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視劇《知否》的時候,我越發感覺到了編劇的善意。作為一部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改編是極其需要講究技巧的。改得好的,叫做錦上添花,會讓原著黨拍手稱讚;改編得不好的,那就叫做魔改了,會被原著黨給噴死。電視劇《知否》就屬於改編得很好的典範。
作為原著粉,《知否》改編得最讓我滿意的一點就是齊衡和申氏的結局。說句實話,《知否》原著齊衡的結局讓我一直感到意難平。他不僅失去了明蘭,還失去了自己的一雙兒女。
在小說裡,齊衡的結局是這樣的,齊衡娶了申氏之後,兩個人感情很不和睦。申氏不僅為人囂張跋扈,而且猜忌心很重,很不受齊衡喜愛,夫妻倆的感情一直很糟糕。
最後,齊衡需要外出公幹,申氏為了抓住丈夫的人,非要帶著兩個孩子跟著丈夫一起去。最後,申氏和一雙兒女均染病去世了,只留下了齊衡一個人抱憾終身。
當我得知是我最喜歡的男明星朱一龍扮演齊衡之後,我就一直期望著齊衡的結局改變一下。好在編劇足夠的善良,給了齊衡和申氏一個好的結局。
電視劇裡的申氏跟原著裡的申氏差別十分的大,電視劇裡的申氏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作為大娘子,她會擺正自己的位置,管理好家;作為妻子,即使她知道齊衡心裡忘不了明蘭,她也沒有用壞心思去對付明蘭。她為人賢惠大方,對丈夫體貼入微,十分尊重丈夫的意見。她足智多謀,會在關鍵的時候說關鍵的話,讓丈夫刮目相看。最終,齊衡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申氏才是齊衡的天地。
申氏可以獲得幸福,與她的人生經歷有一定的原因。申氏出生在一個很幸福的原生家庭裡。申氏在電視劇有這樣一句臺詞:「大約是自家父母太過恩愛,總叫我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該是我父親那樣圍著娘子打轉的」。父母十分恩愛,自己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見申氏的童年過得有多麼幸福。
申氏的父母極其的寵愛這個女兒,從齊衡得罪了皇帝後申氏的父親及時求情就可以看出來。正是因為顧慮到女兒的幸福,申氏的父親才極其關心這個女婿。
原生家庭幸福的女人,往往命也很好,因為原生家庭可以給她們帶來很大的益處,足以影響她們一生。
01 父母幸福的婚姻,是兒女學習的榜樣;
對女人而言,她們的婚姻觀和戀愛觀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而且影響極其深遠。在女人出嫁之前,看到父母恩愛、過著幸福的婚姻生活,她們也會對婚姻充滿了期待。
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老師,對女兒而言,她們總會下意識地去學習自己母親的一舉一動,學習母親為人處世的方法。生活在幸福的原生家庭的女孩的母親肯定是一位擅長經營婚姻的女人,她懂得如何抓住丈夫的心,懂得如何過好自己的日子。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她會有意無意地教導女兒經營婚姻。
跟申氏一樣,我也擁有一個很幸福的原生家庭。雖然我的父母都年過半百了,但是他們依然很恩愛。我爸跟我媽吵架,幾乎沒有吵贏過。因此,媽媽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對公婆孝順周到、處處維護丈夫的面子、丈夫取得成績的時候及時誇讚、丈夫遇到挫折的時候及時說上一句「我在」等,都是媽媽經營婚姻的秘訣。對我而言,像媽媽一樣跟自己的丈夫白頭偕老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因此,作為父母,如果希望你的女兒婚後過得幸福,首先就要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讓孩子耳濡目染,讓孩子對婚姻生活充滿期待,讓孩子懂得經營婚姻的訣竅。教會女兒經營婚姻,是一個合格父母必須做的事情。
02 原生家庭幸福的女人會被童年所治癒,有勇氣面對一切的磨難;
申氏嫁給齊衡之後,很快就發現丈夫的心一直不在自己的身上。後來,她知道了丈夫跟盛明蘭之間的事情。儘管齊衡冷落申氏很長時間,但是申氏一直沒有放棄追求幸福。
無論是全心全意支持齊衡做事業,還是幫盛明蘭拿主意,都是申氏贏得丈夫心的做法。對申氏而言,既然他的心不在自己的身上,那就靠自己的本事去搶回來。
申氏有勇氣直面婚姻的挑戰,從不輕易言敗,就是因為她有個極其幸福的原生家庭。童年的美好一直治癒著她的心,給予她莫大的勇氣。她深知,無論在什麼時候,父母都是她堅強的後盾,因此,她有足夠的底氣去爭取幸福,而不用擔心失敗。
原生家庭是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底氣,父母的疼愛和支持也是女兒經營好婚姻的底氣。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父母都要經營好自己的家庭,讓家庭成為女兒最堅實的避風港。
03 生長在幸福的原生家庭裡的孩子三觀都很正,不會想歪注意。
當得知齊衡的心被盛明蘭佔據滿了之後,也嫉妒過盛明蘭,甚至出言挑釁過盛明蘭。然而,當她試探出盛明蘭的真實想法後,她就釋懷了。
雖然申氏用過言語挑釁盛明蘭,但是她的做法也僅限於此。她沒有因愛生恨,沒有因此報復齊衡跟盛明蘭。
因為她擁有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所以她的三觀很正,也十分的善良。原生家庭幸福的女人會受到良好家風的影響,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她們不會因為個人情緒傷害別人。
原生家庭可以治癒兒女的一生,可以溫暖兒女的心,可以給她們挑戰困難的底氣。作為父母,讓兒女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裡是父母的義務。為了你的兒女,請經營好自己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