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沒有反派的太空科幻電影,卻讓人看得手心直冒汗

2020-12-17 影象志

人類在火星上或僅能存活68天。因此,想要移民火星的人需要慎重考慮了。

2013年,一個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荷蘭公司向全人類發出瘋狂邀請——移民火星體驗

短時間內,這個計劃招來了全球上百個國家的8萬名志願者報名,其中我國就有1萬多人參加,報名費逾百萬美元。

兩年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否定了當前火星漫步的可行性。2019年1月,「火星一號」公司宣布破產,體驗計劃不了了之。

神秘的火星

火星雖是一顆沙漠行星,卻有著鹽水湖和液態水的存在。從地球到火星,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這些條件,為躍躍欲試的人類創造了無限遐想,總要一探究竟。

雖然現行技術還無法讓人類漫步火星,但天馬行空的科幻電影卻讓我們的眼睛比身體提前抵達。

在影像世界裡,人類在火星上遠不止只能存活68天。起碼在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男主就來了個火星獨自生存500天的極限挑戰。

《火星救援》角色海報

《火星救援》根據北美最會寫小說的「碼農」安迪·威爾同名著作改編,影片上映於2015年10月,由我們熟悉的馬特·達蒙領銜主演。

巧合的是——在本片上映的4天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在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活動的證據。與此同時,這部影片也得到了NASA的大力支持和宣傳推廣。

當前,豆瓣53萬人打出8.5分、IMDb74萬人打出8.0分,好於95%科幻冒險片,絕對值得一看。

豆瓣8.5分、IMDb8.0分

影片故事裡,馬特·達蒙飾演了一位年輕太空人,名叫馬克。在一次探索火星的任務中,他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風暴襲擊。

同行隊友們認為馬克已在風暴中遇難,隨即中斷任務,緊急返航。但沒有人想到,他竟堅強地活了下來,一個人滯留在了陌生而危險的火星上。

滯留火星

就這樣,馬克成了這顆沙漠行星上唯一的人類。5500萬公裡外的地球上,人們已經宣布了他死亡的消息。

沒有人敢相信,在這樣一個環境極為惡劣的陌生行星上,竟會有一個碳基生物存在著,並為了延續生命做出種種逆天改命的壯舉。

5500萬公裡外的家鄉

小隊慌忙撤離前留下的臨時基地,成了馬克延續生命的第一站。重返地球計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活著。

要知道,距離下次火星任務還要等4年之久,而現存食物補給只夠他吃上31天,還得是在極度節省的前提下。

一間棲息艙,一輛探索車,一套太空衣,幾個操作間,零星設備,些許食物……這些東西,便是馬克在火星生存的全部家當。雖然簡陋,卻關生死。

馬克在火星續命的全部家當

在這樣一個毫無補給可言的地方,竭澤而漁必然會提早走向滅亡。馬克是植物學家出身,他必須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無限可能,讓地球的種子在火星上開花結果。

任務期間從地球帶來的實驗土豆樣本,成了馬克在這片不毛之地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他將棲息艙一部分改造成防火倉,用點燃的聯氨獲取造水的氫氣,再將自己的大便摻入之前帶來的地球土壤中,配合火星上的土壤,終於開荒出了一片珍貴的土豆田。

在火星上種土豆

有了食物供給做後盾,也就有了底氣向未知領域多邁出一步。現階段,與地球取得聯繫,讓世人知道自己還活著,是當務之急。

幸運的是,一位技術人員通過衛星照片中的帳篷、未落灰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移動過的漫遊車,發現了馬克的移動軌跡,並證實了他還活著。

通過衛星照片發現馬克還活著

既然確定了馬克還活著,要怎樣和他取得聯繫?就像心靈感應一樣,此時此刻,馬克也在努力尋找著與地球聯絡的方法。

所謂「無巧不成書」——曾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探索者」號,就在馬克所處營地不遠處。

備好土豆和水,馬克駕駛著由他改造的太陽能漫步車,經過12天跋涉,終於找到了裝載有通訊設備的探索者號,與地球取得了微弱聯繫。

與地球取得聯繫

正當一切都朝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時,意外發生了——馬克的種植艙氣閘室發生爆炸,所有土豆毀於一旦,功虧一簣。

雪上加霜的是,他唯一的太空衣面罩也被炸出了裂縫。今後想要長時間室外作業,也將面臨極大的缺氧風險。

意外發生

與此同時,遠在地球的同事也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救援計劃。但困難遠超想像,實施難度巨大,每一套方案都有著漏洞和風險。

