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內胎的法嘴,美嘴,英嘴的比較

2020-12-15 荔枝網新聞

  法嘴:手動鎖死氣門,耐高壓,漏氣線性較平滑,氣嘴基礎較細,輕量,氣嘴直徑小,對圈的強度影響少,可以使用在19C尺寸的內胎或窄圈,價格高!

  美嘴:主要靠內壓頂力鎖死,耐高壓,漏氣線性較陡,也就是說,氣壓不夠時漏氣更快,氣嘴基礎大,氣嘴的直徑也大,不過充氣流量大,所以廣泛地應用在氣容積較大的內胎,打氣因而很方便!

  英嘴(中式嘴):氣門靠橡皮套防漏,防漏能力主要看橡皮套的質量,氣密性很好(一般車友可能認為英嘴的耐胎漏氣快,但如果橡皮管沒有爛,其實不關氣嘴的事的,主要是因為一般英嘴的內胎只是使用一般橡膠,而沒有使用丁基材料),但耐壓低,氣門基礎大,重量大,充氣流量小,橡皮套的耐用性差,不過維修方便,不會因為氣門問題而報廢內胎的,價格低廉!

  美嘴:

  山地車最常見的。靠胎內的氣壓比外界高和一段彈簧對活塞的壓力而實現密封。打氣時為在氣筒嘴內有一個小針將活塞頂下去後進行充氣。優點:氣密性較好,常見;缺點:理論上說在顛簸很劇烈時會跑氣的,而且找不到很長的。

  法嘴:

  用在幾乎全部的公路車和一些山地車上,但在平常生活中並不多見。氣嘴比美嘴要細一些。對氣嘴內活塞的鎖緊是依靠一個小螺母實現的,比美式的更可靠。在打氣時需要先將螺母擰到最上面,然後在插上氣筒的時候活塞會被按下去,於是可以打氣。優點是擁有更高的可靠性,且存在長法嘴,可以給一些大刀圈的車使用。缺點:好象貴一些,而且如果沒有自己的氣筒的話,打氣不方便,大多數修車的地方不能打這個東西,建議使用法嘴而沒有自己的氣筒的人準備一個法嘴轉美嘴的轉換頭。

  英嘴:

  曾經最常見的,現在還有很多民用車使用,但在運動車上幾乎不存在。和美嘴差不多粗細。設計很有趣的,利用內部氣壓高,然後壓著氣門皮實現密封。打氣時是靠外界施加高氣壓來衝開氣門皮進行充氣的。結構複雜,氣門皮容易老化,氣密性不好等缺點,屬於被淘汰的東西。

  總結:

  其實是根據車圈選擇,美嘴車圈當然用美嘴內胎,畢竟比較方便;而法嘴的,就用法嘴好了,把孔銼大也不如直接買法嘴的好。

英嘴:

  首先請看所示圖片,是英式嘴,追溯歷史,1888年愛爾蘭Belfast的Dunlop(鄧祿普)發明了充氣式輪胎,在這之前都是實心輪胎,實心輪胎我使用過,感覺是騎上去很有信心,呵呵,不怕扎胎、也不怕漏氣,就是騎著沉重、路不好時還顛。充氣式輪胎的發明無疑是自行車工業界的重大發明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後來成立了Dunlop輪胎公司,直到1960年,dunlop公司停止了自行車輪胎的生產。這種氣門嘴被稱為「woodsvalve"或「dunlopvalve",我猜測叫做「woodsvalve"可能是因為過去車圈是木製的有關。這種氣門嘴主要是英國和亞洲在使用,例如中國,我國自行車工業是從英國學來的,所以氣門嘴自然都是「woodsvalve"了

  第二張圖片示為美式嘴,英文叫做「Schradervalve」,美嘴的密封是靠氣嘴芯內部的小彈簧拉動密封芯來密封的,密封的好壞與彈簧及密封墊的質量有很大關係,優點:打氣方便。這是標準的汽車用氣門嘴,應用在山地車/童車或者是一般用的自行車上。

