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營裡組織步槍實彈射擊,我首輪上場竟打出了十發十中的好成績。打了多次靶,還是頭回拿到「滿堂彩」,興奮之餘不禁回想起自己近一年來的成長變化。
還記得去年年底,新兵連首次組織步槍實彈射擊訓練,我趴在地上集中精力據槍瞄準,準備扣下扳機時,右邊靶位突然傳來兩聲震耳的槍響,嚇了我一激靈。接著,左右兩邊的槍響像連環炮似的,讓我心情愈發緊張,靶心在眼前晃個不停,最終打了「光頭」。挨了批評不說,還被耳鳴折磨了整整兩天。
在後來的實彈射擊中,我想到一個「好辦法」:將紙巾捏成小團塞到耳朵裡隔音。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管用,少了槍響幹擾,我的射擊成績從不及格到優秀,一路「逆襲」,我也逐漸習慣了這個「得力助手」。
不料,好景不長。一次射擊考核結束,從耳朵裡掏出紙團的動作被連長逮個正著,「徐斌,你這是投機取巧,要不得!」連長一邊斥責,一邊從我手中奪過紙團,並判定射擊成績無效,要求重考。
「憑什麼?」我嘴上沒說,可心裡怎麼也不服氣,「實彈射擊時用紙團堵住耳朵,不受耳鳴影響,心裡也不緊張了,射擊成績提高顯而易見,咋就要不得了?」連續兩天,我心裡都為這事感到憤憤不平:「真是陰溝裡翻了船!」
後來,連隊召開軍事民主會,我才解了心中這個「結」。原來,連長的嚴格要求不是空穴來風:去年小外訓,連隊官兵參加紅藍對抗演練,震耳的槍炮聲響徹山谷,指揮所通知官兵避開「敵」火力,快速隱蔽偽裝。沒想到,不少人耳朵裡塞著紙團,沒聽清指令,導致行動遲緩,吃了「大虧」。
「軍人的耳朵平時不適應槍聲,上了戰場怎麼辦?」連長扯開嗓門繼續說道:「這就好比暈血的人殺不了雞、怕水的人遊不了泳,平時就『躲著』槍炮聲訓練,戰時又怎麼經得起考驗?」
連長的一席話,像倒在頭上的一盆涼水,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害怕槍炮聲,就當不了合格兵;忽視戰場環境談訓練成績,成績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再好也要堅決叫停。從耳朵裡取出紙團,是從心裡擺脫了依賴,更是選擇了主動適應戰場。
自那以後,我強迫自己主動適應各種實戰環境,從依賴到獨立,從不及格到優秀,正是有了這一次次實打實的突破,今天的「滿堂彩」才更值得點讚。
作者:徐 斌 來源:西陸強軍號