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結構性問題是阿根廷金融動蕩的根源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8月21日電 專訪:結構性問題是阿根廷金融動蕩的根源——訪阿根廷經濟學家莫季爾

新華社記者

阿根廷經濟學家納塔利婭·莫季爾21日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阿根廷總統選舉初選結果公布後,財政赤字等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集中爆發,造成近期阿根廷金融市場劇烈動蕩。

阿根廷11日舉行總統選舉初選,反對派候選人阿爾韋託·費爾南德斯得票率大幅領先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令人意外的初選結果意味著阿根廷政治經濟局勢面臨高度不確定性。12日,阿根廷股市Merval股指下跌超過37%;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下跌超過20%,創下2015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莫季爾認為,阿根廷原本就存在財政赤字高、稅收不合理等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在總統選舉初選結果公布後集中爆發,導致金融市場動蕩,而國際貿易緊張局勢等外部不確定因素又加劇了這種動蕩。

莫季爾說,阿根廷長期財政赤字高企,使整體經濟發展扭曲,政府未能及時採取有力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同時,阿根廷過度依賴國際市場資本,經濟對外部衝擊極度敏感。此外,近年來阿根廷政府不斷增加稅收,民營經濟實體開展經濟活動需繳納大量稅費,生產活動趨於蕭條,失業率上升,民眾生活更加困難。

談及經濟前景,莫季爾表示,阿根廷經濟在2020年前可能將處於蕭條期,面臨貨幣貶值、通脹上升、貧困加劇的局面。她指出,阿根廷是南方共同市場(南共市)重要成員國,由於南共市國家一體化程度較高,阿根廷金融市場動蕩將對其他南美國家有一定影響。

2018年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阿根廷政府達成3年期500億美元貸款協議,此後IMF又將救助貸款總額增至約570億美元。作為貸款條件,阿根廷承諾將削減財政赤字、限制貨幣發行量以抑制通脹,以及穩定匯率等。

