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動車的用戶,通常把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配件當作電動車最重要的配件,而很多人卻忽略輪胎,認為只要輪胎不破,都一樣,其實不然。輪胎分為真空輪胎和普通輪胎兩種,它們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告訴你!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真空胎,即無內胎的充氣輪胎,又稱「低壓胎」「充氣胎」。真空輪胎近年來在摩託車、轎車、客車、貨車上的使用日益廣泛。真空輪胎有較高的彈性和耐磨性,並有良好的附著力和散熱性能。
其次,真空胎為優質橡膠製造,彈性好,柔性強,對氣壓適應範圍大。即使胎壓很高也沒有普通車胎那種發硬的感覺,故對氣壓的檢查要用氣壓表。車胎除被扎外,真空胎一般不會自行放氣,因此充氣時要用氣壓表進行檢查並保持規定的壓力,切不可像對普通輪胎一樣憑手感來決定是否補氣。
最重要的是,真空胎如果扎破了,還可以騎行數公裡到數十公裡,能保證用戶騎到維修點。唯一缺點是,真空胎價格比有內胎的「價格貴2倍左右」,另外維修費用較高。
再來看一看普通輪胎,其又稱「有膽胎」。這種胎最怕路上被扎,一紮車子馬上沒氣,如長距離沒有補胎的地方,推著走費力不說,車子內外胎都會因沒氣前行而損壞。但是其優點也明顯,價格實惠,維修費用低。
真空胎補胎多種方法:
1、把輪胎拆卸下來,在輪胎裡面像補內胎一樣,進行補胎。
2、把輪胎的氣門心卸掉,打一瓶自補液後,上回氣門心打氣即可。
3、用泡沫水找到漏氣處,用真空補條進行補胎。
其實,用什麼樣的胎最好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定,如果自己所住的地與到目的地距離較遠,且路上少有修車點的,就選用真空胎。而如果和第一條正好相反,當然就選有膽胎了,畢竟真空胎價格是有膽胎的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