截至目前為止,馬克已在這顆陌生的類地行星上待了500多個火星日。按照地球上的時間來換算,差不多已有1年多。

這500多個日日夜夜,何其煎熬,何其孤寂,又何其思鄉。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在火焰和海水之中,有著一個多麼渴望回家的男人。

孤獨的馬克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科幻類型片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影史最硬核的歸鄉故事,不得不讓人嘆服。

反常規的是,在這樣一部時長接近2.5小時的太空科幻冒險片中,我們竟沒有看到一位反派出現。如果硬要說反派的話,可能也只有火星這樣一個處處刁難男主的「壞蛋」吧。

總之,《火星救援》是一部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太空科幻佳作。它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主線,也有智商在線的劇情結構,又不乏插科打揮的輕鬆笑料,十分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
  • 全球八大太空科幻電影推薦,一部都不能錯過,看完你會回來感謝我
    ·丹尼爾斯等主演的冒險、劇情、科幻類型的電影,於2015年11月25日在中國上映。讓觀眾身臨其境,讓我們相信那就是我們所認知的火星4《地心引力》影片一部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等主演的科幻類型的電影,於2013年11月1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主要講述了一個在探索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太空人瑞安·斯通和麥特·科沃斯基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
  • 《流浪地球》一部中國電影宣言,但似乎無關乎科幻電影
    中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領銜改編自己同名小說拍成的影片《流浪地球》在北美小範圍上映卻因為幾乎上座率百分之百而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然而,要是沒有讀過劉慈欣的短篇原著,確實很可能就著影片本身質疑其科幻的成分,因為裡頭的假設實在過於幼稚,而科學家們的做法也確實值得懷疑。
  • 地心引力:一部超寫實的、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
    這是一部超寫實的,以堅實的科學為內核的太空科幻佳作。科幻電影有軟硬之分,這部電影就是硬科幻電影的佼佼者。那麼什麼是硬科幻電影那,網上有評論說有大製作、大場面,憑電影特技技術取勝的科幻電影就叫硬科幻電影,我感覺這完全是扯淡。
  • 太空旅客:一部被低估了的好萊塢科幻大片,豆瓣評分6.9
    從這些評分來看,《太空旅客》並不是真正的科幻傑作。但是如果你仔細看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這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作品。該片劇本早在2007年就已創作完成,隨後被列入電影行業最佳未拍攝劇本清單,成為世界各大電影公司競相爭奪的對象。在2011年《太空旅客》上映之初,最佳男主角基努·裡維斯決定辭職,演員陣容徹底洗牌。導致這部電影進退兩難。
  • 《流浪地球》與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五部經典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我們的星球即將因為太陽逐漸膨脹而滅亡,於是地球要在太空中穿梭,被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由於地球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中,片中的中國主人公不得不出手,承擔拯救全人類的使命。這可能是很多西方觀眾第一次聽說中國的科幻作品,但事實上科幻在中國電影領域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這些作品不僅激勵了科學探索,而且在艱難的時刻給人們逃避現實而得到慰藉,也啟發了幾代的影迷。要了解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經過了怎樣的歷程,這五部電影值得我們重新回味。
  • 美國猶他州發現神秘金屬物體「撞衫」庫布裡克科幻電影《2001:太空...
    媒體將這一發現與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幕相提並論,引起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這不是世界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了那句「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
  • 2019評分最高的10部科幻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今天社長盤點了10部2019年評分較高的電影,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第二《流浪地球》新時代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像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盪氣迴腸、驚豔無比。
  • 這些科幻電影雖然爛番茄評分很低,不過值得一看!
