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自行車的車胎裡面是有內膽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內胎。有些人可能就會認為摩託車也是和自行車一樣,是有內胎的。其實這種想法也不能說全錯,但是一般是越野山地摩託可能才擁有內胎。一般的公路摩託,都是使用鋁合金輪轂,使用真空外胎的。因為這不僅可以提高舒適性,增加抓地力,降低輪胎溫度,在扎到釘子後也沒那麼快漏氣,保障了騎手的安全性。既然真空胎這麼多優點,那麼開摩託車跑長途旅行的話是用真空胎還是帶內胎的胎呢?汽修工說出實情,現在知道可能也不晚。
其實各種類型的胎,都有它的優缺點,如果你要去的環境是比較惡劣的,路上充滿了坑坑窪窪,那麼這時或許可以選擇鋼絲圈配上有內胎的車胎,是較為不錯的選擇。相比真空輪胎,這種搭配沒有那麼嬌氣。這種搭配能較大提高韌性,比較好地緩存衝擊力,比較適合極端環境使用。但是如果不幸扎爆胎了,它的氣可能是漏得比較快的。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是以鋪裝路面為主,或許就可以就選擇真空輪胎,它能較好的提供抓地力。強大的公路性能比較適合激烈駕駛。鋪裝路面上車速普遍可能比較快。但是真空胎在爆胎後,如果不能及時打牛筋,氣體就會漏光,當氣體漏光了,沒有專用的充氣泵,是較難再將輪胎打脹的。因此如果你是騎真空胎車外出的話,最好備幾條內胎保障真空被破壞後還能行駛。真空胎的胎壁相比普通胎,會比較硬一些,即使有撬棒,可能也需要挺大的力氣才能使外胎脫離。
針沒有兩頭尖,沒有一款胎能真正兼顧所有情況。提前做好出行的規劃,用各種方法了解路況,衡量兩者優缺點再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