IMF發言人格裡·賴斯20日表示,IMF密切關注阿根廷局勢發展,正與阿根廷政府展開對話。IMF很快將派遣工作人員前往阿根廷。(參與記者:吳昊)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過去我國金融服務供給存結構性缺陷 下...
    央視財經(記者 盛華 吳南馨)今天上午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接受央視財經頻道獨家專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但是,金融服務的供給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金融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率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主要表現在:我國的金融業態以間接融資為主,股權融資發展嚴重不足。在間接融資中,又以大中型銀行為主體,並且商業銀行內部的制度政策安排、技術能力、內外部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健全。
  • 阿根廷通貨膨脹法幣貨幣貶值 2018阿根廷金融危機最新消息
    近日,根據外媒的相關報導,阿根廷正遭遇通貨膨脹的困境。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在近半年的時間裡,阿根廷法幣貶值將近70%,不少的阿根廷民眾都選擇把工資換成比特幣,尋找暫時的避風港。阿根廷正在遭遇嚴重的金融危機  受國際貿易、財政赤字和美聯儲加息影響,阿根廷從去年就開始進入經濟衰退期。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程實:大動蕩,大拐點,大趨勢 | 金融EMBA...
    圖為疫情下的數字經濟程實認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政策都在不斷發力。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全年有望再進行兩次左右的全面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定向降準等結構性工具將優先惠及服務業及中小企業。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年專項債發行額度提高至3.5萬億,政策性金融工具發力,預計PSL新增規模超過6000億元。提高物流運輸效率、打破農民工與中小企業「兩難」困境等非金融結構性政策值得期待。政策方面的頂層設計考慮全面,現在重點是政策落地的力度、滲透率及效果。程實從股票、債券、匯率、黃金及原油五個角度分析了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場。
  • 讀《主權債務簡史:金融的結構性權力和國際危機管理》
    日前,《主權債務簡史:金融的結構性權力和國際危機管理》一書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試圖為上述問題作出新闡釋。該書作者傑羅姆·魯斯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員。在該書中,傑羅姆為讀者們提供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展示了全球經濟的轉型如何導致國際和國內權力關係的重新配置。
  • 阿根廷經濟周期債務危機探討:通脹問題無解背後的金融自由化弊端
    這些金融事件直接導致阿根廷通脹問題,2019年阿根廷通脹率達到53.8%,創28年新高,而且是南美國際平均水平的17倍,僅次於委內瑞拉(該國通脹指數是六位數)。而阿根廷通脹問題由來已久,至於原因,這裡參考了一位學者的研究,我們也藉此從經濟周期的角度展開分析。「這是阿根廷宏觀經濟政策出現偏差的直接結果,其深層次原因則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投資不足。」
  • 後發國家工業化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邏輯-虎嗅網
    悲觀情緒隨著貿易戰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現而達到新的高潮,2008年金融危機十年後,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鬥爭給未來的增長蒙上厚厚的陰影。這種複雜性是過去一段時期所不曾出現的,經濟增長的問題雖然十分突出,而背後的政治、民生、社會問題更加棘手。
  • 「掉隊的拉美」——民粹主義的根源與後果
    比如20世紀初期的阿根廷是世界上最繁榮也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富裕程度超過了除英國以外的所有歐洲國家,吸引了無數歐洲人前去建功立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拉美由於地處世界一隅而免遭波及。雖然擁有這些有利因素,似乎最具備實現經濟趕超的條件,拉美卻始終沒有真正展翅騰飛,因而被戲稱為「永遠的明日之國」。
  • 學習時報: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邏輯
    本文轉自學習時報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關鍵是要釐清其中的政治經濟學邏輯,梳理金融供給側問題的形成脈絡。金融「脫實向虛」問題具有普遍性。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問題具有特殊性。金融在「脫實向虛」後產生的結構性問題,其原因既有金融層面的,也有實體層面的。從金融層面看,風險與收益不對稱帶來了金融供給的結構性問題。在金融市場受限時,資金成本難以真正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高風險的借貸行為無法獲得相應的高回報,那麼,借貸資本和金融業務必然趨向於保守,追求安全。
  • 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影響及我國的對策分析
    【關鍵詞】美國;金融危機;經濟;經濟結構   一、引言   世界正處在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動蕩之中,危機源自美國華爾街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並逐步演變成一場大規模的信貸危機。自2007年4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金融市場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 IMF570億打水漂後,阿根廷經濟積重難返?人均GDP卻仍高於中國!
    因此,罷工行動開始興起,阿根廷經濟隨之癱瘓。此後幾十年,由於該國財政赤字越來越多、債務負擔也越來越重,阿根廷試圖通過大量印鈔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料卻導致該國的通脹問題越來越嚴重,令阿根廷一直面臨著社會動蕩和惡性通脹等問題的困擾。
  • 【學人來稿】向駿:中國「帶路倡議」在阿根廷的機遇
    其次是阿根廷的經濟和金融基礎不堪內外部衝擊。儘管致力於雄心勃勃的改革計畫,但在經濟和金融方面還是犯了可以避免的錯誤。如財政紀律和結構性改革實施不平衡、中央銀行在關鍵時刻濫用自己的信譽。更重要的是為補償國內改善能力的不足允許過度背負外幣債務,加劇了經濟學家所謂的「原罪」:資產與負債之間及收入和債務維持之間的嚴重貨幣錯配。
  • 黃守宏: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低迷,保護主義上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過多年快速發展,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日漸凸顯,經濟發展面臨「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 IMF稱阿根廷債務不可持續!570億貸款打水漂?曾被視為經濟奇蹟
    因此,罷工行動開始興起,阿根廷經濟隨之癱瘓。此後幾十年,由於該國財政赤字越來越多、債務負擔也越來越重,阿根廷試圖通過大量印鈔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料卻導致該國的通脹問題越來越嚴重,令阿根廷一直面臨著社會動蕩和惡性通脹等問題的困擾。
  • 結構性問題
    結構性問題出現在很多領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意義。管理學中,結構性問題與非結構性問題相對應。常常發生,需要制定一般性解決方案的叫做結構性問題;不常發生,需要臨場解決的叫做非結構性問題。生物學中,結構性問題指的是生理結構的損壞或異常,與之相對的功能性問題是生理功能的異常。
  • 美元風暴震撼襲來,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金融資產或將會極其脆弱
    比如,在過去一個月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匯率下跌5.3%,跌至空前低點,標普全球評級公司1日下調對土耳其的評級,華爾街日報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貨幣貶值;阿根廷比索也下跌了5%,儘管阿根廷央行為遏制貨幣貶值已上調利率並幹預外匯市場。
  • 習近平: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原標題: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推動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
  •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釐清四個認識問題
    綜合分析可見,這些矛盾和問題是極其複雜的,是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交織、需求問題與供給問題並存、內部本身問題與外部輸入問題同在。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試圖一味靠擴大投資規模、搞強刺激政策來提高發展速度,作用是比較有限的,而且可能還會掩蓋或加重一些問題。
  • 結構性問題與功能性問題
    一:結構性問題      所謂結構性問題,意思就是身體組織真的有地方受損或發炎了。例如韌帶斷掉、肌肉拉傷、膝關節裡面積水等等,這些都是結構性問題。      醫生是結構性問題的專家。他們可以利用X光、軟組織超聲波、MRI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等方式來檢查你的身體是否有損傷或異常。
  • 中銀研究:後疫情時期新興經濟體經濟金融風險與防範
    後疫情時期,為防範經濟衰退、「雙赤字」惡化、金融市場動蕩以及債務危機等風險,新興經濟體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同時應以更大力度積極推進自身經濟金融的結構性改革。一、疫情對新興經濟體經濟金融影響巨大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呈現傳播趨勢,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 結構性問題下的貨幣調控轉型
    在中國,1994年的匯率並軌改革與2005年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面臨的就是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金融資產結構和不同的幣值預期,本外幣政策搭配必然不同;1993年至1996年的治理宏觀經濟過熱與2003年至2004年的新一輪過熱也同樣存在結構性差別,前者是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同時過熱,後者則伴隨著資本市場的極度低迷和人民幣升值預期,於是十年前的基準利率可以高達10%以上,而近年來的調控採取的是低利率下的其他數量型緊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