  第三張圖是法式嘴,英文叫做「prestavalve",主要應用在高檔自行車以及管帶(tubulars)上

  一般民用車是英嘴(路邊修車攤最常見的氣筒可用),公路車用法嘴的多些(法嘴一般比較長,比美嘴細些),山地用美嘴的多些(一般汽車上用的應該是美嘴吧)。

  法嘴的氣密性要好於美嘴,上邊的小環擰的越緊,裡邊的密封圈就拉的越緊,自然氣嘴的密封也就越好,發嘴的密封性與胎內氣壓大小無關,缺點:是打氣麻煩,要先擰松小環打氣,打完後擰緊。美嘴的密封是靠氣嘴芯內部的小彈簧拉動密封芯來密封的,密封的好壞與彈簧及密封墊的質量有很大關係,優點:打氣方便。鑑與以上原因,因公路車內胎氣壓高于越野車內胎氣壓,所以多選用法嘴,越野車多選用美嘴。

來源:網際網路(侵權請聯繫微信:2478970178)

相關焦點

  • 有內胎輪胎和無內胎輪胎有啥區別
    有內胎輪胎和無內胎輪胎有啥區別   有內胎輪胎顧名思義,就是在外胎的裡面還有一個充有壓縮空氣的內胎。
  • 怎麼一眼區分出,一輛電動車輪胎是真空胎還是有內胎?
    普通有內胎的輪胎,就不一樣,因為它是完全靠內胎密閉性,不要讓空氣往外滲,所以說這個位置他是間隙比較大的,不會有任何影響。真空胎一旦脫邊是比較麻煩的,因為需要用較大氣壓才能充起來。有內胎的輪胎一旦會漏氣,我們也可以從氣門嘴這個位置,弄點水上去可以看到這個位置會冒泡。
  • 超輕內胎,內胎界的「岡本」,超輕,超薄,給你超敏感
    原標題:超輕內胎,內胎界的「岡本」,超輕,超薄,給你超敏感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如果你是一位電子秤騎手,那麼今天介紹的這三款內胎,你一定不能錯過,相對於傳統內胎,可以為你節省至少三分之二的重量。而且還很小,不會佔用你太多的空間,十分方便在越野或者旅行中進行更換。
  • 如何將一條廢舊內胎剪成一根長達十米的橡皮綁帶
    廢舊輪胎是不值錢的,不管是廢外胎還是內胎,白送給人家,人家都不要。因為太便宜了,不值錢,人家不夠運費的。大多都是丟到垃圾桶裡去。正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如果是大品牌的橡膠內胎,是可以再利用的。比如那些補過幾次,扎破洞的,更換下來的內胎,其實就是可以再利用起來的,當然這裡的利用,是作為別的用處。
  • 汽車輪胎為什麼沒有內胎且還能不漏氣?
    汽車輪胎有時被扎了,卻仍能開一段路,那是因為它沒有內胎。我們知道,自行車是有內胎的。內胎破了可以補補繼續用,為什麼汽車就沒有內胎呢?補內胎總比換輪胎要省錢吧?這種輪胎它的學名叫做無內胎輪胎(TUBELESS),俗稱為「真空胎」。
  • 自行車內胎總是漏氣而且都是在內側為什麼
    一位騎自行車的車友來到我的店,把車立好後跟我說,他在網上買的自行車,買來一個月換了四條內胎,原因都是內胎裡面總漏氣,漏氣的地方總在內胎和車圈的接觸面,要扎胎也應該扎輪胎和地面接觸面呀?車友一臉的疑惑。自行車的後胎沒氣了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關於自行車內胎總是在內側出現扎胎漏氣現象的原因。
  • 摩託車跑長途用真空胎還是帶內胎的胎?現在知道可能也不晚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自行車的車胎裡面是有內膽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內胎。有些人可能就會認為摩託車也是和自行車一樣,是有內胎的。其實這種想法也不能說全錯,但是一般是越野山地摩託可能才擁有內胎。一般的公路摩託,都是使用鋁合金輪轂,使用真空外胎的。因為這不僅可以提高舒適性,增加抓地力,降低輪胎溫度,在扎到釘子後也沒那麼快漏氣,保障了騎手的安全性。既然真空胎這麼多優點,那麼開摩託車跑長途旅行的話是用真空胎還是帶內胎的胎呢?汽修工說出實情,現在知道可能也不晚。
  • 摩託車跑長途是真空胎好,還是有內胎的好?機車黨們好好看看
    摩託車跑長途是用真空胎好還是用內胎好?帶著各位車友好好看看吧!根據小編的個人經驗,不管是什麼輪子結構,真空胎都比較適合長途旅行。因為摩託車在長途旅行中會遇到很多複雜的路況,真空胎更能適應這種環境,也能更好地應對其他一些情況。
