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妞在我的怒吼聲中哇哇大哭,我把她「卷吧卷吧」扔到床上,企圖用我的怒氣讓她消停下來好好睡覺。但事與願違,她不斷撲騰著雙腿雙腳,閉著眼睛嗷嗷大叫,淚流滿面。
原因太多了:中午不好好吃飯不安生午睡,下午一定要看電視,晚上爸爸回來她又吵著玩手機,十點該睡覺了還在鬧騰,不給手機就大哭…
所有大小事累積到一塊兒,讓人火大到崩潰!一點就著!
最後的導火索就是:我費勁巴拉地給她洗完手腳臉,準備上個廁所回來就抱她睡覺,沒想到一出來就看到這妞正在玩她爸爸的手機,更氣的是,爺爺奶奶爸爸三人都樂呵呵地看著她玩!
我恨恨地抱起妞直奔臥室,把她摁到床上啪啪兩巴掌打在屁股上,掀了被子蓋上,命令她不許動睡覺!
挨了打,哭累了,小妞這才老實躺下不再折騰,手腳不動一會兒也就睡著了,臉上還掛著淚痕。
看著她哭著入睡,一臉委屈順從的樣子,小身子還不時的一抽一抽,老娘我這心裡實在不忍。
一陣陣的愧疚和自責,搞的我一晚上都沒睡踏實,一會瞅她兩眼,一會摸摸她的小臉,還心疼她這樣子睡會不會不好?
我這是抽什麼瘋!孩子到底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至於我如此大動幹戈嗎?
持續心疼中…
一、孩子為什麼能哭著哭著就睡著?
1、真瞌睡了,也哭累了。
到點該睡了,身體已經非常睏倦,但大腦還處於興奮狀態睡不著,於是情緒不好就鬧鬧。
放在床上睡不著,起來又不停哭鬧,反反覆覆,孩子這是在鬧瞌睡。
這種哭鬧會讓家長越聽越煩燥,忙活一天希望能早點休息,但孩子「不體諒」啊,他只鬧他的!
然後就是家長的一頓拍打加訓罵,孩子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繼續閉著眼睛大聲哭鬧。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體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哭」又絕對是個力氣活,他一直扯著嗓子在那哭,小身板會一直用勁抽動,有時還會蹬腿掙扎表達糟糕的心情,這樣是十分消耗體力的。
大哭一會兒就會感覺到疲憊,體力不支,自然就會慢慢進入睡眠狀態!
2.哭時間久了,眼睛會不舒服,出現視覺疲勞。
大哭流淚的時候,孩子眼部衝血,肌肉過度緊張調節,會讓眼睛有很強的疲勞感,淚水模糊了視線,看東西更加費力。
而眼睛的乾澀、酸脹等不適感,也會加速孩子睡覺的進程,所以孩子往往會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3.哭完後情緒得到釋放,精神變輕鬆,自然犯困。
哭是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小孩子在被家長打罵的時候神經是極度緊張的,心裡難過,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充滿了恐懼感,這種緊張情緒通過大哭便能得到宣洩,繃緊的神經和心情也會得到一定的放鬆。
由於哭泣後腦部神經會處於充血的狀態,有時還會導致頭痛的症狀,加上汗液淚液的分泌,孩子就會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這種精神過度緊張之後的放鬆是最容易導致自己犯困的,所以孩子自然就會在大哭一場後,抽泣著入睡。
二、孩子哭著入睡到底好不好?
孩子被打罵之後,需求仍未得到滿足,此時如果家長不去加以安慰,幫助孩子消除不安情緒,而是任由他自己哭著入睡,那對孩子身心的危害一定是非常大的,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絕對不能讓孩子哭著入睡!
心理方面:
一般的孩子在被父母大聲吼罵之後,都會表現出緊張的情緒,心理上不知所措。
感覺受了傷,心裡壓抑難過,對父母的大吼大叫感到很害怕,進而產生不安全感 ,越緊張就越想逃避,而睡覺又是最簡單的逃避方式。
這樣就會誘使孩子對外界的恐懼感慢慢增加,一旦遇到不如意事就只想逃避,久而久之,極有可能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也不利於其自信、開朗、活潑等積極性格的形成。
生理方面:
孩子在哭鬧之後雖然是睡著了,家長也覺得鬆了一口氣,但事實上孩子心裡的恐懼感可能並未消除。
科學研究發現,睡前是人類記憶的高峰時期,尤其是對幼兒來說,睡前半小時的記憶對整晚的睡眠有很大的影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沒有完成的事,會成為人們心中的一種執念。
而沒有被處理好的情緒也是一樣,會一直在心靈深處糾纏。
孩子哭著入睡,睡前的恐懼記憶很容易讓他在睡眠過程中突然驚醒,這對大腦的正常發育非常不利。
不斷的驚醒、睡的不踏實,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造成生物鐘混亂,晚上睡眠不足,白天昏昏欲睡,自然就會影響到身體的發育。
三、那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不上孩子哭著入睡,從而擁有一個優質的睡眠呢?
1.要正視生活中的煩擾和不完美,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睡著以後的那段時間,絕對是難能可貴的。但遺憾的是,很多孩子也並不能理解家長的這份心願,都十點了還是沒玩夠不說睡,大點的孩子又或者把功課做到很晚,這些都很容易讓家長焦急煩躁,火冒三丈。
孩子可以失控,但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不能失控,一定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就崩潰發火,然後再去想辦法應對孩子的突發狀況。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們最好能先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儘量溫和地跟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的需求,到底是陪睡,還是陪讀講故事,又或者再玩十分鐘。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和決定權。
2.要意識到哭鬧入睡的不良影響,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睡眠其實佔據了孩子的大部分時間,身體各項機能都會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發育和休整。所以睡眠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
因為一些原因造成孩子不停哭鬧,之後我們一定要設法安撫孩子的情緒。
比如家長把自己本身的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無辜躺槍」;
或者孩子貪玩不肯睡,家長迫於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養成,對孩子不耐煩的打罵。
總之,如果睡前沒忍住打罵了孩子,家長就一定要真誠地道歉,並幫助孩子鎮靜下來,消除他的恐懼感。最好能取得孩子的諒解,不要讓他把負面情緒帶到睡眠中,以免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3.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空間和寧靜的氣氛。
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身邊,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有爭吵之類的舉動,睡前的寧靜氣氛很重要!
儘量不讓孩子在睡前玩激烈的遊戲、看刺激的電影動畫片等,以免孩子過於興奮不肯就睡。
可以多給孩子聽一些輕音樂,講一些睡前故事等,慢慢地讓孩子進入相對放鬆的狀態,這樣會更容易幫助孩子入睡,而孩子的大腦和身體也會得到更充分的休息和發育。
結語:
孩子被打罵之後哭著入睡,著實令人心疼。作為家長,我們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任由不良情緒給孩子帶來傷害。
孩子該睡不睡,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明察秋毫」,千萬不能獨斷專行,粗暴生硬地非打即罵。
最好的選擇是:適當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但不採取極端手段,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做一個不坑娃的爹媽,想要表達自己的「十分愛」,除了用心,還得有好方法!
平復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