粗糙的紋理,發癢和發紅。
  • ICU內真菌感染4大鑑別要點!
    侵襲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真菌侵入人體組織、血液,並在其中生長繁殖引起組織損害、器官功能障礙、炎症反應等。ICU患者中,發生IFI者病死率明顯升高。成人ICU中IFI病死率可高達40%~60%。
  • 海洋植物,沒你想像中那麼簡單!
    如是分裂下去,總有一個幸運的硅藻保持原來的大小,而另一個則會越來越小。它們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就會變回原來的大小,不再分裂,而是靠"復大孢子"進行有性繁殖。這些美麗的「戒指」是浮動彎角藻。其中的木本植物被稱為紅樹植物(包括真紅樹植物和半紅樹植物),其他藤本和草本植物被稱為紅樹林伴生植物。紅樹林植物除了紅樹科,還包括玉蕊科,豆科等的植物。
  • 可能是真菌感染引起!
    可能是真菌感染引起! 引起寶寶尿布疹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由於皮膚受刺激或酵母菌感染引起,4到15個月大的嬰兒容易中招。如果寶寶的尿布疹遲遲不好,用了護臀霜沒什麼效果,那麼可能是酵母菌感染引起。下面教大家如何發現應對酵母菌引起的尿布疹。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 感染了耳念珠菌怎麼辦怎麼預防?
    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這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近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
  • 手蘚真菌感染陰囊溼疹止癢
    陰囊溼疹與手癬真菌有關嗎?在這裡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疾病的問題。陰囊溼疹與手癬真菌感染是沒有關係的。真菌感染是會導致手癬出現的。而陰囊溼疹的疾病發生的是斑丘疹不是癬,所以陰囊溼疹的疾病不是真菌感染的疾病,在治療的時候也不能選用治療癬的藥物進行治療。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健康關注)
    全球具體感染的病例數不詳。那麼,什麼是「超級真菌」?它真是生化危機嗎?面對眾多疑問,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進行了解讀。   什麼是超級真菌?   所謂的超級真菌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發現,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
  • ...檢查發現「發黴」了|外耳道炎|真菌感染|分泌物|黴菌性|中耳炎|...
    你能看出來這是哪裡嗎?臨床上這種情況被稱為黴菌性外耳道炎,也就是真菌感染為什麼好好的外耳道就「發黴」了呢?黴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初期只會覺得內耳發癢,但並沒有疼痛,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忽視。如果耳道發黴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會造成慢性中耳炎影響聽力,甚至發展成腦膜炎,威脅生命!
  • 女子66元買了一盒保險套,被真菌感染,女子:假的,之前用沒香味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年輕人思想也日漸開放,男女之事也不在刻意隱藏,在這個開放的時代,這也避免不了男女之間心血來潮的擦槍走火,為此計生用品就大大降低了這種風險,但是如果我說計生用品也有問題,那麼你還拿什麼來保護自己的健康呢?
  • 「超級真菌」大爆發?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原標題:「超級真菌」大爆發?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引發公眾恐慌。
  • 不要讓孩子活成了真菌感染的毛毛蟲
    哇,你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哎,看到有人往上爬,你一定想到西西弗斯,古希臘神話啊。哇,這個毛毛蟲也有精神哦,你看是個生物它就會向上攀登哦,對吧,雖然絕望地在向上攀登,也沒有任何結果,但是好勵志哦。這是我們這些文藝青年尤其是我這樣的文藝青年心中一定會有的那句潛臺詞。但是,你知道毛毛蟲為什麼往上爬嗎?因為很大概率它是染上了一種真菌,這種真菌叫做偏側蛇蟲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