  • 2020-2025年自行車內胎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
    中國為自行車內胎生產和出口大國 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自行車內胎,是指用於保持輪胎內壓、帶有輪胎氣門嘴的圓環形彈性管,主要原料為丁基橡膠,有著良好的氣密性、耐熱性、彈性、耐老化性及較小的永久變形等產品特性。作為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製造的主要材料,自行車內胎市場也將隨著我國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
  • 為什麼汽車都只有一個外胎,是怎麼做到沒有內胎,還不漏氣的?
    為什麼汽車都只有一個外胎,是怎麼做到沒有內胎,還不漏氣的?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不管是身邊的自行車摩託車還是部分的機械車,貨車等等這些全部都是由輪胎才能夠行使的,他們的輪子裡面都是有內胎的內胎柔軟,而且裡面的氣體儲存在內胎裡,外胎相對來說比較堅硬,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內胎,但是像在汽車的輪胎就不一樣了,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發展,汽車輪胎已經從以前的有內胎進化為了無內胎,從而提高耐用性,俗稱真空胎沒內胎就算了,而且他居然能做到不漏氣
  • 山地自行車外胎規格是26*2.25,可以使用26*1.75/2.125的內胎嗎?
    首先,按照實際應用來說,規格為2.25的外胎使用規格為1.75-2.125的內胎,雖然內胎會較細,但一般來講,在氣壓不會過高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非常不建議這樣安裝,因為會帶來易爆胎的隱患。按實際應用來講,可以這樣安裝:對於山地車輪胎來說,2.25的輪胎雖然比2.125稍粗,但並不會粗很多,26*1.75-2.125的內胎雖然在理論適用範圍上不可用於2.25的外胎,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氣壓控制在50psi以下時,通常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對於比較緊急的情況,完全能夠應付。
  • 摩託車跑長途,選擇真空胎,還是有內胎的好?
    根據我個人的摩旅經驗來看,除了輪轂結構,長距離跑真空輪胎更合適,摩託車的長途摩擦旅行會遇到很多複雜的道路狀況,因此真空輪胎可以適應那樣的環境,即使遇到一些狀況也可以進行更好的處理,總體上主要有以下具體的原因:1 .真空輪胎更容易修補摩路情況複雜,偶爾輪胎爆胎是很正常的事,在市區也發生碰撞,輪胎爆胎後,如果是有內胎的車
  • 中國為自行車內胎生產和出口大國 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自行車內胎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遞增,在整個交通代步工具中佔據著主要地位,再加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國內自行車產量也有所下降,自行車內胎作為主要製造材料,其產量也隨之減少。
  • 卸腳蹬掏車輪內胎 共享單車屢遭破壞
    發現車輛損壞 及時報修 西安酷騎單車外聯高敏無奈地說:「酷騎單車在西安落地近1月,投放2萬輛,平均一輛車一天要有8到9個人使用,目前車輛被破壞的情況已發生多起,有的是卸掉了腳蹬,有的是丟了車座,有的車輪內胎被隨意掏出,有的甚至將車輪軋扁,這種行為不僅增加了運行維修人員的工作量,也給運營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