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秋冬季大氣治理新思路:跨地區空氣品質監控站點先行銜接

2021-02-15 VOCs前沿
文首廣告,猛戳上圖跳轉至連結查詳情

今 日 正 文

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已經有了新思路,將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統一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先行銜接跨界地區空氣品質監控站點體系建設。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攻堅行動方案》),正在徵求相關部門和長三角地區有關省市地方政府、企業的意見。

《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實現「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有序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化工園區整治力度,持續推進沿江、沿湖、沿灣等環境敏感區內存在重大安全、環保隱患的化工企業關閉或搬遷,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推進「公轉鐵」「公轉水」重點工程、柴油貨車治理和船舶排放控制區和綠色港口建設。

目標是全面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020年10~12月,長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45微克/立方米以內;2021年1~3月,控制在58微克/立方米以內。

生態環境部介紹,2018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空氣品質改善明顯。監測數據顯示,2019-2020年秋冬季,長三角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7-2018年秋冬季下降22%,重汙染天數下降79%。

但多年監測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仍比其他季節高50%~70%,重汙染天氣佔全年95%以上,蘇北、皖北主要城市PM2.5濃度仍處於高位。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加快復工復產,許多受疫情影響抑制的產能和產量短時間內集中快速增長,秋冬季汙染物排放量可能出現反彈,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壓力增大,部分地區完成『十三五』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存在風險。」生態環境部有關官員稱。

位於《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範圍的江蘇省宿遷市城市景觀。攝影/章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範圍涉及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市,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台州、麗水市,安徽省合肥、淮北、亳州、宿州、阜陽、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市。

根據《攻堅行動方案》,長三角地區將研究構建區域生態環境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逐步實現常態化數據共享和智能化應用管理。統一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先行銜接跨界地區空氣品質監控站點體系建設。

同時,打造一體互聯的交通信息平臺,支撐區域一體化智慧物流服務,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交換共享。完善長三角地區空氣品質預測預報機制和應對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推進區域實行統一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清潔生產標準、綠色產品標準和環境執法規範。完善長三角地區聯合執法互督互學長效機制,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規定一體化。

長三角沿長江化工企業密集,汙染排放量大。《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上海市全面完成《優「化」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涉及的企業調整提升,完成全市不少於700項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江蘇省全面完成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完成距太湖直線距離10公裡以內所有冶煉產能,20公裡以內6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50噸及以下轉(電)爐,以及沿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裡內且不在化工園區的化工企業退出或搬遷;

浙江省完成100個重點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安徽省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推動實施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工程。

《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的一些硬性目標還包括:到2020年底,長三角地區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10%以上,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沿江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基本實現由水路或鐵路運輸;2021年3月底前,力爭柴油貨車檢驗合格率達到90%以上,基本消滅冒黑煙車;2020年底前,長三角內河水域,長江幹線和京杭運河的核心港口、水上服務區、待閘錨地基本具備船舶岸電供應能力等。

來源:第一財經,記者:章軻

編輯:趙鈺涵

綜合來源: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編輯整理:VOCs前沿

特別聲明:本號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保持中立,目的僅在於行業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和智慧財產權等侵權問題,請與本號後臺聯繫,即刻刪除內容處理。

根據國家疫情防控需求,展會及會議的所有參與人員必須提前實名登記!

現場憑身份證實名入場。免費參觀!!!

尊享禮遇:

1.展前收到所有團隊成員的觀眾胸卡,免去現場登記手續,直接入場參觀;
2.每位團員可獲贈尊享禮包一份(精美禮品、參觀指南、電子會刊等);
3.團隊組織者將額外獲贈升級大禮一份;
4.VIP休息室享用免費咖啡、茶點;
5.組委會為參觀團提供集體合影拍照服務;
6.提前告知參觀、採購意向,協助約見相關展商。

組團要求:

1.參觀者必須是來自省市生態環境、工業等管理部門、以及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學、醫藥製造、橡膠製品製造、塗料油墨、塑料製品製造、電子工業、汽車製造、包裝印刷、家具製造、表面塗裝、半導體等工業行業用戶或相關應用領域管理人員、技術研發人員或採購人員。