    雖然只有29%的新鮮度,但《終止不幸》確實是一部好看又讓人深思的電影。《木星上行》爛番茄評分26%就連奧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作為主演,也沒能拯救這部電影的評分,可見真的有點爛。《木星上行》是主要缺陷就是用力過猛,主題和特效都不錯,結果給人感覺是三部電影壓縮到一部裡了。
  • 韓國電影工業發達,為何直到今年才有太空科幻大片丨娛論
    按理說,韓國電影工業高度發達,尤其是技術相關領域,從業者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居世界一流水平,不少韓國工作室甚至包下了歐美科幻電影的後期製作,韓國在太空科幻電影領域的話語缺失,的確出乎意料。《勝利號》預告片截圖。
  • 一部不可錯過的科幻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施瓦辛格真夠冷酷
    近幾年科幻電影無論國內外都在大力發展,無疑科幻巨製的電影會很容易成為當下電影票房的收割機。例如近幾年的漫威電影,科幻動作集於一身,《鋼鐵俠》《黑豹》《復仇者聯盟》等系列電影都毫無壓力的在同時期的電影裡面,票房穩居首位,並領先不是一個檔次可言。特效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觀眾視覺上的不一般的衝擊。而今天尼諾想要介紹的這部電影呢,上映時間比尼諾出生日期還要早,但是特效卻遠比現在的科幻電影強,一起來看看吧!
  • 電影《哭聲》:過程令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是部值得二刷的電影
    結果當然不出所料,即便我自認膽子很大,在觀影的過程中依然非常入戲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想快點知道真相又怕錯過線索,不得不說是部值得二刷的好電影。因為電影的劇情走向非常複雜,我個人覺得片商釋出的電影簡介完全不是故事的重點,如果要簡單一句話總結《哭聲》這部電影,網路有很精闢的字句:看開頭以為是刑偵片,後面發現是鬼片,突然又變成了喪屍片,看完之後恍然大悟,這原來是一個宗教片。
  • 孩子長大前必看的6部科幻電影,帶他實現他的太空夢
    存在時空穿越的可能性嗎……對太空的好奇和探索是小朋友們永遠好奇的話題。科幻作品能啟發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探究科學奧秘的熱情。今天布穀老師就為大家盤點了6部關於太空題材的電影,這個暑假我們一起遨遊太空吧!
  • 必看十部科幻電影
    然而,20年後,這些外星人卻帶著人類前所未見、更先進強大的武力再次入侵地球,帶來更大的全球災難,幾位勇敢的年輕人,他們挺身而出,將再一次為人類生存而戰鬥這部電影只能當作科幻電影來看看,劇情雖然有點敷 但是特效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非常值得推薦的一部電影、3.《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
  • 全球十大太空科幻電影,第一部全球熱議
    《星際穿越》全片建立在現有的物理定律下發展出來的一套蟲洞系統,時空旅行的過程讓正值壯年的父親與年老垂死的女兒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相遇,是全片最賺人熱淚的引爆點,片中隱含了對環境與人類情感的探討,電影的視覺效果也獲得了奧斯卡獎的肯定!
  • 就飛向太空吧——2019最後的太空科幻《星際探索》
    2019太空科幻收官《星際探索》 終於趕在年底上映了,有點壓軸科幻的意思。畢竟,對於中國觀眾來說,2019年是,所謂的,我們的,「科幻元年」。《星際探索》片名的翻譯,乍一看感覺跟《星際穿越》《星際迷航》像三兄弟。憑藉它的製作水準和影像風格,其實可以「獨立」命名的。
  • 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
    科幻片是當下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也是觀眾和票房最高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每個人都渴望著對外太空的了解。ufo的事件頻頻出現,也讓大家對地外文明更加渴望略知一二。但是科幻片中的科幻效果在真實的環境中會如何呢?比如在太空中飛船可以無限加速嗎?
  • 直播回顧 & 星河:科幻電影的現實寓言與未來想像
    因為炮彈出了炮膛以後沒有任何動力,完全是靠慣性,它本來是一點點衰減,但是到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了,這個衰減不存在了,所以理論上炮彈和火箭發射的原理是一樣的。與凡爾納同時代的一位英國的科幻作家,叫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威爾斯也寫過《首批登上月球的人們》,並且走得更遠。他如何想像登月的方式呢?他設計了凱奧物質,這是一種可以截斷引力的物質。
  • 《流浪地球》評論3:這只是一部中國語境下我們想看到的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不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只是在中國電影的語境下,最接近我們想看到的那種科幻電影。這部由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歷時4年與觀眾見面。為了打造這部科幻電影,劇組做了大量的功課,整部電影對太空、航天、機械等有著豐富的表現。
  • 《星際穿越》重映票房驚人,這些太空電影值得一看!
    勝利號韓國首部外太空探險電影勝利號是一部圍繞太空飛船「勝利號」的繁榮昌盛和衰敗後的處置為核心的科幻電影。電影製作班底強大,演員實力雄厚,視覺呈現舒服,光感畫面都處理的很好。電影的特效更是被人誇讚,飛船、星球的形象極其逼真,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