2.管理部門組團,50人及以上,並保證至少30人同時到場參觀的觀眾。

3.同一單位,20人及以上,並保證至少10人同時到場參觀的觀眾。

【團體報名:15727365811】

點擊右下角更快找到我們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印髮長三角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
    》】生態環境部12日印發《長三角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近年來,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濃度大幅下降,但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還不穩固。長三角地區秋冬季期間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PM2.5平均濃度是其他季節的1.8倍。2018-2019年秋冬季,長三角地區10個城市未完成PM2.5濃度下降目標,其中,5個城市同比不降反升,PM2.5濃度「北高南低」的空間分布特徵依然明顯。
  • 2020-2021年秋冬季,浙江空氣品質將進一步改善
    秋冬季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重點時段,浙江如何改善空氣品質?杭州未來的攻堅計劃是什麼?浙江近期的空氣品質預測是怎樣的?2018年起,浙江省開始啟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如今已進行到第三輪,去年還取得了一項重大突破:浙江所有的設區城市,首次全面消除了重汙染天氣。
  • 浙江空氣品質將進一步改善
    空氣品質的變化,在浙江悄然發生。今年10-11月,浙江11個設區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12月8日,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在杭州舉行。秋冬季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重點時段,浙江如何改善空氣品質?杭州未來的攻堅計劃是什麼?浙江近期的空氣品質預測是怎樣的?
  • 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戰打響 太原藍天保衛戰怎麼打?
    11月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戰打響,進入第四個年頭。此輪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不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同時事關「十四五」規劃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能否良好開局,因此被稱為「關鍵一役」。  太原這「關鍵一役」怎麼打?
  • (關於不斷優化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持續改善我省大氣環境治理水平...
    調整優化擴展國控、省控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在空氣品質不達標城市開展物聯網加密監測試點,加強區縣、鄉鎮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網絡建設。利用衛星遙感、PM2.5網格化監測等手段確定高排放區域,採用雷射雷達走航、在線源解析、大數據分析及區域內大氣超級站連續觀測等手段,追溯區域內、區域間汙染來源,分析我省汙染物流動規律。(二)實施區域聯防聯控。
  • 《2018-2019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 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2018年12月底前,國家級新區、高新區、重點工業園區及港口設置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各城市至少建成一套環境空氣VOCs監測站點;鋼鐵等重點企業廠區內布設空氣品質監測微站點,原則上不少於20個,監控顆粒物等管控情況。繼續加快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顆粒物組分和光化學網能力建設。  32.加強汙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2018年10月底前,生態環境部出臺VOCs在線監測技術規範。
  • 山西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多措並舉改善空氣品質
    山西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多措並舉改善空氣品質 2020-10-21 17:56:47山西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中新網太原10月21日電 (楊靜)「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向好,確保全年環境空氣品質目標的如期完成。這是今年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總體目標。」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
    秋冬季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重點時段浙江如何改善空氣品質?今天上午,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有關情況。近年來,我省將堅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通過科學精準依法治汙,強化環境執法監管等舉措實現全省環境空氣品質大幅改善。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省環境空氣品質在全國重點區域率先達標,領跑長三角,涉氣信訪投訴量逐年下降,群眾的藍天獲得感明顯增強。
  • 85個地區39個行業停限產!
    ,空氣品質改善明顯,2019-2020年秋冬季,長三角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7-2018年秋冬季下降22%,重汙染天數下降79%。儘管秋冬季攻堅取得積極成效,但長三角地區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仍比其他季節高50%-70%,重汙染天氣佔全年95%以上,蘇北、皖北主要城市PM2.5濃度仍處於高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加快復工復產,許多受疫情影響抑制的產能和產量短時間內集中快速增長,秋冬季汙染物排放量可能出現反彈,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壓力增大,部分地區完成「十三五」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存在風險。
  • 浙江省舉行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
    浙江省舉行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北極星大氣網訊:秋冬季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重點時段,浙江如何改善空氣品質?近年來,我省將堅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通過科學精準依法治汙,強化環境執法監管等舉措實現全省環境空氣品質大幅改善。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省環境空氣品質在全國重點區域率先達標,領跑長三角,涉氣信訪投訴量逐年下降,群眾的藍天獲得感明顯增強。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發布,詳情如下:各地區、各部門穩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2018年1-8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空氣品質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特別是秋冬季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預計2018年冬季氣象條件總體較上年偏差,空氣品質有可能出現反彈。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邵甜10月底,生態環境部等10部委和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印發了《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吹響了第3輪秋冬季攻堅衝鋒號 。今天(12月8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雷介紹了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目前情況。2020年1-11月,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優良天數比率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重點地區第一,預計全年將歷史性實現縣級以上城市PM2.5全部達標。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太原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
    綜合治理攻堅措施(53條) 為全面加強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根據國家和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制定我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攻堅措施(53條)。
  • 《鹹陽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出爐!
    鹹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1月15日   鹹陽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近年來,我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改善成果仍不穩固,尤其是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PM2.5平均濃度是其他季節的2倍左右,重汙染天數佔全年
  • 今冬大氣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異化管控見實招
    不僅北京,從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到打響藍天保衛戰,關於空氣品質改善的直觀感受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我國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48%、39%、32%。
  • 這個冬天空氣品質如何?汙染防治做得怎麼樣了?浙江藍天的變化,你...
    浙江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感覺近幾年的空氣越來越好了拍美麗天空的機會越來越多了2018年,浙江在長三角、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全國重點地區率先實現空氣品質達標秋冬季浙江空氣品質情況如何?汙染防治工作準備得怎麼樣?今天上午,省生態環境廳舉行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2020年1-11月浙江省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1月浙江11個設區城市平均日AQI優良率為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
  • 渭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渭南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為進一步夯實壓力,全面貫徹落實中、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安排,切實改善空氣品質,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19〕98號),制定本方案。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
    中國環境報記者 鄧佳 攝環境保護部8月31日在京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狠抓貫徹落實,堅決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